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亲历正泰:中国民营企业首位新闻发言人手记
8425000000027

第27章 “两会”内外(5)

“我相信,现阶段只要国家、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再给力一点,市场规模培育再发力一点,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再努力一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神马’就不会是‘浮云’,光伏产品及高端装备业的这匹‘神马’就一定不会是‘浮云’。”

南存辉风趣的发言引来两位副总理和与会代表一阵热烈的掌声。

会议结束的时候,南存辉将那块高效薄膜电池板礼赠李克强。

“两年前您去视察的时候,看到的还是我们的第一代产品,而现在,我们把世界上最先进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做出来了,送给副总理做个纪念!”

李克强欣然接过电池板,嘱咐南存辉:“新能源这个产业前景很好,希望你们加倍努力,好好做下去!”

接受媒体采访发出“光伏”最强音“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也是代表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渠道。

面对媒体,南存辉紧扣“光伏”主题,使他的观点得到了充分展现。

会议前夕,南存辉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访了浙江省内光伏新能源相关企业,广泛征求他们对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中央电视台《见证履职》节目摄制组则亲临杭州,跟拍了南存辉的履职调研全过程。

会议第二天,就在南存辉与代表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热烈讨论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同步播出了见证履职专题节目《经济转型船到中游政府如何助推》。

主持人:从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转型升级不仅在2011年,应该说是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都是重头戏。浙江民营企业众多,有的相当成熟,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处在一种低端、小规模、零散的状态。有很多是属于传统的制造业,所以转型升级是迫在眉睫,但是如何转、如何升都是一个问题。有些企业主说不转型升级就是等死,转型升级就是找死。虽然比较极端,但也是说明了焦虑感。

南存辉:从事光伏产业之前我们做了一些准备,到了2007年我们开始上了第一条生产线,后来碰到金融危机,我们又逆势投资发展第二代光伏薄膜高端电池,到“十一五”期末,我们把光伏最先进的技术做到了全世界最高的转换效率,稳定效率到103%。不仅如此,我们还把高端薄膜的装备做出来了。所以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正泰在转型升级中,从产业来说,我们转了两个产业:一个就是从传统产业转型到了光伏新能源产业,第二个转到了高端装备业。高端薄膜核心装备(PECVD、LPCVD)做出来之后,我们现在正在做LED的核心设备,叫做MOCVD。我们现在是掌握了全世界最先进的光伏高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薄膜技术。

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就是成本。如果能通过企业的努力提高技术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通过政府对市场的培育来提升规模效益的话,我想假如某一天,把新能源上网电价与传统能源发电的等价点找到的时候,即使政府不补贴,市场也是巨大的。

代表一:如何看待人们担心的产能过剩问题?

南存辉:气候变化、温室效应,优化能源格局是必然的趋势,能源格局中像光伏新能源只占了1‰都不到,这个比重很少。总理在报告中提到,我们在“十二五”时期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114%。114%里面有水电,有风能,有核电,太阳能发电的比重还是非常非常低的,所以说产能过剩指的是现阶段,市场还没有真正起来的时候。

代表二:目前在我们国家像内蒙啊,武汉啊,江西啊,建立了很多我们的光伏产业,我们最关心的是应用和消耗。我在参加省人大的时候看了下你们展示的产品,你们的光伏能源光源板需要很大的面积才能够运用。听接待人员介绍说主要是出口和西部,将来会不会供大于求?

南存辉:不会的,这是由能源格局优化所决定的,市场需求巨大,商机无限。我们做的第二代光伏电池是可以透光的,我们可以运用城市里的建筑幕墙发电,我们做屋顶工程,我们工厂一面玻璃幕墙全部都可以发电。很多地方都可以利用。运用的关键其实还是成本,要看成本是不是能够接受。

……

某光伏幕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现在来说虽然发电了,但入网比较困难,包括整个大楼,现在电发出来是用不上的。政府很支持,但操作细则没出台。

现在并(网)我不知道怎么并。对于新能源产业,国家其实很支持,这个光伏玻璃幕墙项目,从用地,到财政补贴,国家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浙江还有政策,每度电补贴7毛钱。不过这部分钱要等电卖出去之后,企业才能拿到钱。但大楼建成后,电卖不出去只能白白浪费。

南存辉:入网的主要是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这样的话电力公司无所适从。

记者:像你们是不是还有这种电站,有建好了没有入网的这种情况。

南存辉:蛮多的,我们原来在宁夏做了一个电站,10个兆瓦,那个电站做完了以后,到现在入网发电时送上去了,入网了,但电价一直没定下来,所以一直没拿到电费。

记者:等于白发电。

南存辉:不是白发电,电发了记账,拿不到钱。因为多少价格不知道,没定下来。

……

记者:光伏电池就是一块小玻璃板,但所蕴含的能力不能小看。请南董给我们讲一下这是怎样一块电板。

南存辉:这是属于薄膜电池,是由硅烷气体喷上去。是叫第二代非晶微晶光伏电池,可以做玻璃幕墙,可以在屋顶,也可以在沙漠上发电。我们企业工厂里的屋顶和幕墙都在用。可以解决办公用电。假如全部盖起来可以解决工厂全部用电。

记者:这样的产品很有市场,有哪些困境呢?

南存辉:上网定价。具体来说多少钱一度,在西部光源比较充足的地方,国家发改委、能源局通过招投标,价格来说稍微偏低了一点。这样来说建设电站的企业,盈利模式还没有固定下来,从投资到回收到回报算不过来,所以发展受到影响。

周大地:(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还是需要一个过程,光伏从它的生产成本,到最后装成光伏发电设备后,它要求的上网电价,用户真正用到电的价格还是比较贵,国家特别是应用还是有支持政策的,但它的上网电价要比一般的火电上网电价还是明显贵得多。所以究竟要多少补贴,补贴到什么程度,多少时间,应该补贴多少?补贴光伏发电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成本可能是最基本的因素,还有其他政策因素,比如我们的建筑节能跟光伏发电怎么结合。

记者:你们那很多企业都成规模了,但基本上都在国外而不在国内。

这是什么原因?

南存辉:我们产品价格在国外是有竞争优势的。当前我们这样的成本和价格,国外已经觉得很便宜,相比他们原来的项目,投资算下来,很合算。

所以先出口。国内的话,一类是建筑,光电一体化的,政府已经出了很多政策,包括“金太阳工程”、“光伏建筑一体化”。补贴,关键是地方的投入,这个价格怎么定啊。

记者:但国外那么有优势,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不需要那么早的担忧吧?

南存辉:从产业规模来讲,我们国内的产能蛮大的,去年光从光伏电池这一块,达到21个GW,占了全球市场产能的60%左右,怎样支持它的可持续发展,在这里面还有很多创新工作需要做的,包括政策的创新,包括电站。

光伏电站投资价格,目前来说价格低了一些。如果提高一些,成本能接受的话,企业产业发展会稳定。

周大地:中国在光伏方面,大家都把它当作可以带来效益的产业。所以大力发展,各个地方都在投,现在看来,中国第一呢,经过那么大的产业发展之后,制造成本确实有大幅度下降,技术提高。但产能过大确实形成了这个现实,所以我们的光伏产品95%以上是出口的。国外的企业也是靠补贴,靠政策支持才有,所以国外经济条件好,补贴得高市场就旺盛。经济条件不好,财政就拿不出,市场就萎缩。

南存辉:像屋顶和光伏一体化项目,中央层面政策都到位了,但在上网接入的时候,还需地方政府给予一些支持才能落地。在接入的时候很多地方电力公司反馈,由于没有具体接入的实施细则,他们不好操作。政府大方向都明朗了,但地方细则还没有出来,希望地方有关部门快推出细则,推动产业发展。

周大地:屋顶计划和大规模光伏发电沙漠地区盖发电厂还是很有区别的,它很分散,有很多电源是自己先用掉了,富余的时候才上网,技术上还是比较麻烦,但对屋顶计划还是比较支持。光伏产品先要在终端应用,这个问题搞好了,就不用去管大的发电、输电,在运用技术方面的困难还是可以解决的。

……

如果说,央视的报道反映了南存辉代表对光伏产业发展的期盼。那么,新华社在此间编发的一条通稿《追逐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美丽曲线”》,则反映了南存辉作为一个光伏产业开拓者的卓有成效的努力。为完整表达文章思想,兹录全文如下: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章苒苏刘稢段菁菁)从传统制造业向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转型的浙江民营企业正泰集团,计划在美国建立自己的太阳能光伏生产基地。

在北京出席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十二五”

规划纲要草案第一次把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作为约束性指标,这令从事非化石能源产业的正泰“十分受鼓舞”。

南存辉还注意到,约束性指标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除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目标,还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森林覆盖率则被森林增长率代替,强调每年6%的森林蓄积量增长。

“这不仅仅是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利好信号。”南存辉说,“还意味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将告别过去那种牺牲环境换取增长的模式。”

这位以生产低压电器起家的中国民营企业当家人说,在太阳能光伏领域,美国已意识到中国的强劲后劲,因此已经构筑了针对新能源产业的贸易壁垒,例如美国军方不能采用国外的太阳能电池板,美国本国的新能源补贴只能用于本国企业等。

“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必须走出去,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才能直接参与全球竞争。”南存辉说。

长久以来,在新能源竞争的尖端领域,有一个业界公认的“1美元定律”,谁能把并网发电商业成本控制在1美元之下,谁就是真正赢家。

美国公司“第一太阳能”一直是这个行业的领跑者。2010年,该公司宣布,光伏组件每瓦成本达到076美元(不包括组件回收成本)。

南存辉透露,中国首台套自主制造集成的高端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装备流水线,在其下属的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进入调试阶段,4月可以投产。

“正泰生产的二代高端硅基薄膜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是世界最高水平。”

南存辉说,“更激动人心的是,每瓦组件成本已降到075美元,年内可以降到062美元。”

“我已看到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降低的美丽曲线。”南存辉说,随着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设备、材料的国产率提高和规模扩大,成本还会继续下降。

在正泰位于杭州滨江的一个太阳能电池生产车间,60名工人一年的产值可以达到18亿人民币。

据介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但绝大部分企业占据的是炼硅这一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光伏产业链最低端的生产环节。

“把能耗和污染留给自己,把清洁能源出口给别人,这肯定不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也不符合未来新能源产业的真正方向。”南存辉说。

今年1月,由正泰集团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台具国际尖端水平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生产设备——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设备(0ECVD)成功下线,打破了同类设备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进口装备需耗资1亿多美元,正泰自己研发的国产设备可比使用进口设备节省50%的成本。

业内认为,随着二代光伏薄膜技术创新、规模扩大、设备材料等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传统能源的成本上升,2015年之前光伏发电与传统发电的等价点将会找到。

“只有成本持续下降,光伏发电才能真正成为替代现有发电方式的清洁能源。”南存辉说,“未来五到十年,是太阳能发电产业前途光明的一个阶段。”

延伸阅读:

肩上的担子沉甸甸

“这是新世纪的第一次盛会,我一定要履行好一个人大代表的职责,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十五’规划宏伟蓝图建言献策!”

3月1日上午,刚在北京开完中国质量协会全国会员大会,并在会上当选为副会长的南存辉通过电话告诉记者,“两会”即将召开,他将直接在京参加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电话那端,南存辉显得有些激动。他说,2月9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朱基在中南海召集全国15家知名企业的老总座谈,征求对即将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他作为浙江省唯一的企业界代表出席会议,在会上提出了两条建议,并对报告中的一些提法提出了修改意见。“两会”期间,他将继续呼吁国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参与国家竞争。同时加强市场秩序的整顿治理,加大打击假冒伪劣,查处偷、诈、骗税行为,强化市场监督,提高商业道德,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会议还没开始,南存辉就收到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希望他向大会反映,争取得到解决。一份寄自河南,题为《民告官为何这么难?到底谁为民做主?》的信函称,1992年某县中山大街扩建时,一位姓王的人经申请并领取了建筑许可证。但在王动工兴建时,百货大楼提出异议,该镇城建局和镇政府通知停建。王不服,多次上访,历经八年诉讼,十二次判决,1999年11月26日由河南省高院终审判决胜诉。但有关部门拒不履行责任,使王一直蒙受损失。来信请求南存辉:“将受害人之冤案带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立案监督,一是解放受害人,拯救受害人之家庭;二是监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所制定的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

南存辉说,这充分说明了老百姓对人大代表的信任,他将把这些信件转给有关部门调查处理。作为人大代表,他一定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与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