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8019400000018

第18章 经络理疗,献给肝病患者的无价之宝

老中医常说“经通则病通!经不通则病滞”。所以对于肝病患者来说,要充分了解肝经等的循行线路,并掌握一些理疗方法,这样在调理肝病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经络脉理,是我国中医的精髓,更是世界医术中的瑰宝,希望患者重视并好好运用吧。

(第一节)肝经!土生土长的调肝“大药”

位置:肝经的循行路线

起于脚大拇指爪甲部后的丛毛处,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1寸处,上行小腿内侧,至内踝上8寸处交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环绕过生殖器,至小腹,夹于胃两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向上经前额到达巅顶与督脉交会。

肝病患者俯按摩法。

目系分支:从目系走向面颊的深层’下行环绕口唇之内。

肝部分支:从肝分出,穿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

常见肝病的按摩方法

肝病患者常用的按摩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由于按摩需消耗一定的体力,所以如果肝病患者不能胜任,就请家属或医师协助按摩吧。

方法如下:

肝病患者仰卧按摩法

第一步:施术者两手拇拽与其他四指分开如虎口状,自肝病患者胸骨剑突下向胁肋两侧分推,然后用左手食指掌根关节置于中脘穴处,右手手掌根重叠其拽的背面,随肝病患者的呼吸向下按压,待肝病患者出现得气感后缓缓松开松指,这样可以健脾和胃舒肝。

第二步:施术者站到肝病患者腹部右侧,用两手指面分别着于肝病患者腹部左右两侧,然后两手交替做顺时针旋转摩动,这样可以扶正健脾。

柱阳俞俞身至胃肾

第一步:施术者站在肝病患者右侧用拇指按压至阳穴,再按身柱穴。

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为加强穴位剌激,在按压穴位的同时可继续用揉法!以调和脏腑气血、舒肝清热。

第二步:接下来用两手拇拽的指面依次按压并揉动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每个穴位可以按压0.5-1分钟,如果遇到危机后可以提捏背部俞穴,以调整脏腑气机。

肝病患者侧卧按摩法。肝病患者用拇指指面分别按揉章门穴和期门穴,然后,五指分开与患者胁肋间隙等宽,由内向外分推,以达到理气舒肝的功效。

等肝经调肝解毒的方法

方法1:取一个牛角片,蘸上适量清水,沿肝经循行路线来回刮一刮,直到皮肤发红为止,注意不要使皮肤破损,避免感染。也可以在刮完之后,用酒精棉球把刮过的部位擦一下。

方法2:沿着肝经的循行路线,用大拇指逐个按压,每天早、晚各按压5遍,亦可请家属代劳。

方法3:购置一个叩诊锤,沿着经络的循行方向,来回地捶打,早、晚各9次。

方法4:用市场上销售的按摩器,沿肝经循行路线来回按摩。早晚各做数次。

肝经调肝解毒的适应证

肝区疼痛、腰痛不能俯仰、胸胁胀满、腹部疼痛、口干舌燥、眩晕、口苦、反酸、呃逆、面黑、出血、疝气、巅顶痛、情志抑郁或易怒等病。

(第二节)针灸调肝

瘀血积停,疏肝理气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主证:疲倦乏力,食欲减退,持续性胁胀且痛,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丝,或有肝胀,舌紫或有淤斑,脉细而涩。肝脏触诊较硬、压痛,脾大,多见于肝硬化。

取穴:脾俞、胆俞、阳陵泉、内庭、足三里、血海、大椎、三阴交。

操作: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温和剌激。

操作: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温和剌激。

加减:神疲畏寒,加命门、气海;大便溏薄,加天枢、关元。

灸法:艾柱灸肝俞6-8壮、灸太冲4-6壮、灸内关6-8壮、灸阳陵,

加减:肝肾阴虚加太溪。

灸法:艾柱灸膈俞灸太冲4-6壮、灸三阴交4-8壮、灸肝俞4-6壮;或用艾条灸膈俞、灸胆俞、灸三阴交、灸章门、灸中脘、灸阴陵泉各5-10分钟,每天或隔日1次。

导肝胃不和,疏肝健胃

治则:疏肝健胃。

主证:食欲不振,腹胀胸满,嗳气,两胁胀痛,偶有恶心、呕吐,乏力,苔白滑,便溏,脉弦。

取穴:脾俞、胆俞、阳陵泉、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泉4-6壮。

加减:恶心、呕吐加内关。

灸法:若选用灸柱灸,可灸阳陵泉4-6壮、灸太冲4-6壮、灸丰隆6-8壮、灸胆俞4-6壮。

等肝肾阴虚,滋养肝肾

湿热郁蒸,清热利湿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利胆退黄。

主证:皮肤和眼睛发黄,色泽鲜明;舌苔黄腻。恶心、厌油、木纳呆滞、胁胀脘闷、尿黄。

操作:用泻法,宜强剌激。

取穴:脾俞、胆俞、阳陵泉、太冲、至阳、肝俞、内庭。

治则:滋养肝肾,育阴利水。

力口减:肾阳虚加命门;肝肾阴虚加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心脾两虚加足三里、三阴交、志室。每日针剌1次,10次为1疗程。

灸法:若选灸法则用艾炷灸足三里5-7壮、灸三阴交3-7壮、灸肝俞3-5壮、灸肾俞3-5壮;或用艾条灸膈俞、灸三阴交、灸章门、灸中脘各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治疗肝病,穴位敷贴有方法

(1)乙型肝炎敷贴。

原料:白花蛇舌草、乌梅、僵蚕、虎杖、七叶一枝花、半边莲各取穴:肝俞、脾俞、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

主证:除有水湿内阻或脾肾阳虚的症状外,尚有面色晦暗、肝掌、4知蛛痣、唇干口燥、潮热烦、鼻出血牙宣、舌红绛或光剥、脉细数等。操作:用补法,易用弱刺激。

取穴:中极、关元、气海。

操作:共研细粉,醋调贴敷于上述穴位。

疗程:7-10日1次,交替使用,3次为1疗程。

治疗:乙型肝炎。

(2)慢性肝炎敷贴。

原料:桃叶、蜈蚣、红花、炒山甲、王不留行、莪术、乳香、没药、阿魏、炙鳖甲各等量。

取穴:肝脾区。

操作:先将桃叶熬膏,然后加入上药熬成药膏,摊于布上,备用。贴脾。

疗程:7-10日1次,交替使用,3次为1疗程。

治疗:慢性肝炎。

(3)肝硬化腹水敷贝占。

原料:大戟、甘遂、沉香、肉豆莲、广木香各12克。烘干共研细末。穴:。

操作:以酒250毫升和匀,装入猪膀胱里,备用。将上药置于脐上,外盖塑料薄膜,用布固定,每天固定半小时。药酒干时再换新药。

疗程:3次为1疗程。

治疗:肝硬化腹水。

(4)病毒性肝炎敷贝占。

原料:蜂蜜100克’猪胆汁60毫升’斑蝥,雄黄各20克,麝香2克。取穴:足三里、阳陵泉、日月穴(右);阴陵泉(右)、脾俞穴。

操作:将猪胆汁和蜂蜜小火沸煮,去渣,再入后三味(研末),搅匀后收膏备用。取药膏1克,贴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

疗程:7-10日1次,交替使用,3次为1疗程。

治疗: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