[注释][1]齐宣王:名辟疆,战国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0年在位。[2]齐桓、晋文之事:指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于诸侯的业绩。[3]王(wàng):实行王道。[4]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5]胡龅(hé):人名,齐宣王近臣。[6]衅钟:新钟铸成,杀牲取血以涂其缝隙。这是古代的一种祭仪。[7]觳觫(hú sù):恐惧战栗的样子。[8]易:调换。[9]爱:吝惜,吝啬。[10]褊(biǎn):狭窄。[B11]无异:莫怪。[B12]隐:恻隐,怜悯。[B13]择:区别。[B14]仁术:行仁道的巧妙方法。[B15]庖厨:厨房。[B16]说:通“悦”。[B17]引自《诗经·小雅·巧言》。忖度(cǔn duó):揣想、推测。[B18]戚戚:心动的样子。[B19]复:告,报告。[B20]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B21]秋毫:动物秋天新生的毫毛,很细。[B22]舆薪:整车的柴草。[B23]见:被。[B24]前一个“王”指齐宣王。后一个“王”用作动词,指行王道。[B25]形:情状。[B26]挟(xié):夹在腋下。太山:泰山。超:越过。北海:渤海。[B27]为长者折枝:向年长者弯腰行礼。一说为年长者按摩肢体,或为年长者折取树枝。[B28]老:用作动词,意为尊敬爱戴。[B29]幼:用作动词,意为爱护。[B30]运于掌:运转于手掌之中,形容十分容易。[B31]引自《诗经·大雅·恩齐》。刑:同“型”,意为示范,作榜样。寡妻:指国君的正妻。御:治理。家邦:家族与邦国。[B32]斯心:此心,指仁爱之心。[B33]权:用秤来称。[B34]度(duó):用尺来量。[B35]兴甲兵:发动军队。[B36]构怨:结怨。[B37]肥甘:指肥美香甜的食品。[B38]轻暖:指又轻便又暖和的衣服。[B39]采色:即彩色,指悦目的色彩。[B40]声音:指美妙的音乐。[B41]便嬖(pián bì):国君身边受宠幸的人。[B42]辟土地:拓大疆土。[B43]朝秦、楚:使秦楚来朝贡。[B44]莅:君临,统治。中国:指中原地区。[B45]缘:攀登。木:树。[B46]殆:恐怕。[B47]邹:国名,即邾国,又名邾娄,国土很小。其地在今山东邹县东南。楚:当时的大国。[B48]方千里者九:《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这里泛指海内有九倍于方圆千里的土地。[B49]盖(hé):何不。反其本:回过头来寻求根本方法,即实行仁政。[B50]商贾:来往贩卖的叫“商”,定居销售的叫“贾(gǔ)”。藏:指储藏货物供出售。[B51]行旅:外出旅行的人。[B52]疾:痛恨。[B53]朔:同“诉”。赴朔:前来申诉。[B54]恒:常。恒产:指赖以生活的固定产业。恒心:处于常态的本心,即善心。[B55]放辟邪侈:指淫荡歪邪的行为。[B56]罔:通“网”。罔民:设下网罗使民众陷于其中。[B57]制民之产:规定民众的产业。[B58]赡(shàn):足。[B59]五亩之宅;指住宅及其周围土地。[B60]豚(tún):小猪。彘(zhì):猪。[B61]勿夺其时:不要耽误他们的农时。[B62]谨:重视。庠(xiáng)序:古学校名,周代叫庠,殷代叫序。[B63]颁白:斑白。颁白者:指头发花白的老年人。负戴:背负重物。
[鉴赏]这是《孟子》一书最为著名的章节之一,无论是从论述仁政学说的角度来看,还是就论辩术、游说技巧与散文艺术而言,都堪称是经典性的著作。
本章的全部内容都在于论述保民而王的理念。这里所说的“王”,意为“王天下”。所谓“王天下”就是取代周王,统一中国,也就是由一强大的诸侯国兼并列国,最终统一天下。在春秋末年,孔子曾力图维护和加强周天子的地位,企图以此恢复中国的统一。到战国中期,周天子的权威已降低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孔子这一主张已就无法得以实行,此时各诸侯强国都在考虑怎样统一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孟子不再回避王天下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还成了整本《孟子》的中心论题。在本章里,他在同齐宣王的谈话开头,就主动将话题转移到了后者极感兴趣的王天下这一问题,这不仅表现了孟子能够始终从谈话对象的实际出发,善于把控游说主动权,而且也很好地显示出了他能够与时俱进的思想风格。
保民而王这个思路是针对法家统一中国的政治路线而提出来的。法家大力主张君主以法治国,以术驾御群臣,从而确立君主的绝对权力,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孟子认为这样是实行霸道,因此极力主张王道路线,也就是行仁政以取得人民拥护,依此来战胜强敌,最后统一中国。法家的路线是直接为称霸天下的目的而服务的,其富国强兵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在秦帝国覆亡之前,其危害还没有充分暴露的时候,最为那些有抱负的统治者所欣赏。而仁政却主要是诉诸道德,其目的是要实现理想政治、建立一种美好的社会,王天下则是它的长期效应,这种主张在最讲军事实力的战国时代,显得有些迂阔,不切实用,因此,讨论王道政治的可能性也就成为了孟子仁政学说的首要理论问题。所以孟子敏锐地抓住了齐宣王“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的发问,并且结合了齐王的思想实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孟子是性善学说论证仁政政治的可能性的,理论依据以人皆有恻隐之心。孟子的高明就在于他以齐宣王本人的事例,即齐宣王不忍看用于祭祀的牛在宰杀前恐惧而发抖的样子,来说明统治者也有恻隐之心。在为齐宣王以羊换牛这一自相矛盾、被人误认为吝啬的做法巧作辩解的过程之中,孟子不仅以对齐宣王的行为的理解与赞赏而获得了他的好感,从而为之后的游说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气氛,而且说明了即使是那些不顾百姓的死活、热衷于战争的专制君主也具备行仁政的思想条件,也就是恻隐之心。孟子对于齐宣王怜悯献牲之牛的描绘不仅说明了仁政的可能性,而且还提供了儒家性善论第一个经典性例证,为他的仁政学说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使其政治学说能够与哲学理论完全融为一体,显示出了其理论、逻辑、论证方法以及表达方式的完美统一。
根据孟子的说法,推恩正是王天下最简单,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他说:“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既然如此,它为何总是不能为统治者所理解与接受,并进一步加以实行呢?由此,孟子合乎逻辑地列举出了妨碍君主实行推恩与仁政的原因,就是穷兵黩武的军政,横征暴敛的苛政以及追求穷奢极侈的生活。齐宣王以其“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之“大欲”来为自己开脱,但是孟子却指出,这正是欲与天下之人为敌,达不到王天下之目的,可见其实行的也是称霸天下的政策。
孟子在批判霸道政治的过程中,清楚地提出了儒家政治学说的第一原理:得人心者得天下,并且揭示出了所有伟大的政治家成功的奥秘。孟子还进一步指出,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必须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好民生问题。孟子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关注农民土地问题的思想家,他提出要“制民之产”,以保证农民有五亩宅地与百亩农田。该主张极大地丰富了保民而王的思想内容,使它由一单纯的政治理念变成了切实可行的施政纲领。这一主张虽然在当时并没有获得实现,但是对后世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此外,由于这篇文章生动的语言、严密的逻辑、贴切的比喻、严谨的结构,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之中的不朽精品,历来都是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
梁惠王下:与民同乐第一章庄暴[1]见孟子,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3]乎!”
他曰,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4],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5]之音,举疾首蹙頞[6]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7]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8]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9]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10]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B11]者往焉,雉兔[B12]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B13],文王事昆夷[B14]。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B15],勾践事吴[B16]。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B17]”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B18]怒,爰[B19]整其旅,以遏徂莒[B20],以笃周祜[B21],以对于天下。’[B22]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书》[B23]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日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B24]一人衡行[B25]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B26],毁诸?已[B27]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B28]也,耕者九一[B29],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B39],泽梁[B31]无禁,罪人不孥[B32]。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B33]”
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B34],《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B35]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宣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爱及姜女,聿来胥宇。’[B36]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B37]。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注释][1]庄暴:人名,齐国的大臣。[2]王:指齐宣王。见于王:被王召见。[3]庶几:差不多。通常指接近理想状态。[4]前一个“乐”指欣赏音乐;后一个“乐”指快乐。下仿此。[5]管籥(yuè):古代的吹奏乐器。[6]疾首:头痛。蹙頞(cùe):皱起额头。[7]极:穷。[8]羽旄(máo):指旌旗。[9]囿:帝王的园林。[10]传:指古代典籍的记载。[B11]刍荛(chú ráo):指割草打柴。[B12]雉兔:指打鸟捉兽。[B13]汤:商汤王,商朝的创建人。葛:葛伯,葛国的国君。葛国是紧邻商的小国,存今河南宁陵北十五早。商汤曾赠葛以牲畜。又派人为之种地,给种地者送食物,但葛君却抢掠、杀害他们,连儿童也不放过。汤为此而讨伐葛君。[B14]昆夷:一作“混夷”,周朝初年的两戎部族,曾入侵周,每天三次攻周都城门,文王紧闭城门,不与之交战。[B15]太王:周文王的祖父,即古公亶(dàn)父。獯鬻(xūn yù):又称猃狁(xiǎn yǔn),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獯鬻曾攻打周地,古公亶父因其兵力强大,逃亡到岐山下。[B16]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公元前497年—前465年在位。吴:指春秋时吴国国君夫差。[B17]引自《诗经·周颂·我将》。[B18]赫斯:发怒的样子。[B19]爰:语首助词,无义。[B20]遏:止。徂(cú):往,到。莒:古国名,在今山东莒县,公元前431年被楚国消灭。[B21]笃:厚。祜(hù):福。[B22]引自《诗经·大雅·皇矣》。[B23]《书》:《尚书》。[B24]引自伪古文《尚书·周书·泰誓》。厥:同“其”。[B25]一人:指商纣王。衡行:即“横行”。[B26]明堂:天子接见诸侯用的建筑。这里是指泰山明堂,周天子东巡时所设,汉代尚有遗址。[B27]已:止,不。[B28]岐:地名,在今陕西岐山一带。[B29]耕者九一:指井田制。把耕地划成井字形,每井九百亩,周围八家各一百亩为私田,中间一百亩为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收入归公家,所以叫九一税制。[B30]关:道路上的关卡、关口。市:集市。讥,稽查。征:征税。[B31]泽梁:在流水中拦鱼的设备。[B32]孥(nú):指妻子儿女,这里用作动词,指牵连妻子儿女。[B33]引自《诗经·小雅·正月》。哿(gě)以:可以。茕(qióng):孤单。茕独:孤独的人。[B34]公刘:人名,后稷的曾孙,周部族的首领。[B35]引自《诗经·大雅·公刘》。糇(hóu)粮:干粮。橐(tuó)、囊:都是盛物的袋子,橐小囊大。思:语气词,无义。戢:同“辑”,和睦。用:因而。光:光大。干戈戚扬:指四种兵器。戚:一种大斧。扬:即钺。爰:于是。方:开始。启行:出发。[B36]引自《诗经·大雅·绵》。率:沿着。浒:水边。姜女:太姜,太王的妃子。聿:语首词,无义。胥:动词,视察。宇:屋宇。[B37]怨女、旷夫:指没有配偶的男女。古代女子居内,男子居外,所以以内外代指。
[鉴赏]这一部分,分别记录了几段孟子与君主的谈话,虽然没有什么深奥、系统的理论,表面上看起来话题似乎也无关宏旨,然而正是在与君主闲谈游乐之事的过程之中,孟子确立了整个儒家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还清楚地阐明了国家的功能,并且规定了政府治国的根本目标,从而进一步地发展了他所主张的仁政学说。
尽管孟子崇义贬利,但是,他所反对的是人们一味追求私利,对于社会的公利以及人民的福利他不但不加以贬低,而且还竭力维护,将它们规定为国家政治的基本目标。他利用所有的机会,向统治者反复地强调民生问题的重要。在游说国君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话题,他都会引导到关心人民的福利。第五章里,齐宣王问他明堂之事,孟子则借机宣传“耕者九一”、“关市讥而不征”,以及关怀鳏寡独孤之类的社会弱势群体的主张;而在齐王披露他有“好货”的缺点的时候,孟子又借机劝说他要使得国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由此可见,普通大众的生活状况才是孟子时刻都在牵挂的最重大而且十分急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