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碗里江山
843800000021

第21章 厨里乾坤 (1)

穿越“历史灶台”的美丽女厨神

在英国美食界,有位大名鼎鼎的美女厨娘奈吉拉·劳森。她所主持的一档电视节目“吃定奈吉拉”充满了食色诱惑,可谓颠倒众生,所出版的同名书在英国也是超级畅销书,被誉为“美丽女厨神”、“性感厨娘”。

国内美食节目众多,但能比得上奈吉拉·劳森还没有,至于那些大叔、大婶、丑男主持的节目,更是让人不忍一看了。

但是,回溯历史,说到厨神级的美女,中国古代还真有那么几位。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大厨往往都是男人,因为做菜需要操刀杀生,忍受烟熏火燎,有时候甚至是重体力劳动,不是一般柔弱女性能胜任的,更别提弱质纤纤的美女了。然而,在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中,居然有六位女性,包括秦淮名妓董小宛,这未免太出人意料了。

或许,这是因为美丽的女子难得,会做菜的美女就格外能被人铭记吧。

这第一位女食神是唐代的膳祖,看名字你就知道她做菜有多么牛了。

膳祖是唐代宰相段文昌的家厨,对美食的选料、加工、制作等各方面都非常精通,也是在此基础上,成就了段文昌传世的《食经》五十章。

段文昌很多人不知道,但他的儿子段成式在历史上非常出名,一本《酉阳杂俎》堪称奇书,被历代文人所重视。《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当时各地的很多美食,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私家菜,也就是膳祖所创的菜肴。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酉阳杂俎》细细研究一番,顺便也可一探这位唐代厨娘的风采。

第二位就是唐代的梵正。梵正是个尼姑,这自然是她的出家法号,虽然遁入空门,不知为何还如此热衷美食,这大概也与当时的社会风气相关。比如同样在盛年出家的女道士鱼玄机,在唐代也是大大有名。史书上没有记载梵正的长相,想来也是眉清目秀吧。

据陶谷的《清异录》记载:“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用炸、脍、脯、腌、酱、瓜、蔬、黄、赤杂色,斗成景物,若坐及二十人,则人装一景,合成辋川图小样。”仅凭这一道菜,梵正就可名列十大名厨了。这道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晚年隐居地辋川别墅的画图做的拼盘,可谓色、形、意、味俱备,不但需要精湛的手艺,更需要对王维诗画的深刻理解以及高超的艺术构思,才能达到“菜上有山水,盘中有诗歌”的绝妙意境。说起来,梵正实在算是一个才女型厨神了,可惜早早遁入空门,难道是因才华太高不堪尘世的羁绊?第三位是宋代的刘娘子。刘娘子是宋高宗赵构的家厨,在赵构未登基前,掌理赵王府膳食。宋高宗登基后,她也自然成为御厨。这实际上有些违背规矩。按照规定,女人是不能做御厨的,因为当时的尚食是五品官,由一个女子来担任不太合适。但宋高宗就是喜欢吃她做的菜,内廷也没有办法,只好破例。得宋高宗如此青睐,想来她的长相也不会差。

第四位是宋五嫂。宋五嫂原籍山东,北宋末年,逃难到临安(今杭州),在城外开一个小餐馆。她最擅长做鱼羹,因此闻名京城。由其创制的鱼羹也一直传到今天,名为“宋嫂鱼羹”,是一道浙菜名菜。

宋嫂鱼羹由鳜鱼做成,味道鲜美,味道非常像螃蟹,又名“赛蟹羹”,在当时就非常有名。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的“杭城市肆各家有名者”,其中就有“钱塘门外宋五嫂鱼羹”。

又据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淳熙六年(1179)三月十五日,高宗赵构乘御舟游西湖,至钱塘门外,时近中午。侍从告诉他说这里有家菜馆鱼羹鲜美,赵构就召宋五嫂上船现场烹制,赵构吃后大赞鲜美,厚赏宋五嫂,五嫂从此扬名天下。直到今天,宋五嫂仍被业界尊为“烩鱼之祖”。

第五位是明末清初的名妓董小宛。董小宛为明末“秦淮八艳”之一,她与当时的名士冒辟疆、钱谦益等人的交往为后世所津津乐道,敷衍出很多故事。董小宛不仅美丽多才,在美食上也是很有造诣,所烹制的糕点、美食,被人竞相模仿,名满江南。她做的桃糕、西瓜糕、菊花糕等都堪称绝美,引得无数文人竞相品评。

第六位是清朝的萧美人。她住在江苏仪征,最擅长做点心。在清代著名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单独有一则“萧美人点心”,其中说道:“仪真南门外,萧美人擅制点心,凡馒头、糕、饺之类,小巧可爱,洁白如雪。”袁枚对萧美人点心的热爱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阳节,袁枚曾托人专门到仪征订购了三千个点心,并将其中的一千个送给当时的江苏巡抚奇丰额。

奇丰额吃后赞不绝口,特意写信向袁枚询问这糕点的来历,袁枚做了一首诗回复道:“说饼佳人旧姓萧,良朋代购寄江皋。风回似采三药,芹献刚题九日糕。洗手已闻房老退,传箋忽被贵人褒。转愁此后真州过,宋嫂魚羹价益高。”有意思的是,袁枚在其中把萧美人比做了宋五嫂。

有了这些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的宣传,萧美人真是想不出名都难。

至今,扬州还多有号称得到萧美人点心真传的点心店,偶有美味者,但恐怕已不复当年的“萧美人味道”了。

清代还有一位女厨神赵荔凤,是著名的“谭家菜”创始人谭宗浚的儿媳妇。赵荔凤虚心好学,广采多家名菜特长,成为谭家菜的集大成者。

在她的不断创新下,谭家菜的品类达到了 200多道,其中最出名的是黄焖鱼翅。

谭家菜最初属私家菜,后来走向社会,成为京城名菜,当时有“食界无口不夸谭”的说法,报界有“其味之鲜美,需南面王尤不及”的评价。民国时,大画家张大千就嗜食谭家的黄焖鱼翅,还曾做出过将刚出锅的鱼翅空运到南京的豪举。

在黄萍荪的《四十年来之北平》一书中,记载了时人吃谭家菜的盛况:“耳食之徒,震于其代价之高贵,觉得能以谭家菜请客是一种光宠。

弄到后来,简直不但无‘虚夕’,并且无‘虚昼’,订座往往要排到一个月以后,还不嫌太迟。”还有一位就是麻婆豆腐的创始人陈麻婆,这应算是一位另类美女吧。

关于美女厨娘的话题,我曾经与著名美食家沈宏非有过一次探讨。

得出的共识是,现在的美女都在“远庖厨”,而会做菜的美女更是越来越少了。自己的拿手菜,应该是自己发明的、独到的,而不是什么西红柿鸡蛋、鱼香肉丝等到处可见的。

朋友中间算得上美丽厨娘的,作家虹影是一位,她有本书叫做《我这温柔的厨娘》,是把西餐和川菜糅合在一起,可以说比较成功。

“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要抓住他的胃。”女人除了美丽和才情之外,学会美食,能平添很多额外的魅力。话题扯远一点,一代才子胡适当年娶没有多少文化的江冬秀为妻,并且相伴一生,这中间,江冬秀能做一手好菜可能也是一大原因。

姜还是老的辣

俗话说:姜是葱的情人、蒜的兄弟、花椒的表哥。

从植物学上说,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块状根茎是中国菜最重要的调味品之一。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姜在中国已然成为一种文化了,而最著名的就是那句“姜还是老的辣”。

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成熟的新鲜姜根茎富含水分,被称为“生姜”,生姜放久了,水分丧失,就变成“老姜”,老姜的辛辣味愈加浓烈,自然是“姜还是老的辣”了。

按照姜成熟度的不同,作为调味品的姜可以分为:姜芽、仔姜、生姜、老姜、泡姜、南姜、沙姜。此外还有一种洋姜,是外来品种,但一般是做咸菜吃,不用做调味品。

如果用一个女子作比,姜芽就是小女孩;仔姜是青春期的少女;生姜是丰腴的熟女;老姜则是风情泼辣的少妇;南姜是南方温婉的女子,味道淡淡的,一般专用于潮州菜;沙姜则是可爱的广东妹,别名山萘,味道独特,一般用于广东菜中,从著名粤菜沙姜鸡就可以略知其地位。

姜味道辛辣,具有去腥留香的功能,烹饪术语叫“定味”。这太难能可贵了,但当遇到极端的腥膻味道时,姜的力道就不够了,需要它的表兄弟花椒和豆蔻来帮忙搞定。

在做鱼的时候,一般都要用姜片加上葱、料酒来码味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去腥的同时,还能保留鱼的香味儿。

姜虽然能去腥留香,但是遇到特别细嫩的肉,会让肉丧失部分弹性,影响到口感,所以广东菜的鱼生和日本料理中的刺身,都绕开姜,用芥末或者其他特殊的香料代替。做海鱼的时候,一般也是加一些更加柔和的葱,而不会用到姜。

姜还能杀寄生虫,所以吃海鲜,特别是螃蟹、螺蛳等食品时,多用姜汁沾食,一方面去腥,另一方面也可以防病驱寒。

对于姜的使用,不同的用法也能区别各个菜系,生姜和老姜是西南片区菜系中常用的调料,而且用量很大,多配合花椒等,令菜味辛辣、麻鲜,仔姜在这些片区的菜系中也常用。前面已经提到,南姜和沙姜是潮州菜和广东菜中常用的,但姜在这些菜系中用量较少,更像一种香料。

炮姜是用干姜在沙子里炒到表皮鼓起,表面呈棕褐色。炮姜也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腹痛吐泻等。

受四川泡菜的启发,我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调味姜——泡姜,具体做法是把仔姜或者生姜切成片,放在泡菜坛子里泡,炒菜的时候即可捞出使用。

与其他姜的调味品相比,泡姜保留了姜的鲜、香,辛辣味有所减弱,但更加脆,加热油炒后,有种特殊的香味。

我炒回锅肉的时候,就会用上泡姜,加上甜面酱、郫县豆瓣,具体做法是先将新鲜的猪臀尖肉爆炒出油,捞出,用剩下的油炒姜,再加入甜面酱和豆瓣用小火炒,出香味后加入肉再炒。

这里特别提醒一下,炒回锅肉,最好的食材就是猪臀尖肉,猪的这个部位的肉三分之二肥、三分之一瘦,既适合炒油,又适合入味出香,口感也好。

对于姜的使用,饮食江湖中有人不断在摸索,比如在成都就出现了以仔姜为主题的特色餐厅,这个餐厅所有的菜里都有仔姜的身影。广东菜中除了前面提到的沙姜鸡外,还有姜芽炒鸭,上海菜有瓜姜鱼丝,苏菜有嫩姜鸡脯,扬州菜有仔姜肉丝,福建菜有芽姜牛肉片,湖南菜有老姜云耳肉片汤,等。

在四川菜中,“姜汁味”和“麻辣味”、“鱼香味”一样,是川菜中一大“味系”。比较著名的菜品就有:糖醋仔姜、姜汁豇豆、姜汁蹄花、姜汁肘子、姜汁拐肉等,这里的“拐肉”是指猪蹄和猪肘子之间的那部分152肉,味道和肉质也介于二者之间,非常独特。

姜一般是作为调味品来使用,但有的时候也直接掺和在食材中。比如做肉丸子,就适合把姜和肉一起剁碎,加水、盐、芡粉、面粉和匀,再挤成丸子。

做猪肉丸子有两个地方要特别讲究,其一,一定要加盐,但不要多加,这样做成丸子汤的时候,味道自内而外地散发,会非常的香;再就是最好选用猪的颈部肉,这里的肉活,质脆,七分瘦、三分肥,做出的丸子别有味道。

受北京烤鸭的启发,结合泡姜的特点,我还独创了一道春江鸭粒。

将麻鸭的肉剁成粒状,加入食用油,在锅中爆炒至酥脆,捞出,然后加入泡姜过油,再加甜面酱,再放入鸭肉炒,最后加入葱。

姜和葱都是重要的调味品,葱的作用主要是增香,但在使用上略有不同,姜一般都要先放入油中炒出香味后,再放入菜炒,而葱是爆一下即可,而且多在做菜的中后段放,作为姜的辅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葱很像姜的情人,形影不离,但永远处于陪衬、辅助的位置。

花椒就不同了,它的个性比较“刚烈”,往往要和姜放在一起在油中炒香,而且在姜“搞不定”特殊味道时,花椒往往“挺身而出”,很像姜的一个仗义好兄弟。

对于姜的食法,清代大诗人,大美食家袁枚在其《随园食单·小菜单》中专列了一条“酱姜”,说到“似生姜取嫩者微腌,先用粗酱套之,再用细酱套之,凡三套而始成。古法用蝉蜕入之,则姜久而不腐”。用蝉蜕来保鲜,这种办法略带“巫术”色彩,现在还是用冰箱保存来得更稳妥保险一些。

除了调味,姜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妙用,有句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众所周知,姜汤可以驱寒、治疗感冒,还有温中止呕、祛痰解毒的功效。

很多人误以为喝茶可以解酒,其实,一般的茶并不解酒,而姜茶却可以。做法也很简单,把姜切成片放入茶中,热水泡制即可,也可以放在一起煮,效果当然更好。

但要注意,食用姜虽有众多保健治疗作用,但姜是散发性的食物,不适合晚上吃,否则会影响睡眠和脾胃。俗语“上床萝卜下床姜”,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在中国文化中,姜早已超越了植物、调味品这一范畴,在医药、文化、甚至巫术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