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北京电视史话
8293900000013

第13章 电视改变百姓生活(3)

经过研究,最终一个大胆的设想产生了,即由北京电视台立即创办一个融知识、信息和社会热点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有现场热线电话与外界连通的现场直播咨询节目,由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领导每期用50分钟的时间,现场解答一个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这就是《为您咨询》栏目诞生的过程。

经过十多天的筹备,4月25日《为您咨询》开播了,第一期节目由市文教办、市教育局领导解答了有关小学生升初中考试改革的问题;第二期5月2日播出,解答了有关高考的问题。由于筹备时间短,播出时演播室的布景还没完成,即便如此,广大观众反响热烈,纷纷称赞市委、市政府以及电视台为市民办了一件大好事,使广大群众有了与市政府直接沟通的渠道。从那以后,每到周日下午,北京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为您咨询》节目,他们亲眼看到现场群众的提问、官员的解答、主持人的沟通、电话接线员忙碌的接听,甚至看到自己通过电话打进现场的问题送到了主持人手中,并且由有关部门领导现场回答的情景。

《为您咨询》栏目连续办了七八年,始终坚持“服务百姓,不拘一格”的宗旨,凡人民群众关心的交通法规、食品安全、医疗保健、旅游出行、工商税务、粮油涨价、买房家装、劳务纠纷、蔬菜问题,几乎无所不包。

有一次,栏目请一位专家解答足底按摩与健康问题,没想到现场电话应接不暇,观众纷纷要求电视台在场外组织讲座。为此,栏目在银屏下方飞出一行字幕,通知某月某日在北京宽街中医院礼堂举办义务讲座。结果,那一天讲座现场来了几千人,把礼堂内外围得水泄不通,当时有人说“真没想到电视的影响这么大”!

《为您咨询》播出后,“咨询”二字开始时髦起来,街头巷尾,大庭广众之下,经常听到有人说:“您好!我向您咨询点事?”同时,节目播出后,全国有不少电视台前来学习交流,从此这种时效性和现场感强、效率高、省经费、直接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咨询类节目在全国兴盛起来。据了解,《为您咨询》栏目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每周以直播加热线的形式固定播出的电视节目。

7.《电视商场》把商场开到百姓家

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现代化的大商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王府井、西单、大栅栏、燕莎、国贸、蓝岛、中关村等大型商业圈商品琳琅满目。

1992年11月5日,北京电视台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一档《电视商场》栏目。起初,《电视商场》还按着老路子,由编导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宣传稿咬文嚼字地写出解说词,再由主持人照本宣科地在电视中介绍,没办几期,就觉出不对劲,还不如让主持人脱开了稿子,用口语化、脱口秀般的语言,说明商品的功能和特色,像聊家常般地介绍,更受大众欢迎。

当时,对如何介绍商品也进行了摸索。《电视商场》是一个收费栏目,厂家花了钱,总希望电视台把它的产品说得十全十美、天下第一。但这样的介绍第一不符合事实,第二脱离实际,第三更容易引起观众反感,还不如想观众所想,应观众所需,实话实说,把观众对购买商品的各种顾虑讲清楚,让观众买得放心,用得舒心,没有后顾之忧。这样试了一下,果然十分见效,《电视商场》火了,电视购物热了,厂家、商家、观众和节目组都乐了!

从那时起,《电视商场》的主持人秦洪峰和李焕,以及节目组成员每天奔波于首都的大小商场、超市、小百货集散地之间,凡首都百姓需要的物品不论高中低档,上至购房买车、家装电器,中至美食旅游、健身休闲,下至花鸟鱼虫、百货酱油,无所不及。他们二人不像其他主持人在演播室内那样仪表堂堂,而是像老百姓、购物者一般,游走于商场货品之间,说商品,讲消费,俨然购物者的参谋,鉴赏货物的里手,很快博得大众的信任和喜爱。

《电视商场》开播一周年时,《北京晚报》写了一篇短文,题目是《大众女婿、百姓媳妇》,文中说:该栏目主持风格亲切、自然、朴实、大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那殷勤的态度,朴实的语言,真诚的笑脸,以及两个主持人一搭一档的那种默契,活脱脱一个“大众女婿、百姓媳妇”。自这篇短文发表,“大众女婿、百姓媳妇”的雅号传遍了北京城。两位主持人外出拍摄,常遇到不认识的市民和他们打招呼,叫姑爷、女婿、媳妇、大哥、大姐的什么都有。要是碰上别的明星,群众一般都远远地观望,敬而远之,而碰上这两位“明星”,则主动上前搭话、嘘寒问暖,十分亲热。

称赞“大众女婿、百姓媳妇”的有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这样的领导人,也有走街串巷的磨刀师傅、批发市场门边的修鞋人、开出租车的“的哥”。

自《电视商场》创办之后,同类型电视节目一度风靡全国。

着名音乐家吕远创作了一首《女婿媳妇到了家》的歌曲:

女婿媳妇到了家,乐坏了爸和妈,衣食住行样样买,全靠他们把主意拿,爷爷要买个助听器,孙女要买个电娃娃,哥哥要买商品房,妹妹要买桑塔纳,伊尔呦一个呀尔呦。

女婿媳妇到了家,全家都笑哈哈,全北京的商品他们都门儿清,货真价实人人夸,咱们的生活节节高,东西要会买,钱要会花,女婿和媳妇自家人,谁不懂来就找他。

8.体育节目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在体育兴起的年代,刚刚诞生不久的北京电视台,尽管设备简陋,条件有限,但为了让首都观众看到丰富多彩的体育节目,以“勇创一流,敢为人先”的精神克服困难,进行体育报道工作。1980年,北京电视台与国家体委有关部门合作,利用国内外体育资料,先后创办了《体育欣赏》、《体坛巡礼》、《一周最新体育新闻》和《中国体育报道》等栏目,大量播出国外最新体育信息和国内体坛动态,丰富了首都电视体育节目,受到广大观众欢迎。

为了加强体育新闻的时效性,80年代初,北京电视台体育记者在不具备直播条件的情况下,发明了“无剪接新闻”。例如1981年11月,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第一个世界排球锦标赛冠军,凯旋回国时,北京电视台体育记者提前策划好拍摄过程,拍摄中,欢迎场面和现场采访一气呵成,然后立即将磁带送回电视台播出。结果,女排姑娘和欢迎人群还未离开机场,电视中已播出女排回国的新闻报道,速度之快,令在场的人们既惊奇,又欢喜。

北京电视台体育记者还发明了“接力”,或称为“跑带”的转播球赛方法。例如,1980年10月2日,北京电视台在不具备现场直播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成功地播出了国家队和北京队的一场足球比赛:他们先拍下20分钟比赛录像,立即派车将磁带从工人体育场送往北京电视台设在宣武门饭店顶层的发射台播出,然后,再录20分钟比赛,又快速将磁带送往发射台播出,如此不间断地“接力”或“跑带”,使电视播出仅比现场晚20多分钟,满足了首都观众和“球迷”希望早点看到比赛的要求。同年11月12日,北京电视台采用同样的方法,又播出了中美花样滑冰表演,深受观众的赞扬。

1981年10月,北京电视台首次派报道组到香港,报道亚太地区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同年11月4日,应首都观众要求,北京电视台在北京市7家企业的赞助下,租用国际通讯卫星,成功转播了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亚太地区四强复赛(沙特队-科威特队)实况,并通过电视画面在北京解说播出,实现了首次卫星实况转播。1982年12月,通过卫星讯号转播了世界杯足球亚太区预选赛,沙特-新西兰的足球比赛。这场比赛由于沙特队故意“放水”,以0∶5输给新西兰队,使中国足球队丧失了出线资格,引起北京和全国观众对沙特队的愤慨和谴责,同时,它也提醒我国足球队,出线凭实力,男儿当自强。

1983年12月4日,北京电视台通过国际通讯卫星,从新加坡向国内首次现场直播了“鱼尾狮杯”(中国-新加坡)足球比赛。并且从这一年起,北京电视台在全国率先转播英国“足总杯”,意大利甲级足球联赛、美国NBA职业篮球联赛等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显示了报道的实力,令首都观众和“球迷”格外欢喜。

1986年4月,北京电视台首次利用直升机对中日友好长城马拉松接力赛和慕田峪长城越野赛进行了航拍;6月,派报道组赴马来西亚报道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现场直播了中国女篮与中华台北女篮的一场比赛,拍摄了记录海峡两岸女篮友好相处、同胞情谊的电视片《海峡两岸姐妹情》。这是全国首次直播海峡两岸的体育赛事,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同年5月,北京电视台派记者赴印度尼西亚,独家转播了羽毛球“汤姆斯杯”和“尤伯杯”比赛;1988年6月,又在全国首次转播了“欧洲杯”足球决赛的全部16场比赛,引起京城球迷的强烈关注和极大兴趣。这两次世界顶级赛事的转播,使北京电视台进一步跻身全国体育报道的前列。

1990年9月,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这届亚运会不光是对我国体育事业的一次大促进,同时也是对电视报道的一次考验。

作为第十一届亚运会举办城市的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在亚运会期间抽调了150多名记者专门从事亚运报道。他们拍摄播出了《心向亚运》等14部、200多集电视片,报道了亚洲各国运动员备战亚运的情况,介绍了37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采访了5国大使,大量报道了首都北京迎接亚运,在市容、环境、场馆、交通、治安、市场、服务设施方面的准备情况,还推出了4台大型晚会,一部《圣火1990》大型音乐艺术片。亚运前夕,恰有日本协力团无偿援助北京电视台的一大批电视摄像、录像、转播车等设备运抵北京,北京电视台全部投入到亚运报道中使用。

亚运报道规模巨大,当时国内没有任何一家电视台可以独立承担。为此,电视界搭起了全国协作网,来个资源共享,中央电视台在北京电视台等16家地方电视台的协助下,出动了23辆转播车,729名现场直播人员,在19个场馆转播了307场比赛,为海外电视机构提供国际信号达950小时。中央电视台一、二、三套节目共播出亚运会节目335小时,比上届亚运多165小时。北京电视台承担了篮球馆的直播任务,用两个频道播出亚运节目,其中六频道成为亚运期间播出亚运节目时间最长的频道。从9月20日到10月7日,北京和全国的广大观众伴随电视度过了振奋人心的18个日夜。

六、节目好看,老百姓换电视乐得其所

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给老百姓的生活添了不少乐趣,随着生活的富裕,以及电视的更新换代加速,老百姓换起电视来也不手软。

老北京人周小平后来回忆说——1981年,我上大学时谈了个对象,男孩儿家有电视,我心里就愿意了几分。没课的时候溜到男朋友家看电视,那阵最爱看中国女排比赛。每次转播完比赛都有一长串企业名字,第一次知道“赞助单位”这个新名词。系里也有一台大电视,有女排比赛时就搬到大教室,好几百人一起看。当看到女排赢了“世界杯”实现“三连冠”,同学们一起冲到街上欢呼游行,一直走到天安门。

天安门人山人海,到处是欢庆的人们,大家一点没陌生感,电视让我觉得人的心贴得那么近。

第一次感受电视的影响力特别大是一则广告。1983年我在学校当老师,课间休息时,学生们聚在一起唱“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福灵,一定要把害虫杀死……”我一听直想乐。

1984年,我结婚时特别想买电视,但商店里没有,必须走后门托人找“电视票”。80年代人们说的“三件宝”是电视、冰箱、洗衣机,年轻人结婚没这三样,新娘子觉得委屈。如果实在困难,其他可省略,电视机必备,那会儿新郎官可不好当。

我听说有个同学老公倒腾电视,就请她帮忙,给了钱等了很长时间都没货。去她家看:电视箱子从地上一直堆到房顶,可惜没我的。她说“人家排了好几个月了”。1985年老公出国工作4个月,为了回国能买电视,连理发都舍不得,留着长长的头发,花400美元给婆婆买了台17英寸日本原装松下彩色电视。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彩电,新奇又高兴,有了“在家看电影”的幸福,觉得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大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