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内科疾病的诊治与护理
8041200000078

第78章 脑血管疾病的诊治与护理(5)

其他常见的并发症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肺水肿、冠状动脉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脏损害、痫性发作等。要注意识别,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二、外科治疗

主要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其次是尽可能早期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降低致残率。同时可以针对脑出血的病因,如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等进行治疗。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或锥孔穿刺血肿抽吸术、内窥镜下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清除术和脑室出血引流术等。

目对应致意。如状下,下

况考虑手术治疗:(1)基底节区出血中等血量(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1);

(2)小脑出血易形成脑疝,出血量!101,或直径!3cm,或合并脑积水,应尽快手术治疗;(3)脑叶出血高龄患者常为淀粉样血管病出血,除血肿较大危及生命或由血管畸形引起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外,宜行保守治疗;(4)脑室出血轻型的部分脑室出血可行内科保守治疗;重症全脑室出血(脑室铸型),需脑室穿刺引流加腰椎穿刺放液治疗。

三、康复治疗

早期能,如病,期,应早肢能、心的治疗。

【预后】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是否有合并感染有关。

【护理】

1.卧床休息: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避免情绪波动及血压升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应将头歪向一侧,以利于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流出,并可防止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随时吸出口腔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吸氧:有意识障碍、血氧饱和度下降或有缺氧现象(PO.小于60mmHg或PCO.大于50mmHg)的患者应给予吸氧。

4.对症治疗:过度烦躁不安的患者可适量使用镇静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5.预防感染:加强口腔护理,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留置导尿时应做好膀胱冲洗;昏迷患者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6.维持或稳定患者的生命功能、防止颅内再出血及脑疝形成或进一步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对神志清醒的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悲观的情绪。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观察脑出血患者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现象,如发现颅内压增高。应遵医嘱静脉快速滴人甘露醇等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避免脑形成。

8.饮食护理: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24/J、时内禁食,24/J、时后如病情稳定,无颅内压增高症状,无上消化道出血者且不能进食者可行鼻饲流质饮食,并做好鼻饲管的护理,每次鼻饲前应抽吸胃液观察有无有颜色改变,如发现胃液呈咖啡色,应高度重视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同时鼻饲液温度不应过高以不超过30°C为宜,保证足够维生素的。意识清醒如,可胃,酌给予宜吞咽食物。注意口腔卫生,防止感染。进食时患者取坐位或高侧卧位(健侧在下),进食应缓慢,食物应送至口腔健侧近舌根处,以利吞咽。

9.根据尿量调整液体及电解质,保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每日控制在1500ml左右,注意静滴速度,避免肺水肿。

10.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详见脑梗死的诊治与护理一节中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

11.言语训练(详见脑梗死诊治与护理一节中言语训练的护理)。

12.高热患者应给予患者物理降温:患者头部用冰帽,体表用冰袋,使肛温保持在32°C左右,从而降低脑细胞代谢率,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最大限度地保护脑细胞生理功能。

13.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和肺炎的发生。

(第四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与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引起的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又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实质内出血、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液腔者。节性腔。腔所有脑卒中的5%—10%。年发病率为(6—20)/10万。

【病因】蛛网M下腔出血的病因有多种:(1)烦内动脉瘤最常见,占50%—85%;(2)脑血管畸形主要是动静脉畸形(AVM),青年多见,占2%左右;(3)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约占1%;(4)其他,如夹层动脉瘤、血管炎、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病、颅内肿瘤、凝血障碍性疾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5)部分患者,性中脑。

危险因素: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过量饮酒、既往有动脉瘤破裂史、动脉瘤体积较大、多发性动脉瘤等。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其动脉瘤更大,且更常出现多发性动脉瘤。

【发病机理】动脉瘤可能由于动脉壁先天性肌层缺陷或后天获得性内弹力层变性或两者的联合作用所致。动脉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如在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家族史中及多囊肾患者中,动脉瘤患病率高;在SAH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约4%有动脉瘤。但目前认为颅内动脉瘤不完全是先天性异常,相当一部分在后天长期生活中发展起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弹性逐渐减弱,薄弱的血管壁在血流冲击等因素影响下向外突出形成囊性动脉瘤,其好发于脑底Willis环的分支部位。梭形动脉瘤好发于脑底部较大的动脉主干,当脑动脉硬化时,动脉壁肌层由纤维组织代替,内弹力层变性、断裂、胆固醇沉积于内膜,管壁受损,在血流冲击下,逐渐与平的梭。脑静的,壁薄弱。认,静腔的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动静脉畸形破裂多导致脑内血肿,仅少数(小于5%)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不伴有脑内血肿。

病变血管可自发破裂,或因血压突然升高及其他不明原因的诱因而导致血管破裂,血液进人蛛网膜下腔,通过围绕在脑和脊髓周围的脑脊液迅速播散,刺激脑膜引起脑膜刺激征。颅内容量增加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在脑室和脑底凝固的血液可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使其吸收和回流受阻引起梗阻性脑积水,或引起蛛网膜粘连。后交通动脉瘤的扩张或破裂出血压迫邻近的动眼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动眼神经麻痹。

血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可引起血管痉挛,严重者发生脑梗死。血液刺激下丘脑可引起血糖升高、发热等内分泌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病理】动脉瘤好发于Willis环及其附近的分支,尤其是动脉的分叉处。动脉瘤破裂最常发生在以下部位:(1)后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交界处,约为40%;(2)前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约为30%;(3)大脑中动脉在外侧裂的第一个主要分支处,约20%;(4)后循环动脉瘤多发生在基底动脉尖或椎动脉与小脑后下动脉连接处,约为10%。约20%的患者有2个或2个以上的动脉瘤,多位于对侧相同动脉,称为“镜像”动脉瘤。动脉瘤通不,管可张,的动脉瘤可凝血。破裂在瘤顶部,流人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多沉积在脑底部各脑池中。大量出血时,血液形成一层凝块将颅底的脑组织、血管及神经覆盖。有时血液可进人动脉瘤附近的脑实质而形成脑内血肿,多见于额颜叶。在出血较多处可能发现破裂的动脉瘤。出血量大时血液填充各脑室,导致脑脊液回流障碍而出现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脑室扩大。脑膜可表性。

【临床表现】

―、性别、年龄

各段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更为常见,女性多于男性。

二、起病情况

突然起病,以数秒或数分钟发生的头痛是常见的起病方式。患者常能清楚地描述发病的时间和情景。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如用力、咳嗽、排便、性生活等是常见的发病诱因。

三、临床症状

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呈胀痛或爆裂样疼痛,难以忍受。可为局限性或全头痛,有时上颈段也可出现疼痛,持续不能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多伴有恶心、呕吐;可有意识障碍或烦躁、谵妄、幻觉等精神症状;少数出现部分性或全面性癫痫发作;也可由头昏、眩晕等症状起病。

发病数小时后可见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mig征、Brndzinski征)阳性,部分患者眼底镜检查可发现玻璃体膜下出血、视盘水肿或视网膜出血,少数可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体征如动眼神经麻痹、轻偏瘫、失语或感觉障碍等。

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头痛、脑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精神症状较明显。原发性中脑周围出血患者症状轻,CT表现为中脑或脑桥周围池积血,血管造影未发现动脉瘤或其他异常,一般不发生再出血或迟发性血管痉挛等情况,临床预后。

四、主要并发症

本病常见的并发症为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

1.再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再出血的病死率为50%5发病后24小时内再出血的风险最大,以后4周内再出血的风险均较高。累计再出血率于发病后14天为20%—25%,1个月时为30%,6个月时为40%,以后每年为2%—4%。临床表现为:在病情稳定或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加深、抽搐、原有症状加重或重新出现等。确诊主要根据上述临床表现、CT显示原有出血的增加或腰椎穿脑脊液含血量增多等。人院时昏迷、高龄、女性及收缩压超过170mmHg的患者再出血的风险较大。

2.脑血管痉挛:20%—30%的SAH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引起迟发性缺血性损伤,可继发脑梗死。脑血管痉挛一般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3)5天开始,5)14天高峰期,2)4周后逐渐减少。缺血症状的发生与初期CT显示脑池积血的量有关。临床表现为意识改变、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体征(如偏瘫)或两者均有。动脉瘤附近脑组织损害的症状通常最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