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液科速查手册
7592400000014

第14章 白细胞疾病(6)

(2)免疫学检查:T-LGLL常有体液免疫异常,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多克隆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循环免疫复合物及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可以阳性。这些患者也可存在细胞免疫缺陷,大多数NK-LGLL患者免疫功能增强。

3.检查注意事项外周血和骨髓见到大颗粒淋巴细胞,是诊断本病的关键,应由有经验的医师很仔细地检查血片细胞形态。

其形态学特点:胞质丰富,浅蓝色,含有数个或粗或细的嗜天青颗粒,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呈块状,核仁不易见到。酸性磷酸酶(ACP)染色强阳性,特异性脂酶(CE)阳性,非特异性脂酶(ANAE)染色弱阳性或阴性。对怀疑为T-LGLL的患者都应作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和TCR基因重排检测。

诊断标准

国内诊断标准如下。

(一)临床表现

1.T-LGL型反复感染,脾轻度增大,可有全身B症状,部分患者症状类似风湿性关节炎。

2.NK-LGL型B症状明显,肝、脾增大,淋巴结及胃肠道易受累。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中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数>5x109/L,其中大颗粒淋巴细胞占50%~90%,持续6个月以上。

2.骨髓象可见红系细胞增生低下,髓系细胞成熟障碍,大颗粒淋巴细胞呈间质性浸润、散在成团。

3.免疫表型

(1)T-LGL:CD3+、CD8+、CD16+、CD57+、HLA-DR+、TCRα毬+;CD4-,CD56-。

(2)NK-LGL:CD2+、CD10+、CD56+;CD3-、CD4-、CD57-。

当患者反复感染伴有外周血淋巴细胞持续升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时,应考虑本病,若细胞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符合上述标准,可作出诊断。

治疗要点

(一)治疗原则

提升中性粒细胞,预防感染;以支持治疗为主,联合化疗。

(二)具体治疗方法

大多数T-LGLL患者的病程较慢,中位生存期可达10年以上,多数患者需要治疗。NK-LGLL对大多数联合化疗无效,很少能取得长生存。LGLL并发症的出现和死亡与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关,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合适治疗尚有争议。

1.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

(1)糖皮质激素:1mg/(kg·d),可暂时性改善症状,但有高血压、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一般不单独应用。

(2)甲氨蝶呤:10mg/m2,口服,每周1次,有效率可达60%。

(3)伴反复感染者,可用环孢素(环孢素A)12mg/(kg·d),皮下注射,但可导致免疫力下降;应用G-CSF/GM-CSF,剂量为5μg/(kg·d),提升白细胞至正常。

2.伴有输血依赖的贫血或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环孢素(环孢素A)12mg/(kg·d),1个月。待血红蛋白逐渐上升,淋巴细胞下降后,以150mg,每日2次维持。

3.脾大伴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溶血性贫血,可行脾切除。

4.晚期病例可选用嘌呤类似物。

疗效标准

由于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甚为少见,尚无公认的疗效标准,如果给予治疗,可参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标准。

1.完全缓解(CR)无临床症状及脾大。血象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4x109/L。

2.部分缓解(PR)脾缩小≥50%以下。血常规:中性粒细胞>1.5x109/L或较疗效前增加50%以上,淋巴细胞绝对值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

3.稳定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4.恶化症状加重,脾增大50%以上。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加50%以上。

类白血病反应

类白血病反应指并非由白血病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显著增多和(或)出现幼稚的血细胞,与某些白血病类似,但随后的病程或尸检证实没有白血病。本病最多见于细菌和病毒的严重感染,亦常出现于恶性肿瘤广泛播散、急性溶血、组织损伤及某些药物反应。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男女发病率无差别。其分型较多,包括粒细胞型、红白血病型、浆细胞型以及混合细胞型,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型最多见。其治疗和预后取决于引起该反应的基本疾病,如果这些基础病是可以治愈的,则类白血病反应也会消失。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取决于该病本身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其症状、体征因原发病不同而异。

1.主要表现最常见继发于重症感染而出现发热,多见高热,常有明确的感染灶。或肿瘤患者无感染迹象而出现不明原因的白细胞计数增多等。部分患者因合并DIC出现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瘀斑、鼻出血、齿龈出血、女性患者月经过多,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部分患者有肝脾、淋巴结增大,但多与原发病同时出现。

2.次要表现偶可因高白细胞产生淤滞症状,如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因过敏所致的类白血病反应还可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

3.误诊分析

(1)对有发热或出血的患者伴淋巴结肿大、脾大时,与白血病的鉴别较困难,应注意寻找是否有原发病;有无细菌、真菌及寄生虫感染;有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病等)及肿瘤性疾病(肾肿瘤、白血病等)。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锂等药物。有无严重烧伤、挤压伤、电击伤;有无中毒、急性溶血或大量失血;是否处于骨髓抑制恢复期等。

(2)恶性肿瘤发生骨髓转移,甚至以骨髓转移为首发症状时应与类白血病反应鉴别,又应与原发白血病相鉴别,应寻找原发病灶。临床多无贫血及血小板减少,骨髓片可提示有癌细胞。尽管类白反应的血液学改变多种多样,绝大多数病例骨髓无明显异常,且血象只限于白细胞系列,一般不涉及红细胞系列和巨核细胞系列(除失血、溶血所致者外)。

辅助检查

1.首要检查

(1)血常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白细胞计数一般为(50~100)x109/L。白细胞分类可见少量幼稚细胞,但以较近成熟阶段细胞为主,原粒细胞很少低于15%,无Auer小体。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常出现中毒性颗粒和空泡。

(2)骨髓:造血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可有核左移,但原始粒细胞极少超过20%,一般无Auer小体。红系和巨核系一般正常。

骨髓转移癌所致类白血病反应还可见数量不等的癌细胞。

2.次要检查

(1)X线或胸部CT:可提示有无肺结核、肺部感染。

(2)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正常或升高,四氮唑蓝染色在感染性类白血病反应时显著增高。

(3)B超:白血病患者多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4)骨髓活检:窦状血管正常或轻度增多,常有假戈谢细胞,肥大细胞易见,含铁颗粒巨噬细胞可显著增多,脂肪细胞分布异常,大部分分布在骨小梁旁。

(5)遗传学检查:无Ph1染色体。

3.检查注意事项

(1)结核病可引起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高达220x109/L,应注意与白血病鉴别。

(2)血象检查是诊断的关键,原发病缓解好转后血象随之恢复正常是最主要的诊断依据。骨髓检查的主要意义在于排除白血病的存在。

诊断标准

1.有明确的病因如较为严重的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大出血、急性溶血、过敏性休克、服药史等。

2.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测定值基本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

(2)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在30x109/L以上,或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成熟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往往出现中毒性颗粒和空泡,骨髓象除有增生、左移和中毒性改变现象外,没有白血病的细胞形态畸形(如细胞核与细胞浆的发育不平衡、细胞核畸形、核仁多或特别大等),没有染色体异常,BCR/ABL融合基因阴性,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增高。

(3)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轻度或明显增多,分类中成熟淋巴细胞占40%以上,并可有幼稚型淋巴细胞出现。

(4)单核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在30x109/L以上,单核细胞>30%,并可有幼稚单核细胞出现。

(5)嗜酸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以成熟型为主,骨髓原始细胞不多,也无Ph染色体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形态异常等。

(6)浆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增高,外周血中的浆细胞分类计数增高,常高于5%,可见幼稚浆细胞。同时中性粒细胞左移,单核细胞相应增多。骨髓象示浆细胞系统增生活跃,一般低于20%,可见少量的幼浆细胞,甚至原浆细胞。

(7)红白血病型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中有幼红及幼粒细胞,骨髓象中除红细胞系增生外,尚有粒细胞系增生,但无红白血病中的细胞畸形。此外,还需排除其他骨髓疾病(如结核、纤维化、恶性肿瘤转移等)所致的幼粒幼红细胞增多症。

(8)白细胞计数不增多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不升高,但外周血象中出现幼稚细胞。

其原发病去除后,血象变化可恢复正常。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去除病因,加强支持治疗。

2.具体治疗方法

(1)原发病的治疗:如有重症感染的患者,应重点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部位经验性加用抗生素,如有病原微生物药敏实验,则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有脓肿需及早手术切开引流。恶性肿瘤需要化疗或放疗等。

(2)支持、对症治疗:对严重贫血患者应及时输成分血;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还应根据其分期积极纠正DIC。

3.治疗注意事项类白血病反应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很少超过100x109/L,且不治疗原发病该病很难控制,临床基本不采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关键是必须首先通过骨髓穿刺除外原发血液系统疾病,明确原发病后才能针对病因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常具自限性。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多散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15~30岁青年人,35岁以上患者少见,男女之比为3:2,但20岁以下女性略多。在青年学生中多以晚秋至初冬发病。病毒携带者和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口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偶可经输血或飞沫传播。一次得病后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再次发病不常见。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多样,近半数患者有头痛、头昏、畏寒、鼻塞、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6岁以下多呈不显性感染或表现为轻症咽炎或上呼吸道炎。

15岁以上青少年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的比例为1:(2~4)。

1.主要表现

(1)发热:体温38.5~40℃,可呈弛张热、不规则热或稽留热,热程数日至数周,甚至长达2~4个月。可伴有畏寒、寒战,病程早期可有相对缓脉。

(2)淋巴结肿大:60%的患者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最为常见,腋下、腹股沟次之,胸廓、纵隔、肠系膜淋巴结偶亦可累及。直径为1~4cm,呈中等硬度,分散而不粘连,无明显压痛,不化脓。肿大淋巴结消退缓慢,通常在3周之内,偶可持续较长的时间。

(3)咽峡炎:半数患者有咽、腭垂、腭扁桃体等充血、水肿或肿大,少数有溃疡或假膜形成。患者咽痛,腭部可见小出血点,齿龈也可肿胀、溃疡。

(4)肝脾大:脾大多在肋缘下2~3cm。少数病例有肝大,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及黄疸。

(5)皮疹:比较典型者为黏膜疹,表现为多发性针尖样瘀点,见于软、硬腭的交界处。躯干部位多形性皮疹,有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结节性红斑、荨麻疹等,偶呈出血性。常在起病后1~2周内出现,3~7日消退,不留痕迹,无脱屑。

2.次要表现

(1)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系统并发症是早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死亡的首要因素。主要表现为急性脑膜炎、神经根炎、脑干脑炎等,发生率为1%,通常发生于起病后1~3周。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失眠、惊厥、昏迷、偏瘫、脑膜刺激征等。偶可出现急性小脑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表现为言语不清、眼球震颤、步态蹒跚、共济失调、截瘫等。大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且很少留后遗症。

(2)呼吸系统:主要为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肺部出现斑点状阴影,少数伴胸腔积液。患者可出现干咳,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病理变化与其他病毒性肺炎相似,一般在1~4周内自行消退。

(3)心血管系统:并发心肌炎时心电图示T波倒置、低平及PR间期延长,并可致猝死,尸检发现心肌纤维呈严重坏死性炎症改变。

(4)肾:急性肾炎的发生率可高达13%,临床表现为迅速出现的水肿、尿中出现蛋白、颗粒管型和细胞管型,尚可引起一过性尿素氮、肌酐升高,但急性肾衰竭罕见,肾病变一般可逆,预后良好。

(5)腮腺肿大:多见于病程1周左右,为双侧性,伴中度压痛,不化脓,约1周消退。

(6)其他并发症:胃肠道出血、心包炎、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继发感染、脾破裂等。

3.误诊分析

(1)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可出现发热、肝脾大等,但咽痛和颈淋巴结肿大较少见,血清中无嗜异性凝集素及EB病毒抗体,确诊有赖于病毒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测定。

(2)儿童尚需与急性感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鉴别,多见于幼儿,大多有上呼吸道症状,淋巴结肿大少见,无脾大;白细胞计数增多,主要为成熟淋巴细胞,异常血常规可维持4~5周;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血清中无EB病毒抗体出现。

(3)本病尚应与甲型病毒性肝炎和链球菌所致的渗出性扁桃体炎鉴别。还需要除外风疹、流行性感冒、伤寒、布鲁菌病、斑疹伤寒、淋巴结结核、猩红热、病毒性脑膜脑炎、白喉、大叶性肺炎等鉴别,依据咽拭子、血培养、病毒分离、血常规、骨髓检查、X线胸部摄片、各种血清免疫试验等,一般不难作出诊断,确诊有赖于病毒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测定。

(4)本病因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升高,也需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相鉴别,骨髓细胞学检查有确诊价值。

辅助检查

1.首要检查

(1)血常规:疾病初期时白细胞计数正常,发病后10~12日白细胞计数常升高,可达60x109/L,第3周恢复正常。在发病的第1~21日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其占外周血有核细胞数的比例可达10%~30%,在10%以上或绝对值大于1x109/L时具有重要意义。血小板计数可减少,极个别患者有粒细胞缺乏或淋巴细胞减少,大多见于病程的第1个月内,可能与异常免疫反应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在整个病程中并不消失,在恢复期常见增多。

(2)骨髓象:骨髓中可见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网状细胞可能增生。并可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但此现象亦有可能为外周血液稀释所致。骨髓偶可发现肉芽肿病变。

(3)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率达80%~90%,其原理是患者血清中常含有属于IgM嗜异性抗体,可与绵羊红细胞或马红细胞凝集。嗜异性凝集素效价从1:50~1:224均具有临床价值,一般认为其效价在1:80以上具诊断价值。若逐周测定效价上升4倍以上,则意义更大。抗体在体内持续的时间平均为2~5个月。较晚出现嗜异性抗体者常常恢复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