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鸡汤大全集
7364100000055

第55章 选择人生的方向(4)

俗话说得好:“知足者常乐。”那些想入非非之事,只是幻想,但把这些幻想甚至妄想作为生命的日程,并要付诸行动,只会使你浪费时光。

“一旦拥有,别无所求”,拥有美好的事物时,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应好好珍惜,使它永远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份瑰丽。

“只要现在是我的”,不仅能使你避免异想天开、辗转的疲惫与烦忧,而且会使你在务实中赢得成功。

懂得扬长避短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你才能取胜。

一名搏击高手信心十足地参加一场锦标赛。他自以为稳操胜券,能夺得冠军。

最后的决赛中,他出乎意料地遇到了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双方尽力拼搏。比赛到了中途,搏击高手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够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个搏击高手惨败在对方手下。

他找到自己的师父,一招一式地将对方和自己搏击的过程再次演练给师父看,向师父请教。他决心根据这些破绽,苦练出足以攻克对方的新招,在下次比赛时,打倒对方,夺回冠军的奖杯。

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道线,在不擦掉前提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

搏击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样才能使地上的线变短呢?最后,他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思考,转向师父请教。

师父在那道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比较,原来的线变短了。

师父开口道:“夺得冠军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这短线一般,如果你不能在要求的情况下使这条线变短,你就要懂得放弃从这条线上做文章,找寻相对长的线。只有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就如原先的那道线一样,如此线就变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根本。”

徒弟恍然大悟。

师父笑道:搏击要用脑,要学会选择,攻击弱点;同时要懂得放弃,不要硬拼。以己之强攻敌之弱,你就能夺取冠军。真正的高手,总是谙熟“以己之长,克人之短”的制胜之道的竞争者。

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在夺取冠军的道路上,有无数的坎坷与障碍需要我们去跨越、去征服。人们通常走的路有两条:

一条路是学会选择攻击对手的薄弱环节。正如故事中的那位搏击高手,找出弱处,给予其致命的一击,用最直接、最锐利的技术或技巧,快速解决问题。

另一条路是懂得放弃,不跟对方硬拼,提高自身能力,在人格上、知识上、智慧上、实力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长,变得更加强大,以己之强攻敌之弱,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智取。在人生的竞争中,只要懂得扬长避短,就会取胜。再聪明些的话,可以把劣势变成优势,甚至可以把最弱转化为最强。

最合适的才是最美的

谁甘愿平庸地度过一生?谁没有过美好的憧憬?人和植物、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梦想,有实现这一理想的冲动。理想使人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然而当人实现这一理想的冲动受挫,就会感到痛苦。如果统计一下,实现自己理想之人很多,而有不成功例子的人才被常常引用,让人误以为理想太不容易实现。

理想,说到底,是一种个人的主观选择。客观的限制通常是大于主观努力的,树立的理想应该是合适的,没有现实根基的理想只能是妄想。有理想有追求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法,不因不合理的理想所困扰,调整好选择的方位,是更积极主动的活法。

一切生活都是值得好好去过的。须知任何一种生活都是生活,只要是正常的生活都有正负两面性。帝王的权威不是农夫所能企盼和拥有的,但农夫却不必担心被杀身篡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永远是正常的,但改变首先应从最实际处开始。

不论何时开始考虑怎样度过一生都为时不晚。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有所为的,人都不愿轻视自己,不是吗?如果你缺乏成就感,就该赶紧想办法拓展自己的思考范围,开创全新的人生。

另一方面,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貌似听天由命的样子,其实强调的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没有乐观的生活态度,还怎么积极呢?这样一来,你自然能了解,你从未失去什么。只要你愿意,切实掌握每一分钟,今天便是重生的起跑点。

社会越是发展,人的机遇越会变多。人到中年未实现或未达到的,并不意味着你一生不能实现。你的一生也许将几次经历得到、失去,再得、再失,有时人生轨道会不经意地改变,迫使你一切从头开始。谁准备得越多,应变能力就越强,成就就越大,慢慢地你会发现有很多适合你的方面。

活法有很多种,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

优势并不是绝对的

三个旅行者甲、乙、丙同时住进了一家旅店。

早上出门的时候:甲带了一把伞,乙拿了一根拐杖,丙什么也没有。

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甲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乙跌得满身是伤,丙却安然无恙。

于是,甲和乙都很纳闷,问丙:“你怎么会没事呢?”

丙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甲:“你怎么被淋湿而没有摔跤呢?”

拿伞的甲说:“当大雨到来的时候,我因为拿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就被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小心,专拣平稳的地方走,因此没有受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乙:“你为何没有被淋湿而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乙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因为没有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因此没有被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拄着拐杖走,却常常跌跤。”

丙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被淋湿了,拿拐杖的摔伤了,而我却没事的原因呀。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现在好好的。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自认为有了优势,并在无忧无患中酿成了粗心大意的苦果。”

第三个旅行者才是真正的旅行者,他的旅行没有思想包袱,他懂得放弃,也做了合适的选择,所以他既不会被雨淋也不会跌伤自己。

优势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时候,优势与劣势可以互相转化。我们常常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所以,缺陷能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

找出自己强烈的期望

理查·伯顿是一个声誉极高的演员,事业上颇有成就。可有一次他表演失败了,一时想不开,便常常借酒消愁,结果是不仅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还差点毁了自己的演艺生命。

后来,伯顿在其主演的一部影片获得极大成功以后,决心戒酒。因为他逐渐感到,由于酒喝得太多,他甚至连台词都记不住了。他说:“我很想见见与我合作过的那些演员,我知道他们的演出都十分出色,可我现在连一个镜头都回想不起来了。”

这一痛苦经历促使伯顿产生了要改变自己生活的强烈愿望。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具体目标,即严格地控制自己,告别“醉生梦死”的生活。他对自己期望的未来制定了明确的目标,甚至对与喝酒的朋友在一起会损失什么,也认真考虑了一番。他明白,人生漫长,他必须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他也相信,只要确定了某个具体目标,他就能实现它。

伯顿为自己制订了一个治疗计划,每天游泳、散步,并严禁喝酒。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终于达到了目的。新家庭幸福美满,他兴奋地说:“我的工作能力完全恢复了。我发现自己的动作和思考都比酗酒时更加敏捷,精力更充沛,脑子转得也更快了。”

因为有了强烈而明确的目标,伯顿获得了成功。目标告诉他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对我们来说也一样,我们也应该找出自己强烈的期望,并把它们转变成我们生活中的具体目标。

没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大山中有两块石头。第一块石头对第二块石头说:“如果能搏一搏,经历艰险和世事的磕磕碰碰,也不枉来此世一遭。”第二块石头说:“何必呢!路途的艰险磨难会让我们粉身碎骨,安坐高处一览众山小,周围花团锦簇,何不在享乐和磨难之间选择前者!”

志不同,道不合。于是,第一块石头冲下山去,历尽了风雨和大自然的磨难。它义无反顾,执著地在自己的路途上奔波。第二块石头讥讽地笑了,它依旧享受着周围花草簇拥的畅意抒怀,享受着盘古开天辟地时留下的那些美好的景观。

若干年以后,饱经风霜历尽尘世千锤百炼的第一块石头和它的家族已变成了世间奇品,被千万人赞美称颂,可谓享尽了人间的富贵荣华。第二块石头知道后,开始后悔。现在,它也想投入到人间风尘的洗礼中,然后得到像第一块石头拥有的那些成功和高贵,但是,想到那么多坎坷,还有粉身碎骨的危险,便又退缩了。

后来,人们为了更好地珍存那块石艺奇葩,准备为它修建一座精美别致、气势雄伟的博物馆,材料都用石头。于是,他们来到高山上,把第二块石头粉了身、碎了骨,给第一块石头盖了房子。

一开始就选择享受的人和一开始就执著奔波、千锤百炼的人最后的结局都是后者成了珍品,前者却荒废了自己。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无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者的义无反顾和失败者的畏缩退让,是人生命运分野的最好例证。

真爱也会有选择

药材商人来到村子,向村民收购灵芝,买价很高。但此时正值冬季,高山上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几十摄氏度,上山采药十分危险,很多村民都不敢上山。

因为出价很高,有父子三人决定冒一次险。他们登上了高山,并且到了冰川地带,但却一无所获。

准备回来的时候,山上起了暴风雪,气温骤降,年事已高的父亲被严重冻伤,不能走了。他倒在冰冷的雪地上,明白自己无论如何也走不下山了,对孩子讲:“我不行了,你们快把我的衣服脱下来穿上,设法下山。”

两个儿子不肯丢下父亲,不愿从父亲身上脱下大衣,坚持要背父亲下山。

父亲不断斥责他们这种自杀行为,但制止不了。他们背着父亲只走了一小段路,就迷失了方向,父亲也昏过去了。

儿子们泪流满面,一声声喊着“爸爸”。大儿子脱下身上的大衣盖在父亲身上,想挽救父亲。

过了许久,父亲已经死了,大儿子也被冻伤了。他对弟弟说:“看来我要在这里陪父亲了。小弟,你把我的衣服脱下来穿上,一定要下山,家里还有母亲、奶奶在等着我们。”

弟弟悲痛万分,他摸摸父亲,再摸摸哥哥,父亲的身体已经僵硬,哥哥还有一丝气息,他脱下自己的大衣,盖在哥哥的身上,企图救活他。

第二天,暴风雪过去了,父子三人都死了,父亲盖着大儿子的大衣,大儿子盖着小儿子的大衣,而小儿子只穿着一件薄薄的棉衣。

村民们把他们抬下山来,边走边流泪。

他们说:“什么叫骨肉相连,他们父子三人就是。”但有人讲:“应该有两个人可以活下来,但他们错过了。”

的确,如果两个儿子穿上父亲的大衣,是会回到家的,但他们舍不得父亲。

一年后,他们的家人也在痛苦中郁郁而终。

如果当年舍得一个人的生命,就可以保住其他四个人的生命,但他们在爱的面前,却失去了理智。

有时候,舍得爱,反而是一种博爱,它与爱和不爱之事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