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北京电视史话
8293900000017

第17章 彰显社会责任的电视报道(2)

这些辩论题是从几十个辩题中筛选出来的,开始时首都有20多所高校跃跃欲试准备参加比赛,后有一些院校怕输或考虑实力不够退出了报名,最后由北京大学等八所大学进行对抗。他们抽到辩题后,分清正方和反方,回校进行精心准备。许多学校为取得电视辩论的成功,还先在校内进行了激烈的选拔赛,聘请教师中的精英进行模拟指导,准备出大量辩论的预案资料,因而参加电视辩论的都是各校唇枪舌剑、舌战群儒的高手。

《北京电视台夜话》栏目现场转播了全部七场比赛,通过辩论赛的特殊形式,展现了电视评论的深层魅力。每逢比赛日,首都成千上万名大学生和观众围坐在电视机旁,北京到处可以感受到人们对辩论赛的关注热情。

1995年10月1日,北京电视台结束了周播评论节目《北京电视台夜话》后,推出了日播评论节目《今日话题》。该栏目以“关注每日焦点,针砭陋习时弊,洞悉人间万象,点评时事风云”为宗旨,密切配合首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其特点一是时效性更强,它每晚在北京电视台-119:40播出一集有关当日的或近期事件的评论节目;二是地域性强,评论的内容一般都发生在北京地区、京城内外;三是释疑解惑性强,凡政府出台的重要政策、法规,《今日话题》都及时进行解释和评述,帮助市民理解执行;四是贴近百姓、反映民意、为民代言,诸如《恼人的“黄标车”》、《白馒头黑窝造》、《给民工提个醒》、《贷款买车谨防陷阱》、《平价药百姓何时能受益》、《谁为扰民撑起保护伞》、《住宅郊区化带来的新问题》、《孩子在学校由谁“监护”》、《望京出行难引发的话题》等这样的节目,在《今日话题》中占有很大比例。《今日话题》的许多评论成为北京市有关部门改进工作的依据,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促进了社会发展,为百姓解决了问题。

例如,从2003年9月1日起,北京市有关部门对“黄标车”限制行驶,按理说这项提高北京空气质量和缓解交通压力的政策,对所有北京人都是一件好事,但有一部分群众却有很大意见。《今日话题》

记者通过深入调查,在9月4日播出了《恼人的“黄标车”》节目中,反映了这部分群众的心里话:“老百姓买辆车不容易呀!”“对普通人来讲,买车可不是买时装,说换就换。”节目播出后,有关部门考虑到这部分人的生计和利益,对规定进行了调整,市民也加深了对治理“黄标车”的理解。

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是《今日话题》的鲜明特色,由此,《今日话题》受到首都市民的喜爱,成为北京地区收视率最高、影响广泛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之一。

三、重大事件直播彰显社会责任

1.重大事件直播

继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端,七八十年代发展,到了90年代,北京地区的电视现场直播节目,因技术设备的更新、人员素质的提高而日臻成熟。现场直播不再局限于少数节目领域,而是扩大到电视新闻、文艺、教育、经济、体育、青少年、生活等各种节目中,凡能直播的节目都尽量直播。

1990年4月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中央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首都和全国观众第一次通过电视看到我国卫星的成功发射,心中无比激动和自豪。

1990年9月,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中央电视台在北京电视台等17家省级电视台的协助下,出动了25辆转播车,729名现场直播人员,在19个场馆,现场直播了307场比赛,为国外电视机构提供了950小时的国际信号,圆满完成了这次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任务,在北京和全国再次掀起了体育热潮。

1992年,我国体育健儿在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上夺得16枚金牌,喜讯传来,北京电视台联合全国28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英东游泳馆举办了盛大的《圣火92》大型文体晚会现场直播。

这台晚会别出心裁,主舞台搭建在游泳池和跳水池之间的平台上,并且一直延伸到游泳池中,舞台水中部分为奥运五环图形构成,后上方用万国旗装点,形成全方位开放式舞台。导演组精心构思了水中芭蕾、水光曲、水中拔河、泳赛和船赛等节目,同时伴有舞狮队、锣鼓队和彩球队等拉拉队,演员阵容强大,场上高潮迭起,气氛异常热烈。当16名奥运冠军和体育代表团入场时,全场沸腾,热烈的场面通过中央教育电视台的卫星频道传遍了全国,与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连接,全国亿万人民观看了这次大型直播晚会,香港“亚视”

购买了晚会录像带,向东南亚地区播放。

1994年元旦,北京电视台首次现场直播了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直播画面感动了北京市民,神州儿女。从此,每逢元旦、“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都要现场直播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观看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成为全国人民到首都旅行观光的重要活动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盛行“春节吃饺子,逛庙会,看电视春节晚会”的新民俗。为了增添节日气氛,满足市民对庙会的兴趣,北京电视台和崇文区委、区政府1995年和1996年联合举办了两次“春节龙潭庙会现场直播”,在北京蜚声一时。这两次现场直播,每次2个小时,特意安排在大年初一上午10时至12时,在首都家家户户阖家团聚、举杯欢庆的时刻播出,借此向全市人民恭贺新春。

1997年7月1日,被分割出去150多年的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现场直播报道。共动用了11辆转播车,21个卫星转发器和3架直升机,在香港搭建了540平方米的报道中心,并派出289名工作人员赴香港拍摄,现场直播共计25次、18小时。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世界各国人民,通过电视现场直播目睹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留下了长久难忘的印象。

1997年10月28日,世界上最复杂的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合龙。中央电视台在两个多小时的直播节目中,详细介绍了这项工程建设。

继黄河小浪底截流合龙后,同年11月8日,长江三峡也进行了举世瞩目的大江截流。三峡工程寄托着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的希望和设想,具有世界影响。中央电视台在连续14小时的直播报道中,出动了直升机和20多台摄像机,从水、路、空多个角度进行拍摄,直播中插播的采访和专题片有30多处。全国数亿人收看了现场直播长江截流的壮观场景。

1999年12月20日,中央电视台又动用大量转播力量,通过卫星直播了澳门回归祖国怀抱。

此外,90年代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大型活动还包括1993年蒙特卡洛申奥直播、1994年日本广岛第十二届亚运会直播、1995年大型晚会《光明赞》直播、1995年与日本NHK合作的《亚洲歌坛演唱会》

直播、1999年建国50周年大阅兵和群众游行的直播等。

在北京电视台的直播中,从1992年开始至今,一年一度的《北京新年音乐会》现场直播和从1995年到2004年,历经十年的《新年时钟驿站》现场直播已成为首都观众喜闻乐见的名牌节目。前者,1996年以前在北京音乐厅举行,1996年至2008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8年后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后者,每次直播都会切入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领导人或着名人士的良好祝愿。

世纪之交,北京电视台的现场直播活动异常活跃,1999年12月31日和2000年12月31日,北京电视台分别进行了两次“中日友好多米诺骨牌”大型直播活动,每次以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取得成功,并通过直播跨入了新世纪。而在跨入新世纪的那个晚上,即2000年12月31日,北京电视台在北京世纪坛进行了《世纪坛跨越新千年》大型晚会现场直播活动。零点整江泽民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悉数参加世纪坛揭幕、点燃火炬仪式。江泽民总书记讲话后,全场一片欢腾,电视现场直播使首都和全国人民见证了世纪交替、新千年的到来。

此外,北京电视台1999年《老山汉墓挖掘》直播、2000年王府井“火树银花不夜天”直播、2001年元旦《世纪婴儿诞生》直播和“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的历年盛装行进、花车行进表演直播,在北京地区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闻节目电视现场直播在北京申办、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抗击非典”、“抗洪救灾”等重大活动的报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006年后,北京电视台现场直播进入了常态化。每年大型节目和大型活动的现场直播达数百场之多。电视现场直播在首都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和作用。例如,2007年7月,有台湾白血病患者急需造血干细胞,北京电视台经国家广电总局同意后,于7月19日至21日以“爱在现在”为题,采用SNG卫星车现场直播的方式,与香港凤凰卫视和台湾东森电视台三地合作,共动用3台直播车,连续3天对两名大陆同胞提供的,从北京经香港到台北的这次造血干细胞的捐赠和传递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

2.突发事件直播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我国多次遇到洪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灾害突发的时刻,北京地区的电视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8年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西北地区连降暴雨和大暴雨,长江流域发生了超过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一些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在抗洪救灾中,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三场抗洪赈灾晚会。其中,第一台大型赈灾义演晚会《我们万众一心》,有来自全国的千余名演员踊跃参加。晚会突出新闻纪实性,不断有抗洪一线军民奋勇救灾的场景和感人事迹出现在现场大屏幕上,激发着全国人民的抗洪斗志和热情。晚会现场设立的募捐热线电话此起彼伏,当晚收到社会捐款捐物6亿多元。

第二台晚会《抗洪精神颂》,由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广电总局主办。来自湖北、湖南、江苏等8个受灾省地的记者、节目主持人,在晚会上讲述了他们在抗洪第一线的亲身感受。张伟进的一曲《你是一面旗帜》,表达了对抗洪英烈和抗洪军民的敬佩;当抗洪英雄高建成年迈的母亲和用乳汁为战士疗伤的“当代红嫂”出现在舞台上时,许多人流下了热泪,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第三台赈灾晚会《为了灾区的孩子》,是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为灾区孩子们举办的一场赈灾义演,晚会通过灾区的一幅幅照片,讲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晚会募集捐款捐物4亿多元。

1998年的特大洪水虽然远离北京,但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人民的冷暖安危牵动着首都人民的心。8月20日,北京电视台在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制作播出了《爱心与祖国同在》大型赈灾义演晚会。

这台晚会最初准备在台内800米演播室进行,由于要求捐款捐物的单位和个人异常踊跃,义演又改在首都体育馆进行直播,并且由北京市主办。

这台晚会在凝重、感人的气氛中进行,文艺演唱与现场捐献、现场采访相互穿插进行。义演门票早在演出消息公布的第二天,就已销售一空,因而在演出现场门外仍有大批群众聚集,有不少闻讯赶来捐款的单位和个人。

着名射击运动员王义夫是在市区开车办事时听说这台晚会的,他立刻把车直接开到了体育馆门前,捐了钱没进馆内就走了。一位74岁的老奶奶,拿出了去世老伴的抚恤金,要代表老伴表一表心意。捐款的人群中还有不少外国人。其中有一位在双榆树幼儿园担任英语教师的澳大利亚人马修先生说:“我从电视上看到中国灾区的情况,心里很不安。面对这种情况,每个人都应该伸出自己的手。”当晚,北京电视台的这场义演晚会连续直播了5个小时,表达了首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情谊。

非典型性肺炎是一场突发性的灾害。2003年4月3日,在“非典”突袭北京的最初时刻,北京电视台抗击“非典”的新闻报道工作随即快速展开。北京是“非典”的重灾区,北京电视台首次在新闻中公布抗击“非典”的药方,服务于市民。

在此后的2个月时间里,《北京新闻》、《特别关注》、《晚间新闻报道》、《北京您早》等新闻栏目,相继开辟了《抗击“非典”最前线》、《同心抗“非典”》、《连线隔离区》、《今日关注——抗击“非典”特别提示》、《先锋》、《坚持生产,加快发展》、《与爱同行》等专栏,共播发相关新闻1000多条,新闻总长近2000分钟,送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约300条。

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紧急开辟的《防治“非典”,珍爱健康》现场大型直播节目从4月18日中午开播,帮助市民防治“非典”,消除恐慌情绪,到6月28日共播出60期90个小时,每天请一位一线医生讲述如何防疫。记者们克服重重困难,拍摄了大量医院救治病人的感人画面,并启动热线与百姓互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为加强对外宣传,特别是使在京的外国人对北京“非典”疫情有正确的了解,北京电视台从4月29日推出了《抗击“非典”特别报道》英语节目,每天播出50分钟,并且将近10个小时的中英文抗击“非典”节目外送到美国CNN、纽约中文台、华盛顿56台、加拿大城市电视台播出,受到海外媒体和观众的欢迎。

在“非典”疫情猖獗时,北京电视台的记者没有恐惧、退缩,勇敢地冲入了防治“非典”的第一线,拍摄了大量新闻和专题节目。当时记者中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今天,我进去了”。“进去了”是指进入了病区采访报道,因而不久便有一些记者感染住院,或隔离观察,但是又有更多的人走上了一线。当时,新闻部有一条规定:进入隔离区必须事先请示,没有十分必要,记者不得进入危险地带,接触高危病人。但是,面对这场人类从未面对的疫情,目睹了隔离区内外的生死角逐,为了将抗击“非典”的最新情况披露给大众,“进去”成为许多记者不约而同的选择。

在北京电视台一线的许多记者中,有一位女记者,她从4月初就投入了抗击“非典”,先后报道了400多条新闻,50多天没有回过家,爱人也在媒体工作。有一天,她的女儿打来电话说:“妈妈,我想你,你回来吧,我不怕‘非典’……”但是她为了工作,也为了亲属和更多人的安全不能回家。50多天里,她报道了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的建立,报道了“非典”病人子夜大转移,有的新闻还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但是,当抗击“非典”结束后,她回到家中,发现由于自己关心不够,原来在年级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女儿,此时成绩已落在倒数的位置,为此,她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