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8040000000054

第54章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借鉴(1)

(第一节)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

一、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和完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国家。其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15世纪末,止于19世纪中叶,经历了长达4个世纪的时间,是世界上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开始最早、流动规模最大、农村人口比例下降最快的国家。在工业革命之前,由于人口的膨胀、圈地运动和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非农产业转移,到17世纪中叶时英国的城市化已经超过荷兰、法国,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农村有大量人口直接或间接脱离了农业生产,从事乡村工业,但直到18世纪中叶,农业仍一直是英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全国经济生活的中心在农村,绝大多数人也生活在农村,1750年,农村人口仍约占全国人口的3/4。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启动了现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使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整个19世纪成为英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英国非农部门的就业人数迅速上升,非农就业比例从1801年的64%上升到1901年的91%,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中叶,英国的农业人口急剧下降到总人口的25%。直到进入20世纪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才逐渐放缓。农业劳动力转移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发展和乡城二元结构的改变。英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乡城差别的消除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结果。

人口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不平衡。但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封建制度的限制,过剩人口只能滞留于农业。这种劳动力过剩是隐蔽的,而只有当他们从对土地和对领主的依附下解放出来,才从隐型过剩转变为显型过剩。其次,农业生产率水平是劳动力转移的自然界限。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原有数量的农产品只需要较少的劳动力,这样才有实际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只有农业生产率提高了,农业有更匀的产量以后,才能赡养日益增多的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和人口。所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工业革命或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也是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必要的不是人口的增长,而是纯粹的工业人口的增长,或者说是人口的另一种分配。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条件是减少直接从事食物的生产,从事农业的人口,使人们脱离大地母亲,结果是把人们游离出来(正如斯图亚特所说,把人们变成freedhand),把他们动员起来。”

在英国,导致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的农业革命,是与圈地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早期的圈地是直接把原来的耕地变为牧羊场,而把原来土地上的农民赶走。16世纪末期旅行的一本小册子记载:周围不到6英里范围内的十几张犁这几年都闲置在那儿;另一方面,从前60人赖以生活的地方,现在由一个人和他的羊群统统占领了。”不过,把耕地陆续变为牧场并未导致农业的衰落和农产品的匾乏,直到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仍保持着农产品出口国的地位。这是因为周围起来的土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将小终地连成大片,一并租给大租佃农场主进行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当时,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新贵族开始探索新的耕作方法,如以作物的连续轮作制代替休耕制,推广新作物和良种,使用改良农具,还实行土壤改良,修建灌溉渠,改建牛栏、马底等。这就是发生在1700~1750年间的英国农业革命。资料表明,整个17世纪英国谷物出口甚微,但是从1700年左右,谷物和面粉的出口稳步上升,到1750年总数上升到20吨,而同期英国人口大约增长了5~7%。在这期间,每人的谷物消耗量有所增加,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例却有所减少。

到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农业的进一步变革,特别是农业机器的采用,农业劳动力被排挤的程度进一步加快了。资料表明,1751年到1780年间,离开农业的人每十年为2.5万人左右,1781年到1790年间上升到7.8万人,1801年至1810年达13.8万人,1811年至1820年间达21.4万人,1821年至1830年达26.7万人。此后,这个运动才大大减慢下来。关于农业劳动力被排挤的情况,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一旦占领农业,或者按照它占领农业的程度,对农业工人人口的需求就随着在农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的积累而绝对地减少,而且对人口的这种排斥不象在非农业的产业中那样,会由于更大规模的吸引而得到补偿,因此,一部分农村人口经常准备着转人城市无产阶级或制造业无产阶级的队伍,经常等待着有利于这种转化的条件(这里所说的制造业是指一切非农业的产业)。因此,相对过剩人口的这一源泉是长流不息的。”

以下几个因素对英国劳动力转移起了很大的作用。

1.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了生产资料,农业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农村产生剩余劳动力,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英国圈地运动始于15世纪,但因圈地受法律限制,规模不大。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取消了对圈地的限制,议会通过数以千计的圈地法,使圈地运动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英格兰圈地总面积达650万英亩(有人估计为700万英亩),约占英格兰总面积的20%。在圈地运动中,许多农民丧失了自己的土地,失去了收入来源,在农村失去生存基础的农民不得不加入自由流动的人流。随着圈地运动中农村公用土地残余的消失、土地私有权的最终确立以及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建立,农业生产者和生产资料进一步分离。这样,失去土地的农村无产者或沦为农村雇工,或流入城市和矿区,一大批农民变成为城市中第二、三产业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圈地运动引发了农村经济变革,如大农场的建立、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农村经济变革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表现在:一方面,英国的农业属混合型结构,种植业和畜牧业差不多各占50%。1873年后,英国农业受到从海外进口的廉价农产品竞争的打击,使一些耕地变成牧场,随着畜牧业比重的提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成为多余;另一方面,圈地运动以及后来的工业革命也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引发了农业革命。农业技术革命和19世纪农业生产开始实现机械化,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700年,一个农业劳动力只能养活1.7人,1800年能养活2.5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所需劳动力减少。1861-1901年期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男性农业劳工减少了40%,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耕作制度、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农业机械化等都明显提高,使农业释放了大批的劳动力。

2.工业革命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是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18世纪中后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及家庭作坊,使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引起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如1851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炼铁工业和铸造业就业人数是80032人,1871年增加到180207人,表现在:农业和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到19世纪初期,农业下降的幅度一般不超过20%,而到大约1860年代的50年内,农业份额减少了约50%。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引起了全国就业人口分布的重大变化,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从事农、林、渔的劳动力的比重从1770年的42%、1801年的35.0%、1851年的22.0%下降到1901年的9.1%,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流进了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从事制造业、采矿业、运输业、商业和家庭服务业等众多行业的人口逐年提高。

城市其他产业的就业人数也有很大增长。随着生产要素和人口的集中以及工业化的继续推进,19世纪英国建立了一大批工业城市。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导致了城乡人口结构的根本变化,英格兰和威尔士城市居民的比重由1801年32.0%增加到19.0年的78.0%。城市中迅速发展的第二、三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同时,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形成了巨大的“拉力”。表现在:首先,城市工资水平比农村要高,有数据显示,当时英国农民工的工资只有工业工人工资46%,大量农村人口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都向城市迁移;其次,城市救济水平比农村高,很多农村的贫困者流向城市希望得到政府的救济;最后,城市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娱乐设施等对生活单调的农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可见,英国的工业革命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因素。

3.交通的革命以及政府通过立法消除了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为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制度保障。首先,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交通的发展为人员和货物运输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交通工具,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1825年,英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此后全国便掀起了修铁路的高潮。到1850年代,英格兰的大中城市都通了火车,农村与大城市的联系大大加强了,这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矿区的流动创造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其次,在工业革命以后,为了满足工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政府颁布和修改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消除了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在中世纪,封建领主建立的庄园劳役制度,通过实行财产扣押、担保和罚金等制度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人为地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1601年的《济贫法》和1662年的《定居法》)也限制了人口的流动。1795年的《贫民迁移法》对《定居法》做了重大修改,放宽了对农民的限制,1834年议会对《定居法》又做了进一步修改,使得农民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流动和定居。1846的《贫民迁移法(修正案)》的颁布,使得农民的流动更加自由。1865年议会通过的《联盟负担法》扩大了救济贫民的区域范围和贫民居住地范围,使限制定居地不再可能。这些约束性制度因素消除,使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制度性前提,大大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和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英国农村人口18世纪下半叶起就开始大量向城市和工矿区流动,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部分农村地区绝对人口数开始减少,从50年代开始,全国农村人口的绝对数也开始下降,城市和工矿区的人口数和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却迅速上升。英格兰和威尔士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从1750年的25%左右提高到1801年的33.8%,1851年达50.2%,基本实现城市化,1911年达到78.1%,农村人口在一个半世纪里从75%降至21.9%.1851年至191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从899万增至2816.3万,农村人口则从893.7万减至790.7万人。1801-1911年期间,英格兰和威尔士新增人口2700万人,其中94%都被城市吸收。城市新增人口中近1/3都来自净移民。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

二、美国

美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大概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非农就业比例由1840年31%上升到1950年87%。美国的资源结构是人少地多,农业劳动力剩余的压力不大,农业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所形成的劳动力需求对农业劳动力竞争。农业劳动力的乡城迁移从1820年开始,大约经历了150年。其中有两次迁移高峰。第一次是出现在1870-1920年间,其结果是城市人口比例突破50%。第二次是出现在1950-1970年间,城市人口比例从1950年59%上升到1970年73.5%。

美国劳动力转移有其特殊性。工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机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分离出来的劳动力也被快速的工业化消化。美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遵循着边产生边转移的自发过程,走出了一条工业化、城市化和非农化基本同步的道路。在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以下几个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

1.农业的现代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坚强后盾。19世纪20年代,美国进入了工业迅速发展阶段,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兴起,美国开始了农业劳动转移的历史进程。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19世纪后半期美国完成了由人力到畜力的第一次农业革命,使农业各个环基本实现了半机诫化,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1910年足可以养活7.07个人。1945年农业基本实现了机诫化,1950年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可以养活15.47人,到20世纪70年代基本完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在美国整个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业的大发展始终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工农业都得到高度发展的现代化国家。

2.工业革命以及第三产业的兴起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从19世纪开始,美国在世界上首先卷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传统的工业部门不断扩张发展,新兴工业部门相继涌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部门所释放出的劳动力,随着经济结构的变革,第三产业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在转入工业部门的同时也被日益增长的服务业所吸收,1910-1950年间,服务产业劳动力增加了12990人,占非农业部门劳动力增加量的66.3%,平均每年增长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