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经历是决定人们人生道路的重要决定因素。李彦宏在求学之路上厚积薄发开启他梦想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诠释了百度后来的辉煌。
1.“逼”出来的北大之梦
1968年,李彦宏出生在没有“计划生育”约束的年代,他在家中排行老四,有三个姐姐,所以作为家中长子,自然而然地集全家宠爱于一身。后来李彦宏有了一个妹妹,这更使得李彦宏被团团“包围”起来。
父母对李彦宏疼爱有加,姐姐们对他也是关心备至,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如此环境下的李彦宏会很乖巧懂事。但是李彦宏似乎在时刻显示着他的“与众不同”,他十分顽皮、叛逆。在李彦宏亲人的记忆里,他每次回家都是一身泥巴。父母对他有些溺爱,并没有什么约束,而当时的李彦宏也未表现出丝毫的过人之处。
虽然父母从不声色俱厉地批评他,不过看他天天出去疯耍难免会担心,所以,母亲开始有意识地把李彦宏的游戏圈子“规划”到他三个姐姐周围。或许这是李彦宏的母亲保障他安全的一种方式,也是调教他淘气的方式。后来,经常在媒体上露面,儒雅、温和,偶尔还有一丝腼腆,并有“IT美男子”、“互联网人气王”美誉的李彦宏,表现出的性格似乎正是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
李彦宏的童年无忧无虑,自由而幸福。1976年,8岁的李彦宏走入了“阳泉一小”的学堂。然而,还没等李彦宏熟悉学校,由于父母的工作调动,他又随着家人来到了晋东工厂子弟小学。
虽然刚上小学一年级,不过李彦宏已经是“人高马大”,在班级中俨然是“鹤立鸡群”。为管理学生而头疼的老师发现李彦宏的“先天优势”,于是便任命他为班里的纪律委员,希望他为老师分忧的同时能得到锻炼。
这注定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对于刚刚上学的孩子来说,突然间让他不淘气、不说话,认真地学习是很残忍的,也是他们不能容忍的。所以,老师交付的使命单靠身体的优势是不能有效完成的。起初,有同学和李彦宏作对,从小在家人呵护下长大的他何曾受过这等委屈,气愤之下他向同学挥出了拳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打了同学,犯了错误,任李彦宏怎么强调“是他先招惹我的”也免不了受罚。于是,检讨书便成了他发泄心中委屈的方式。李彦宏的父母曾告诉他,“认为对的就去做,做了就要坚持”。聪明的李彦宏把理论联系到实际,每次检讨书的开篇往往都是长篇大论的一通辩解,说明自己的无辜,证明自己的良好动机,最后才寥寥几句承认错误。
李彦宏虽然很调皮,为了行使职能甚至“大打出手”,但聪明的他学习成绩却一直是名列前茅。这个光环或许足以掩盖他一切的贪玩好动。当得到老师和家长越来越多的表扬后,李彦宏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后来,李彦宏坦言,他喜欢被表扬,表扬自己越多的老师,他就会在其面前很乖;如果有老师批评他,那么毫无例外地,他就会成为这位老师课上的“活跃分子”。
每次考试结束,取得优异成绩的李彦宏都会被父亲奖励性地拉去看戏。众所周知,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尤其晋剧更为当地人津津乐道。土生土长的李彦宏在这方面很有灵性,第一次看戏就迷恋其中。于是,努力考取优异成绩又多了一个因素——看戏。每每看完戏回到家后,李彦宏都会身披床单,手拿木杆模仿戏剧中的片段。后来,山西阳泉晋剧团招收学员,李彦宏参加了考试。在考场上,他把经常在家里练习的那套把式在招聘老师面前“耍”了一番,结果剧团竟真的决定录取他。
1977年,李彦宏上小学二年级时,他的大姐在全国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大学。家里人万分兴奋,这种喜庆的气氛也传染到街坊四邻。当时,李彦宏也感到骄傲,并决心要像大姐一样考上大学,因为他觉得自己喜欢的戏曲似乎并不能让家人多么喜悦。
渐渐地,李彦宏对戏曲的兴趣淡了,应聘剧团之事也不了了之。“少年不知愁滋味”,天性好动、惹是生非的李彦宏并未因此失去本性,虽然淡去了对戏曲的兴趣,不过下棋、玩闹在他的生活中还是占据着主要地位。
“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李彦宏继续着他自由自在的学习生活。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优秀。于是,李彦宏以优异的成绩为他贪玩的小学画上了句号,迎来了他的初中生涯。
山西阳泉兵工厂子弟学校也是企业办学,教学水平一般。李彦宏的初中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当时,学校对李彦宏还是颇为关注的,老师中口口相传李家三个姑娘都考上了省重点阳泉一中。这直接导致李彦宏的班主任也对李彦宏充满了期望。
李彦宏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甚至可以说每门课程都是优秀的。不过,他下课玩闹、放学下棋的举动一直没有收敛。临近中考还有几个月时,他的这种状况也一点没有想改变的意思。很多看到李彦宏潜质的老师都为之惋惜,班主任对他更是“大发雷霆”:“你这样永远都找不到重点高中的门!”
李彦宏虽然爱玩爱闹,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上课从来都是聚精会神,这与父母的教诲和他三姐在他上小学前用小黑板教他知识有关。
与此同时,李彦宏的三姐考上了全国著名学府——北京大学。这不仅轰动了左邻右舍,整个阳泉人都为她而骄傲,家中的父母更是无比欣慰。与大姐考上大学似乎不同,三姐考上北京大学对李彦宏的触动非常大,甚至可以说真正刺激到了他。
当时李彦宏想:自己是家中最受宠爱的,应该做得最好,如果考不上阳泉一中,那么就要像很多同学一样子承父业,上技校然后等着接父母亲的班。一时间,李彦宏压力倍增。已经初三的李彦宏至此才开始注意周围的学习环境,他发现原来班里的学生都在奋斗着,这令一直以为上课听讲就能学好所有课程的他不那么自信了。回到家里,李彦宏浑浑噩噩,从小就哄着李彦宏玩儿的姐姐看到李彦宏满脸沮丧,觉得这个从不停歇玩闹的弟弟好像有了压力,于是故意逗他:“怎么考个阳泉一中就那么紧张,我们都是从那儿出来的,看来你不行。”
这种嘲讽似的激将法对于李彦宏来说是最有效的。李彦宏告诉自己一定要像三位姐姐一样考上省重点阳泉一中,老师说过阳泉一中的学生大学升学率在80%以上,只要考上阳泉一中自己就能上大学了。从此之后,李彦宏像变了一个人。他开始对各科进行系统的复习,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试卷。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他准备了几个大本子,专门把做错的题摘出来进行分析,寻找原因,避免以后再次出错。李彦宏的这种学习劲头一直保持到中考。
这是李彦宏面临的人生的第一次挑战,也是他面对三位姐姐考入阳泉一中后,对无形的压力的抗争,更是与三姐激将法的“较劲”。中考结束后,李彦宏笑了,他以502.8分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阳泉一中。屡次批评过李彦宏的老师惊诧了,同学们惊诧了,家里人同样惊诧了。大家都认为这是李彦宏超常发挥所致,只有李彦宏自己知道是良好的学习方法加上刻苦的努力才换来了今天的成绩。
升入重点高中,李彦宏完成了实现大学梦想的第一步。不过,李彦宏很快就面临了更加艰难的选择:一直全面发展的他必须面对文理科的选择。其实,李彦宏是很喜爱文学的,他很小的时候就熟读《四书五经》、《东周列国志》等书籍,这与李家的文化氛围关系密切。李彦宏的父亲曾经上过几年私塾,很爱文学,家里有着大量的文学书籍,家中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得李彦宏从小就对文科感兴趣。小的时候他常常缠着父母给他讲故事,时至今日李彦宏偶尔还会读诗歌。
但是,当时有一句话已经开始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了光明的前程,李彦宏舍弃了从小喜爱的文学。其实,李彦宏放弃文科还有一个因素。李彦宏的三姐考上了北大,所以他要与三姐比拼,也决定报考北大,而三姐报的是理科,那么他也要学理科。于是,经过考虑,李彦宏毅然钻进了数理化的公式中,从此不能自拔。备战高考的战鼓在李彦宏入校的第一天就擂响了。
李彦宏收敛了儿时贪玩的秉性,全身心投入到与三姐的“斗争”中。值得一提的是,李彦宏的三姐似乎想再一次刺激李彦宏,在李彦宏高一放暑假的时候,她带着李彦宏去了一趟北大。当时李彦宏心潮澎湃,于是更加坚定了考取北大的决心。回去后,李彦宏将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李彦宏终于有了自己的梦想——被环境“逼”出来的北大之梦。
2.曲折的计算机之梦
“认为对的就去做,做了就要坚持”,为了圆北大之梦,李彦宏越发勤奋用功,他的学习成绩也稳定在年级组的前十名。很快,高考如期而至。
对于确定报考北大的李彦宏来说,重要的是选择哪个专业。
阳泉高中是省重点高中,当时学校已经配备了电脑机房。在那个时代,这完全是“高科技”。成绩优秀的李彦宏也因此接触到了计算机,并找到了理科中他感兴趣的事。高二时,李彦宏参加了山西省举办的计算机编程大赛。由于兴趣,李彦宏对计算机很钻研,当时他以阳泉赛区第二名的身份顺利入围太原的决赛。
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他的自信心严重受挫。他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未做完考试题目,前几名都被省会太原的学生所包揽。
不过,省会的繁华和热闹很快冲淡了考试失利带来的阴影。很自然地,李彦宏和同学走进了一家太原书店,在书店里他看到了一架架摆满计算机类书籍的书柜,李彦宏释然了。当时李彦宏想当然地认为:大赛的前几名都被太原学生包揽是因为太原书店丰富的计算机书籍,而自己是没有这种条件的。看着满架的计算机书籍,李彦宏的心里产生了一丝“畏惧”。
李彦宏无疑是十分钟情计算机的,不过正是这次的“失利”和幼稚的推断,改变了他的志愿方向。虽然对计算机系“望而却步”,但是李彦宏并不甘心,他认为,既然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从事这个高科技学科,那么相关的学科总是可以的。于是,李彦宏在高考志愿上填写了与计算机相关的北大图书情报系。
1987年,李彦宏以阳泉高考状元的身份顺利考入北大图书情报系。这是李彦宏第二个“一鸣惊人”,当时李彦宏19岁。后来很多人认为李彦宏的学习运气很足,尤其是在大型考试中总能超长发挥。
但俗话说,“长城不是一天垒成的”。当同一个奇迹连续两次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再用巧合或是运气来解释难免有些牵强。所以说李彦宏考取重点高中的“一鸣惊人”是源于他之前对学习的不断努力,而考上北大则是他为了理想的“功到自然成”。
近三个月的暑假过后,李彦宏来到了梦想中的北大校园。梦想成真的兴奋心情无法用语言形容。然而,不久之后,李彦宏的兴奋就变成了迷茫,阳泉一中高考状元的光环也黯淡下来。
李彦宏发现,图书情报系的学生通常被认为是未被第一志愿录取而“发配”来的,系里的学生更是消极地以“未来图书管理员”自嘲。这种情况让第一志愿填报考图书情报系的李彦宏很难受、很迷茫。更让他失望的是,在课程安排上,图书情报系的计算机课程不但不是专业课,而且相对于计算机系10门专业课程而言,图书情报系仅仅安排了3门浅显的计算机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