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
【原文】
伤禽恶弦惊[1],倦客恶离声[2]。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3],杳杳白日晚[4]。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断肠。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5]。
【鉴赏】
《东门行》属古乐府《相和歌》,这首恃是鲍照依题仿作的诗歌,是作者长期在动乱社会中的痛苦哀叹,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愁苦郁闷。
[1]伤禽:为箭所伤的飞禽。这里用的是更赢射雁的故事。[2]倦客:倦游之人。离声:离歌之声。[3]征驾:远行的样子。[4]杳杳:深远幽暗的样子。[5]弥:益,更加。端:头绪。
诗的前六句写离别时的送别场面,运用顶真修辞手法,将这几句一线贯穿。接连出现两个“离声”和“涕零”。增强了诗的缠绵悱恻之情。给诗定了沉郁的基调。诗的首句,借用惊弓之鸟的典故,勾出倦客恶离别的心理状态。为突出其表达效果,连用两个“恶”字来充分烘托游子极度厌恶、畏忌远行的气氛。这几句诗大意是:受伤的飞鸟畏惧弦声,而久于旅途的游子害怕听见离别的歌声。离别的歌声刺痛了双方的心。连送别的来宾和驾车的仆夫听了都不禁涕零起来。此情此景,使人伤心断肠,游子边走边一再回头道别。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两句引向对游子征途中苦难生活的描述。“遥遥征驾远”以下几句,游子驱车不停地走向遥远的地方,白日杳杳又到傍晚了。这个时候,在家的人早已关起门来唪觉,而在外的游子,午夜还在做饭。野外的寒风吹动草木,发出萧萧的声响,游子不由悲从心生,肝肠欲断。诗人这几句诗,写出了漂泊天涯,流浪江湖游子的真实感受。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两句,诗人运用平常的事物,从衣、食这两个角度作比,写出游子在外的“酸”、“苦”,耐人寻味。“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诗人满腹忧愁,坐于席上,即便丝竹满座,仍不能忘掉忧愁。要唱辞长歌来聊以自慰,哪知更牵动起心中的悲苦。可这仅仅是“长恨”的开始,日后苦难“万端”会源源不断涌来,腹中悲苦,难于化解,足见其悲苦之深重。
该诗作者巧妙化用典故,合理运用顶真修辞渲染烘托气氛,格调沉郁,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