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8075400000002

第2章 从出生到贝宝公司建立

伊隆在比勒陀利亚(Pretoria)长大,这是一个美丽但喧嚣的南非城市,后来因实行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政策而举世闻名。

比勒陀利亚位于南非豪登省(Gauteng),早在15世纪就被人类发现,并经受战乱。城市的气候和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季风季很像,经常有烈日和暴雨交织。

1971年,一位化名DanCooper的男子在美国挟持了一架波音727客机。之后,他用降落伞从机上跳下,携20万美元劫款潜逃,并自此神秘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那一年,伊隆·马斯克出生。除了离奇的劫机案,当时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也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可以这么说,正当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时,伊隆诞生了。事实上,这种说法非常贴切,因为大约在伊隆呱呱坠地之时,人造飞船首次在火星表面成功登陆。

伊隆的父母都胸怀大志。他的母亲来自加拿大,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事业成功的营养师兼模特,他的父亲则是一位天才的机电工程师。可以说,伊隆的成长环境就被技术和健康相关话题围绕着。

互联网上几乎没有伊隆父亲埃罗尔·格雷厄姆·马斯克(ErrolGrahamMusk)的资料。我能找到的只有他的Facebook页面,不过上面有一则公开言论非常有趣。

“我知道大伙都喜欢谈论伊隆,但我的两个儿子伊隆和金巴尔(Kimbal)一样才华横溢!想想罗慕路斯与雷穆斯吧!金巴尔27岁就成为了著名大学的教授,他的成就……我还是低调一些吧!总而言之,他们互为对方所有事业的合作伙伴。在他们还小的时候,我就一遍遍告诉他们,你们要做彼此最好的朋友,永远永远!金巴尔的情商丝毫不逊色于伊隆的智商!帅气的儿子们,我爱你们。”

看下面朋友圈的评论,我发现伊隆的父亲年轻时似乎对美女和机械工程有天生的好感。而伊隆似乎也像极了他的父亲。同他约会的女性都异常优秀,但也带来了一些麻烦。

不过当伊隆长到10岁时,女人在他心里的地位就急转直下,他最渴望的是一台计算机。父亲告诉伊隆,计算机和女人没什么可比性。事实上,伊隆从小就是一个以事实为依据的人,这点他的母亲可以证明。所以他知道,父亲的直觉是错的。这件事证明,伊隆和许多互联网革新者一样,具有预见未来的洞察力。

伊隆早年就表露出了天生的洞察力。

当他的兄弟姐妹还在和普通孩子一样整日嬉笑打闹的时候,伊隆却把兴趣放在了读书上。他对书的热情不亚于其他小朋友对玩具的热情。事实上,伊隆在8岁时就意识到要切中学习要害,为此他决定读完整部《大英百科全书》。

也许像伊隆这样的人,年纪轻轻就已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清楚的认识。

当同龄人都被传统的学校教育束缚住时,伊隆却选择阅读大量课外书籍。他的母亲曾在一些媒体报道中提及,那时伊隆的每日阅读时间长达八小时,这简直不可想象。阅读就是他儿时的核心活动,关于太空和天文的书籍更是他的最爱。

他的母亲说,伊隆之所以在追求智慧的路上一路奋斗,是因为这可以使他远离欺凌,也基本上可以减少他和低能者的接触机会。

除了太空和天文,伊隆还非常喜欢托尔金的科幻小说。虽然他有时也像个孩子一样看些漫画,但主要的阅读材料仍旧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此外,他似乎有着不可思议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准确理解文字表达的意思,还能做到过目不忘,好像他的双眼就是一部扫描仪。

凡是伊隆所读之处,最终都内化成了他自己的东西。

因此,当他违背父亲的意愿,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买了些编程自学教材(这与保罗·艾伦、比尔·盖茨等硅谷英雄的人生轨迹具有相似性)。很快,伊隆就开发出了一款名为“冲击波”的游戏。几年后,这款游戏被他以500美元的价格成功地售卖出去。

现在人们议论纷纷,猜想伊隆可能会卖掉特斯拉公司,进而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

知识与自学真的能改变一切。想想看,在那个年代,即时信息搜索系统还未问世,人们无法想象,他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借助谷歌获得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积累的所有知识与信息。

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奇特的事实,因为这几乎是像伊隆一样优秀的人的共同特质。

据我所知,其他亿万富翁的人生轨迹和伊隆非常相像,虽然并非完全相同。伊隆12岁时就知道自己未来要进军商业领域,并将成就斐然。

咄咄怪事。

伊隆青少年时的阅读量已经堪比一个小型图书馆。他的记忆和知识储备超群,能够开展计算机编程,还很可能已经在心中酝酿了什么大计划。

但是,网络上难以找到他青少年时期的具体事例。

对于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他似乎更喜欢保留一点隐私,这我完全能够理解。不过这样也好,青少年伊隆的生活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被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也就是说,当你以“伊隆·马斯克的青葱岁月”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不会得到任何奇怪的信息……

我很幸运地度过了我的青少年时期。看着伊隆的微笑,你就知道他不是那种典型的保守又狭隘的书呆子。也许,就像其他人一样,伊隆在青少年时期也可能做了一些不好意思公开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无论什么事都要放到网上。想想看十年二十年后,心智更加成熟的他们偶然看到自己少不更事的言论,将会多么尴尬。

不管怎样,伊隆自称有物理天赋,还说自己的性格有些内敛,喜欢享受私人空间,也不太热衷于现在的青少年视为稀松平常的娱乐活动。

时间来到伊隆17岁高中毕业时。那时,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他决定随姐姐一起离开南非前往美国:

首先,伊隆认为美国能够为他提供实现科技梦想的土壤。那时候,西方社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各路人才前去自由发展的理想沃土。

“像我这样的人需要去美国,那里总是我们这类人的目的地。”

其次,当时比勒陀利亚爆发反种族隔离示威,而伊隆不想卷入其中成为打压黑人的帮凶。关于南非种族隔离的历史背景,或许你已在有关曼德拉逝世的新闻里有所耳闻。伊隆并不在曼德拉斗争的对象之列,但他还是提前躲开了这一切。

以伊隆的性格,是断然不愿卷入这种非理性疯狂和无谓的人类闹剧之中的。当然,如果你问他当初为何离开南非,他很可能还是会说自己只是不想荒废人生。

不过,一想到他致力于帮助一百万人移居到遥远的星球上,我还是为伊隆当初离开南非的决定感到庆幸。

“我并没有针对服役这件事本身,但要我为南非军队效力镇压黑人,似乎就是在浪费时间。”

倘若我们再深挖一些,我相信伊隆和爱因斯坦一样,对人类的生存状况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自己正处于划时代的节点上,若在这时选择当兵,将为科学事业造成不可饶恕的损害。

或者,万一他战死沙场怎么办?读完这本书后,你就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他的智慧和无畏是人类的无价之宝。

1988年,伊隆离开南非后首先来到母亲的出生地加拿大,那里有很多他的亲戚。父亲埃罗尔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之后搬到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居住,并在那里养育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伊隆在加拿大过得不错。

最初,他在位于安大略省金斯顿市的皇后大学学习。之后,智力超群的他终于如愿以偿转入一所美国大学读书。从那时起,人类史上的奇迹出现了。伊隆好比一颗种子,在人类意识的驱动下,就这样在美国这片沃土上扎下了根。

本科期间,伊隆分别获得了经济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之后,他又进入位于加州的斯坦福大学,计划攻读能源物理博士学位。不过,他在入学两天后便辍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