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液科速查手册
7592400000013

第13章 白细胞疾病(5)

骨髓中毛细胞比例也可明显下降,但很少完全消失,网状纤维亦存在。脾亦可缩小。增加剂量和延长治疗周期并不增加疗效,仅增加不良反应。停药后易多复发,多在停药6~31个月复发,小剂量维持治疗可延长缓解期。停药复发者再用干扰素α或核苷类似物治疗均有效。但CD5+和不典型HCL对干扰素α治疗反应差,对那些有严重的血细胞减少的患者作用受到限制,尤其是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低的患者。

3.其他治疗

(1)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对于应用pentostatin或cladribine之前、应用过程中或用后合并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可以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μg/(kg·d),直至白细胞计数升至正常。

(2)脾破裂、脾型HCL、中、重度脾大患者、血小板减少引起严重出血的患者,其骨髓有巨核细胞,考虑血小板减少与脾功能亢进有关可行脾切除术。脾切除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而且约2/3的患者可取得血液学缓解,多数研究证明脾切除可延长生存期。

术后2~3个月评价其疗效,术后6个月达最大效果,无效可应用核苷类似物。

4.治疗注意事项在低于10%的患者中,脾大和全血细胞较少的程度较轻,疾病相对稳定时可密切观察。当出现血细胞减少,包括Hb<120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0x109/L,血小板<100x109/L,有症状的脾大、反复感染、淋巴结外组织受累、自身免疫综合征、白血病或进展性疾病时需要治疗。

疾病早期发生全血细胞减少时,应注意迅速控制感染,尤其是非典型分枝杆菌的感染。

该病自然病程较长,复发后仍然有药物可使患者生存期延长,若达到完全缓解5年以上,应用同样药物仍可能达再次缓解。

疗效标准

1.完全缓解

(1)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

(2)血象恢复正常:Hb≥120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x109/L,血小板≥100x109/L。

(3)外周血和骨髓中多毛细胞消失或骨髓中多毛细胞<5%。

(4)骨髓活检:无HCL证据,网状纤维恢复正常。

2.部分缓解以上各项均有改善,但未全部恢复到正常。血象三系细胞应有两系以上恢复正常,血及骨髓中多毛细胞减少至原有的50%以下。

3.改善以上各项指标有改善。血象三系细胞中至少一系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血及骨髓中多毛细胞减少不到50%。

4.无效以上各项均无改善。

幼淋细胞白血病

幼淋细胞白血病(PLL)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淋巴细胞白血病,属于一种起源于B或T细胞的外周淋巴细胞肿瘤。有人认为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种临床和形态学变异型,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10%左右。发病以中老年为主,一般在50岁以上,多见于男性,呈亚急性临床经过,其特征为约50%的外周血白血病淋巴细胞为幼淋巴细胞。PLL中有80%为B细胞性,20%为T细胞性。

临床特点

本病病程可以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以慢性居多。50%以上的患者诊断时年龄在50岁以上。本病有性别易感性,男:女为2:1。早期无特异性表现,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淋巴结、肝脾大及血象异常。

1.主要表现初始症状包括疲乏无力、体重下降、纳差,常有低热及复发性口腔溃疡,少数患者有骨痛及获得性出血倾向。脾大是本病的特征,约2/3患者可有巨脾及出现腹部胀满不适。肝呈轻到中度肿大,B-PLL很少或没有淋巴结肿大,而T-PLL淋巴结肿大常见。约1/3T-PLL患者早期可有皮肤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常见躯干、面部、手臂皮肤,常表现为弥漫性浸润性红斑,无脱屑、非紫癜性的丘疹、非瘙痒性红皮病;某些病例皮肤浸润酷似蜂窝织炎,对抗生素治疗无效。部分患者因高白细胞血症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肺栓塞等。

2.次要表现极少数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白血病性胸腔积液或腹水。

3.误诊分析

(1)CLL也以老年人居多,也可有脾大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明显增高,应该注意与PLL鉴别。CLL大多病情进展缓慢,病程可长达数年、10余年以上,而PLL病情呈进展性,治疗反应差,生存期仅1年左右。PLL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远高于CLL,可大于100x109/L。PLL的淋巴细胞带清晰的核仁,而CLL的淋巴细胞为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无核仁。此外,10%的B-CLL的白血病细胞呈混合性,即以小淋巴细胞为主,但尚有10%左右的淋巴细胞为幼稚型,可有核仁,有时可高达50%,称为CLL/PLL。

80%的CLL/PLL其幼稚淋巴细胞比例稳定,临床表现、免疫表型、病程及生存期和典型的CLL无区别,有人称为CLL的变异型,可根据临床表现及免疫表型与PLL区分。此外20%的CLL/PLL在病程中可转化为典型的PLL,转化后平均寿命仅9个月。

转化型CLL/PLL根据转化前存在典型的CLL临床及免疫表型特点,也不难和PLL鉴别。

(2)毛细胞白血病也有脾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的特点,但HCL患者外周血以全血细胞减少居多,而PLL者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HCL的淋巴细胞为毛细胞,PLL的淋巴细胞大多有核仁,形态上两者明显不同。HCL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阳性,而PLL为阴性。电镜下HCL可见显著的毛状凸起及板层-核糖体复合物,PLL则有明显的核仁,无典型毛状突起。此外免疫表型也能鉴别。

(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疾病进展快,也可发热、有时脾明显肿大,血及骨髓有大量幼稚淋巴细胞,也需和PLL鉴别。

ALL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PLL则主要见于老年人。ALL常伴浅表淋巴结肿大,而PLL仅见于部分T-PLL。ALL的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染色质较PLL细,核仁不如PLL清晰。B-ALL表达较早期抗原,如CD20、CD19、CD10,而B-PLL则表达较成熟抗原,如sIg等。

辅助检查

1.首要检查

(1)血常规:3/4以上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高于100x109/L。

常有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一般低于110g/L;血小板常低于100x109/L。

(2)骨髓象:可见典型弥漫性幼稚淋巴细胞浸润。

2.次要检查

(1)免疫球蛋白:患者常有低毭球蛋白血症,约1/3的患者血清蛋白电泳显示为单克隆。

(2)细胞遗传学:20%典型的B-PLL发生t(11;14)(q13;q32),80%的T-PLL可出现Inv14q(q11;q32)。

3.检查注意事项老年患者脾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骨髓可见幼稚淋巴细胞浸润时需注意外周血涂片及骨髓中是否有典型的幼淋巴细胞,该细胞特征是有大而清晰的核仁。因并非所有实验室都能做扫描电镜,故需加做骨髓细胞化学染色,多数患者糖原染色(PAS)阳性,酸性磷酸酶(ACP)阳性,而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阴性。

诊断标准

国内诊断标准如下。

1.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起病缓慢,脾中重度大,常有肝大。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轻至中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也可正常。血小板减少。血片中可见大量幼淋细胞(多少不一,2/3患者幼淋占60%)。

(2)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淋巴细胞为主。有核仁的幼淋巴细胞占17%~80%。

3.幼淋巴细胞镜下特征外周血和骨髓中出现大量幼淋巴细胞是确诊本病的必要条件。幼淋巴细胞的特点如下。

(1)形态学:光镜下,胞体较大,圆形,胞质较丰富。核染色质浓集成块或粗细不等,尤其在核膜周边密集分布。大而明显的核仁是幼淋巴细胞突出的特征,核质与核仁发育不同步。扫描电镜下,幼淋细胞有长0.7~2.5μm的毛状突起,透射电镜下无核糖体-板层复合物(RLC)。

(2)细胞化学染色:80%糖原染色(PAS)阳性,酸性磷酸酶(ACP)阳性,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阴性;其他如过氧化物酶(POX)、各种酯酶染色均为阴性。

(3)免疫表型:多属B细胞表型。

治疗要点

(一)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控制疾病进展,争取良好的完全缓解,有条件者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二)具体治疗方法

1.B-PLL患者就诊时通常已是进展期,病情发展迅速。治疗主要为烷化剂,苯丁酸氮芥或环磷酰胺与泼尼松和(或)长春新碱联合治疗有效率不到20%。采用联合强化疗方案(如CHOP方案),约半数患者可达部分和完全缓解。但缓解期一般较短,长生存较差。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B-PLL的疗效明显低于CLL。

嘌呤类似物氟达拉滨对PLL常有效,氟达拉滨30mg/m2,连用5日,每4周重复1次,可使40%的患者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

但应用氟达拉滨时可能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应注意预防。喷司他丁疗效明显低于氟达拉滨,4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3周,以后每2周1次。45%患者达到部分缓解,缓解的中位时间为9个月。喷司他丁对T-PLL疗效不如B-PLL。该药物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

2.T-PLL病程多呈侵袭性,对传统的烷化剂耐药,中位生存期约为7.5个月。核苷类似物可使50%患者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但不能肯定是否提高生存率。喷司他丁4mg/m2,静脉给药,每周1次,共4周,然后再每2周给药1次,直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皮肤受累者,局部可用皮质类固醇、氮芥、卡莫司汀(卡氮芥)、紫外线B、PUVA治疗。目前应用抗CD5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CAMPATH-IH治疗T-PLL,疗效好于核苷类似物,但价格昂贵。用喷司他丁+CAMPATH-IH疗法对伴有巨大局部肿块及白细胞计数增高的T-PLL患者亦有效。大剂量化疗及同种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治疗T-PLL也有获长期生存者。

3.其他治疗

(1)脾切除可暂时减轻B-PLL患者症状。对不能选用化疗和脾切除的患者,脾区放疗可能有效。

(2)IFNα:可使白血病细胞减少,但疗效一般明显低于化疗,且目前尚缺乏大宗病例的报道。

(三)治疗注意事项

患者应用嘌呤衍生物后容易发生严重的淋巴细胞减少,感染几率增加。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6个月应口服磺胺甲唑480mg,每日2次,预防卡氏肺囊虫病。治疗期间和治疗后2年内血制品应照射后输注。

疗效标准

1.完全缓解

(1)症状消失,体征完全恢复正常。

(2)血象:三系指标恢复正常:Hb≥120g/L,血小板≥100x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x109/L,血片中幼淋巴细胞消失。

(3)骨髓象:恢复正常,幼淋巴细胞消失,淋巴细胞值在正常范围。

2.部分缓解脾、肝缩小50%以上,血常规有二系以上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血片中幼淋巴细胞减少50%以上。

3.改善体征有好转,血常规有一、二系改善。血、骨髓中幼淋巴细胞有所减少。

4.无效未达到以上指标。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是一种伴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的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性临床综合征。FAB协作组把其归为慢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大颗粒淋巴细胞(LGL)占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0%~15%,包括CD3-(NK细胞)和CD3+(T细胞)两个细胞群。因此,REAL分类将LGLL分为T-LGLL和NK-LGLL。T-LGLL为CD3+克隆增殖,约占LGLL的85%,常见于老年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0岁,青壮年少见,儿童病例罕见,无性别差异。对治疗反应较好,中位生存期可达10年以上。NK-LGLL为CD3-克隆增殖,占LGLL的85%,常见于青年患者,中位年龄39岁。预后差,诊断后常数月内死亡。

临床特点

患者多有发热、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多数患者表现为反复感染。部分患者可因关节痛、皮疹、贫血、出血等就诊。血常规可见中性粒细胞减少。

1.主要表现约1/3的T-LGLL的患者就诊时可无症状。

一般初始症状包括疲乏、反复感染,20%~30%的患者可有夜间盗汗、体重下降。20%~50%的患者有脾大,肝大占20%。T-LGLL常伴类风湿关节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Sjorgen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NK-LGLL进展较快,初始症状主要是发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等B细胞疾病的症状以及肝脾大。大多数患者有骨髓浸润,有时可伴骨髓纤维化。

2.次要表现有些患者可有胃肠道受累,很少患者有淋巴结肿大。肺浸润及类风湿关节炎罕见。

3.误诊分析本病诊断较困难,若仅有发热、乏力,而无其他特异性表现者,多数容易误诊。而以自身免疫风湿系统疾病就诊的患者,也容易忽略血象形态学的异常,从而漏诊。那些以慢性或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或PRCA、类风湿因子阳性伴LGL增多的患者应考虑T-LGLL的可能。

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HIV病毒感染可导致轻微的LGL细胞增多,但呈慢性病程,且缺乏NK-LGLL的临床表现。EB病毒感染其淋巴细胞无CD57表达。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轻度CD3(+)、CD57(+)的LGL增加,但无TCR基因重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患者也可有CD16(+)的LGL增加,但这类LGL是多克隆扩增。

辅助检查

1.首要检查

(1)血常规:约1/4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并不增高,形态学可发现大颗粒淋巴细胞。T-LGLL患者LGL中位数为4.2x109/L,约84%T-LGLL患者有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低于0.5x109/L)。50%的T-LGLL患者可有贫血,出现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和Coomb"s试验阳性的溶血性贫血。T-LGLL还可出现中度的血小板减少。NK-LGLL患者的LGL可超过5x109/L,很少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100%的NK-LGLL可有贫血。

(2)骨髓象:髓系细胞成熟障碍,LGL浸润,浆细胞可增高。

(3)免疫表型:免疫表型检查可区别T-LGLL和NK-LGLL。

T-LGLL常为CD3+、CD4-、CD8+、CD16+、CD56-、CD7+、HLA-DR+,T细胞受体(TCR)α毬常阳性;NK-LGLL一般为CD3-、CD4-、CD8+、CD16+、CD56+、CD57变异性较大、TCRα毬-和TCR毭毮-。

2.次要检查

(1)骨髓、淋巴结、脾活检:T-LGLL患者常累及脾,主要发现是红髓和脾结节的白血病浸润,浆细胞增多,显著的生发中心。肝窦和胆管区常受累。骨髓活检常发现B淋巴细胞结节和弥漫分布的LGL。粒细胞成熟停滞和PRCA亦可看到。淋巴结受累较少,但可看到扩大的副皮质区,包括浆细胞和L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