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8001300000112

第112章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1]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2]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3]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4]

【注释】[1]天末:天边。君子:指李白。[2]鸿雁:大雁,喻信使。[3]魑魅(chī meì):本指山精、怪物,此指奸佞小人。[4]冤魂:指屈原;汨(mì)罗:汨罗江,在今湖南湘阴县,屈原自沉处。

【鉴赏】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磷的幕府工作,得罪肃宗,被捕入浔阳(今江西九江市)入狱,于乾元元年(758)年被判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地区)。他从洞庭到巫山,未到夜郎,在乾元二年(759)春夏之交遇赦放还。作者这时远在秦州,并不知遇赦消息,常常担心,在写完《梦李白二首》之后,又作这首诗,以寄对挚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凉风,即秋风。《周书·时训》:“立秋之日凉风至。”因凉风而起悲秋之感,情谊至深,这是古代诗人普遍的心态。因此,这联以秋风起兴,说在天末之地的秦州,已秋风四起,草木萧疏了,人们都有了悲凉之感,你(李白)的感觉和心境如何呢?遥远的问候,真切的情思,深刻地表现了作者怀友思念之深!

颔联:“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你在流放途中的情况,何时才托鸿雁传到我这里呢?你途经潇湘洞庭,风波险阻,你可要小心啊!正如《梦李白二首》中所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一种苍茫惆怅之感,撼人心魄!

颈联:“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对朋友的深沉怀念转而对其身世的同情。意思是说”诗能穷人“,李白因才高而遭困厄,仿佛文章憎恶人的命运亨通一般。反过来,命运亨通者文章一般不会有名。正如同魑魅喜欢人过而食之一样,奸佞小人总是争害君子和有才能的人。这联述身世,表同情,寄感慨,高度概括了古来才智之士屡遭陷害、多舛坎坷的悲剧命运。

尾联:“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犹言凶多吉少,紧承上联,因李白流放要过江湘,自然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同屈原一样,遥想李白定将自己同屈原一样的“冤魂”之语,写成诗句,向他(屈原)一诉曲肠的!满腹冤曲无人可诉,只好向死去千年的屈原倾吐,这是多么冷峻的“欲说不能”的严酷现实!

本诗低回婉转,殷殷切切。因秋风而感怀,情景交融;由李白的不幸而生同情之意,足见友情之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