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王鸿谟自诊祛病法
849200000003

第3章 察颜观色保健康 (3)

光线充足与否,对人的视觉,特别是彩色视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色诊对光线的要求比较严格。色诊时光线如何,直接影响色诊效果。色诊应该采用充足的自然光线,争取在白天的间接日光下进行,必须避免使用非自然光线、有色光线,光线不能过弱过强,否则容易发生误诊。“灯下不看色,看色必出错”是色诊的诀窍。汪宏提出:“若乃晨昏昧昧、楼阁葱茏”、“或居帷幔兮、蔽其形容”,都是应该避免的色诊环境。

色诊时周围环境的色彩也应该柔和自然。除了光线强度以外,周围环境色彩过于鲜艳或者反光过强,也会对色诊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进行色诊时周围环境色彩应该柔和,必须避免周围墙壁大红、大绿、过黄等鲜艳颜色,以免面色发生变化,造成误诊。

色诊“自身三对照”法,鉴别病色得心应手

正常人颜面五官的气色变化多种多样,差别很大,患病以后的气色变化又都比较轻微,所以历来都把色诊称为“五色微诊”,认为“五色微诊而以目察尤难”,觉得色诊很难学习、掌握。为了及时准确地发现病人气色的轻微变化,色诊时应该尽可能创造条件,采取适当的方法。

色诊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分辨当前的面色究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的正常面色改常就是患病。但是由于正常人的颜面五官气色自然差别很大,得病以后的病色改变又都很轻微,所以判断色诊对象现在的面色改变了没有,究竟是平时一贯的气色,还是得病之后改变的气色,非常困难。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基本无法进行。这是色诊难以掌握、濒于失传的原因之一。色诊失传,主要是这一关键方法的失传。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发明了“自身三对照”法,可供初学色诊的人循序渐进、逐步学习使用。

一是对照手背肤色、面色

手背和颜面肤色都属于暴露肤色,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暴露于自然界,接受日光照射和影响的程度相差无几,因此两个部位的肤色往往比较接近。色诊第一步可以将手背肤色与面色进行对照。观察两个部位之间肤色的细微差别,如果两者之间差别很大,就要考虑有面色改变的可能性,加以详细辨认。

这个方法对于长期在室内工作者、室外工作者的效果都比较好。但是必须注意:冬季或长期戴手套的人,由于手部接受日光照射较少,肤色常会变浅,应该避免错误判断。如有此类疑问,可以参看颈部肤色。

二是对照面色、颈部肤色

颈部、面部的皮肤基本处于同样的暴露环境之中,因此多数人颈部肤色比手背肤色更为接近面色。冬春季节进行色诊时,可以将颈部肤色和面色进行对照。如果两者之间差别很大,就要考虑为面色有所改变。

少数人颈部肤色和面色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有些人的面色深于身体肤色,另一些人的面色浅于身体肤色。此时就应参考身体非暴露部位的肤色,比如前臂皮肤的颜色进行比较。

三是对照手背肤色、颈部肤色、面色

要准确判断一个人当前的面色是否发生了变化,唯一的方法就是把他的面色和他本人的颈部肤色、手背肤色进行三对照。凡是面色比颈部肤色、手背肤色浅的是面色变浅;凡是面色比颈部肤色、手背肤色深的是面色变深。这是判断面色有没有发生变化、面色是否正常的关键措施。

望色随人,灵活诊断

色诊要注意望色随人,具体分析。如果没有察觉微妙变化的方法在心,就无法判断面色是非。每个人的面色都有各自的特点:

男子面色多苍老,娇嫩的人只有十分之二三。

女子面色少风尘,柔嫩的人就有十分之六七。

青少年的面色多娇嫩而且润泽。

中老年的面色多苍老而且干燥。

肥胖的人面色多肥白而且气少。

消瘦的人面色多黑瘦而且偏干。

居住在湖海之滨、傍水居住的人面色多黑而且纹理粗疏。

饮食嗜酸、肉食较多的人,面色多赤而且纹理细致。

干部职员因为政事劳心伤神,形乐志苦,面色多清白。

工人农夫因为日晒劳作辛苦,形苦志乐,面色多黄黑。

士兵小贩,面色苍黑,并非患病,只因奔走风尘。

干部职员,面色嫩白,隐隐发红,由于安居室内。

上述都是不同人的正常面色。掌握了这些常规,再通晓其中的变化,就可以得到色诊的灵机活法。

医师给病人色诊的时候,必须精神专注,认真细致。我们在看自己面色或别人面色的时候也要专注细致。色诊是一项非常精巧的技术,色诊本身既难于掌握、面对色诊对象又难免忽略某些轻微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精神专注,神凝志一,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绝对不能草率从事,只有这样,才能分辨出面色的细微变化。此外,还要注意初见乍视、一会即觉。察颜观色,以刚刚见到对方的第一印象最为准确。和对方刚一接触,医生还没产生主观想法,对方也毫无拘谨、自然流露的时候,气色的显现最为真切客观,色诊的结果也最为准确可靠。

色诊对象首先必须处于安定宁静的状态,减少各种刺激,使气息调匀,血脉平静。这时观察到的才是他真正的气色。其次要注意除外假象。颜面五官平时完全暴露在自然界,颜面五官的气色可以受日晒、风吹、雨淋、沙尘、污垢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胭脂、粉彩、油脂、唇膏等化妆品也都可能造成假象,这些变化形成于肌肤表面,而与内脏无关,没有任何意义,必须排除。因此,色诊对象的身心都要宁静,以便尽量避免假象。只有排除了假象,色诊才能真切可信。对于如何排除假象,前人积累了丰富经验。一般劳累后、情绪激动时、饮酒后、进餐后、大饱或大饥之后,都必须等待一会儿,等神气安定后才能进行色诊。

察颜观色两步骤:远观、近察

第一步:远距离整体观察

远距离色诊的重点是观察对方颜面五官总的气色以及五官的位置形态。这种总体气色的判断必须远望才能得到真切的感受。在自然光线之下,远望的具体距离是十步以外,大约相当于七米或者两丈以外,平时必须逐渐建立起这一距离的实际感觉。不要急急走近对方,必须首先远望色诊对象的面部气色。长期坚持、养成习惯,自然会对满面气色形成深切体会。

一般在自然光线之下,应该距离病人十步以外,即七米左右。在这个距离以外进行远望时,病人满面气色最为明显,而且抟聚之色最为突出,容易被发现。这时候,某些局部的范围较小的色变观察不太清楚,反而有利于观察颜面的整体气色。这样做对整体观察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察颜观色时,应该学会自己创造条件,保持远望的良好习惯。譬如,对医师来说,在门诊工作时,应该养成随时抬眼观望刚刚进门的病人面色,而不可只顾低头写处方。在出诊或者在病房工作时,应该在进病室或病房查房之前,先站在病室或病房门口远距离巡视病房中的每一位病人,在远处观望病人的整体气色,而不能只顾急急忙忙走到病床前面,忽略远望。这样做不仅比较准确,还可以排除某些人为因素干扰,避免误诊。如果一开始就近距离观察,往往会将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某些局部,忽略了整体,因而容易发生误差。长期坚持远望,并且养成良好习惯,就会得到独特的体会。

并不是远远一看就完成了满面病色的观察,满面病色的远距离色诊实际应该分成定四维、分三停、辨五官三个步骤进行。

1.定四维

四维是指脸上的四个点,可以把“满面病色”中“满面”的范围限定。每个人发际头角两端叫头维穴,左右各一个。我们一咬牙的时候,两颊会有两个鼓起来的地方,这两个鼓包顶点叫颊车穴,这四点之间就是四维。四维之内的面部气色,是满面病色的整体观察对象。

我们进行色诊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四点之间的面色。从四维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脸的基本形状:是扁的还是方的,可以看出正方形、长方形、正梯形、倒梯形、正三角形、倒三角形、枣核形、刀条形等多种形状。不同轮廓面形的总体标准基本相同。

好的轮廓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看起来顺眼。用色诊的术语描述,符合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天庭(额)饱满、地阁(颔)方圆,蕃(颊侧)蔽(耳门)方大,轮廓清晰。

2.分三停

颜面可以分成三停:眉毛以上是上停;眉毛和鼻基之间是中停;鼻基以下是下停。三停和面部的中线形成了三个“十”字。

相家以三停判断人生三大阶段的命运。三停分别对应人生的三个阶段,上停对应早年,中停对应中年,下停对应晚年。

医家则将三停分别对应人体的上焦、中焦、下焦,胸腔、头和上肢是上焦,腹腔是中焦,盆腔和下肢是下焦,三停的气色、形态可以推测人体三焦的健康状态。

多数人三停匀称,各占1/3,这样的人看起来很顺眼,三停匀称也是长寿特征之一。少数人上大下小呈“甲”字形,或上小下大呈“由”字形,或中间大上下小呈“申”字形,或上下一致呈“国”字形,远望时可以区分,分别具有不同的意义。

上停发达的人头盖骨大、前额宽,面部向下逐渐变小,下巴尖细,牙齿也不发达,因此额部格外突出,上大下小,呈“甲”字形。上停对应脑,上停发达的人属于脑型,脑型的人可能有精神病遗传,容易得头痛、神经衰弱、精神病等疾病。

中停发达的颜面上下两头小、中间宽,颧骨突出,下巴呈钝角,两眼瞳孔间隔窄,颜面呈菱形或“申”字形。中停发达的人属于呼吸型,呼吸型的人容易患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下停发达的人下巴肌肉特别柔软膨胀,嘴大唇厚,上小下大呈正梯形或“由”字形。下停发达的人属于消化型,消化型的人容易患腹胀、腹泻、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三停都发达的人面形较长、上下一致,呈长方形或“国”字形。三停都发达的人属于肌肉型,肌肉型的人容易患肌肉、关节疼痛以及关节炎等运动系统疾病。

三停和前正中线组合形成三个“十”字,这三个“十”字及其周围是明堂色部的所在,应该格外注意有没有抟聚之色。

3.辨五官

五官就是耳、目、鼻、唇、舌,五官和色诊的关系最密切。比如我们看心脏有没有问题,就可以看耳褶心征;看生殖系统有没有病,就可以看人中。

距离十步以外,五官应该清晰可辨。眼睛的气色可能看不出来,但是可以看到眼睛的神采,眼睛是不是黑白分明,是不是精彩内含,这是应当能看出来的。从鼻梁到鼻头的一条线应该笔直,而且是明亮润泽的,而口唇应该是红润的。

理想五官的标准及气色应该是这样的:

耳:两耳上端平眉毛、下端平鼻基下端,紧贴颊侧,耳的颜色接近面色。

目:眉清目秀,精彩内含,黑白分明,眼睑略黄。

鼻:高起平直,鼻头圆润,鼻孔不仰不露,鼻色略黄,明亮润泽。

口:大小适中,口角大约相当于瞳孔垂线,口唇红润,唇四白亮泽。

舌:舌色淡红,舌苔薄白。

第二步:近距离分步观察

近距离一般是几十厘米。应该养成习惯,根据脏腑色部,按照一定顺序依次进行。比如说我们后面将要说到明堂色部的观察法,依据我个人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一竖、三横、绕外圈”。

一竖:沿前正中线,顺两内眦垂线从发际开始,由上向下至下颏,观察脑、脊髓、肺、心、肝、胆、胰、脾、胃、子宫、膀胱、精室等明堂色部。

三横:一横是从两眉眼沿线横看肺、心、心包络等明堂色部;二横是从右颧沿弧线横过鼻梁至左颧,主要观察大肠、小肠、胆、肝、胰、小肠、大肠等明堂色部;三横是从右颊横过鼻尖、鼻翼至左颊,主要观察肾、命门、胃、脾、子宫、膀胱、命门、肾等明堂色部。

绕外圈:从下颏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观察右颊、前额、左颊、鼻等部位。主要观察明堂色部的形体肢节外部以及面貌色部。

养成按一定顺序色诊的习惯,既可以迅速准确,又可以防止遗漏。远望时发现异常的部位,近望时尤其应该加倍注意,必须进一步详细观察,进行分析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色诊时正面、侧面均要观察,正面侧面应该结合进行。而且必须动态观察、时刻注意气色变化。应该在每一次就诊时,随时进行色诊。通过动态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为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病情的发展,一个人的症状、体征肯定会随之不断改变,面部气色必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在色诊时必须注重动态观察,通过前后对比,随时发现面部气色的变化,以便从中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例如,高热病人持续面色红赤,突然变化为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这是邪气损伤正气、虚寒暴脱的危象,必须及时进行相应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