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嘉靖梦天下
7909600000028

第28章 027、贩卖大典

等宫女们摆好了饭菜,钟原就让陆炳陪自己一起吃。陆炳和皇上已经很稔熟,也不拘束,坐下来陪钟原吃着饭就开始说事情。

“陛下,臣赚钱了!”陆炳兴奋的说。想了想,他觉得说的不妥,又改口道:“是陛下和臣赚钱了!嘿嘿,咱们的商号三江阁开张才一个多月就赚了一万五千两。这还没算捐出去的五千两银子和一千石稻米。要全部算起来,怕是赚了有三万五千两左右呢。这钱对臣来说虽不是什么大数目,但总算是臣没贪没抄家,凭自个本事挣回来的。此次进宫一是听说陛下龙体康复,特意来给陛下请安;二就是给皇上报个喜讯。”说着,陆炳的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朵边,一口白牙闪闪发光。“陛下,这么算来,一年下来怕有三十几万呢。按臣的份子算,一年能分到的银子怕有十多万。真正发大财了!”

钟原见陆炳的满眼闪银光的样子不禁莞尔,笑骂道:“瞧你那点德行,一年收十万两银子就叫赚大钱?咱们的本钱可是七十万两银子。扣除人工还有其他开支,一个月半成利都没有。就能把你高兴成这样?”

嘴上这么说,钟原心里也很高兴。现在没开发出什么赚钱的商路,只是小赚,但只要赚钱不赔就值得高兴,黄石能力还不错!只是钟原想不出为什么利润率这么低,就索性不再去想,继续说道:“你推荐的这个黄石做生意还不错,是个人才。不过叮嘱他们,该交的税都给交了。别给顺天府找不痛苦,惹得别人收拾他。让他们严格按照前面定的章程来做。你不要瞎指挥。你以后做事也要收敛些。最近就有言官准备参你呢。赶明儿把黄石他们俩叫进来,朕再嘱咐他们几句。顺便让他们把账本做一个副本也一起带进来给朕看看。”

陆炳没管赚的钱是几成利,只要年底有钱分他就高兴。听到有人参他,陆炳也不生气,嘻嘻哈哈笑着说:“臣遵旨。有陛下您撑腰,臣一点也不担心被言官参。不过陛下说说谁这么无聊,跟臣过不去?臣去把他请到镇抚司喝喝茶。不收拾他们,他们就不知道我的手段!”

钟原望着对经商缺根弦儿,油嘴滑舌的陆炳又好气又好笑。陆炳的茶比钟原前世那啥ICAC的咖啡还不好喝。镇抚司大狱就是塔克拉玛干——进去出不来。但他很喜欢陆炳的性格——直来直去,没多少弯弯绕肠子。这样的人好,打交道的时候不用时时刻刻提防。想着,钟原笑了笑说:“你呀,就不要瞎参合了,少给朕惹事。严世蕃已经吧言官的奏折压了下来。看来朕让他管言官也算歪打正着。”

陆炳现在听不得严世蕃的名字。他心里的气还没完全消——三江阁和四海当还一家挂半边儿对联呢。现在那两家铺子都快成京城一景了。如果不是皇上拦着,他早带人去把四海当给砸了。现在皇上对他以诚相待,还提携着他赚钱。他早就把找个同盟的想法跑到脑后,只想为皇上把事情办好。

听皇上提到严世蕃,陆炳气鼓鼓的说:“严世蕃能有那么好心?他那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心里不知道憋着什么坏呢。陛下,恕臣直言,他就是想看咱们的笑话。您别帮他说好话。就他那点破事儿瞒得了谁呀。写着他干得那些个坏事儿的纸,臣那里摞了半尺高。什么时候陛下想动他就开口,臣请他喝茶,绝对把他收拾的服服帖帖。”陆炳对自己创造了个隐语很满意,他决定以后要逮谁就说请谁去喝茶,那多清雅。

钟原笑了笑说:“得了吧你。京里的官你要看好了,京外一些要紧的地方大员你也盯紧点。禁军的事儿你办的怎么样了?”

听皇上问正事儿,陆炳立刻收起了玩笑的面容肃颜答道:“陛下,这件事情臣和张经张大人正在参详着办。当年于肃愍公建下的十二团营臣和张大人已经去看过,已经不成样子了,那些兵不整顿绝不能用。这才多长时间就人员参差不齐,缺额严重,连武器都生了锈。臣和张大人已经整过一次军,砍了些不开眼的家伙,裁撤了好些人。现在远远没有两万之数。臣和张大人准备再招点儿人补齐人数,就是要训练的久一些,短期被恐怕难出效果。过两天臣就写奏折,给陛下详细作汇报。”说到这里,他想了想又说道:“陛下派来的张大人能力比臣强,也很对臣的胃口,很不错。要是只有臣一个人,绝对忙不过来这么多事。”

虽然知道海内升平越久,军队就越颓废。但是钟原还是没想到情况竟然那么严重,立刻表态说:“成立并训练禁军的事情要抓紧!军事朕不懂,因此全权委托给你们办。缺人缺钱缺物就开口要,在这上面不要省。等兵科考完,你再从中选些人去禁军当将领。你也可以自己选些能力出众的人用,报上来朕都给批红。禁军的条例军令你们要多想想,不要被以前的军令条例所束缚,只要觉得有用有好处就试用。试用好了就定下来,再推广到其他各镇。禁军薪俸从普通的小兵到最高的将领都按边军的两倍发放。但拿了钱不办事儿可不行,事情办砸了,你就等着朕收拾你。”

陆炳点头应诺,心中对皇上这种用人不疑,不懂绝不瞎指挥的态度大为感激。

吃完饭闲聊了几句,钟原忽然看见屋角的几大箱永乐大典。他想起来之前还准备埋起来保存,不仅自嘲的笑了笑。转念想到三江阁,钟原有了主意,对陆炳说:“文明,朕想到了一个赚钱的法子,你想不想试试?”

陆炳现在对跟着皇上赚大钱是信心百倍。听皇上一说,他立刻来了精神,笑着说:“陛下尽管吩咐,只要能赚钱,臣就一定花十二分的力气去做。”说完他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不由得嘿嘿一笑。

钟原看着陆炳猴急的样子心中暗笑:这个人前不久还对商人看不起呢,这稍微尝点甜头,态度立刻就变了。利益真是这个世界最可爱的天使,也是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恶魔。想着,钟原说:“朕想卖书。”

陆炳攒足了劲听皇上的好主意。结果听到这么一个馊主意,他大失所望,立刻泄了气连连摇头说:“陛下这是馊主意。”说着红了下脸,对冒犯皇上表示歉意,接着又说:“其实臣之前也想过这个主意。臣觉得我朝的读书人众多,卖书应该很赚钱。但黄石劝臣不要这么想。他说要印书就要请工人雕版。这活儿很费工夫和时间。雕版用上好的木头,印出书来成本就高;可用差点的木头,印不了几张纸版就废了。因此卖书绝对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听他说完臣就打消了卖书的念头。不知陛下想卖什么书?如果陛下是想靠买书留下个好名声的话,咱们也可以赔着本卖一下。”话虽这么说,他还是期待皇上放弃那个馊主意。

钟原听说陆炳居然琢磨做什么生意能赚钱,大为惊奇,在心里面赞了陆炳两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朕想翻印永乐大典来卖。”

“什么!陛下您……”陆炳本想说:皇上您没病吧?可话到嘴边他才想起来这儿还有外人,皇上和自己亲是亲,那话说出去是大不敬。于是他赶紧换词儿,道:“您知不知道永乐大典有多少卷多少本书?!”陆炳都快晕了。他想道:翻印永乐大典!那是多大的工程?!当年光编纂抄写就用了五年!皇上一定是疯了!

“朕知道,朕从文楼搬了些来,现在正看呢。”钟原说着,往旁边努努嘴。陆炳这才发现屋角堆着几个大箱子,皇上书桌上也摊开着一本。这时他又听见皇上说:“朕觉得永乐大典是成祖当年命人集天下图书之大成,原样儿收录不少是经典图书编起来的。很多书民间现在可能都没了。书籍是记录历史和古人的思想的,只放在这里让朕一个人看未免有些浪费。因此不如刊印了卖到民间,也是教化万民的一个善举。”

钟原斟酌着语句希望说动陆炳。虽然强令也可以,但他怕有着抵触情绪的陆炳办成坏事儿。

“那也不成!”陆炳回答到是斩钉截铁,“成本太高!陛下,您想的是好事儿。可做好事也不能让咱们把老本儿都赔进去!这事儿臣不愿意!”倒不是陆炳胆子大。他怕皇上一时糊涂做错事,这么说也是为皇上好。

“你说得也对。那咱们先印经史子集这四类。朕先放消息出去,就说:大典存放多年稍有损坏,钦命修订,着天下有能力的书商来承接。到时候肯定没人会接。你就让三江阁接下来。然后朕出内帑十万帮补,先雕版印着,再看一版能印多少。印完算出每套的成本,咱们加上一成,不,加两成往出卖。这不是就又能赚钱又能把书给天下读书人看了么?不过要用最好的版,最好的工人,最好的校对。”钟原继续开导陆炳。

“陛下,这是个方法。可是您说了那么多个最好,这书要印出来它也没人能买得起呀!”陆炳也继续开导皇上。

“这事儿朕想过了。你把书印漂亮点。等装订好了朕写个总书名儿,再写一篇序。有了朕的御笔,你还怕没人买?再说了,这天下有钱人多着呢!你别以为你有多富,就是朕也没法跟那些大富商们比。他们虽不一定看书,但可能为了个名儿买书。还有天下那么多爱书的人,他们平时想看看这些书都没啥机会。现在有机会能看到,他们应该会买的。”钟原又开始画饼,“第一批别印多了。先可着十万两银子用。印多了朕也写不了那么多御笔。”之前写给商人的匾额还是皇后捉的笔,对外就称是御笔。不然钟原病重还要写字,那非要了他的老命不可。

皇上铁了心要发癫,陆炳也没辙了。但他还是决定把话说在前面:“陛下既如此决定,那臣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勉为其难去做。不过有件事要先说明,赚了钱臣也不要都扔里面再印。要是亏了钱就麻烦陛下您一个人背着。三江阁虽然陛下是大股东,可也有臣的心血。臣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倒了不是?再说那些钱也是陛下省吃俭用挪出来的,臣得对陛下的钱负责。”这话说得有理有据,还把自己撇干净了,顺带着还显得对皇上无比忠心。

钟原看着陆炳笑眯眯暗藏祸心的那张脸就想抽他。转念一想:算了,本来自己也没想靠这个赚钱,只是想保存下古人留下来的那点宝贵的财富。

“瞧你那点儿出息。见钱眼开的,小心钻进钱眼儿里出不来!”钟原笑骂道,有两个活宝朋友,生活才有了滋味儿。“就依了你,亏了算朕的。你既然费心也不让你白忙活,赚了给你半成,其他的归到三江阁朕的股份里。书可得印好了。你要是粗制滥造,朕就抄你的家来赔。”

“看陛下这话说的。我就当宝贝这么印,您就瞧好儿吧,绝对什么都是最好的。不过陛下您就等着赔钱吧。对了,您不是说以后不抄家了么?”陆炳打趣道。

“朕法外开恩,就抄你一家。什么乌鸦嘴,还没开始就咒着朕赔钱。抽你小子!”钟原也凑趣儿。心中的一件事儿有了谱,他也很高兴。

“陛下那是开恩么?……您别打,您还有事儿么?没事臣告退了。陛下身体刚好,千万别累着,早些休息。您放心,该办的事儿臣都帮您办得妥妥贴贴。您一定要养好身体,臣等着看您赔钱呢。”说罢,陆炳行了个礼,逃也似的告辞离开。

“这陆炳……”钟原看着陆炳的背影,心说:这是个好兄弟。

钟原就这样把卖永乐大典的事儿定了下来。

第一套永乐大典的经史子集类书籍于一年后刻成发行。一共十套,每套定价一万五千两,堪称中国有史以来最贵的一套书。不过一开始钟原高调处理:先是翰林院进谏要求修书;接着明发天下征集书商。当然钟原存了点私心——说内帑补助和御笔作序写书名儿。结果只有三江阁一家应征。等选定了三江阁,钟原才把内帑贴银子和御笔写书名的事公诸于众。弄得所有的书商都后悔莫及,恨不得用头把墙都撞塌了。

在招标方和投标方的共同作弊下确定三江阁为修理出版永乐大典的御用书商。而因为修永乐大典这件事,很多文人对三江阁也是另眼相待。印前十套书一共用了七万多,不到八万两银子。陆炳擅自把每套书的价钱翻了快一倍。就这样还是大卖,一上市就被人抢购一空。

卖这些书的时候还接了五十套的订单,甚至有人给了全额的书款。那些人说:要印一年?没事儿,您慢慢印。只要印得和之前一样漂亮,还有皇上的御笔就行。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我多的就是钱,就是没见过皇上的御笔。

后五十套不是原来的价钱了。钟原让黄石竞价出售,价高者得。为了不至于太过夸张,每套上限三万两银子。饶是这样,前五十套全是一口价叫到三万,犹豫了的人又后悔了一次。

这就是一百五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陆炳眼睛都红了。好在皇上当初没接他的话碴儿,给他分了半成,让他觉得很满意。

钟原也很满意!他一直对永乐大典的失散耿耿于怀——那是文化瑰宝呀!比后来没文化的野人弄得什么阉割了的四库全书好的太多了。一个是月亮,一个是萤火虫儿,没得比。现在民间藏了这么多,怎么着都能留些给后世了吧。

而卖永乐大典作为三江阁唯一的出版业务,一直持续了下去。先开始一部分一部分地卖,后来一整套一整套的卖。还出口到朝鲜,日本,安南,甚至后来的佛郎机等地。也算对大明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些都是后话。送走了陆炳,钟原很兴奋,就想找人聊天。他说道:“黄伴,咱们去皇后哪儿串门子去,今儿朕高兴!”

“皇爷,您要不去下康妃或靖妃那儿?她们都挺想念皇上的。再说皇爷也要雨露均沾呀。”黄锦小心翼翼的建议。

“狗东西,又收人钱了?你说你,怎么就不改改呢?再这样大嘴巴子抽死你。你是皇上还是我是皇上?少废话,摆驾慈宁宫!”钟原装作恶狠狠的说,黄锦吓得直缩脖子。不过日子久了,他清楚这位爷自从宫变醒了人变得出乎意料的随和。宫里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只有黄锦时不时地凑下趣。他每天跟着皇上,对皇上的寂寞深有所感。

“皇上起驾了!摆驾慈宁宫!”黄锦鼓足了中气大喊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