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8001300000306

第306章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

虞集

鸾舆三顾茅庐[2]。汉祚难扶[3],日暮桑榆[4]。深渡南泸[5],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6],悲夫关羽云殂[7]。天数盈虚[8],造物乘除[9]。问汝何如,早赋归欤[10]

【注释】[1]蜀汉:三国时刘备自称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立志兴复汉室,自为正统,建国号为汉,因其地在蜀中,故后人称该政权为蜀汉。短柱体:词曲中巧体之一种,通篇每句两韵,或两字一韵。[2]三顾茅庐:刘备艰难之际,闻南阳诸葛亮有经世之才,于是三次亲往南阳卧龙冈请他出山,扶助自己兴复汉室。[3]汉祚:汉王朝的江山基业。祚,君位、国统。[4]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指日暮。《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李善注:“日在桑榆,以喻人之将老。”此处指汉朝政权行将瓦解。[5]南沪:蜀汉建国后,南中诸郡并皆反叛。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率兵南渡泸水,平定了叛乱。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沪水,即金沙江,在今四川省宜宾市至东川市以南。[6]周瑜妙术:指东吴周瑜联合刘备于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万军队,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7]关羽云殂:蜀汉大将关羽随刘备南征北战,屡建殊勋,却不慎为吴将所获,与子关平同被斩于临沮。云,句中语气词,无义。[8]天数:旧时人们将不可解的事及不能抗拒的灾难都归于上天安排的命运,称为天数。盈虚:盈满或虚空。谓事物变化或盛衰成败。晋葛洪《抱朴子·任命》:“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兴亡缠绵乎盈虚之会。”[9]造物:造物主,指创造万物之神。《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乘除:算术中的乘法和除法,喻人事的消长盛衰。[10]赋归欤:赋《归去来兮辞》。指归隐。

【鉴赏】作者(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南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成宗大德初年,任大都路儒学教授,累官秘书少监、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文宗天历中,除奎章阁侍书学士,主修《经世大典》,进侍讲学士。卒,封仁寿郡公,谥文靖。虞集是延祜、至顺间最负盛名的峙人,与杨载、范德机、揭侯斯并称元诗四大家。所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等。

本首是一曲怀古之作,名为怀古,实事上也是借古喻今,并由此生发出避世退隐的主题。曲子的前半部分从刘备三顾茅庐说起,铺排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关羽的纵横驰骋,周瑜的智勇双全,这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组成了一首三国交响曲,可见诗人提炼融汇之功。正当读者要为此感慨之际,诗人笔锋陡然一转,说这些英雄无所谓功过,无所谓荣辱,他们和一切凡人一样。是造物者算盘中的一颗颗普通的算珠,人生一世,加减乘除,最终都等于零。明白了这个道理,眼下的自己与友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也就不多说了。元朝的汉族士子大都情绪消沉,这是因为他们纵然有指点江山、建功立业的雄心大志,但很难有所施为。像这首曲子,表面上看起来很达观,实际上却隐含着作者深深的伤痛:为什么刘备、诸葛亮、关羽、周瑜之辈至今为人所乐道?自己何尝不愿像他们一样为后人所乐道?欲之而不能得,其内心的压抑可想而知。就拿晋朝那个赋《归去来兮辞》的陶渊明来说吧,他是心甘情愿隐遁逃名吗?他真觉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最高的人生境界吗?不,他只不过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罢了。这与虞集内心深处的想法并无二致,也正因为如此,他欲学陶渊明隐于南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其中的苦涩,不是粗读一过就能领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