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景电之父:李培福
7689300000012

第12章 生产生活两手抓

穷困,景泰川老百姓的穷困,就是因为缺水。他走到哪里,“一个鸡蛋的故事”讲到哪里,鼓励“景电”创业者,时刻记着群众生活,搞就搞一流的工程,搞就搞老百姓放心的工程。

1971年仲夏的一天午后,李培福的吉普车路过条山,看到几个年轻人,穿着四个兜的制服,头发有点长,好像要到芦阳去。从穿着上看,应该是“景电”的职工,如此大忙时节,竟然还有人去逛县城,是该问问清楚。李培福停下车,下去一问,果然是工程施工人员,间歇的空儿,要到芦阳理发。

理个发要到几十里外的县城,还是徒步。不过,没办法,年轻人爱美,跑大老远理个发也不算过分,因为别的地方没有理发店。李培福思绪万千,由理发想到了洗澡,由洗澡想到了临时住宿,进而想到了买点针头线脑、洗洗涮涮的事……是的,要让职工舒舒心心搞建设,后勤服务就要跟上,李培福决心筹备成立“指挥部服务站”。

经过多方物色,找到了曾经在部队有过办服务站经验的李润生同志,要他在短期内筹建起“指挥部服务站”,包括招待所、浴池、理发店、日杂商店,以后还要办起蔬菜加工厂、面粉加工厂、副食品加工厂。人员和经费找姜作孝,由他统一安排,资金上予以倾斜,保证服务站的正常运行。

一年时间了,大家都知道李培福干事向来雷厉风行,今天布置的工作任务,说不定哪一天就要视察,他爱讲个主观能动性,说人这个东西,不逼不出效率。

李润生筹资金,建场地,招收工作人员,预购物资,多管齐下,几项工作同时进行,不到一个月时间,“指挥部服务站”办起来了。在筹建过程中,最容易解决的是工作人员问题,要哪方面的人就有哪方面的人,招待员、澡堂工、理发员、售货员,一报名一大批,都可以“择优录取”,因为职工家属中有的是人才。

浴池开业的第一天,刚开门不久,李培福就来到了现场,似乎他有分身法。他拄着拐棍,穿着布鞋,不顾水气,不顾水渍,站在澡堂子(公共大浴池)边,这儿敲敲,那儿捣捣,看水泥是否结实,耐用不耐用,还伸手摸了摸池水的温度,大声问正在洗澡的工人:“怎么样?”几个正在洗澡的小伙子赤条条地圪蹴在水里,怪不好意思地说:“李指挥,太好了!太舒服了!我们一年多了都没有洗过澡了!”李培福听了,点头微笑,并且说:“好,满意就好,这才是个开头,以后工程建成了,你们的日子比蜜甜。”还对工作人员说,要天天开门,要延长营业时间,搞好服务,保证下班的职工都能洗上澡。

接着,李培福来到理发室,看到理发员是两个小姑娘,羞羞答答的,他执意要理个发,两个小姑娘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敢动手。她们不知道总指挥是多大的官,可知道这是一个副省长级的总指挥,这样大的官见过的人有几个?

李培福坐在理发椅上,不发话,转来转去。站在门槛上的李润生急得直搓手,一个剪发头的姑娘看了一眼李润生,怯生生地拿起苫单,熟练地围在李培福的脖子上,开始给总指挥理发。李培福问那位姑娘,多大了,哪里人,父母干什么工作,哪个单位的……很快,消除了小姑娘的胆怯心理,发也理好了,另一个姑娘给洗了头。李培福又要刮胡子,李润生真有点担心,如果小姑娘手一哆嗦,剃伤了总指挥的脸,可就不好交代了。可是,剪发姑娘似乎没有意识到李润生的担心,拿起剃刀,刷刷刷刷,不但刮掉了胡子,还给刮了额头、鼻凹,连耳朵里都刮到了,手艺之熟练,连李培福都没有想到。

李培福照了照镜子,左转右转,很满意,表扬了两位小姑娘,并且对李润生说:“李站长,你的工作很扎实,用人得当,好好总结经验,把服务站办得红红火火。”李润生一颗提悬的心才放到了胸腔里。

在视察商店时,李培福看到只有一些日常用品,商品不全,品种不多,便嘱咐李润生,要逐步充实商品,还说,适当搞一点香烟,白酒,毕竟是指挥部的商店,是副省级的商店,要摆点架子,上点档次。说得李润生摸着头笑了。还指示李润生,招待所不搞特殊化,重点搞好卫生清洁工作,搞好服务态度,要干干净净、热热情情、勤勤恳恳,让人住得舒心就行,浮华的生活容易让人堕落。

春节前,服务站加工了一批面粉,调来了几样副食品,准备分配给职工过年,其中还有5斤优等粉。李培福亲自到库房验货,看到优等粉袋子,打开用手捻了捻,沉下脸色,对李润生说:“这就是优等粉?分明是糁子(颗粒状的面粉)嘛,这种东西能分给职工过节吗?油费上了灯不亮,你要亲自去重新加工!职工过不上一个好年,就要批判你哩。”时间紧迫,李润生带领人马,连夜开车到一百公里以外的古浪县大靖公社进行二次加工。大靖就那么一台钢磨,年前群众多少都要磨点面粉,磨务(准备磨的粮食)成山架岭,磨面的人一家挨一家排成了队,李润生好说歹说,下话求情,总算插了队,赶在大年三十前,把面粉分给了职工。

春节过后,李培福把李润生叫到办公室,询问了年前加工面粉的事情后说:“李站长,看来面粉加工厂是非办不可了,我们有粮食,却没有地方加工,还要办蔬菜加工厂、副食品加工厂,等条件具备了,还要办缝纫厂、养鱼场,总之,要配合工程建设,大办社会服务,办好社会服务,办全社会服务,眼光往远里看,要想办法,要自力更生。”

几天时间,“指挥部服务站面粉加工厂”办起来了,两台钢磨,是当时省内乃至国内最先进的。一台用来专门加工自家的粮食,一台用来解决附近群众的磨面问题。因为面粉加工得好,服务态度好,不但景泰的群众乐意前来磨面,就是古浪、靖远的一些群众,也赶着驴车、马车,不怕花时间,前来磨面。这样,不但解决了指挥部内部的磨面问题,还搞了创收,以厂养厂,增加了经济收入。

不久,豆制品厂、酱油厂、老陈醋厂、泡菜厂、缝纫厂都办起来了,除技术员以外,吸收了大量的职工家属为工人。这些工人,跟工程建设职工一样,同工同酬,都是国营单位编制。这样,大大解决了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稳定了工程建设队伍。

1971年“国庆”前夕,“‘国庆’上水”的攻坚战打响了,一些技术人员连天赶夜地工作,回到基地往往赶不上吃饭,就到日杂商店买一点儿点心之类的食品充饥,久而久之,有人患上了胃病,常常不想吃饭,但工作照常不误。有位技术员,名叫张凤琴,单身职工,一连几天都没好好吃过一顿饭。李培福知道后,把食堂管理员叫来,狠狠批评了一顿,叫他去询问张凤琴,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当做“病号饭”送去。并且指示食堂管理员,今后再有人病了,特别是单身职工,一定要做“病号饭”,办不好就要“批判哩”。

食堂管理员派人询问了张凤琴,说是想吃鸡蛋面片子。当时,鸡蛋不现成,要到老百姓家里收。为了顺便改善一下其他职工的生活,管理员专门跑了一趟红墩子,那里养鸡人家多,可以多收一些鸡蛋。一个鸡蛋两分钱,管理员收了一些,返回时,一个娃娃拉着管理员说:“你再等一等,我们家的老母鸡正在鸡窝里下蛋呢,收上喀吧。”结果,管理员收了一个烫烘烘的鸡蛋。

吃饭时,管理员瞅空子给李培福讲了这个烫烘烘的鸡蛋的故事,李培福沉默了,使命感更强烈了。

(闪回:那是李培福九岁时,他给李善人家放羊,有一天,他在树上掏了一窝鸟蛋,有七八个呢,糊上泥,点了一些柴火,放在灰堆里烧,烧熟了,剥了皮,吃起来真香。可是,他只吃了两个,剩下的装在口袋里,拿回家让弟弟吃,可口袋不知是什么时候破的,鸟蛋漏得一个不剩,他惋惜极了,找了好几天,没找到一个。)

穷困,景泰川老百姓的穷困,就是因为缺水。他走到哪里,“一个鸡蛋的故事”讲到哪里,鼓励“景电”创业者,时刻记着群众生活,搞就搞一流的工程,搞就搞老百姓放心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