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
二〇〇三年,对于干旱少雨的兰州来说,是一个雨水丰沛的年头。自开春以来,下雨似乎是很寻常的事情,隔三差五便有雨雪光临,给这个干燥的城市平添了润润的湿意和浓浓的绿色。
西北自古土地贫瘠,沙尘肆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干旱缺水。据史书记载,早在二十万年以前,兰州地区水草丰美、湖泊密布、河流纵横、气候湿润、森林茂密、牛羊成群。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战争及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导致原本优美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科学意识和环境意识的觉醒,在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指引下,人们对于自身居住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日趋深刻,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越来越强。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并督促实施的退耕还林、还湖、还草政策深得民心,这对于遏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持生态平衡已经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也是兰州地区降雨量逐年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雨量充沛,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调节人的心情,修养人的品质。南方人吴侬软语、心气平和,北方人豪侠仗义、性情乖张,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气候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
一地雨水一地金。对于兰州人来说,渴望雨雪,无异于渴望生命。水能滋润大地,水能哺育万物,水能使广袤无垠的山川原野变成五彩斑斓的壮美图画,能够使人们在希望的田野上采撷丰收的果实,延不息的生命,传承远古的文明。
秋雨绵绵无绝期。人秋后,进人了兰州的“梅雨”季节。在朦胧的烟雨中,远山如黛。树木花草在雨水的滋润下,生机勃发、碧绿如洗,喧闹的城市归于宁静。平日里忙碌的人们放缓了脚步,展开想象的翅膀,欣赏如画的美景,或悠闲地漫步,或品茗读书,或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小憩。生命如歌,岁月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