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嘉靖梦天下
7909600000045

第45章 045、白莲密谋

仲春五月,河套平原上天气已经很暖和了。草长鹰飞,随着一阵阵微风的吹过,草原上点缀着的各色野花点头微笑。散落在绿草之中的羊群,如朵朵白云。吃饱了鲜草的羊儿时不时抬头咩咩叫着。远处几个牧人赶着大批的马儿在草原上奔驰。整个场景一片温馨祥和,把年初的血腥冲刷的干干净净。

自洪武初年放弃的东胜城进驻了大队的明军,随之而来的还有大批的工匠,以及大批的商人。大明朝廷要重新修建,扩建东胜城,作为与鞑靼俺答部的互市场所。这个消息就像天上的风,吹遍了整个河套平原。不少经常与边境汉人交易马匹牛羊的鞑靼牧民和商人也都赶来,希望在这里换到极度缺乏的茶叶、盐巴、丝绸布匹等等物资。

到达这里的大明的商人们也是兴高采烈。这次不是朝廷亲自与鞑靼交易,而是允许民间商人自己去进行交易,朝廷只收税而已。虽然二十五抽一的税率有些高,只收银两也比较麻烦,但相对于和鞑靼做生意的利润来说已经很低了。而且,运货进入这里不收税,只在交易的时候有山西布政使派驻的税官按每次的交易量进行收税。再加上来这里的一路上的关卡也都没有抽税,只要你的货物不被山贼抢了,那么运货到这里的成本已经低了很多。因此商人们对这次交易充满的信心。

这些商人还在出关的路上见到了许多告示,列明了严禁交易的一些货物,声明违者货物没收,货物的主人处斩。虽然知道那些物品利润更高,但在看见边关将士的严密检查,很多人都放弃了做这类货物生意的想法。平常的货物都能赚到不错的利润,这些商人就没必要拿自己的命来冒险。

新的东胜城在老城往南五里,已经用围篱圈了出来很大一片地方,现在正在打城墙的地基。能看出来,是一个中型以上的城堡,工地上热火朝天。此次建城也是朝廷破天荒第一次没有征发徭役,而是由承建的商家管吃管喝,并支付工钱招募工匠来修建。虽然工钱不多,但相对于一无所获的徭役,已经有着天壤之别。山西各地有一技之长的工匠纷纷赶来,报名参加修建。修建过程中不但建设速度加快,没有人磨洋工,连质量都比以往高了许多。这让承建的三江阁等商家和兵部、工部的监工人员长舒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调派到这里的边军是曾经抄了俺答大营的参将陈凤属下的八千步骑。他们在工地北面东胜老城的遗址里安营扎寨,负责这个地方的安全保卫工作。山西布政使司派出了一名叫胡春的知府连同他的幕僚,数名税官,算是简单的在这里建立了衙门。当然这个衙门现在只是设在了一个比较大的帐篷里,饱读诗书的胡知府很不舒服,催促着先建好府衙。因此在建设城墙的同时,知府府衙也开始了紧张的施工。

东胜新城离黄河不远,而沿河有不少地方适宜耕种。听到朝廷允许在东胜城周围开垦良田,并所有开垦的良田归开垦人所有,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侵占、投献;朝廷只收三十抽一的出产的消息后。附近的很多无地的流民拖家带口来到这里。租着三江阁提供的种子和农具,开始开垦土地和赶种稻麦。这里并不缺乏的马匹和经由三江阁等商家推广的马犁田法,让开垦土地的工作事倍功半。

有一些鞑靼牧民,看到这样的情景,也搭起了半固定的帐篷,准备在这里长住放牧。

在屡屡互相杀伐的大明边境上,东胜城一带显示出了勃勃的生机。这使得关注这里的俺答和钟原都稍微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如果能够这样平安无事的发展下去,这种互市模式会被推广开来,无论鞑靼还是大明的边境百姓,都有了安稳的生活环境和一直以来难以祈求的和平。

……

五月中,一队中型的商队到达了东胜新城这里。商队的领头人自称姓刘,圆圆的胖脸,常挂在脸上的人畜无害的笑容,让他看起来的确是一个商号的掌柜。这队商队却没有在这里停留,而是转向东,向着俺答部落的聚居地——丰州滩而去。对于这种明显违规的行为,胡知府却没有阻拦,任由他们离去。胡知府没有告诉陈凤,趁着暮色离开的商队也没引起陈凤的注意。

十天后,这队商队到达了丰州滩那里的一座堡子外。堡子建的很雄伟,占地很大,只比中原的小县城略小些。而围绕着这座堡子的是一片片开垦了的土地,绿悠悠的的麦苗已经长了很高,今年天气不错,收成应该不差。在俺答的游牧部落聚居地出现这样的场景让人觉得很奇怪,也令人惊讶。

站在堡墙上持刀拿枪的喽啰听见商队前面的人的喊叫,确认了一下,缓缓打开了堡门,商队鱼贯入内。沉重的堡门在他们身后又慢慢的关上了。领头的圆脸商人似乎对这堡子熟悉得很,领着商队穿街过巷来到了一所门外站着喽啰兵的院子外,院子里几排整齐的房子很像仓库。商队牵着驮马的脚夫把驮着货物的骡子马什么的都赶进了院子里。立刻出来几个人帮着卸货物,而圆脸的商人吩咐了几句就离开院子,走出门去。

走了一会,那商人来到了一所大宅子门前。宅子三进三出,占地很大。朱红色的大门两旁站着几个彪悍的守门家丁。门口蹲着两只大石狮,踩着绣球,瞪着铜铃般的大眼,张着血盆大嘴,注视着门前的街道。守门的家丁见了圆脸商人,仿佛很熟悉,忙进去禀报,顺便请他到门房先坐一下,喝点茶。

不一会里面传出话来,说坛主有请,一个仆从就领着这圆脸商人进了内院。

绕过影壁,穿过前院,到了正厅堂下。门前站着一个马脸中年人,穿金戴银,右手托着两个核桃,不停的转着。拇指上戴着个大大的翠玉扳指,无名指上还带着一个翡翠戒指,一副暴发户的做派。马脸中年人见到圆脸商人,忙走前几步,面带微笑做了一个长揖,嘴里说道:“李兄别来无恙否?赵某在此等候多时了”

那姓李的圆脸商人也忙回礼,“岂敢岂敢,有劳赵坛主挂念,李某幸不辱命,带回了货物,现在正在卸驮呢。”

两人客气一番,马脸拉着圆脸走进了客厅,吩咐婢女上茶。这客厅正面挂着无生老母像,一个慈祥的老太太,仙风道骨,手里拿着一卷经文,站在云端望着地上的芸芸众生。画像两边挂着一副对联:淤泥源自混沌启,白莲一现盛世举。画像下边是一个供桌,再往前点就是一张八仙桌,两边放两张太师椅,马脸和圆脸分别坐在两张椅子上。

俩人面前左右分别摆开两溜椅子,弄得像水泊梁山的聚义堂一样。这里就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信奉无生老母,以圣莲经作为自己的宝卷。那马脸中年人姓赵,叫赵全。圆脸的商人姓李,叫李自馨。他们本是雁门附近的农民,因土地被夺,无法生活,就假托白莲教之名,鼓动了一大批同样无地无食的汉人来到丰州滩这里开垦土地,繁衍生息。

这些精于稼樯的汉族人和年年在这里聚居一段时间鞑靼人经过不断的交往,相处甚好,甚至连俺答都知道他们,而赵全和李自馨也成了最大的走私商人——他们从山西走私鞑靼人需要的物资来换取金钱牛马等物。朝廷的闭关锁国政策让这些白莲教的教众小日子过得很不错。俩人现在俨然成了这里的土皇帝,人一安逸下来,就很快堕落了。

这次赵全听到大明朝廷和鞑靼开放互市的消息立刻坐不住了。他们知道,一旦互市开放,他们的垄断贸易优势就会消失,很难再像现在这样发大财。两人早已忘了带着这么多汉人出来的的本意,忘记了还有很多边境的同胞也需要和平和安宁。急急商议了一下,决定由李自馨去山西找以前的老关系商人采购些物品,他们要设一条毒计,来破坏互市。

李自馨去了快一个月,赵全天天心急火燎的盼着,终于把李自馨盼回来了。

“李兄,事情办得如何了?”喝了几口茶,说了点闲话,赵全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自馨微微一笑,“基本办妥了,明军军服带回来一百多套,刀剑难弄,只有五十把,还是花了大价钱,冒着杀头的风险弄到的。还是赵坛主分析的对,宣府那边的一些商人也不希望开互市,他们每年得的钱财不必咱们少。这次他们出了大力气,贿赂了宣府的几个管军械的指挥才拿到的。”

“他们还贿赂了山西布政使司的官儿们,把胡春派到了新建的东胜城管理。对咱们可有利得很,这次就是胡春放我的商队过来的。”

“不过呢,”李自馨皱了皱眉头,“东胜城那边驻扎了很多军队,人数不少,我没敢过去看。咱们要是动手会不会有麻烦?”

赵全奸笑了几声,说:“没事,东西弄来就好。我这就找百十号人,穿了明军的号衣,拿着他们的武器,去劫杀一批鞑靼牧民和商人。这事儿一出,凭鞑靼和大明两边以往的仇恨,俺答肯定兴兵报仇。只要一打起来,我看他们怎么开互市,东胜的那些兵,给俺答塞牙缝都不够,嘿嘿嘿嘿……”

李自馨听了也倍受鼓舞,兴奋地说,“事情要做的干净利落,还要留下线索,就让俺答以为明军出尔反尔,劫杀了这些人。到时候我看京城里的那位皇上,还开不开什么互市。跟咱们爷们儿抢饭吃,他还差这点儿呢,口桀口桀……”

俩人相对奸笑,声音恐怖,吓得堂外在地上找食吃的一群麻雀扑楞楞乱飞……

京城,紫禁城贤妃住的宫殿里,钟原正在和贤妃下五子棋。忽然钟原打了个喷嚏,嘴里念念叨叨说:“谁在背后嘀咕我呢?”

贤妃捂着嘴儿一笑,“瞧皇上这话说的,谁敢在皇上背后嘀咕您呀!

钟原摇摇头,叹了口气,抓起个黑子往棋盘上一放,“谁说不敢,他们哪,当着面骂我都敢,别说在背后嘀咕了。”

贤妃看钟原棋子落下,思考了一会,眼睛一亮,抓起一粒白子放在棋盘上,“五个了,皇上却是输了,给钱吧。”

钟原今天是来散心的,不过心不在焉,输得一塌糊涂。一看又输了,钟原伸手问黄锦要钱,黄锦哭丧着脸,把荷包翻了个底朝天,“皇上,您全输光了,没了。”

钟原这个气,骂了黄锦一声,“你就不会多带点?小家子气!”扭头冲着贤妃说:“爱妃呀,朕没银子了,先欠着,改天给你。朕要回宫看奏折了,今天先这样吧。”

“皇上,”没等贤妃喊完,钟原拉着黄锦逃也似的跑远了,剩下贤妃在那里气鼓鼓的说,“皇上欺负臣妾,欠臣妾的钱不给,下次再这样臣妾不玩儿了……”

……

————————————分割线————————————

穆尼里奥成为蓝黑新主帅,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么?

让我们为老龙最喜欢的教练和最喜欢的球队祈祷!祝他们白头偕老,婚姻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