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在北大听的12堂管理课
8208600000018

第18章 旧与新(2)

董事长听完生气地说:“大家探讨了好几个小时,都无法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你的方案能有效果吗?”

这位经理说:“您先看一下,如果觉得可以再付我钱,感觉不合适我再想其他办法。”

董事长接过那张纸,看完后立即签了一张5万美元的支票给这位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

公司按照这个方法生产牙膏之后,当年的营业额就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

可见,顺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对一家企业是多么重要。这种创新往往能创造奇迹。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如果你想让列车再快10公里,你只需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要更换铁轨了。”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大多数人所想到的所谓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有很多是可以产业化,规模化,能创造出巨大价值的。但我们只是想想而已,从来没有深入去思考这些问题。这样,巨大的商机会悄悄地离你而去。成功者和失败者最大的差别就是:强烈的创新精神。

1969年,伊夫·洛列创办了一家美容品的生产公司。

每天早上,伊夫·洛列都会给员工开晨会,他经常这样告诫员工:“大家要记住,每位女性都是我们潜在的客户,我们要向女王般对待她们。”员工们牢牢记住伊夫·洛列的话,让每位到店里的女顾客都感受到“女王般的待遇”。

后来,洛列发现很多女顾客家离得很远,不太方便到店里购物。于是,洛列开始采用邮售的方式,这在当时是一个创新,也是一次大胆尝试。很多不方便到洛列店里买化妆品的女性,可以寄来邮购单。公司收到邮购单后,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产品邮递给顾客,同时还会附上一件精美礼品。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邮购方式创造的营业额占了整体收的一半以上。

洛列的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正是依赖了他的创新精神。

洛列的经历令人羡慕,他的成就完全是他敢于创新的结果。正如著名的管理大师金克拉所说:“如果你想快速成为富人,那最好去创新,去走一条别人从未走过的路。”所以,不管做什么,都要尽量与众不同,以符合市场需求,这样才更容易成功。

只要拥有创新精神,我们就能取得一流的业绩,在伟大实践中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4.放弃过去,才是创新的起点

对于看不清楚的路,先走两步,踩结实了,然后再跑,回头看看,没问题了,再撒开脚丫跑。走了两步,发现不对,赶快折回来,脚上沾了点泥水,没什么了不起,换双鞋寻找新路再往前走。

——柳传志(联想集团创始人,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模仿特别强,它们这么多年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走,这种方式似乎最稳妥,既省去了探索的时间,又省去了调研的费用。这种“短、平、快”的思维模式在中国企业刚走步的时候是可以的,因为当时大家没有经验,模仿一些行业里领先的企业,对自身发展确实有好处。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中国的企业还一直不能放弃过去,就无法拥有核心竞争力,更不要超越竞争对手了。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误以为变化就是创新,认为把黑瓶子换成白瓶子就是创新,这种“创新”其实没有任何价值。虽然从营销的角度看,换个“包装”能让人感觉到产品差异化,但这种方式是为了增加自己产品的销量,而不是为了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创新是基于现状的变化不假,但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创新。

要知道,跟在别人后面或是保持一成不变的企业,注定不会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因此,想要自己的企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要学会告别过去,做全新的自己。然而,告别过去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只有告别过去的自己,才能拥有新的机会。有人曾用“重新洗牌”来定义机会。的确,机会有时候就像洗牌一样,上盘你输了,并不代表下盘你也会输。

当我们计划告别过去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回忆一下过去这些年发生了哪些值得纪念的事情。比如,企业在哪个关键时期做出的一点变化让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或者你本人在哪一年当上了部门领导或公司领导等。时常回顾过去,一来能增加你的信心,二来能“以史为鉴”,提醒自己别犯同样的错误。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继续努力,你会发现下一次的成功比以前的成功更加激励人心,这也是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如果莎士比亚总是沉浸于《哈姆雷特》的成功带给他的荣誉,他就可能永远写不出《麦克白》;如果居里夫人仅仅满足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她也许永远不会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尤利塞斯·格兰特在经历过三次败仗后,才带领着联邦军队战胜了南方同盟,从而改写了美国历史。经营企业有好有坏,世界经济时而繁荣时而低迷。但如果你总是陷于其中一种情况不能走出来,那么你将永远停滞不前。

总之,只有懂得告别过去,放弃过去的人,才拥有创新的动力,才有可能获得新的成功。

在泰国有这样一个人,他炒了很长时间股票后,转行去炒作房地产。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积蓄全部投资在曼谷郊外的15幢别墅上,还为此从银行借了巨额贷款。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别墅刚一竣工,金融危机到来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他的别墅一幢也没有卖掉。

这时,他心情低落。没过多久,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别墅被银行查封拍卖,甚至连自己住的房子也被银行强行收走了。

这一天,他正无精打采地坐在餐厅里吃早餐,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想起太太亲手做的美味三明治来。于是,他打算告别过去,从新开始。可是,卖三明治的店很多,自己的三明治如何与人家竞争呢。他回家和太太商量,太太告诉他,自己做的三明治与市面上卖的那些三明治不同,自己有独特的创新。于是,他下定决心卖三明治。

在这之后的日子里,他每天早上都戴着小白帽,胸前挂着售货箱,治街叫卖三明治理。由于他破产之前是当地晓有名气的亿万富翁,如今居然沿街卖三明治,大家都觉得好奇。最初的时候,人们大多是出于好奇而买他的三明治,后来发现他的三明治做得口味独特,购买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从此,他的生意越来越火。很快,这个人就从困境中走了出来。他就是施利华,多年来凭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施利华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后来还被评选为“泰国十大杰出企业家”之首。

故事中的施利华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能够放弃过去,凭借创新获得了市场认可。所以,放弃过去,才是创新的起点。

当然,在创新的过程中,犯一些错误也是难免的。要知道,所有的过程都仅是过程而已。当你真正成功的那一天,会发现所有的错误都是通过成功的指路灯。在错误面前停滞不前或一再辩解的人,就等于重新犯了一交错误,甚至比重新犯错更加可怕,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犯错。因此,不管过去你犯过怎样的错误,都不要沉迷于痛苦和悔恨中;也不管你过去获得过怎样的辉煌,也同样不要沉浸在喜悦和陶醉中。

现代社会,很多成功的企业或个人,都是敢于放弃过去,通过创新获得成功的。真正的成功者都拥有强烈的进取心,他们很少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在荣耀面前,这些人永远都不会驻足观望,更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停止就是倒退,拼搏才有希望。一个人如果停止了前进,就会变得固步自封,被社会所淘汰。然而,想要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是需要很大的意志与毅力的。只有坚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毅力才能驱动自己继续前进。

在前进的路上也许会遇到挫折与磨难,只要拥有一颗坚定的心,这些挫折和磨难不但不会成为制约你的阻力,反而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与其自怨自怜地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地改变自己,相信自己,让让自己从自卑走向自信,从失败走向成功,从渺小走向伟大。

5.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家电零售业过去经过了一个“博傻”时期,大家不顾一切,看谁比谁更傻,有一段时间你不得不跟。但现在苏宁会按部就班地推进自己的计划,大可不必因为对手改变而改变。

——张近东(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话用之于管理上,就是指管理没有固定的方法,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决策。

古人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利又不争。”世界上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是,水滋生万物又与物无争。水无常形,但其力量却不可忽视。

江苏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通过自己的创业实践充分体现了水的“灵”性。一方面,他有水的柔和,总能在不声不响中带领企业前进;另一方面,他又能根据时局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与环境融为一体,使企业迅速壮大。在电缆市场上,竞争激烈,蒋锡培以水滴石穿的精神,不断冲破对手的防线,把电缆推销到全国,连续13年成为行业龙头。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一天这个世界都在发生着改变。因此,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惟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或许你今天还是春风得意的成功者,明天就成为人人唾弃的阶下囚。世事无常,在不断的变化中,只有学会适应,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才能在变化中应对自如。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我们发现摆在自己眼前的是条绝路,不妨试着换个方向,这样一来,死路就会变成活路。比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年轻时,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种“永动机”,可不管如何实验都没有成功。牛顿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将精力投入到“永动机”的研究上,而是花费了大量时间钻研力学。结果,研究“永动机”的科学家们一无所获,而牛顿在力学上却颇有建树。

如果懂得变通,不走寻常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那就会让许多“山重水复”的事情顷刻间变得“柳暗花明”。

洛科斯在福特公司做推销员时就因灵活变通而获得过神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