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先学做人 再做生意
8209200000025

第25章 战胜风险才能做强人(3)

⑤顺手牵羊,为我所用。在即兴演讲中把别人刚说的话顺手牵来归为己用,舀他人池中之水,兴自己湖中之波,既方便又有趣。只要用得自然巧妙就可为自己的演讲增光添彩。

1948年,郭沫若在萧红墓前即兴演讲时就用了这一招儿。他简单谈了“五分钟演讲”之困难后,就顺手“拿来”另一位演讲者的话:“我听了刚才X先生的2分钟演讲,太漂亮了!他说:人民的作家萧红女士,一生为人民解放事业奔走,到头来死在这南国的海边,伙伴们把她埋在这浅水湾上。今天,围绕在她周围的都是年轻人,今后的日子里不知有多少年轻人来围绕着她。朋友们!我们是年轻人,我们没有悲伤,我们没有感慨,请大家向萧红女士鼓掌。太好了,我的5分钟演讲只好改变计划了,让我把年轻引申来说一下吧。”他的话立即使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起来。本是重复他人,却说出了自己想说的意思;本是“投机取巧”,却显得机智风趣。既赞扬了别人,又为自己演讲助了兴。真可谓顺手牵羊,一举两得。

幽默应变技能

幽默的谈吐和行为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

一次,乾隆皇帝突然问刘墉一个怪问题:“京城共有多少人?”刘墉虽辞不及防却非常冷静,立刻回了一句:“只有两人。”乾隆问:“此话何意?”刘墉答曰:“人再多,其实只有男女两种,岂不是只有两人?”乾隆又问:“今年京城里有几人出生?有几人去世?”刘墉回答:“只有一人出生,却有十二人去世。”乾隆问:“此话怎讲?”刘墉妙答曰:“今年出生的人再多,也都是一个属相,岂不是只出世一人?今年去世的人则十二种属相皆有,岂不是死去十二?”乾隆听了大笑,深以为然。确实,这刘墉的回答极妙——皇上发问,不回答显然不要;答吧,心中无数又不能乱侃,这才急中生智,转眼间以妙答趣对皇上。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外交场合常常碰到。如60年代初期,我们曾准确地击落过一架入侵我国的美制UX高空侦察机的,在一次引人关注的记者招待会上,曾有一位外国记者就此询问陈毅市长:“请问外长先生,你们是用何种武器击落如此先进的高空侦察机的?”显然,这是军事秘密,不能公开回答,但如不回答又会使提问者尴尬,陈毅就势举了举自己手中的拐杖,说:“就是用这玩艺儿把它捅下来的。”说着还做了个往上捅的动作。自然,此举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确实,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中,什么样的怪问都可能碰到,而对付这些怪问的最佳方案,就是利用语言的多义性做出迅速灵巧的变通,切不可被原问困死陷于被动,自然,这种灵活的变通也将会使你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八十诞辰的庆祝会上,周总理就巧妙抓住西方女士喜欢别人说她们年龄小的特点,并与中国称“斤、里”时比“公斤、公里”数值小一半的情况联系起来,于是就笑着要大家为斯特朗的四十“公岁”举杯庆贺。满座来宾听后皆捧腹大笑,斯特朗则笑出了眼泪。周总理演讲一开始便让人感到兴趣盎然,从而取得了成功。

碰到别人实实在在的话语,不从实际情景出发,而是侧重联想,不给他有关问题的对口信息,将话题转向与问题没有直接关联的其他事情上,暂时中断对方原来的意念,中断必然引起对方对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的思考,品味其中的不协调,在意会里品味幽默。

妻子对丈夫说:“你经常说梦话,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吧。”丈夫笑着说:“还是不用吧,要是治好了这病,我就没有一点说话的机会了。”妻子本是从关心丈夫的角度出发,实实在在劝丈夫看医生,而丈夫装作不懂,把话题引到妻子话多的问题上,说梦话是生理疾病,说话多是心理习惯,丈夫以虚对实的幽默表达着他淡淡的抱怨,妻子能在幽默里领悟丈夫的潜台词,幽默让生活充满情趣。

幽默里总有种平和的机智,不给人直接的挫伤感。宋朝吕蒙正曾三次为相,有人送他据说能照二百里的古镜,吕蒙正幽默地说:“脸面不过像碟子一样大小,哪里用得着照见二百里的镜子呢?”又有人送古砚给他:“这古砚不需加水,只要一呵气就湿润得可以磨墨写字。”吕蒙正半开玩笑地说:“即使一天呵出十担水,也不过值十个钱罢了。”

对别人送的珍品,吕蒙正自然是懂的,他故意用些不现实的、不关痛痒的话加以贬低,别人从实处说礼品功能好,他却故意从虚处理解,礼品的某种功能并不好使,而他设想的功能并无存在的必要,但幽默的效果却很好,好像不是自己想拒礼,而是别人送的礼品不恰当,幽默大智若愚,使得对方啼笑皆非,不好再坚持送礼。

碰到别人不是很具体的问题,以及不好直接考证的问题,没有必要问他什么,你就答什么,而是给以抽象的闪避,同样可用不现实的情景回答。伪劣产品的推销员喋喋不休:“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越来越高,就好像鸭子一样嘎嘎叫!”一个受骗者说:“贵公司的产品就和鸭粪一样,质量越高闻起来越臭。”

碰到假冒伪劣商品是倒霉的,要是再搭上生气,那就更倒霉。这位消费者没有生闷气,而是同样从虚处着手,对方用鸭叫作比,他用鸭粪作比,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幽默在对比里充满生机,有效地戳穿对方骗人的把戏。

有人想捉弄一下矮个丈夫和他的高个妻子,就当众问他:“妻子总在你身后居高临下的,你觉得般配吗?”“绝对般配。”他面无愧色地回答,“我为她的笑容腾出了空间。”

其实矮个丈夫用的是虚实辉映的幽默手法,对挑衅者现实的提问从虚处开拓意境,幽默改善着对话双方相互的位置。虚实辉映指恰当地把握虚与实的关系,不是顶真地响应对方的直接说法,而是作小小的延伸,在虚实对应关系上与对方错位,让其有所指变成无所指,引出某种悬念,通过后面的补充化解悬念,激活潜在的幽默。虚实辉映是种很灵活的幽默技法,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应变。

西汉初刘邦顺水推舟封韩信的故事也是一个绝妙的例子。韩信攻占了齐地,欲自封“假齐王”,派使者呈报刘邦。刘邦怒形于色,使者面色大变。这时身边的谋臣劝刘邦要好好利用韩信。刘邦脑袋一转,佯装继续发怒道:“大丈夫功城略地,就应称王,怎么要立假王?马上封韩信为齐王!”话锋一转,事情便发生了完全的变化。

对付已产生敌意的人的办法,这其中也可以用上幽默巧答。你当了个小官,拒绝办某件不合法纪的事,但找你的亲人心里产生了反感。你可以分析一次你没有代人办事而受责的经过,最后说:“哈,叫我违法乱纪我不会,叫我行贿钻营我不敢,以前乡亲们说我是才子,可如今我是江郎才尽,只能背黑锅。”如果这话预言于人言之先,对方就不好意思开口,从而不会发生冲突。有时候对方是由于听到关于你的坏话,才对你产生敌意的。你要从承认入手,幽默化敌。比如有人诬蔑一个人手脚不干净,这个人就对别人说:“哟,既然有这样的意思,我劝大家都把金鸡银鸡藏好,别让我一来,闪失的闪失,损坏的损坏,那就糟了。”大家反觉得原来的话别扭了。

你可能有这样的体验:与人谈话的时候,发现对方将你的话一句句顶回,换之以带刺的应答。这时,你可明白:这是对方产生了敌对情绪所致。言谈中的敌意,使对方不再接受我们的观点,从而破坏了原有的人际关系,或者破坏了谈判交涉的顺利进行。

而且,这种敌对情绪是那么容易产生。据推词辩理于书生群中,戏言语交往于亲友之间,举手投足,有意无意,悄然失态,都可以使人产生敌意,破坏了融融气氛。那难堪情景,我们当然不愿见到。如有这种情况出现,你是否常常采用幽默巧答呢?那可是个化解敌对情绪的诀窍!

人人都有死党

清末太监李莲英虽然内心阴险狠毒,但在不损害慈禧利益和自身利益的时候,也伪作善人,对下属给予照顾。所以在宫内,落了一个“体恤”下属的好名声。

慈禧六十大寿时在颐和园中游园。由于工程紧张,园中有些建筑的装修还没竣工。李莲英为了不使慈禧发怒,就带路绕着走,躲过还没修好的建筑。如果有些地面的方砖没有铺好,李莲英就紧走几步,站在缺砖的地方,用长袍遮住,挡住慈禧的视线。这些掩饰使负责修建颐和园的官员感恩不尽。

对光绪皇帝,李莲英也用两面派的手法。光绪三岁时入宫,是李莲英亲自接进去的。醇亲王夫妇一再托咐他照顾好光绪,还经常给他送厚礼。

李莲英在慈禧与光绪的斗争中,始终站在慈禧的立场上,但在表面上,他对光绪深表同情。光绪被囚禁在流合时,慈禧派人送给光绪的食物,有时是馊臭的。李莲英常以请安之机,偷偷地在衣袖中藏些糕点带给光绪,使光绪感恩戴德。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皇室避难于西安的路上,李莲英见光绪衣着单薄,当着众人的面,脱下自己的外罩给光绪披上。一路上问寒问暖,照顾得尽心尽力,连下人都为李莲英的善良所感动。

李莲英为人有一定的政治眼光,他连任了同治、光绪两朝内务大总管,与他善于笼络人心是分不开的。大奸臣秦桧也是此中高手,特别注意施恩给惠,网络党羽。俗话说:奸佞也有死党,立世为人,尤其是做领导的,谁能少了下属的积极效力呢!秦桧的死党王次翁就给他帮了大忙。

王次翁是个穷困落魄的文人,他有个同乡叫吕颐浩,曾任当朝宰相,王次翁想去巴结他,吕颐浩不怎么重视。当秦桧就任宰相时,他又去巴结秦桧,秦桧得知了他的遭遇后,看出此人贪鄙可用,笑着对他说:“你和吕颐浩本来就不是一路人。”表示出自己才是他的知音,并立即封他为吏部员外郎,接着又升为秘书少监,起居舍人,中书会人,真是火箭式的速度。

王次翁对此自然是感激涕零,总在思念着如何向秦桧报效犬马之劳。机会终于来了,秦桧的投降政策失败,招致了金人更大规模的入侵,爱国臣民纷纷痛斥秦桧的罪行,秦桧的地位岌岌可危。于是,王次翁出面解救秦桧了,他对皇帝宋高宗说:“前一阶段对国家大事,谁也拿不出个准主意,如果因为秦宰相的主张小受挫折便要再换别的人来任宰相,后来的人也未必比原来的人更高明,而且新人一上台,先是要排斥异党,召收亲故,纷纷扰扰,没有一两个月休想安定下来,这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希望陛下引以为戒,别让那些小人的胡说八道钻了空子。”

宋高宗耳朵根子本来就软,信了这番话,秦桧的相位保住了。秦桧对王次翁自然也十分感激,并重重地报答了他,提拔他为副宰相,后来在迫害岳飞的罪恶活动中,王次翁又是主要的出谋划策的人物。由于他眼中只有秦桧而没有皇帝,终于遭到皇帝的反感而被贬官,但秦桧对他始终是恩宠不衰,馈问不绝。

其实,做老板的,当领导的,结下生死之交是必须的,否则会因失去人心而垮台。三国中,不但刘备会摔孩子,孔明也不示弱。

诸葛亮北伐是有长期规划的,所以采取军队更代制度,每到一定时期,从后方调来二成新兵,换回同数老兵,既可新陈代谢,又让服兵役的人有机会回家休养。

有一次,司马懿率三十万魏军迎战,恰巧遇上蜀军更代到期,10万蜀军中调换二成回乡,老兵只有8万应战,刚到的2万新兵,缺乏经验,作战实力必然大受影响。

蜀军将领非常担心,向诸葛亮建议,要把还乡的2万人也暂时留下。可孔明毕竟老谋练达,不肯失信于人,他借机施恩,坚持让该遗回的兵士按期按例一律准予还乡。

这话传开,全军将士感动,大家觉得为这样的统帅效力,死也值得。于是,原该回去的,纷纷请求,志愿留下一战;本应留下的,更加奋战。在战场上,大家奋不顾身,以一当十,把人数多过三倍的司马懿大军打得落花流水。

多重关系积累

按中国传统心态来看,社交不应该有目标,应该“以清会友,别无所求”,应该奉行一种无为哲学。谁要是在交往中注重了交往对象的使用价值,然后想方设法接近他、利用他,这就被认为“太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