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以智取胜(中华美德)
7384000000018

第18章 此情已成追忆

我出世的时候,外公已是须眉皆白的老人了。外公五十岁才有了我母亲,母亲在家招亲,生下我这个长女,自然,外公的晚年生活多了欢喜。

记忆中,我童年的欢乐,也多与外公有关。父母上班去了,我和外公这一老一小成了最好的伴。常常,春暖花开时,外公会带我出去走走,顺便会会他的一些老友。夏秋收割时节,我会跟外公一起到离家不远的菜园里,摘些毛豆、蚕豆,或掰几只珍珠米,拔几根甜芦粟带回来。到了外面,小孩的眼里满是新奇,会不停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呀?外公从来不嫌烦,他总是极有耐心地一样样告诉我。有时候走在路上,我问了一路,外公也说了一路。

冬天孵太阳的时候,外公常常带着老花镜,手里捧本书。有时听见外公念书的声音像唱歌似的很古怪,一边玩耍的我,会停止玩耍愣愣地瞧着他,这时外公,便会回望我一眼,点点头,眼睛里全是笑。

外公对我的疼爱,对小孩子心思的体贴,有时会被家里上下称做“老听小”,其中两件事被认为最严重。一次,天井里的阴沟准备改道,这样倒水时可少走路,方便些。重新排阴沟,要挖掉一棵挺大的栀子花树,香气袭人的栀子花是我顶喜欢的,眼看要保不住,我抱着栀子花不撒手,外公最后竟也依了我,回掉了请来的工匠。

另一件事是,“大跃进”时,村里办了托儿所,要求每家送孩子去,算是支持新生事物。我进去呆了半天,大大小小的孩子关在一间屋里,又哭又叫的,我觉得实在无趣,就偷偷溜了出来,闲逛在外玩。母亲下班去接我,不见人影,急得一家子四处转,总算在菜园里找到我。母亲要责罚我的出逃,最后还是外公为我说情,问我为啥要跑出来,要我讲讲理由看,我说了不喜欢去的理由,外公就劝母亲依了我,说小囡觉得不开心就算了吧。这样,我只进了半天托儿所,就留在了家里。后来,外公开始教我识字。先教识,后教写,每天四个字。外公用毛笔正楷写在他不用的名片背面,做识字卡。我可以装在口袋里,随时拿出来看。

在我们这一带,外公是被公认为有见识有学问的老先生。他青年出仕,在京执事几十年,世事变更后,回到故乡以教书为生计。中年时,外公痛失长子——一个学有所成,通晓多国文字的有为青年,死于肺结核。之后,外公开始研习中医术。多年后,研制出一种称之为“肺风散”的方药,虽不能根治肺结核,但能缓解其症状,尤其对治疗小儿肺炎,极有灵验。我看到的是,一坨坨,黑黢黢的,像文旦大小的药团,放在石灰甏里。母亲告诉过我,从每一味药材的采觅、加工,到熬制成药,外公样样亲力亲为,是真正的千辛万苦。制成药后,还要放些时日,让毒性散掉点,都是有讲究的。等到可以用时,外公把药坨放到小石臼里磨成药粉,按照剂量,一份一份用纸包好,以备用。方圆几十里,甚至更远些,常有病家找上门来求医问药。外公诊断后,再按量赠送,从来分文不取。

外公渐渐老了。有一天他为自己把脉,手上脚上搭了好一会儿,对一旁的保姆说:看样子快了。等我听到并明白过来这“快了”,竟是指快离开人世的意思后,我害怕了,神色变得黯然。外公便有些后悔失言,安慰我后,对我讲了一点人老了总归要走的道理。可是我毕竟年幼,对于人“向死而生”的道理,是不太容易接受的。小孩的心灵上,总以为世上一切美好的,都会永远存在着。

终于,外公在八十二岁时走了。

几年后,在我思念外公的心渐渐趋于平静时,外公的名字再次被村人说来道去。一支抄家队伍深夜闯进来,说外公旧社会当过官,他们要抄官印、黄金、变天账……翻箱倒柜、撬了地板、掘了花岗岩地砖,也没找到这些,就把外公留下来的一屋子书搬到天井里用火烧。那些纸色泛了黄的线装书大多是医药典籍,点火的人说,这是黄色书,统统要烧掉。有个小青年翻开几只甏,看到几坨“肺风散”,问这是不是炸弹,母亲说:你小时候还吃过它!抄家队伍走后,母亲对躲在角落里身体一直在发抖的我说,你外公早走了几年,还是有福的。

抄家后不久,有天晚上,有个村人偷偷跑来告诉我们,葬外公的那片坟场,公社要破四旧,马上要用拖拉机铲平,接到通知的人家,都已去做了处理。父母一听急了,第二天一早,带上我,扛着撬棒、铁锹等工具,还有天井里盛水用的一只铁皮桶(事情紧急,只有用它来安置外公的遗骨了)赶到了坟场。

那天风特别大,天特别冷,周围除了我们没有别人。不少墓穴裸露着,棺材板东一块西一块,小水沟里还有人的骨头。父亲开始刨坟,棺盖撬开的一瞬间,我真的又见到了外公。白胡子,长袍马褂,还有手杖。一切都清晰。可是,一眨眼,一切面目全非了。父亲告诉我,这就是风化。又说,因为外公坟墓地势高,棺木好,防腐做得好,所以刚才那么清晰。母亲见到这一幕,人软了下来。接下来的事情是我和父亲一起做的。我们把外公的遗骨全部捡出来,一点也不剩。我心中没有一丝胆怯,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尽量要把这件事做好。最后,我们找地势最低处挖坑重葬,把外公的墓碑也一起放进去,只有低处才能防止拖拉机平整时被刨出来。

逝水年华几十载过去了,关于外公的一切,于我,就像宣纸上落了墨,钤了印,永难消褪。恨会随着时间的冲洗一点点变淡;唯有爱的记忆,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