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芝麻绿豆经济学
7401500000018

第18章 如果不懂这些,就别消费了(3)

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裙带关系,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裙带关系,以及产品与产品之间的裙带关系,这些都是消费中会面临的问题。

从客观角度来说人们是很少有纯粹感觉的,对于产品的感知其实是通过人主观感情处理后生成的,这会导致对产品评判的偏颇,同时消费是有选择性的,当人的大脑接受一定信息后便会进行处理,裙带关系的商家所传递的会被几乎无条件地信服,失去选择的能力,与此同时消费者很容易对产品产生一种整体的连贯性的认识,就是通过裙带效应中的商家或者商品对其他商品进行同类的判断,从而产生“一视同仁”的可购买意识。

如何正确地掏钱,笔者认为应当在考虑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和商品的消费需求上进行选择,不要相信自己的消费直觉。

(第五节)当一只被烹煮的“青蛙“消费者,快乐吗

生活中人们常说未雨绸缪,但能够做到的人寥寥无几。

对于稳定的习惯性的生活节奏,人们会衍生出一种惰性,它会使人们安于现状,即使想要改变也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办法付诸行动中,因而多数人选择过得去就好的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影响下,人们会变成更加依赖于当前的生活方式,并从中得到很大满足。

这样的反应在经济学上被称为青蛙效应。

当一只青蛙被放在一盆滚烫的热水里,它的反应是立刻跳出来,而当它被放在一盆冷水里慢慢加热的时候,它并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一直到水温已经足以把它煮熟的时候,它也不会有所挣扎了,这便是著名的青蛙实验。

它告诉我们当立即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都有处理问题的能力,而当危机慢慢降临的时候,我们却不加重视。这表明我们没有存忧患意识,沉溺于安乐中。

将这样的理论植入我们生活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我们年幼时,是不是常有直到暑假最后几天了才拼命赶作业的经历,在重要考试来临的时候,我们才临时抱佛脚,通宵达旦看书的经历。当我们都每次都在后悔在赶作业和考试前背课文的时候,是不是也都想过,之后一定要怎样改变现在这种情况,但是不久这样的情况又会上演。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常常作为温水里的青蛙,被烹煮了,也浑然不知,下面说一则生活中的小案例。

小红有天接到一个要求缴费的电话,当时她直接作为无聊的骚扰电话并没有多加理会,但是隔了两个月,她又再次收到这个电话,她在不厌其烦之下上网查询了该电话来源,原来是A通讯公司的服务电话。

她仔细回想一下,自己使用的并不是该通讯公司的号码,怎么会有这样的费用呢?

所以思前想后也没有做过多的回应,她依旧选择不去理会。

又过了两个月后,她收到了一条账单通知,A通讯公司要求她偿还七年来她使用手机的服务资费2万,这一笔高昂的数字让小红震惊了。

此刻她想起高中时候,她曾经使用过该通讯公司的号码,该号码当时是要求每月电话拨打分钟数达到几百分钟,便可以省去套餐费15元,当时小红还办理了短信套餐和上网流量套餐各2元/月,费用几乎都是家人进行交纳的,偶尔几次小红去交话费都会觉得真的很便宜!

高中毕业后,小红便将卡放置一旁,使用其他公司的号码了,而且这张卡也早在搬家后弄丢了。

当时使用电话是使用实名制,故而该公司找到了小红现在的通讯电话,并通过一定的关系找到了小红所在地,并给她寄出了欠费的账单。该账单上详细记载了小红使用的套餐费和服务资费,按七年计费,小红着实欠了一大笔钱。

原来小红虽然没有使用该卡,但是该公司并没有将这张卡的服务停止,在长达七天的时间里,它持续计费,到金额一定累计到2万元了,小红才被通知还款。

拿着这个要求还款的单子,小红深深觉得困惑了,究竟该不该偿还这个欠款。

按理说,小红已经没有使用该号码,那么A通讯公司就应该在每月收费的时候发现这个情况了,而且在拖欠一定费用的情况下,手机号码应该被停机了,但是小红的号码却一直维持着欠费的状态,并不断地增加欠款的金额,这样合理吗?

对于小红这些疑问,A通讯公司表示,当时公司刚成立不久,一心想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故而并没有进行欠费金额的限制,给予消费者极大的信任,并且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A通讯公司给予长时间的保号行为,在此期间,A通讯公司曾经给小红定时发送提醒的短信,但小红均为作出回应,本着对客户的服务态度,在小红未使用的七年里,该公司依旧坚持为小红保号,正是出于对消费者权力的维护。在公司运行一年后,已经取消拨打分钟数省套餐费的活动了,对此,公司也给小红发送过通知短信了,在七年后对小红发出追款通知,这是因为公司在进行系统的整改,需要对每个客户进行重新的资料录入时候整理出的账目。

对于A通讯公司的解释,小红感觉很无奈。虽然看似合情合理,但是这一笔高昂的金额确实让小红吃不消。

无奈下两者在法庭上见了,最终法院判决小红偿还8000元的欠款。

我们反思这个案件发生的本身根源在于小红并没有重视这张卡的缴费情况,由于有优惠活动,拨打电话打到一定数值便不用另行支付套餐费,故而小红失去了将该手机费用纳入日常生活开销的费用中。

在停止使用卡后,并没有想到要去该通讯公司营业办理处将卡停止了,在丢失卡后,也没有在意,甚至已经对于该卡需要交纳的费用全部遗忘了,才直接导致了七年后收到账单时惊慌失措的情形。

究其根本还是小红在消费中做了温水青蛙,在费用少的消费麻痹中忘记了它的存在,从而直接导致了最终的结果。

消费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础的行为,传统的“卖方市场”已经转化为“买房市场”决定的商品经济发展模式,这就要求着商家在产品的供给过程中需要先关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在消费中,起着很大作用的便是产品的价格,作为新生企业A通讯公司对客户提供了优惠的通讯服务,由于费用便宜,在很大程度上便麻痹了人们消费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公司会增开好几种服务套餐,每种套餐售价均在1~5元左右,这样消费者便乐于消费了,并且每月的花费并不高,而且按每月付费的话,金额也并不高,但是作为长时间后消费,消费者就会赫然发现这笔费用有多高昂了。

因而为了避免这样的事件发生,消费者必须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存在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只有自己植入这样的思考方式,对于消费行为是否理性才能进行评判。

第一,消费商品时,需要了解清楚产品的真实价格。

在消费者进行商品购买时,时常会首先关注产品的明码实价,此时这个价格是否就是消费者需要为该商品所支付的费用了呢?

这一点消费者需要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并明确化。

假如你购买了一辆车子,售车小姐告诉您这款车子的售价是12万,可是你在完成这辆车的购买过程,你会惊讶地发现你其实是支付了15万元,因为支付车子款项过程中,您会被告知车子的一些附加产品和附加服务,一旦您心动了,那么您将为之付出的价格也就更为高昂了。

故而在消费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知道消费的产品的真实价格,是否符合你的心理预期,究竟是贵了,还是物美价廉,再进行商品的购买。

第二,购买过程中,需要进行理性的消费决策。

消费决策的正确与否会影响到消费行为,一个合理的消费决策能够带来舒适的消费体验,但一个糟糕的消费决策却会带来负面的消费情绪。

在整个购买过程中,必须要制定自己的购买决策,以便对于购买行为有恰如其分的指导作用。

假如你在需要购买衣服的过程中,没有先行作出衣服类型的决定和愿意为衣服支付的资金,那么就很容易在消费过程中,听取营业员的推销建议,无形中就购买了很多衣服,为此花费了很多资金。

只有在消费前就形成消费决策,才能支配整个消费活动不受过多外界影响,如果你并没有消费主张,那么便要开始学习这样的本领了。

第三,产品购买后,需要对售后服务进行了解。

产品购买有三个时期,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我们必须对这三个购买时期进行妥善的管理。

在产品购买后,要了解关于产品售后服务事项,以便节约在今后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假如你在购买完电器后不久,机器坏了,但你找不到产品的保修单,拨打商场电话,也能为你安排到维修工人,但是前提是费用自理。

精致生活的人,需要进行理性消费,在消费中保持清醒意志,否则很有可能会有错误消费方式,直接导致的将是荷包亏空。

(第六节)超前消费,是不是所有东方人都适合?

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越来越多人选择这样的超前消费方式。人们对于这种消费方式褒贬不一。

从根本上说,消费是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马车之一,一定程度的超前消费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刺激,从而进行快速发展。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大量原本只有消费需求,但没有购买支付能力的消费者可以不必再受限于客观经济原因,提前透支金钱进行消费,也就是向未来借钱现在消费。一旦消费需求旺盛,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量也会随之上升,以便达到平衡,故而在供需关系协调过程中,社会经济便已得到发展。

选择超前消费是提前享乐主义的不二选择,他们认为一定要今日乐今日行,故而多数沦为卡奴,专门依靠信用卡过日子。

刚上大学的小刚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原本从小县城来的小刚家庭并不富裕,每个月只有300元的生活费,他必须省吃俭用才能不至于在月底坐吃山空。

看着身边的同学们常常出入菜馆,小刚心里十分羡慕,但一摸口袋里,脑子瞬间就清醒了。他知道自己不能像其他人那样消费,因而也只有这样默默地想象自己也能够有这样消费的一天。

过了半年时间,宿舍小明看出了小刚的困窘,同样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他就想帮帮小刚,但顾及小刚的自尊心,小明特意以向小刚借作业来请他吃饭报答的方式把小刚请到菜馆里。

第一次手里拿着点菜单,小刚心里竟然有些颤抖,他不敢相信这样被自己一直幻想的幸福可以这样容易达到了。他手心有些出汗,不停地翻着菜单,迟迟不知道点什么合适,一看那价格,他就觉得如坐针毡了。

他偷偷地告诉小明,要不还是算了,两人回学校食堂吃吧。

小明一本正经地跟小刚说,男子汉大丈夫,请客怎么还能变卦了?说完他一边翻阅菜单,一边询问小刚意见,很快点好菜了。

等待菜上桌的时候,小明很认真地告诉小刚自己也是个穷孩子,每个月只有不到500元的生活费,在饮食上需要非常节省才能够温饱。

这话一出,小刚都十分讶异,在他看来打扮时尚潮流的小明,天天都和不同的人出入菜馆,生活相当丰富多彩,小明用的东西不乏名牌,怎么可能是穷孩子呢?

小刚的困惑,小明都看在眼里,他从钱包里拿出了一张银行卡递给小刚,从电视上看过银行卡的小刚此时细细端详起来。

这张银行卡正是信用卡,原来小明是超前消费的,他用信用卡的钱来消费他现在的需求,然后再打工将里面的钱补回去,然后再进行消费,如此一循环,小明的生活就变得很体面光鲜,他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席话让小刚心动不已。

饭后,小明帅气地把信用卡一刷,就和小刚两个人潇洒离开菜馆,这样的举动在小刚脑海里久久盘旋,他下定决心也要去办一张信用卡。

第二天,他便拿着身份证到银行开始办理信用卡。似乎从那天开始,小刚也开始焕然一新,他积极参加以往常常缺席的活动,比如唱歌、吃饭或旅游等。

小刚深深感受到了提前消费带来的美妙,他能够做自己心里想做的事情,不必压抑内心的消费渴望,拥有同别人一样的社交活动裙子。他有了女朋友,也有了一帮常常聚会的哥们,不再离群索居,只在热闹人群里享受快乐了。

但一年过去以后,银行寄来对账单,小刚又陷入了无穷的恐慌中,原来在过去的一年里,他提前消费了2万,这对于他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此时他想要停止超前消费的生活方式,但是这已经是长时间累积下来的消费行为,很难更改了。因而小刚只能选择继续消费,并且积极打工。

但是对于那笔欠款该怎么办,他实在有些头疼,此时小明向他建议,去其他的银行再办理信用卡,以新的信用卡的钱来偿还这张卡的费用。

就这样,小刚成为了五张信用卡的“卡奴”,一直在不停地超前消费和疯狂打工还款中,但不久也还是陷入信用卡透支逾期未还的官司里。

笔者有个律师朋友,最近也向我诉说最近办理的案件多是信用卡偿还问题。不少信用卡透支者并无力偿还其透支的金额,故而最终被告上法院。这类案件的当事人多为新生代的年轻人,他们拥有着及时行乐的超前消费观,同时娱乐生活相当丰富,故而透支的金额便很惊人。

我们并不批判使用信用卡生活消费的人们,他们拥有自己的消费观和人生观,值得被尊重。但是随着各个银行向人们推出的各种透支消费方式,我们需要慎重考虑这样的消费方式是否适合我们,必须加以判断。

作为超前消费的典型代表美国如今也开始调整其消费方式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改变了整个国家的视角,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消费问题,对于惯用的超前消费,人们开始渐渐地冷却了一些,根据相关报道提及,现在美国超前消费的群体仍然存在,但是人们开始进行适度储蓄,对于超额消费支出的费用也锐减了大半。

当前,我们可以看到有意思的一幕,原本超前消费的西方群体开始适度储蓄了,而原本偏爱储蓄的东方群体却开始超前消费了。

究竟这样的消费方式能不能适合东方群体的消费“体质”,会不会水土不服,在选择超前消费的生活方式时,有没有考虑到究竟适不适合?

首先,对于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薄弱的人,我们是不建议进行超前消费的。

对于超前消费这样一个时尚的生活方式,绝非所有人都适合的。它需要消费者拥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所谓拿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通俗来说就是借钱消费,钱是要还的。

通常在消费过程中,人们都不是理性消费者,故而在消费中会产生很多费用和支出,更由于并没有明确借款的金额,人们在使用信用卡时,无法切身体会到钱少了,这会降低人们对于金钱的敏感程度。

不久当超前消费金额累计到一定数额,人们不免要为债务所累,此时的心理负担会很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