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嘉靖梦天下
7909600000055

第55章 055、视察兵学

自从派出使者出使鞑靼之后,钟原每天都盼望着东胜的回音。可是这个时代有没有手机互联网啥的。讯息的传播全靠快马,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传递回京城。钟原只好天天派黄锦去内阁询问是否有消息传回。问了三次,内阁几位大臣被皇上催的坐不住。严嵩只好进宫来劝慰了钟原一下,让他放宽心,说有曾铣坐镇,山西出不了大乱子。于是钟原只好耐下性子每天望眼欲穿的苦等。他想搞些无线电报什么的发明,但有没那号本事,这时他才发现理科原来也有好处,慨然长叹,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自从钟原大展威权,打了两个御史之后,京里的官员们暂时收敛了一些。至少在明面上不再找皇上的麻烦。但陆炳进宫带来不好的消息,说京城里暗流涌动,流言满天飞,但却一时之间查不出流言的来源。主要是说皇上要改变祖宗成法,效法暴秦,罢黜儒家,重用法家。这个不知道谁传出来的小道消息弄得百官和读书人都人心惶惶,提心吊胆。但皇上毕竟还没有正式下诏,因此也没人妄自猜度圣意写奏折进谏。

钟原听了这个消息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去辟谣。因为他毕竟就是要建立法制,至少是契约制的新规则,所以也不好下旨澄清什么,只好以不变应万变。他只是叮嘱陆炳加紧对京中百官和一些紧要官员的监视。

这个情况一出,立刻凸显出了禁军的重要性。钟原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亲自过问这件事了。

张经和陆炳的能力都很强,他们已经补齐了禁军的缺额,训练也正在进行中。加了军饷和领到新军装武器的禁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只是在训练上还有所缺乏。特别是能带兵打仗的中下级军官很缺,原来团营的一些将佐被陆炳他们裁撤了大半,急需补充。

听到这个消息,钟原就把兵部尚书毛伯温召进宫来,准备问问兵学的情况。

毛伯温最近又苍老了很多,不但须发皆白,脸上的皱纹像刀刻的一样重重叠叠。所幸毛伯温虽然眼睛里虽然带着一些红丝,但目光仍然锐利,精神也还算矍铄。

钟原让黄锦给毛伯温上了杯参汤,这才开口说道:“毛师傅,你年纪大了,要好生修养,凡事不要太过操劳。朕还需要你,这个国家还需要你呢。有些事情你就不要亲历亲为了。你拿大主意,让底下的人去做,你只把关就行。”

毛伯温带着歉意笑了笑说:“陛下待臣恩重如山,臣怎敢不效全力。老了,不中用了。眼看着陛下励精图治,准备中兴大明,可臣却帮不上什么大忙,心中过意不去。只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为陛下多做些事,多分担点责任也好。”

钟原感激地说:“毛师傅何处此言,朕看着毛师傅还能再活个十几二十年呢。到时候朕还要毛师傅陪着朕到处走走看看,看看咱们现在做的到底对不对,百姓的日子到底好过了没有。到那时,毛师傅才能功成身退!”

毛伯温听了钟原的话,淡然一笑说道:“臣谢陛下的恩典。不过臣以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老是由我们几个把持着朝政也不是个事,总要让后起之秀慢慢起来。陛下春秋鼎盛,臣想多为陛下培养出几个可堪大用的人才,也算是臣的一点贡献。只是现在陛下方方面面都要改,如果没有我们压制着,换了心浮气躁的年轻人上来还不定弄出什么事。因此臣就想等挨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候再退下去。到时还望陛下恩准。”

钟原看着这位老臣一点不贪恋权柄,设身处地为朝政为国家着想,不禁心中大为感动。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就岔开话题问毛伯温:“毛师傅,兵科考完很久了。各地推举自荐的人员应该也考核完毕,兵学一事进展如何?”

毛伯温刚准备起身行礼回话,钟原虚按了一下,让他坐着说。毛伯温就不再客气,拱了拱手说道:“陛下,兵学录取人员已经完成。各镇调入兵学学习的将领都已经到了,各地推荐、自荐的兵学学生也已到京。现在他们正按陛下的吩咐,在顺天府的配合下亲自动手修建校舍。”

钟原听了甚是欣慰,说:“朕想去兵学看一下这些第一批的学员,毛师傅能不能安排一下?”

毛伯温愣了一愣,随即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叹了口气说:“此事必定有言官阻挠,但陛下如果执意要往,臣尽力促成便是。”

钟原听了微微一笑说:“毛师傅,朕觉得这些言官们是不是过于权重了。朕无论要做什么,都有言官出来横加阻挠。有些甚至是无礼阻挠,为了反对而反对,朕不能总是这么隐忍着。如果总是如此,朝政不免总是陷于僵局,对天下苍生无益呀!最近朕要修律,旨意都发下去了,居然还有人违抗圣命。还有别有用心之人传播流言,这些人实在太可恨了!”

毛伯温心中一惊,但还是尴尬的笑着劝解道:“陛下,言官纠偏查错乃是太祖钦定的规矩,陛下还是隐忍一时。虽然言官里龙蛇混杂,但大多数还是一心为了朝廷的。待臣等慢慢整顿,尽力打消他们图虚名而至朝政于不顾的心思吧。”

钟原满意的点点头说:“有劳毛师傅了。若是他们执意要跟朕作对以求一个直正的虚名的话,朕也不怕成全他们。”

毛伯温听皇上这么说,也不好再说什么,就告辞出宫去了。

不知道是不是钟原的威胁起了作用,去兵学视察的旨意第二天就被通过。然后准备了两天,钟原就带着浩浩荡荡的全副銮驾去了新建在昌平的兵学。

路上钟原饶有兴致的透过马车上的窗口往外面张望。碧绿的原野,温暖的阳光,清醒的空气让钟原心旷神怡。唯一的遗憾是车架两边以及路上见不到一个行人,估计是顺天府提前清过道路,这让钟原很无奈。车架行进的并不快,快到中午才到了兵学。只见兵部尚书毛伯温带着兵学的全体学员在门外跪迎。到了辕门处,车架停了下来,钟原踩着踏凳走下了銮驾。毛伯温和学员们都伏地磕头,山呼万岁。他们声音洪亮,直云霄。钟原微笑着让他们起身,接着带头走进了兵学。

兵学依山靠河,占地很大,约有近千亩。这是为了进行各种地形下的训练而特意选择的地方。学员们现在基本都现住在行军帐篷里,等校舍建好再搬入房间。学校里已经平整出一个大大的校场,平时进行一些训练和作阅兵之用。略微参观了一下校舍设施之后,钟原就来到校场接见这些学员。

钟原站在点将台上,望着下面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兵学学员,心情十分激动。这些人里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千古名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经过系统的学习和真实的演练在统兵的实力上定能更上一层楼。将来如果出现战争的话,这些人一定能成为中坚力量。他深吸了口气大声说道:“众卿辛苦了!你们是第一届兵学的学员,朕开办兵学之意就是要为我大明的军队培养出合格的将领和统帅。因此,你们要励精图治,认真学***结各自的经验。通过学习和交流,把你们的经验和教训保存下来,流传后世。使我大明的军队世世代代都有能带好兵,打好仗的将军。朕今天来看望你们也是对你们抱有深深的期望,希望你们能够早日学成,用一身的本事报效我大明千万苍生!”

钟原话音一落,下面一千五百人一起大声应诺,声音激昂,场面令人热血沸腾。

接下来,兵学的学员们做了步兵的演练,骑兵的演练。虽然这些人里有很多已经有官职在身,但所有的演练还是一丝不苟,完成的很出色。钟原对这批学员赞不绝口,对老尚书毛伯温的能力更是看高了一筹。只是没有安排神机营的演练,让钟原很费解。后来毛伯温解释说害怕出事,因此未曾安排。钟原便说道:“毛师傅,神机营不同于步骑,需要经常训练才能熟练掌握那些火器的用法,提高准确度。因此要经常实弹练习。不要怕损耗大,只要练好了,神机营在战场上也是一支奇兵,强兵。毛师傅不妨在兵学里面特设一科,专门研究火器的战法,改进火器,也好将神机营的威力大大提高一下。不过这些武器注意保密就是。”毛伯温躬身领命。

看完了操演,钟原见了一些学员和老师。看着学员和老师的花名册,钟原慨叹不已,里面还真包括了不少能人,什么谭纶,王崇古,戚继光都在学员里,唐顺之,瞿銮等充当了第一届的老师。加上作为祭酒的毛伯温,师生阵容可以说是空前强大。钟原对几个将来自己准备大用的人才单独的接见了下,勉励了一番,都给了一些赏赐。那几个人纷纷感激涕零,表示一定为陛下效忠。钟原虽然知道人心不可能这么简单的很快拉拢过来,但他觉得只要持之以恒,让这些将领对自己效忠还是有一定的把握。

等设完宴,款待晚师生,结束了兵学的第一次视察回到宫中,天色已晚。钟原正准备传晚膳,然后看看书,再去找皇后,门外禀报陆炳求见。钟原愣了一愣,就让陆炳进来,看看他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