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彦宏的人生哲学
8409900000010

第10章 目标哲学(2)

一个境界低的人,说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说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说不出大气的话。李彦宏的高远理想和为“大国崛起”尽一份力量之心,昭示了其高境界、使命感和大格局的心性。

他对于眼前的一切——机遇、社会环境、发展方向等,都极为满足,这正是他可以借助现有力量改变世界的最佳体现。

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礼依旧没有褪下艳丽的色彩,依旧会让世界为之动容时,现代的企业家们是否曾如李彦宏那样扪心自问:缘何现代的中国没有可以向世界炫耀的新成果?如此掷地有声的质问相信很多人都无法回答。

虽然李彦宏也一样不能在短时间内对自己的疑问做出最佳解答,但一向隐忍的他正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现代中国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拿出令世界再度为之欣喜若狂的新成果。

辩证法中有这样的观点: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然而,虽然它具有不可抗拒性,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类可以凭借主观能动性,利用和认识规律,进而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世界。李彦宏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深刻的,他知道百度的现状,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短板。所谓“人无完人”,再辉煌、知名的企业也有其弊端,这就是一种客观规律。不过,认识清楚这些无法“变更”的事实,并不意味着人们要听命于事实、服从于事实。

在“短板效应”下,改变世界欲望强烈的有志者便会改造或者创造某些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自身少受其害或者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自然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具有认识客观规律而后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谋福的本能,这是与生俱来的。不过,更多人都在仅仅利用简单的规律为个人私利护航,少有以个人利益为小而以他人利益为大者。唯有具备高远的理想,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待自己,或许才会陡然明白,生命的长度虽然不能延长,但却可以拓宽它的广度。

每个人眼前的境况也是一种阶段性客观规律,是否能利用眼前所掌控的一切来打破这种既定规律,或者利用它为自己更美好的将来打拼,决定了一个人生命轨迹的清晰程度。当他决意站在风口浪尖搏击长空,他就会蓄积能量,以原地为跳板,跳向现实中的“空中楼阁”;当他自甘堕落,得过且过,他便安于现状,“知足常乐”,潜意识中以原地为“坟墓”,庸庸碌碌地聊度余生。

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做出选择,是原地踏步,踩着自己的脚印重复着生命中的每一天,还是撕破虚假的伪装,狠狠地跳向远方?

4.争做第一

百度提问

企业在同行业中排在前几名,是不是已经算是成功了?

百度一下

从第一天起,我们就希望打造一家真正在国际上、在国际高科技领域有竞争力的公司。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做成,并非因为我们是一家中国公司,并非因为中国的市场太特殊,而是因为百度太特殊了。我们需要的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管理、第一流的技术、第一流的产品,我们需要的是第一流的具有崇高理想的人才,这样可以让企业能够有基业长青的文化,从而在时代的最前端参与国际化的竞争,让百度能够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

回答者:李彦宏

百度知道

2006年10月,李彦宏打了一通越洋电话,与原Infoseek公司首席技术官威廉·张探讨百度的未来。与其说是探讨,不如说是李彦宏“求教”之举。威廉·张建议李彦宏,就百度的现状来看,最重要的是每年能够吸引并培养数百个一流的工程师,而不是单单招聘他们到百度埋头苦干,要给他们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令其发挥出潜藏在体内的能量。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一切伟大的理想都是空谈。

事隔几天,威廉·张接到了李彦宏的邀请,李彦宏希望他能够加盟百度。2007年1月6日,这位发现李彦宏的“伯乐”正式以百度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出席了百度季度沟通会。毫无疑问,李彦宏此举是为将百度打造成世界第一的搜索引擎公司而做的先期铺垫。对于他而言,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品牌还是服务,都要力争做到第一,让百度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彦宏的理想也越来越崇高,但无论是过去的阶段性理想还是后期一次次理想的“晋升”,都服务于“用技术改变世界,改变普通人生活”的宏愿。而达成这一宏愿的前提,便是聚拢一篓篓可以成塔的“沙子”。盛情邀请威廉·张加盟百度,是李彦宏迈出的重要一步,威廉·张也随即成为最有分量的一篓“沙子”。

在技术制胜的搜索引擎领域,如果在这种刚性要求下无法登高而呼,断然不会有前途。技术出身的李彦宏深知这一点,所以从百度创建之初他便极为看重在技术上的完善与推陈出新。

百度刚刚成立之时,依靠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引擎服务生存。后来李彦宏当机立断,引入竞价排名模式,使得百度的盈利模式有了新的突破。而在“新浪停机事件”后,百度声名大噪,访问量也一路看涨。不过,知名度的增加并未让客户的搜索体验一并提升。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百度的技术当时并不出色,而且此前在与谷歌较量中始终处于劣势。

搜索引擎的四项主要指标是:页面反应速度、相关性、索引量和内容更新频率。在四项主要指标上百度当时均落后于谷歌,它一直被谷歌压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虽然技不如人,但李彦宏不甘心总是被人称为“二流货色”。所以,隐忍又不服输的性格在这时凸显出来,他决定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上打一场“阻击战”。

很快,名为“闪电计划”的方案被提上日程,针对搜索引擎的四项主要指标,百度人开始了攻坚。那是一段李彦宏和百度人难忘的历程,整整10个月的时间,李彦宏带领着十几个工程师吃住都在办公室里。

2002年12月,“闪电计划”结束,早期规定的各项指标均告达成。这一年,被李彦宏称为百度的“技术年”。技术升级后,百度的搜索流量一路飙升,开始把3721等国内搜索对手一个个甩在身后,搜索流量基本与主流门户网站持平。而进入2003年,百度的流量再度令人惊喜,较之2002年增长了7倍。这一年,被李彦宏称为百度的“流量年”。同样是这一年,百度流量超越了谷歌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量。

此后的万人公测,更是把百度推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通过比较,百度较之谷歌更受用户的喜爱,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慢慢地,百度开始引领中文搜索引擎领域,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李彦宏“第一”的理想终于实现了。

李彦宏社区

在营销领域有一个“第一法则”。如果到哈佛去学习,会听到这样一个案例:对美国人来说,问他们谁是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人,一般人都能回答出来。但是问谁是第二个飞越大西洋的人,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出来了。那么如果问谁是第三个飞越大西洋的人,被问者同样能够回答出来,因为第三个人是女性飞越者,她在女性中拥有了第一的“桂冠”。

毫无疑问,如果企业在商场上想达到人所共知的效果,就要做到第一,只有第一才会被人们永久性记住。

今天,百度能够让人们耳熟能详,成为像微软一样在全球范围内占据显赫位置的企业,得益于李彦宏争当第一的决心。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为第一的企业似乎也不是有雄心的企业。李彦宏正是把“第一”放在心上,并一步步朝着这个终极目标去努力、奋斗,才使得百度登上了第一的宝座,被人们所牢记。

“第一效应”是一种神奇的效应,企业达到第一要历经的何止“九九八十一难”?而一旦达到,便“一劳永逸”了。当然,想持续成为第一,拼搏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创业还是经营企业,都要本着“争当第一”的心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就个人而言,也要秉持这样的心态,它会促使一个人勇往直前、孜孜以求,向生命的最高峰攀登。

5.要为祖国争光

百度提问

如果为了个人的发展而出国留学,却受到压制,是否值得?

百度一下

我刚到美国参加一个研究小组时,面试的教授对我的答案不满意,然后脸一沉,问:“你是从中国来的?中国有计算机吗?”我当时心里特别难受,我就觉得怎么能这么问我,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了,中国怎么可能没计算机?

回答者:李彦宏

百度知道

2009年6月27日,李彦宏做客中央电视台二套的《咏乐汇》节目,与主持人李咏及观众一起畅谈人生经历,点拨创业智慧。

在节目中,李彦宏谈到了自己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很多人都知道,李彦宏出生于山西阳泉,19岁时以山西阳泉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23岁时拿到奖学金,被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录取;研究生还未毕业,25岁的他便应征进入了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实习(“日本松下电子”)。实习期间,他的月薪为每小时25美元。

表面上看来,李彦宏似乎一路高歌猛进、春风得意,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他“轻易”就得到了。其实,在这光鲜的背后,李彦宏曾一度陷入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教授的一句话所营造出的“精神囹圄”,而他最初饱满而激情四溢的计算机之梦也被击得粉碎。

初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李彦宏得知学校里有一个计算机图形学研究小组,他也跃跃欲试。在面试时,教授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询问了一些关于计算机的相关问题。由于李彦宏当时没有听懂教授提出的一些问题,所以回答并不让教授满意,李彦宏似乎也看出来了。这时教授的脸布满阴云,他问李彦宏:“你是从中国来的?中国有计算机吗?”

这样的提问让李彦宏难以回答,更重要的是他心里很难受。当时已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怎么会没有计算机呢?李彦宏觉得这是对中国最大的侮辱。不过,血气方刚的他抑制住了内心激动而不满的情绪,也没有与教授争执。此后,李彦宏暗自发誓:有一天我要让全世界的人,尤其是美国人,知道中国在计算机方面是不弱的,我们可以做出自己的东西来!

有了这份斗志和源自心底的激励,看准时机后,李彦宏于1999年归国创业。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李彦宏所率领的“百度铁骑”在搜索引擎领域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并在国内战胜了国际搜索巨头谷歌,这不但让美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更让世界为中国动容。李彦宏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信息技术公司的看法。

2005年8月5日上午10点40分左右(北京时间2005年8月5日晚上11点40分左右),百度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最初,百度股票的价格定在27美元一股,不久之后,交易员大声喊出了35美元的报价,紧接着喊出了37美元。再然后是42美元、45美元。当日11点40分左右,近乎“失控”的交易员朝着李彦宏喊出了72美元的报价。

那一刻,后来离开百度的李彦宏曾经的合伙人徐勇早已泪流满面,他的激动感染了在场的很多人。随后,李彦宏掏出电话,打给远在北京的百度第一个员工、百度首席技术官刘建国,当时北京时间是8月5日午夜12点。他说:“我们做到了,我们为祖国争光了。”说到这里,李彦宏哽咽得再也说不出话来。这一刻的百度,不仅仅是中国的百度,更是世界的百度。

李彦宏社区

当一个人为理想而奋斗的时候,任何因素都无法阻止他前行的脚步。李彦宏以“用技术改变世界,改变普通人生活”为依托,树立了报效祖国、为祖国争光的崇高理想,他的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他这种强烈的集体荣辱感。

个人利益自然重要,它是保全个体生命存活于自然界中的一种保障,但它却不是最重要的。一个有集体荣辱感的人,其精神境界已经凌驾于个人得失之上。毋庸置疑,李彦宏就是这样一个人。不难想象,当被问及“中国有计算机吗?”这种令人窘迫的问题时,李彦宏内心必定如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知道是何种滋味。他在心中暗自发誓的过程,就是集体荣辱感体现出来的过程。

个体作为社会中的最小单位,只有依托于社会这个最大单位才能生存、发展、辉煌、再发展、再辉煌……循环往复的关键,即是以集体为个人思想的主导,以集体为个人展现才能的平台。唯有如此,个人的发展才能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