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陇南纪事
7529000000029

第29章 记忆中的武都县城

武都县城是中共武都县委、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中共武都地委、武都地区行署以及中共陇南地委、陇南地区行署,今陇南市委、市政府,武都区委、区政府所在地。

我在武都工作二十年,住家二十四年。对这座古老、秀丽的县城,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无限的眷恋。

县城位于武都县中部。地处白龙江与北峪河交汇的山间河谷地带。海拔998米。北依海拔2265米的五凤山,南对海拔3090米的锦屏山。南北两山对峙,中有江水奔流,地形险绝,史称“秦陇之锁钥,川蜀之咽喉。”向为兵家必争之重镇。北魏以来,一直为镇、郡、州和地区所在地。又因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陇右江南”之称。

城区的城关镇面积2.67平方公里,3万余人;加上城郊乡、东江镇的一部分,面积3.9平方公里,5万余人。这 是1990年以前的统计。现在,规划的城区还在扩大,建筑规模在扩大,人口也在增加。

县城可以分为旧城、新城、城郊几个部分。

旧城,原称镇诚,在北峪河以西之坻龙岗,俗称旧城山。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置武都镇,始建城。西魏大统元年(535年),武都镇改为武州,镇城为州城。隋开皇三年(583年),置武都县,州城为县城。唐武德元年(605年),设武都郡,郡城即州城。景福元年(892年)设阶州,治所移兰皋镇(今康县大南峪)。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州治移福津(今武都县橘柑乡大安庙)。北宋,州治由福津复移坻龙岗。元代以后,曾将州治西移柳树城(今武都区角弓乡),但州学等设施仍在坻龙岗。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直是地区行署所在地。有行署机关、气象局、七中、行署各处等。山下的钟楼滩,是运输公司、汽车站。20世纪,旧城多为平房,后逐渐修起楼房,古迹早已无存。

新城,亦称砖城、所城、县城,在白龙江北岸、北峪河东岸。新城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以后多次扩建。清代,几次修葺。几度历经地震、水灾,饱经沧桑。城虽不大,但街道纵横,星罗棋布。主要街道有:人民街、中山街、隍庙街、新市街、县门街、西关街。巷道有:下院观巷、竹集巷、石家巷、冉家巷、砖院巷、贡院巷、七拐巷、文庙巷、清真巷、路家巷、唐家巷、上院观巷、张家巷、厂院巷、后渠巷、洪家巷、刘家巷等70年代,街道是整齐的两层小木楼,阳台上常见夹竹桃花绽放,道路是麻石铺砌,两旁水渠流水淙淙,家家小院内鲜花姹紫嫣红,一派江南小镇的风情。我喜欢的有三处地方:莲湖、校场坝、白龙江大堤。莲湖建于1942年,从成县引进莲花种植。盛夏时节,湖畔杨柳依依,池内荷花盛开,有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意境。校场坝一带,全是稻田。秋天,稻花飘香,蛙声阵阵。秋夜漫步田间,使我想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词句。出城则是白龙江,那是一个很好的休闲之处。夏日,到江边纳凉、洗衣、游泳,游人云集,像赶庙会似的。春天,人少,我常独自散步。看到吊桥边的水文站常年系着一只木船,高大茂密的杨槐树上时有鸟鸣,当桃花汛带着潇潇春雨而来之时,我想起了唐人的四句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秋日,人更少些,我在独步江畔时经常看到江水漂送木材的情形。巨大的圆木,一根接一根,源源不断,川流不息地顺江而下。眼前瞬间漂来的一片木材,是山上千百年生成的一片森林,长年不息,要砍多少树木?

一种强烈的忧虑冲散了休闲的轻松,心情越来越沉重!冬日,偶到梁园子闲游,小桥流水,小院人家,田园里有一畦畦硕大的白菜,绿油油的菠菜、蒜苗。这里没有冬天,到冬季了,地里的蔬菜也照样生长。但是,武都最令人担忧的是水患。由于白龙江、北峪河河堤数度加高,河床增高,形成“水比城高”之状,城为谷底,排水是一大难题。这是多少任领导的心腹之患。

城郊。位于武都县城周围,有山、有水、有川、有冈、有丘,面积180多平方公里,为城区发展提供了空间。有些名胜古迹值得一游。一是五凤山,原名真武山,高耸入云,山势陆峭,山顶有殿宇,有数千亩森林。登上山巅,耳听阵阵松涛,俯瞰古城全貌,远眺白龙江沿岸的田园风光,别是一番景象,真是心旷神怡。二是锦屏山,俗称南山,绵延巍峨,横亘城南。缓步登山,则见农田、次生林、草坪,灌木品种多,野花幽草遍地,时晒太阳,时见雨雾,无任何古迹,全是自然生态,远离暄嚣,清静悠闲。三是水帘洞。地处五风山南麓,距城5华里。洞不深,呈敞口形,似崖廊,上方有瀑布泻下,喷珠溅玉,形似水帘,下为碧潭,周有桃树柳树,春曰游览,恍入武陵仙境。四是万象洞。距城12公里,位于城东白龙江南岸。为西北少见的钟乳石岩洞。洞内广阔、深邃,形状奇异,万象森列。主要景观有:“天地交泰”、“万象更新”、“石帘垂布”、“五谷丰登”、“犀牛望月”、“五柱天”、“卧龙坝”、“溜马槽”、“黄 龙滩”、“仙人井”、“仙人床”、“上天梯”、“风洞”、“独木桥”等。洞内还有北周的题记、宋代的碑刻、清代碑记等。我曾在刘醒初、陆开华的陪同下,多次游览。走出县城再远一些,还有一些名胜,如角弓乡的朝阳洞,三河乡的福津广严院,历史久远,各有特色。有些特产也值得一提。石家庄的樱桃、黄家坝的无花果、鸡石坝的油橄榄,都是特殊的气候、土壤生长的特产。近年来油橄榄业的发展,渐成规模,巳上档次。

武都县城发生巨大的历史性的变化,是在1997年至2007年。期间,先是高波任县委书记、王学东任县长,后是王学东任县委书记、郭建博任县长。在他们的领导下,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实施了城区排水工程、拆迁安置工程,完善了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已建成城区面积6.4平方公里,新增建筑面积27.5万平方米,完成了主要道路的拓宽改造,对45条小巷道进行了修筑硬化,解决了供水、排水、路灯照明等问题,绿化了南北两山,新建了北山植物园和多处专业市场,还设置了灯箱广告、交通红绿灯。古老的县城焕发了青春,展现了现代风貌。

近几年来,武都县城又有了新的变化。去年地震后,灾后重建正在进行。我坚信,这座历史悠久的县城,会像全国所有城镇一样,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改革开放共命运,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2009年5月2日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