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北京电视史话
8293900000020

第20章 新世纪新发展(1)

一、“两台合并”与电视频道专业化

2001年6月,根据中办厅字〔1996〕37号文件精神,以及广电部、北京市的有关指示,北京有线电视台与北京电视台合并,从7月1日起,合并后的北京电视台使用统一的台名、呼号、保留原有的3个无线频道和4个有线频道,共7个电视频道播出;同时,借“两台合并”之机,结合观众的需要对7个电视频道进行专业化定位:

北京电视台-1为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北京电视台-2为文艺频道,北京电视台-3为科教频道,北京电视台-4为影视频道,北京电视台-5为财经频道,北京电视台-6为体育频道,北京电视台-7为生活频道。

“两台合并”后,北京电视台尽享首都的政治、文化中心优势,各项资源配置更加优化,频道专业化定位更加鲜明,节目内容更加丰富,电视台的市场竞争力更强,从而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广泛的电视传媒之一,实现了首都电视业的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使观众收看节目更方便了。

此前,北京地区电视台虽有多个电视频道,但专业化、对象化不够鲜明。如1973年5月1日设立的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初期播出文艺节目,1985年后又播出经济节目;1986年10月设立的北京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初期播出教育节目,后又改为文艺、青少频道。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频道的迅速增多,电视节目的不断丰富,北京和全国一些大城市观众收看电视已经明显地出现了分众化和小众化的现象。观众越来越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大众传播”,转而迫切需要更具特色的专业化、对象化节目。一些专家、学者的调查表明,不同地域的观众会因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庭状况等方面的不同,喜欢不同的电视节目。最为典型的是,90年代北京许多家庭从一家老小共同收看一台电视,变成了一家有两台,甚至三台电视机;同时,每一位观众都从过去锁定一个电视频道收看电视节目,变成了手按遥控器,不停地搜索节目。电视曾经是一家团聚的中心,温馨与甜蜜的伴侣,此时却更容易引起家庭的矛盾和争吵,因为丈夫要看体育比赛,妻子要看电视剧,“小皇帝”则要看动画片,结果只能分开收看,全家最好一人有一台电视机。

根据观众收视的变化,北京地区率先进行了电视频道专业化的探索。

北京电视台实现频道专业化后,从2002年起,进一步明确频道定位,凸现频道特色,认真处理好综合频道与专业频道的关系,专业频道与专业频道之间的关系,专业频道的专业性内容与非专业性内容的关系,加强创办电视精品栏目,2002年全台调整了150个与频道定位不相符合的栏目,基本上改变了专业化频道中“内容杂乱,特征模糊”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取得明显效果。

2002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办了北京电视台-8青少频道,以青少年节目为主,辅以妇女和老年节目;2002年7月1日,开办北京电视台-9公共频道,以播出交通,旅游节目为主,并定时播出首都区、县电视节目;2004年9月,在全国率先开办了北京电视台-10卫视动画频道,落地覆盖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带、华中经济带等全国39个省、区和大、中城市,覆盖区域人口3.9亿,24小时不间断播出,积极进行公司化运营探索,为北京电视台频道专业化注入了活力。2004年4月,北京电视台长城平台国际频道开播后,三年中陆续开播了长城(美国)平台,长城(亚洲)平台,长城(欧洲)平台,长城(加拿大)平台和长城(拉美)平台;200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奥运高清”频道通过北京歌华有线网传输播出。到2008年北京电视台共开办了10个专业化开路频道,2个数字付费频道,1个高清频道和1个国际频道,共有147个电视栏目,全年播出88000小时,每天播出时间总量为260小时,其中首播55小时,电视频道专业化在巩固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电视与网络的融合

1995年,网络媒体开始出现了,对于这个新生事物谁也不敢怠慢。北京的一些报刊、杂志开办了电子网络版。

北京电视台从9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网络媒体的崛起。1996年1月6日,该台在全国创办了第一个以介绍电脑知识、报道网络动态、关注信息时代的电视栏目《电脑时代》。此后,又创办了《电脑演播室》栏目,请专家现场解答电脑和互联网的相关问题。2000年1月,北京电视台27频道曾创办一档《互动游戏挑战赛》直播节目。该节目每期90分钟,集合了电视、电信、互联网的技术优势,通过电脑软件,实现了电视节目传输由单向变为双向互动的突破,观众可以通过电话机按键遥控节目图像,直接参与电视中的“NBA99篮球”、“FIFA足球赛”等游戏节目,吸引了不少电视青年观众。

2000年,北京电视台网站正式开通,初期以发布新闻资讯为主,逐渐扩大到预告节目和主要栏目的动态信息。2003年,北京电视台建立网络信息编辑室后,于2004年对网站进行了全面升级改版,添加了信息管理系统、网上论坛管理系统、聊天室管理系统、统计分析系统等,功能进一步加强,网站初具规模。

北京电视台开办网站,加强网络宣传后,没有感到互联网的冲击,相反,却因互联网的传播特点获益匪浅,深感这两个强势媒体的结合,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加快发展、互利双赢。

从电视媒体的角度看,我国电视媒体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实力雄厚,影响巨大,是社会认知度最高的媒体,在信誉、品牌、权威性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是网络媒体发展必须依托的对象;电视媒体不断生产电视节目,电视图文和视频资源庞大,可以丰富互联网的传输内容;电视媒体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能为网络媒体提供人力、智力支持;电视媒体长期的制作和经营经验,也可供网络媒体借鉴。

从网络媒体的角度看,由于网络具有极大的兼容性,为全方位的“FIFA足球赛”游戏节目吸引青少年双向互动提供了可能。传统的电视传播是单向的,即“我播你看”形式的,观众处于被动地位,与电视媒体的交流十分有限,互联网的全方位互动功能恰好可以弥补电视媒体这方面的不足。观众和编导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平等地、主动地、自由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观众可以通过互动直接了解电视台的情况,参与节目和活动;电视台也可以通过互动,了解观众的反馈意见和评价,及时改进播出和创作。

自21世纪始,网络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重视,电脑在全国得到了快速普及。据有关方面统计,2003年12月,我国有网民7950万人,居世界第二位;到2010年11月,我国的网民达4.5亿人,居世界第一,普及率达33.9%,超过了30%的世界平均水平。

从2006年起,北京电视台的节目也呈现出与网络进一步融合的趋势。这一年的8月20日,北京宽频正式开播,成为立足本台、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宽带网络电视观众,提供包括电视节目直播、轮播、点播等服务的专业性视频网站,不仅突破了地域限制,扩大了北京电视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而且成为全球观众通过网络收看北京电视台节目的门户,为观众提供了互动服务的平台。

2006年,北京电视台网站从8月21日开始,配合由北京电视台携手中影集团、华录百纳、鑫宝源等单位为50集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在全球范围内选拔主要演员的“红楼梦中人”活动,开通官方网站,截至2007年6月12日,该网站总访问量达3.2亿人次,最高日访问量达到975万人次(2006年12月21日),通过网络关注并参与本次活动的网民有9100万人,报名参加全国十大赛区竞赛的海选选手达45万人,其中包括来自法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许多选手报名参加。网站开展的晋级选手网络投票活动共获网友投票3.02亿张。“红楼梦中人”官方网站的报道受到众多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关注,截至活动结束,有2000多个网络媒体推荐了“红楼梦中人”官方网站,并将“红楼梦中人”作为了关键词进行搜索,有效地提高了北京电视台的收视率(北京地区总决赛收视率达9.2%)。

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北京电视台与有关单位联合推出“龙的传人”大型演员选拔活动,在国内开辟六大赛区,国外开辟九大赛点,并设置了一个网络赛区,首创网络实时在线海选。活动得到全球华人的热烈响应,有近20万人报名参与。

进入2008年,北京地区的电视与网络更加密不可分,北京电视台的所有重点电视节目和活动,几乎都有网络参与互动。由于网络宽带取得突破,网络宽频和网络电视得到快速发展,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相互渗透进一步加强,相互融合成为趋势,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电视台对奥运会的报道,基本实现了电视和网络的同步进行,相互融合。

2009年,北京电视台举办了全国第一台网络春节晚会,网友和演员共同表演节目,互动过大年。

新世纪,在北京地区加快发展网络视频、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同时,有关“三网融合”的讨论和实施也在全国热烈展开。

北京地区电视界自2009年开始对“三网融合”进行了积极探索。

同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成立了中国网络电视台;2010年5月5日,央视网与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合并,运用中国网络电视台名称和域名,打造以视听互动为核心的网络视频公共服务平台。北京市2010年5月31日成立了由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歌华有线等单位组成的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动北京地区的台网融合。同年3月,北京市“三网融合”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确定石景山区为“三网融合”的试点地区。同年,北京电视台也在“春节晚会”、“中秋晚会”和新闻、文艺、体育等节目中引入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功能,广泛开展了“三网融合”试验。

三、省级电视台节目落地北京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电视迎来了卫星时代。有资料记载,到1999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各有一个卫视频道上星传输,加上中央电视台的11套节目,上星传输的电视频道达到了42套。

省级电视台节目上星后,北京地区的电视频道和节目明显增多,本地加外省的电视节目达到50多套,这对久居京城的市民百姓开阔眼界、欣赏节目可真是件大好事,因此出现了人们碰到熟人便问:“您家的电视能看几个频道呀?”通过询问,如果自家电视收看得多,心里就美滋滋的;如果自家电视看的不如别处多,就觉得心里有点不舒坦,非得回去找小区物业问个明白不可。

省级电视节目上星打破了我国电视区域封闭的状态,引发了各地电视台一波又一波的改版热潮,竞相围绕卫视频道加强频道定位,突出频道特色,创办精品节目,以此吸引观众视线,提高收视率,扩大市场份额。据统计,北京地区收视份额有10%左右被各省上星频道占有。

由于频道上星后必须落地入网观众才能收看,因而频道上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能不能在全国各省落地,要看卫视节目能不能进入当地的有线电视网。最初,省级电视台频道上星的不多,可以“自然入网”,随来随入;而后上星频道稍多,当地省级电视台上星后也要到对方省、市落地,于是双方互不收费,互相办理,出现了“对等落地”的模式;但是,到了21世纪初,中央、省级、境外的上星频道多了,纷纷要求落地入网,而各省有线电视网带宽有限,一般只有550K-850K,多数只能传输30-60套电视节目,在确保中央电视台和本省、本地的电视频道播出后,所剩频道有限,形成了“星路渐宽、网路渐挤”的现象,所以一些省、市有线电视网采取了提高落地入网费和拍卖电视落地权的方法。

在节目落地入网城市中,北京作为首都,成为第一落脚点。1998年,北京有线电视网爆满后,一些上星晚的省级卫视只能选择在北京市海淀或朝阳的区级有线网落地。为解决“上星容易落地难”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开始大力扶持数字化网络平台的建设,北京地区在新世纪初将数字电视网络传输扩大到200多套电视节目,从根本上解决了电视上星节目落地的问题。

2001-2004年,中央电视台的卫视频道增加到19个。2004年到2005年间,广电总局又批准了6家电视频道上星,其中包括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各开办一个上星的动画频道,从而使省级卫视上星频道达到37个。据统计,到2008年,北京地区有包括中央电视台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以及海外电视节目在内的近百个电视频道播出。省级电视台节目落地北京极大地丰富了首都荧屏。

截至2008年,北京电视台已在全国36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269个地级市(占全地级市80%),1718个县级市(占全国县级市60%)落地,并覆盖全国235家四、五星级酒店;北京电视台卫视卡酷动画频道已在天津、重庆、南京、杭州、青岛、厦门、东莞、珠海及内蒙古自治区等32座城市落地,覆盖人口达8.01亿人,北京电视台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四、民营影视公司充满活力

我国电视事业诞生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视节目主要由国营电视机构制作,民营企业很少涉足电视领域。这种状况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国内一些民营影视公司应运而生。

初期,这些民营影视公司规模小、人员少,独立制作电视节目的不太多。他们中的大多数围绕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和播出,从事一些广告征集、舞美设计、器材租赁、劳务剧务方面的辅助工作,被一些人戏称为替电视台“打工”。到90年代末,全国电视频道增多,节目需求量增大,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影视公司抓住机遇逐渐发展起来,他们或采取“冠名”,或采取“合拍”,或通过“制播分离”的方式参与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当时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娱乐报道》节目和北京有线电视台播出的《欢乐总动员》节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