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百年诞辰忆萧红
829700000009

第9章 软 弱

软 弱

她为了参加苏联大使馆在枇杷山举行的十月革命纪念节的庆祝活动,从北碚到了重庆,住在一个旅舍里。

据说,曹靖华先生来看她,她向他打开了精神世界的窗子,她愉快地谈到她来自的道路和她受的屈辱。

“认识了你,我才认识了生活。”他感叹地说,“以后不要再过这种生活了。……”

当萧红和T君一起去探访他的时候,他注意到T君原稿上却是萧红的字迹。那是《大江》。

“为什么像是你的字呢?”

“我抄的……”萧红说。

“你不能给他抄稿子,他怎么能让你给抄呢?不能再这样。”曹靖华先生坦率地说。

然而当萧红准备和T君去香港的时候,曹靖华先生没有肯定地说:“你不要去,想法在重庆住下来休养吧!”据C君说:“只要他这样说一句,萧红就会留下来的,这是萧红逝世前向他不止一次表示过的遗憾。”

萧红谈话录之一

当C君护送萧红到香港思豪酒店五楼之后,《大公报》记者杨刚先生来探望她。杨刚走后,C君告别,要到九龙去抢救他的小说稿。那时候萧红已经半年不能走动了,她躺在床上说:“英国兵都在码头上戒严,你为什么冒险呢?”

“我要偷渡。”C君说。

“那么你就不管你的朋友了么?”

“还有什么呢?我已经帮你安排好了。”

“你朋友的生命要紧还是你的稿子要紧?”

“那——我的朋友和我一样,可是我的稿子比我的生命还要紧。”

“那——你就去!”

“那是自然的。”

然而C君发现萧红埋过脸去,在一段理论式的对话里,“崇高精神”和“作家向作家的要求”之类的语句里,C君终于沉思着在萧红面前安定下来了。

萧红说:“对现在的灾难,我所需要的就是友情的慷慨!你不要以为我会在这个时候死了,我会好起来,我有自信。”

萧红说:“你的眼光就表示你是把我怎么来看的,这是我从前第一回见到你的时候,就感觉到的了。你也曾经把我当作一个私生活是浪漫式的作家来看的吧!你是不是在没有和我见面以前就站在萧军那方面不同情我?我知道,和萧军的离开是一个问题的结束,和T又是另一个问题的开始。你不清楚真相,为什么就先以为是他对,是我不对呢?做人是不该这样对人粗莽。”

萧红说:“我早就该和T分开了,可是那时候我还不想回到家里去,现在我要在我父亲面前投降了,惨败了,丢盔弃甲的了。因为我的身体倒下来了,想不到我会有今天!”

萧红说:“T是准备和他们突围的。他从今天起,就不来了,他已经和我说了告别的话。我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么?我要回到家乡去。你的责任是送我到上海。你不是要去青岛么?送我到许广平先生那里,你就算是给了我很大的恩惠。我不会忘记。有一天,我还会健健康康地出来。我还有《呼兰河传》的第二部要写……”

萧红说:“他吗?各人有各人的打算,谁知道这样的人在世界上是想追求些什么?我们不能共患难。”

萧红又说:“我为什么要向别人诉苦呢!有苦,你就自己用手掩盖起来,一个人不能生活得太可怜了。要生活得美,但对自己的人就例外。”

“我不理解,怎么和这样的人能在一块共同生活三四年呢?这不太痛苦么!”C君问。

萧红说:“筋骨若是痛得厉害了,皮肤流点血也就麻木不觉了。”

这时候T君走进来,还为萧红带来两个苹果。据C君说这是出乎意外的,因为从战争爆发的第二天(9日),他就一直没露面,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你不是准备突围吗?”

“小包都打起来了,等着消息呢!”T君这样说,并且为萧红刷洗痰盂,不久就走了。

夜晚,萧红给柳亚子先生打了一个电话。她愉快地笑着说:“我完全像好人似的了。我的精神很好。”她向C君愉快地说:“他听到我的声音,说:‘你能打电话了呀!’他那个高兴的口气……在这样慌乱的时候,他还能注意到我的声音,说是从我的声音里就知道精神好了,这真是诗人的真挚。在这混乱时候,谁还能注意一个友人的声音呢?”仿佛她是收到T君转来柳亚子先生送给她的四十元美金,这电话是道谢的。

萧红谈话录之二

1942年1月13日黄昏,萧红躺在跑马地“养和医院”的病室里,C君和头天晚上带着行李来的T君在床侧,围踞在酒精蒸气炉旁。那天萧红动过手术。医生李君误断为喉瘤,喉管开过刀。萧红平静地靠在活椅式的病床上说:“人类的精神只有两种,一种是向上的发展,追求他的最高峰;一种是向下的,卑劣和自私……作家在世界上追求什么呢?若是没有大的善良,大的慷慨,譬如说,T,我说这话你听着,若是你在街上碰见一个孤苦无告的讨饭的,袋里若是还有多余的铜板,就掷给他两个,不要想,给他又有什么用呢?他向你伸手,就给他。你不要管有用没有用,你管他有用没有用做什么?凡事对自己并不受多大损失,对人若有些好处的就该去做。我们的生活不是这世界上的获得者,我们要给予。”

萧红又说:“我本来还想写些东西,可是我知道我就要离开你们了,留着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你们难过什么呢?人,谁有不死的呢?总要有死的那一天,你们能活到八十岁么?生活得这样,身体又这样虚,死,算什么呢!我很坦然的。”

又慰C君说:“不要哭,你要好好地生活,我也是舍不得离开你们呀!”

萧红的眼睛湿润了,她又低声说:“这样死,我不甘心……”

T君站在床侧哀哭。

“我们一定挽救你。”T君痛哭着说,“C,你来,我们出去商量商量。”

据C君说,在T身上这是为他很少见的一种友爱的真挚。他们握手,并且拥抱;但这真挚像阳光的闪耀,只一个夜晚,就又隐闭了。

她掷下了求解放的大旗

据C君说,1月18日午由C、T两人陪同萧红乘“养和医院”之红十字急救车,转入“玛丽医院”。在院门右侧窗口,萧红曾向伏窗问询的年轻病妇,表示问候的微笑,那就是曾和她共在阳台度夏的女工。二时,在手术室换了喉口的呼吸管。夜晚,萧红在六楼的病室里平静地躺着。盖了院方的白羊毛毯。

19日夜十二时,萧红见C君醒来,眼睛即现出:“你睡得好么”的关切神情,又微微笑着,用手势要笔。

萧红在拍纸簿子上写道:“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①给别人写了。”

写最初九个字时,C君曾说:“你不要这样想,为什么……”萧红挥手示意不要拦阻她的思路。

又写:“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并掷笔微笑。三时示意吃药;并吃苹果半个。这时候,她由喉口铜管呼吸,声带无力发音,然而神色很恬静。并要纸写:“这是你最后和我吃的一个苹果了!”

1月21日早晨,萧红和两君谈话(铜管被痰堵塞因而能发音了)的时候,脸色红润,状颇愉快,而且吃了半个牛肉罐头。她说:“我完全好了似的,从来没有吃得这样多。C,坐下来抽支烟吧!没有火么?”

C说不想抽烟,实际上确实是没有火。萧红说:“我给你想法。”

“这些事你就不要操心,你养你的病好啦!”T君说。

萧红说:“等一会儿,塞斯特儿就来了。”她按过了床头上的电铃。

C君说:“你知道整个医院都没有人了。”

1月22日午前九时,T君偕同C君到了红十字会临时设立的圣提士反临时病院。据T君说:“萧红晨六时就昏过去了。”

萧红仰脸躺着,脸色惨白,合着眼睛,头发披散地垂在枕后,但牙齿还有光泽,嘴唇还红,后来逐渐转黄,脸色也逐渐灰黯,喉管开刀处有泡沫涌出。

十一时,萧红终于掷下求解放的大旗,离开了人间。她非死于肺病;实际肺已结疤,验痰无菌。

24日萧红遗体在跑马地背后日本火葬场火葬。

25日将近黄昏葬于浅水湾,地近“丽都花园”海边。

选自《萧红小传》第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七、

二十八、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章,建文书店,1947年

《萧红小传》修订版编后记

骆宾基

《萧红小传》有某几点的修订是必要的。主要情节,仍然保留了旧版的记载,而为萧红先生在闲谈中所未忆及或讳而未谈的,作者于1979年又根据萧军兄笔注的《萧红书简》与谈话所作的口释,写了《萧红简史》,作为《小传》的补充。自然两者还有显著的差异。例如关于伴随哈尔滨法政大学的学生李某乘火车到北平这个李某,还是一个有待考证的“谜”。另外,萧红与作者在最后四十四天的相处中,却只字未提过汪某其人,也未忆及在北平女师大附中读书的那一段公寓生活。关于困居哈尔滨道外东兴顺客栈与萧军第一次见面的经过也未触及,仿佛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过萧军和舒群都去看过她,而未分先后。而在萧军笔注的《萧红书简》里,注者不但生动如绘地回顾了两萧第一次会面的事实经过,而且明确地提到了那个鄙卑的无耻之徒汪某对她在北平进行的“无耻纠缠”以及作为“抵押品”遗弃于东兴顺客栈的欺骗行为。这是事实,且有今天仍然健在的萧红同班好友徐淑娟女士及她们的朋友高原同志可以证实的。

因而作者在《萧红简史》中作了补充,是必要的。《春秋》之笔,贵在“使乱臣贼子惧”,汪某虽非“乱臣贼子”,却属鄙夫反徒之辈,传墨当尊史笔之直,以重事实而警告之来者。

再就是关于舒群与罗烽、白朗三同志和萧红的友谊关系了。前两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哈尔滨东省特区的地下党员。萧红最初的文学创作生涯,除了萧军之外,是和他们三人还有金剑啸所代表的左翼文艺界的支持分不开的。萧红最初的一些作品,多是在罗烽夫人白朗主编的长春《大同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的,而两萧的第一部书名《跋涉》的短篇集,主要又是由舒群筹资私费出版的。所有这些研究其他有关萧红的著作已经提供了比较详细的史料。作者在这里只选了《牵牛房》(载于8月5日版的《哈尔滨日报》)作为附录之三,通过它,就似有个可以观望当时哈尔滨左翼文艺界内部活动的“窗口”,知道中共地下党人活动的一个角落——它也是萧红文学艺术生命的源泉之一。

此外,还有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前著名教授小野忍先生的私淑女弟子前野淑子所编的关于两萧作品及资料的《目录表》摘要、日本知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岛田政雄编的《中国新文学史年表》,(这对于了解萧红所以在中国左翼文学界的成长和出现的时代背景很重要。)都附录于后。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态度,是多么严肃、多么认真,而且又多么勤奋!如果这种治学态度能对我们国内有志于学术研究的青年有所启迪,那么这又是本书附带的一大收获了。

以上附录的国外资料共两件,未及函商。还有萧军的女儿萧耘女侄对重版《小传》给了热情的协助,作者在这里一并致谢。

1980年8月26日

选自《萧红小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