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与众不同的滚雪球高手
7362300000050

第50章 如何赚取第一桶金(2)

1932年,家境贫寒的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台湾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他才16岁。当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可想而知竞争如何激烈。而只有200元本金的王永庆自然无法租赁位置好的店铺,他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租下一个很小的铺面。论规模,他的米店是当时嘉义米店中最小的一家,同时也是开设最晚的一家,至于知名度更是有待建立,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竞争优势了。开张伊始,门可罗雀,生意异常冷清。

当时在嘉义的老字号米店已经瓜分了周围的大市场,王永庆的米店因规模小、资金少,即便有大宗买卖,他也没有资金可用于周转。他当时唯一能就是零售。即便如此,那些占据了好位置的老字号米店也不是只做批发的生意,他们是批发加零售的模式,而谁又愿意跑到一个偏僻小巷里的小米店去买米呢?

王永庆试过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但并没能卖出多少。

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

王永庆意识到自己的米店要想在嘉义市场上站住脚,就必须有一些别人没做到或做不到的优势才行。他经过对其他米店的考察和思考后,他决定在提高米的质量和服务上找到突破口。

20世纪30年代的台湾和中国大陆地区一样,农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稻谷收割后都是铺放在马路上晒干,然后脱粒,砂子、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里面。消费者都得经过一道淘米的程序后才能真正开始做米饭,耗时耗力不方便。

王永庆带领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将洁净的米出售。这样,王永庆米店卖的米质量就比嘉义的其他米店的米要高出一个档次,自然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他的米店生意不再冷清了。

在提高米质见到效果的同时,王永庆在服务上也比其他的米店做的更多一些。当时,消费者来买米而后自己设法运送回家。这对于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来说不算是什么问题,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就是一个大问题了。而当时年轻人整天忙于生计,且工作时间很长,远远超出我们现在已经习惯的每天工作8小时,而且也没有我们现在已习惯的双休日。既然年轻人的时间不允许他们前来买米,买米的任务只能由家里的老年人来承担。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点后,他就主动送货上门。负责购买的老年人自然欢迎这一免费服务。

当时无论是中国大陆合适台湾,送货上门都只属于达官贵人和大户人家才能享受到服务,平民百姓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的机会很少,而王永庆所提供的送货上门的服务可不是特例。这样一来,负责买米的老人们自然也就成为了他的长期客户。

王永庆的送货上门可不是单纯地等消费者来买米才提供此项服务的。他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都会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多少人吃饭,有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估计这个顾客家的米快吃完需要再买的时候,他不等顾客上门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给顾客送米,并非送到了事,还要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擦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顾客。

不仅如此,在送米的过程中,王永庆还了解到,当地居民大多数家庭都以打工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许多家庭还未到发薪日,就已经囊中羞涩。由于王永庆是主动送货上门的,要货到收款,有时碰上顾客手头紧,一时拿不出钱的,会弄得大家很尴尬。为解决这一问题,王永庆采取按时送米,不即时收钱,而是约定到发薪之日再上门收钱的办法,解决了即时收款中可能会因对方手头紧而出现尴尬的问题。那些接受过王永庆送米赊账服务的客户,自然也就成了他的忠实客户。

凭借着他精细、务实的服务,嘉义人很快就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会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个碾米厂,在离最繁华热闹的街道不远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的一面用来做铺面,里间用作碾米厂。王永庆就这样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穷人7步走赚来第一桶金

穷人理财的第一步就是要经济独立,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再来谈理财,其次要消除不良的恶性负债,为什么上流社会都属于《福布斯》的富豪们的,他(她)们是怎么成为世界名人呢?财经界有巴菲特、罗杰斯、李嘉诚、格林斯潘、索罗斯、还有比尔·盖茨等等。他们的第一桶金又是怎么得来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穷人变富翁都需要哪些步骤,需要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步骤1:下定决心开始“自己”理财

有人将“理财”等同于“不花钱”,进而联想到理财会降低消费所得到的乐趣与生活质量。这样的人多是上了些年纪大老年人。而对于喜爱享受消费快感的年轻人来说,心理上难免会抗拒“理财”这个观念,“理财”此事,等老一点再说吧。

上述观点有代表性吗?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年轻人不喜欢理财或是不知道理财,最主要的原因是漠视“人”与“钱”的差别。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钱能生钱”,西谚叫做“Moneymakesmoney”,意即“钱”追“钱”总比“人”追“钱”来得快捷有效。

那么如何用钱去追钱呢?

首先,当然要拥有“第一桶金”——一笔骁勇善战的“母钱”,然后用这笔“母钱”产生“钱子钱孙”。

但是,这“第一桶金”应该怎么来呢?生活中我们常在“清仓大减价”、“免年费信用卡”等诱惑下失去控制而忍不住花钱购买一些并非我们当时迫切需要的物品或消费品,从而一次又一次的错过储蓄“第一桶金”的时机。所以,只有先下定决心“自己”理财,才算是迈开成功理财的第一步。

步骤2:排除恶性负债,控制良性负债。若你已经下定决心自己理财,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你自身的财务独立起来。这里所说的“财务独立”是指“排除恶性负债、控制良性负债、学习理财投资”。

所谓的恶性负债是指人力不可控制的负债,例如生病、意外伤害、车祸等,这些事件引起的负债都属于恶性。这种情况下,如果买了保险就可以降低因意外所遭致的损失,从而排除恶性负债。所以,财务独立的第一步就是买一份适合自己的保险,将意外带来的金钱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让你无后顾之忧。

而良性负债就是你可以自己控制的负债,如生活费、娱乐费、子女教育费、房屋贷款等。换句话说,你可以决定自己每月的生活费用,你可以决定跟父母住或是搬出去住,结婚后要不要买房子、生孩子等生活细节的决定权在你。

步骤3:学习理财投资

之前提过的“财务独立”是指“除恶性负债、控制良性负债及学习理财投资”。其实财务独立只是一个观念的建立,在你实现财务独立之前还有许多准备工作,其中学习理财知识就是你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之后,你所要做的就是从事理性的投资。

何谓理性的投资?简单地说就是“投资者了解所欲投资目标的内涵与其合理报酬后所进行的投资行为”。为什么独立理财要强调理性投资的重要性呢?因为投资不当会导致出现严重负债的情况!理性、正确的投资不但可以将“收入”大于“支出”的差距扩大,使你的财务真正独立,并且能协助你达成人生的目标。

理财是否一定要交给专家?

把理财交给专家的观念是正确的,因为专家可以在他(她)的工作时间内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客户理财的工作中,而且拥有较多的资源和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作为投资者的你的投资收益,这些都是理财专家的优势。既然可以委托给专业的理财专家为我们理财,那我们自己为什么还要学习理财知识呢?因为,在你把钱交给专家理财之前,是不是对这个“理财专家”充满信心,并且确定这个“理财专家”会以你投资回报所得最大化为理财的最终目的,最后还需要确定他(她)会将你所投资的钱在你指定的时间里转回到你的“钱口袋”中。如果你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么,你自己学习理财知识就是必要的。

步骤4:设定个人财务目标及实行计划

1.设定理财目标

理财目标最好是以数字衡量,计算你自己每月可存下多少钱、要选择投资回报率是多少的投资工具和预计多少时间可以达到目标。因此,建议你第一个目标最好不要定的太高,所要达到的时间在2—3年左右为宜。

2.个人所投入的金额,可分为一次投入或多次投入。

投资工具的回报率投资工具可分为定存、基金、股票、期货、债券及黄金等。投资回报率愈高,相对风险也愈高。

3.投入的时间

金钱是有时间价值的,投入的时间愈长,所获得的报酬也愈大。因此,最基本的设定方式为先确定个人所能投入的金额,再选择投资工具。此外,投资工具的回报率要超过通货膨胀,最后随着时间的累积,就可达到所设定的财务目标。

步骤5: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1.一千元不嫌多,一块钱不嫌少

生活理财起初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强迫自己每天存一笔钱到存钱筒里,而这个存钱筒最好是透明的,并每天记录下来。透明的存钱筒是为了让你随时查阅理财的成效,记录是让你养成记账的习惯。当你每日的储蓄随着时间的累积,达到一定数量后再转存到存款簿里,如此日积月累,就可以逐渐养成自身存钱理财的习惯。

2.培养记账的习惯

生活理财的第二步,是培养记账的习惯。记账的好处在于你可以知道每日所花费的钱都用在什么地方,在财务有需要节流时,也知道从何处下手。加上现在许多电脑软件如MicrosotMoney等,能帮你分析日常记账的资料,所以记账在现代生活中已不像以往那样是件吃力而没有意义的事。

步骤6:投资从基金开始

为什么说投资从买基金开始呢?那不是要交给基金公司的专家理财了吗?其实我们对于投资理财的立场仍然坚定“自己投资理财”,只是许多投资工具是有投资门槛的,所以我们不得不“暂时”牺牲部分投资成本,先借用基金公司专家的投资能力,来累积日后自己理财投资的成本。

举例来说:股票公开市场中最低的投资额是一手1股的股票,但有很多绩优、市场前景看好的股票则一张面值2~3万元,这使得许多刚理财有成而想要投资股市的人望而却步。虽然也有一些股票一张市值低于1万元,但这些股票有面临随时变成“毫股”或“仙股”而最后赚不到股息、股价下跌的高风险。然而,投资基金则可避免“将更多只鸡蛋放进一个篮子”的情况,因基金本身是会做一定程度的分散投资,用以回避风险。

步骤7:策略随年改变

个人理财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公式,随着年岁增长,理财目标和策略也有所不同。经济学家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所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设,对确定个人理财目标和策略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人生在少年及老年期,由于没有工作能力,支出必然大于收入。至于壮年期,工作能力正旺,并懂得为将来(老年期)做出打算,故收入和储蓄相应增加,所以其投资策略也须做出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