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8039500000056

第56章 白疕(银屑病)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谭新华主编《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外科学》制定。

(1)皮损初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常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状如云母。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基底浸润,可有同形反应。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盘状、地图状等。

(2)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泛发全身。

(3)部分病人可见指甲病变,轻者呈点状凹陷,重者甲板增厚,光泽消失。或可见于口腔、阴部粘膜。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4)起病缓慢,易于复发。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5)可有家族史。

(6)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层内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堆积,棘层增厚。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真皮乳头水肿呈棒状,乳头内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参照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制定。

(1)多青壮年发病。部分发病或加重常由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

(2)好发于头皮、躯干和四肢伸侧,常对称分布,亦有仅局限与某一部位者。

(3)典型皮疹为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块,可融合成片,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浸润显著,表面覆盖厚积的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刮除薄膜后出现点状出血(Auspitz征)。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皮疹形态多样,可为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

(4)发生于头皮者,发成束状。可有指(趾)甲受累,黏膜损害。

(5)临床分为三期: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6)慢性病程,甚至终生迁延不愈。常冬季复发或加重,春夏减轻或消失,亦有与此相反者。

(7)组织病理:表皮改突出现较早,主要为角化不全,有时角质层内或其下方可见Munro微脓肿。颗粒层变薄或消失。棘层肥厚,表皮嵴延长。真皮乳头部血管扭曲扩张,轻度增厚。乳头上方表皮变薄。真皮上部有轻度至中度炎细胞浸润。

(二)证候诊断

1.血热内蕴证

主症:皮疹多呈点滴或斑块状,发展迅速,新皮损不断出现,颜色鲜红,层层鳞屑,瘙痒剧烈,抓之有点状出血;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弦或滑数。

2.血虚风燥证

主症:病程较久,皮损肥厚,皮疹多呈斑片状,颜色淡红,鳞屑减少,干燥皲裂,原有皮损部分消退,新生皮疹减少,自觉瘙痒;伴口咽干燥;舌质淡红,苔少或薄白,脉沉细或缓。

3.气血瘀滞证

主症:皮损肥厚,反复不愈,皮疹多呈斑块状,鳞屑较厚,附着较紧,颜色暗红,肌肤甲错,时有瘙痒;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

4.湿毒蕴阻

主症:皮损多发生在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红斑糜烂,痂屑粘厚,瘙痒剧烈;或掌跖红斑、脓疱、脱皮,有烧灼感,可反复出现;或伴发热、口渴、关节酸痛、肿胀、下肢沉重、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

5.热毒伤阴证

主症:全身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痒痛,大量脱皮,或有密集小脓疱,仅有少数片状皮肤正常,犹如分布在海洋中的岛屿;伴壮热,口渴,头痛,胃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

6.风湿阻络证

主症:侵犯手足小关节,严重的可累及膝踝脊椎等大关节,造成肿痛变形,活动受限,舌淡苔薄白腻,脉弦滑或濡。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血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推荐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主要成分:水牛角粉、生地、赤芍、丹皮、紫草、茜草、白茅根、栀子、槐花、甘草。

加减:咽喉肿痛者,加板蓝根、山豆根、玄参;因感冒诱发者,加金银花、连翘;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

中成药:消银颗粒。

2.血虚风燥证

治法:养血滋阴,润肤熄风。

推荐方药:当归饮子加减。主要成分:当归、紫丹参、元参、生地、露蜂房、麦冬、天冬、土茯苓、白藓皮、威灵仙、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紫草。

加减:脾虚者,加白术、茯苓;风盛瘙痒者,加刺蒺藜、全蝎。

中成药:润燥止痒胶囊。

3.气血瘀滞证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主要成分:当归、川芎、丹参、鸡血藤、川牛膝、全蝎、蜈蚣2条、金银花、土茯苓、三棱、莪术、甘草。

加减:病程日久、反复不愈者,加白花蛇舌草;皮损肥厚色暗者,加三棱、莪术;月经色暗、经前加重者,加益母草、泽兰。

中成药:丹参酮胶囊。

4.湿毒蕴阻证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通络。

推荐方药:解毒凉血汤加减。主要成分水牛角、生地、丹皮、白茅根、银花、连翘、大青叶、生薏米、苦参、滑石粉、白藓皮。

加减:脓疱泛发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半支莲;关节肿痛明显者,加羌活、独活;瘙痒剧烈者,加地肤子。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5.热毒伤阴证

治法:清营解毒,凉血养阴。

推荐方药:解毒清营汤加减。主要成分:生玳瑁、生栀子、川黄连、银花、连翘、蒲公英、生地、白茅根、丹皮、石斛、玉竹、麦冬。

加减:大量脱皮、口干舌燥者,加玄参、天花粉、石斛;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

6.风湿阻络证

治法:活血通络,祛风除湿。

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主要成分:秦艽、防风、独活、桑叶、威灵仙、白藓皮、土茯苓、当归、赤芍、鸡血藤、牛膝。

加减:关节肿痛明显者,加忍冬藤;瘙痒剧烈者,加地肤子;便秘者,加生大黄。

中成药:雷公藤多甙片。

(二)中医非药物治疗

1.药浴

(1)用5000cc的水,浸泡中药材20分钟。

(2)泡完后再开火,将药材与5000cc的水一起煮滚30分钟。

(3)再把中药材的渣渣整个沥掉,剩下这个热滚滚的药汤,倒入浴缸中进行药浴。

(4)将珍贵的药汤倒进浴缸后,还要放两件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拍打过的姜母,以及1瓶米酒。因为这两样东西会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吸收这些中药材。

2.羊肠线埋藏法

以辨证取穴为原则,主穴取肺俞、灵台、肝俞、脾俞。配穴取曲池、足三里、肾俞、三阴交、太冲。根据病情的局限及泛发性,每次取穴2—4个,3次为1疗程,每间隔3个月可进行下1疗程。3疗程无效者即作无效处理。

3.洋金花睡眠疗法

方法:病人空腹、排尿后测体温、血压、呼吸,然后静脉给药。第一组属基础用药:0.9%氯化钠20ml加氯丙嗪40mg,异丙嗪25mg缓慢注射5—10分钟。接着用第二组治疗药物:0.9%氯化钠20ml加洋金花注射液10mg,儿童减量。用药20分钟患者睡眠,6h后苏醒,每月1次,2次1疗程。

4.狼毒注射疗法

将狼毒生药提取制成100%注射液,每支含狼毒生药4g。治疗方法:寻常型银屑病成人每次1支,每日1—2次肌注;10岁以下儿童每日注射半支或1支,隔日注射1次。

5.去屑丸脐疗法:制马钱子25g用香油炸鼓,轧成细末,核桃仁12个炒焦轧油,朱砂6g,3味药拌匀,然后入水银35g(先加适量香油)混匀做成鸡蛋黄大小的药丸15个。患者肚脐洗净后,取药丸1个放入脐内固定,24h更换新药丸,用过的药丸可用之外擦皮肤。

6.熟地黄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将熟地黄提取制成50%注射液,每支2ml,每支含熟地黄1g,每次1—2支,每日或隔日1次,肌注。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7.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穴注疗法

穴注:药物用当归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均可,选穴:以肺俞穴为主,配穴曲池、足三里。每穴每次注药1.5—2ml,每日1次,1周为1疗程,休息1周后再行第2疗程。

8.针刺神道灵台疗法

选用不锈合金钢丝制成粗1.0mm,长2寸针灸针,针头不宜太锐,患者端坐,头下低,肩下垂,两前臂叉于胸前,使背部皮肤拉紧。穴位常规消毒。医者一手指固定进针点,一手指持针向下选20—30度角,由神道穴快速刺入,沿皮下平刺达灵台穴,进针1—1.5寸,以患者局部或双臂沉、酸、麻、胀为度。留针30—40分钟,每周3次,2个月为1疗程。

(三)其他非药物治疗

1.紫外线:用于静止期或冬季型病例。

2.光化学疗法:口服8—甲氧补骨脂(8—MOP),再照射长波紫外线。

3.沐浴疗法:可除去鳞屑,清洁皮肤,改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刺络拔罐:取大椎、陶道、肝枢及华佗夹脊穴,每日选1—2穴,用三棱针点刺,然后在穴位上拔罐,留罐5—10分钟,隔日1次,10次1疗程。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症候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

治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95%>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70%>证候积分减少>5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50%。

2.西医疗效及关键性指标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治愈:皮损全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化验指标正常,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化验指标接近正常,95%>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皮损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0%>证候积分减少≥50%。

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见恶化,证候积分减少<50%。

(二)评价方法

1.中医证候评价方法:根据证候的不同,对相关症状如新发皮疹的多少、皮疹的色泽、浸润的薄厚、鳞屑的多少、瘙痒的程度分别制定分级量化标准。

2.西医疗效及关键性指标评价方法:疾病疗效判定标准综合疗效评价是以症状记分、皮疹分布、病期加权或和化验检查的总积分计算出疗效率,分4级判定。

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皮疹形态

鳞屑程度轻:可见鳞屑。

中:鳞屑厚。

重:鳞屑堆积。

红斑轻:红斑色淡或黯。

中:皮损红色。

重:皮损鲜红色。

如多形损害,数皮疹评分相加。治疗后皮损未完全消退,评分值不变。

(2)皮疹面积皮损成片,建议使用烧伤手掌测量面积法,每一个手掌面积为1个记分单位,不足一个手掌面积按照半个记分单位计算。计算总的皮肤损害斑块个数。统计1个或2个最大面积的皮损。使用PASI评分系统估算面积。

(3)瘙痒程度轻:偶尔瘙痒,不用药,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

中:阵发性瘙痒,时轻时重,影响睡眠、工作、学习、生活,需用药。

重: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学习、生活。

(4)病期加权系数:进行期4,静止期2—3,消退期1。

(5)症状总分(症状分值+皮疹面积分值+皮疹形态分值)×病期加权系数。

(6)次症瘙痒,心烦,口渴,便秘,尿黄,疲惫乏力等,可根据试验目的和药物作用特点以定量或(和)半定量法计分,单独作治疗前后疗效统计。

(7)舌象、脉象:具体描述,暂不作记分要求。

(整理: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