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使中学生感恩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7714600000028

第28章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4)

当母亲信中的温度慢慢降到了四五度的时候,我才蓦然发觉,这个秋天已经过完了。老天爷总是阴沉着脸,丢失了先前的热情。母亲在信中写道:“冬天到了,多穿点儿衣服,有空再去买几件厚点儿的外套,不要怕去逛街。要不我给你买了寄过去吧?”母亲仍记得我最怕的就是去逛街,所以我的大部分衣服都是母亲帮着去买的。

我回信道:“不用了,我自己会去买的。”而我要买的那些衣服,在我把所有的厚衣服都加在身上仍能感觉出寒意时,仍没有买回来。只有躲在厚厚的被窝中才能感觉到一种踏实的温暖。想起母亲来,才发觉她是多么的有先见之明。这床棉被是家里最厚的一床,当初我不肯带,是母亲硬逼着我带来的。理由是外面卖的没有家里的暖和。到现在我终于知道家里的任何东西都要比外面的好,真的。

天空低沉得似乎触手可及,北风呼啸着发出狂妄的吼声,目空一切。我躲在被窝中窃笑:是没有多少东西可以跟你抗衡,但是我有母亲准备的棉被,有母亲的爱,已足够藐视你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路过通告栏,顺便看了一下,有我的信和一个包裹,是母亲寄来的。会是什么呢?我猜测着。领回来了拿到宿舍一打开,一件黄色的毛衣膨胀着露了出来……是今年夏天母亲打的那一件。”龙儿,这几天天气预报说你们那里可能会下雪,要多穿点衣服。这件毛衣这两天打好的,冷时就穿上吧!”我一把抓起毛衣,掌心里一团柔柔的,暧暖的。仿佛又看到了母亲默默地坐在台灯下,前面放着编织书,母亲认认真真地用生硬的针法,把一颗爱心融于一条细细的、长长的毛线,绕上千丝万缕的思念,一针一针织就了这件曲曲绕绕的毛衣。穿在儿子身上,却是母亲的一颗心啊!蓦地想起一首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我念叨着,突然明白了母亲为什么会在我要走的时候想起为我打一件毛衣,而我呢?却将母亲的一份爱子之情,扔到了一旁。不禁感从中来,反问自己:我将如何去报答母亲的恩情呢?感觉着远方母亲的爱,喉间忽然一紧,鼻子一酸,一股暖流从脸上划过,又流入了心里。那男儿流血不流泪的信仰被我抛诸脑后,泪水终于再也忍不住了。

第二天一早醒来,窗外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了,昨晚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雪下得无声无息,覆盖了一切,充斥着每个人的眼睛。一场平凡的雪,却又是不平凡的。它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给我,开启了一扇通向母亲情感世界的大门,让我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母亲对于子女们的爱。

我将母亲织的毛衣穿在了最外面,此刻,心里已没有了一丝寒意。

儿行千里母担忧!不管孩子走到哪里,母亲的爱都会跟到哪里。这是所有母亲的大情怀。天热了别晒坏了,天冷了别冻着了,吃饭要准时,别交不好的朋友——母亲事无巨细的唠叨,有时候是通过电话线,有时候是通过一封封的书信,让你确信,母亲就在你的身边。谁说女人没有远见,每一个母亲都是一个预言家,她们准确判断着孩子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麻烦,并提前做好了解决的准备,就像《雪落无痕,真爱无声》中的那床御寒的棉被,母亲在儿子临行的那个夏天已经早早做好了预报。一个远行的人,孤独寂寞之时,总会感觉寒冷,总会想念母亲,因为,母亲就是那床御寒的棉被,就是那件防冻的毛衣。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继母第一次进我家门时,父亲说,永林,叫妈。我头一扭,哼一声说,我妈早死了。父亲很生气,顺手给了我一巴掌。父亲再扬起手时,继母忙把我搂在怀里,继母替我挨了父亲一巴掌。我从继母的怀里挣扎出来,跑到村后的树林里,在母亲的坟前跪下,妈,你咋扔下我不管,爸不要我了……我伤心地哭了许久。

永林,回家吧。我一抬头,继母站在我身后。继母也一脸的泪水。继母对着母亲的坟说,姐,你放心,我会把永林当做我亲生的儿子,该疼时疼,该打时打。

那时我家就父亲和继母两个劳动力,生产队按劳力分口粮。我们姊妹五个都是长身体的时候,特能吃。因而我们家总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继母就在屋后种南瓜,在树四周种丝瓜。继母为了多挣俩工分,每天天不亮就进城挑粪。挑一担粪,队里记两个工分,合8分钱。父亲要去挑粪,继母不让,她说父亲白天做重活儿太累。

继母进我家半年后,竟怀孕了。继母同原来的男人一起生活了七年,没有怀孕,那男人以为继母不能生,对继母不是打就是骂,后来干脆同继母离了婚。

父亲也为继母高兴。晚上,父亲从供销社买来二两白酒,自斟自饮。

但让我们一万个想不到的是,继母竟瞒着父亲去了医院,做了人流。父亲气得脸都青了。继母说,我们家要再添张嘴,咋办呢我的眼睛发涩,忙低下头去。我不想继母看见我眼里的泪。

五天后,继母又进城挑粪了。

还有五天就是继母40岁的生日了。

弟和妹花一块钱为继母买了一双棉纱手套。他们早把继母当亲妈了,嘴里妈上妈下的,叫得极甜。其实我心里叫妈已叫了上千遍,但当着继母的面就是张不开嘴。

我该送什么礼物给继母呢?左想右想,突然眼前一亮,有了。

这晚,我醒了许多次,生怕一觉睡到天亮。迷迷糊糊时,我听到了公鸡叫。公鸡叫第三遍,天快亮了,我悄悄地起了床,出了门,挑着粪桶就走。

走到造船厂,门是关着的。我大声地叫门。一位大爷起床,你干吗?我说,挑粪。我是星火村的。村里把造船厂的粪包下了,每年给造船厂点儿钱。大爷说,现在才两点,你咋这么早来替你妈挑粪?我装满了一担粪,挑在肩上时,两腿晃了一下,我站稳了,试着迈了一步,接着迈了第二步。出厂门时,大爷说,你少挑点儿。我说,挑少了,队里只给记一个工分。

走了一段路,我的肩就痛起来。粪桶从左肩换到右肩,右肩又换到左肩。实在走不动了,就歇一会儿。

后来扁担一上肩,肩就火灼样地痛。肩已磨破皮了,出血了,衣服上也是血。我咬着牙一步步往前移。

那时路上没有一个人,路两旁的树林里不时传来猫头鹰的怪叫声,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怕,只觉得累。

到家了,我把粪桶放下,轻轻地推开了门,蹑手蹑脚上了床。没过多久我听见门“吱呀”一声响,继母开门出去了。片刻,门又“吱呀”一声响,继母回来了。我听见继母问父亲,娃他爸,你去挑粪了?父亲说,没有呀。继母同父亲来到我房里,我故意装睡,打着轻微的鼾声。但我感觉到有人掀我的衣领。我说,谁呀?翻了个身儿。我不想让继母看见我血肉模糊的双肩。继母说,永林,别装睡,我知道是你,瞧你的肩……继母哭出了声。

妈,这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我的好娃,妈苦得值……继母一把搂住我,泪水扑嗒扑嗒掉在我脸上。

哦,我娃长大了懂事了……父亲想说的话也哽在喉里了。

一个女人,放弃了当母亲的机会,一手牵起丈夫的五个孩子当成自己的亲骨肉,这样的牺牲,可以称之为伟大。字里行间,我们都能看得出继母所承受的苦难,然而,面对这些磨难,她不仅丝毫没有退缩,相反,却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支撑起了这个家,这样的奉献,可以称之为崇高。当一个伟大而崇高的继母站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她抱以怨恨和敌视呢?继母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我们”的尊重,也赢得了读者的尊重。当主人公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挑回一担粪作为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时,继母哭出了声,那是由衷的泪水和欣慰的泪水,对于一个曾受到继子排斥的母亲来说,有什么比得上认同更重要呢?是的,是她用自己的爱,赢得了整个世界!一个鱼头七种味在朋友家吃晚饭,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红烧鱼刚上桌,朋友已不声不响地一伸筷,把鱼头夹到了自己碗里。

回去路上,灯火淡淡的小径上,我不禁有点儿疑惑:“一起吃过那么多次饭,我怎么都不知道你爱吃鱼头?”

他答:“我不爱吃鱼头。”

“从小到大,鱼头一直归我妈,她总说:’一个鱼头七种味‘,我跟爸就心安理得地吃鱼身上的好肉。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那上面说,所有的女人都是在做了母亲之后才喜欢吃鱼头的,原来,妈骗了我二十年。”朋友微笑着看我,声音淡如远方的灯火,却藏了整个家的温暖。”也该我骗骗她了吧,不然,要儿子干什么?”

我一下子怔住了,夜色里这个平日熟悉的大男孩,仿佛突然长大了很多。呈现出我完全陌生的轮廓。不久后的一天,我去朋友母亲的单位办事,时值中午,很自然地便一起吃午饭,没想到她第一个菜就点了砂锅鱼头。

朋友的话在我心中如林中飞鸟般惊起,我失声:“可是?”

朋友母亲笑起来嘴角有小小的酒窝:“我是真的喜欢吃鱼头,一直都喜欢。我儿子弄错了。”

“那您为什么不告诉他呢?”我问。

她慌忙摆手:“千万不要。孩子大了,和父母家人,也像隔着一层,彼此的爱,搁在心里,像玻璃杯里的水,满满的,看得见,可是流不出来,体会不到。”她的声音低下去,“要不是他每天跟我抢鱼头,我怎么会知道,他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大得学会体贴妈妈、心疼妈妈了呢?”

砂锅来了,在四溢的香气里,我看见她眼中有星光闪烁。她微笑着夹了一个鱼头放在我碗里,招呼我:“尝一尝,一个鱼头七种味呢。”

学着她的样子,我细细地吮咂着。第一次,我那样分明地品出了,它七种滋味里最浓烈、最让人心醉的一种:爱。

我们对待生活,常常只去品尝一种滋味,痛苦的时候只知道辛酸,快乐的时候只记得甜蜜。一个鱼头尚且有七种不同的味道,又何况我们复杂而善变的世界呢?其实,人生就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由不得我们不百感交集。我们常常自以为是地认为了解父母,以为因此能够用行动回报父母的良苦用心,但事实往往背道而驰,就像那个粗心的儿子一样,仅仅凭着自己的感觉就剥夺了母亲喜爱的“美食”。但是,母亲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品尝到了作为母亲最美味的食物——爱,儿子的体贴和关照。是真诚的报答和感恩。也许儿子永远不知道母亲爱吃鱼头的秘密,那么就让这个秘密一直延续下去吧,因为这个秘密,让母子之间的爱,在一道菜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那何尝不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呢母亲给出的答案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人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人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个巨大的宝藏,那里面蕴藏着无坚不摧的能量和威力。当那个先天不够聪明的孩子怀疑自己为什么总考不到第一名时,善良的母亲不愿意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这个孩子曾是个普通的孩子,但最终成就了不一样的人生,只因为母亲给出的不一样的答案。如果我是那略显笨拙的海鸥,如果我是那从沙滩飞入天空需要很长时间的海鸥,那么,我一定要让自己及早地预知到海浪的到来,也许我能够告诉自己及早地起飞。俗话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我想也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别忘了告诉自己:你是最优秀的!你很有潜力红糖饺子我和一般人不一样,打小,伙伴们在我身后喊“拐子妮,拐子妮,嫁给光棍当媳妇儿”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冬天,穿着厚棉衣的孩子们爱玩沙包,但我是孤单的。没人愿意和我在一起。回到家,我缠着妈妈给我缝一个。妈妈摸着我的头,泪珠儿就一颗一颗掉下来,掉进我脖子里,冰凉冰凉的。

然后,我就拿着妈妈给我缝的新沙包,兴冲冲地跑到街上。我学他们的样子跳着往前踢,结果,重重地摔在地上,手上擦出了血,我也不停止,旁边是伙伴的嘲笑声。我咬着嘴唇,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妈妈来了,她冲过来把我紧紧抱住。她的身子在急剧地颤抖。

我在她怀里挣扎着哭喊:“为什么我玩儿不成?为什么?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我是拐子?是不是?”

妈妈没有回答,她只是一遍又一遍地给我擦泪。

就在那一年,8岁的我,终于知道了自己是个拐子,是个没用的残废。

从此,我开始沉默。在学校,课余时间我除了看作文就是读童话;回到家,就缩在自己的小屋里把妈妈的碎布拼成美丽的房子、小树和小女孩。我在封闭的空间里幻想着自己的未来能像白雪公主一样。

过年了,妈妈破天荒包了一个红糖饺子。她说,老家过年,总要包一个红糖饺子,谁吃到谁就是最有福气的人。我站在炉火旁,看妈妈把饺子下到锅里。我想当那个最有福气的人。

吃年夜饭时,妈妈一再叮嘱:小心点儿哦,红糖饺子不知在哪个碗里呢!尽管这样,我还是被红糖饺子“甜甜”地烫了一下,我兴奋地大叫:“我吃到红糖饺子了!我是咱家最有福气的人!”妈妈笑了,哥哥姐姐也用近乎嫉妒的眼光看着我。我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也就是在同一年,我的成绩稳居年级前三名,我的手工制作得了全市三等奖,我的作文也在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我开始忽略身体的缺陷。

有什么可怕的呢,我是一个最有福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