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寿的儿子出走了。一向沉稳的阿寿接到妻子的电话后,一时间神色惶然、不知所措,微微颤抖的手几次都未能将电话放回原处。孩子离家出走,事关重大,我和同学们一番安慰之后,簇拥着将阿寿送出学院大门,送他千里寻儿。回到宿舍,我心绪不宁,儿子的影子挥之不去,浓烈的思念在心头弥漫。
前天晚上,儿子打电话过来,以稚气未脱的口吻告诫我,要我勤加衣服,注意天气变化,不要感冒,说如果他考试成绩不好就不到北京来看我了。当他知道我们很少吃面食时,竟嚷嚷着要他妈妈到邮局寄面条给我。儿子的问候和关爱,温暖了我的心,使我感到了亲情的幸福和快乐。
我是疼爱儿子的。而且,我深信这种爱同天下所有父母的爱一样,是宽广的、无私的。尽管有的时候,我对他有些严厉,但这丝毫不能改变我对他的疼爱。父爱如山,厚重坚实。严厉是责任,是更深层次的爱。作为父亲,除了引领他健康成长之外,还要教会他为人处世的道理,掌握必需的生存技能。我要做一个称职的父亲,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父亲,愿我的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爱永远与儿子相依相伴。
爱之愈深,教之愈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天底下做父母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成为对社会、对家庭、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父母恰当正确的教育和孩子的刻苦努力才能实现。那些没有经过生活磨炼而轻易得到优越生活待遇的人,那些对孩子缺乏爱心和责任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真正的幸福,也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幸福。因为有爱,人们才不断地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孩子,关爱孩子,希望他们诚实做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尽快掌握能够使自己立身做人的技能和本领。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道路,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历史使命,谁都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爱孩子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
对于爱孩子的道理我是知道的。但明白道理与付诸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儿子七岁的时候,一次因为写字不认真,我让他穿上棉袄,戴上棉帽、手套、口罩,站在搂道里反省。当时他流着眼泪,可怜兮兮的,静静地靠墙站着。我的本意是想吓唬吓唬他,没想到,他在我打扫卫生的时候,躲到一楼楼梯口的煤房里,与我玩起了捉迷藏。那天天气很冷,寒风刺骨。发现孩子不见之后,我跟阿寿的心情一样,非常焦急。骑车到姐姐家、孩子姥姥家,到一切能到的地方去找他。我担心孩子小,乱跑不安全。一个小时后,我在自己反复经过的小煤房找到了他。可怜的孩子衣服上沾满了黑灰,冻得瑟瑟发抖,他泪流满面,怯生生地望着我。那一刻,我心里难过极了,我将孩子轻轻地抱起来,深深的自责像鞭子一样抽打着我的心。孩子有孩子的天性,我不该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的身上,我不该用惩罚的办法约束他本该淘气、纯真、任性的童真。孩子是父母的,但更是他自己和社会的,我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能否得到他的原谅,但愿星星知我心,但愿儿子知我心。
夜深了,学院里一片寂静,偶尔传来哨兵交接哨的口令声。一弯新月挂在天空,如絮的云彩轻轻地游荡着,澄明的天宇宽阔辽远。夜色真好,月色真好,儿子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