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与众不同的滚雪球高手
7362300000019

第19章 价值投资催生新生代(6)

1964年,他成为了6年前成立的先锋温莎基金(VanguardWindsorFund)的投资组合经理人。当时的温莎基金,约翰·内夫共有4个合作伙伴,由chuckFreeman领导,chuckFreeman和约翰·内夫一起共事了20多年。先锋温莎基金采用的是提成报酬制,也就是说如果温莎基金的业绩良好,约翰·内夫和他的合作者就可以得到较多的报酬。

也许是他当年作为工人的经历和从军的经历使然,约翰·内夫的私生活与他要买进的股票一样毫不引人注目。约翰·内夫的住宅里除了一个网球场就再没有别的什么华丽的装饰了,约翰·内夫总喜欢说他买的设施或衣服有多便宜。他说他的鞋袜是在LOU的鞋类大集市购买而夹克是在一家打折店购买,他的女儿要买辆车,他把价格研究了半天后把女儿打发回去要求给予500美元的折扣。约翰·内夫常常坐在一把摇摇晃晃的椅子上办公,经常是简洁明了地结束电话谈话。有些时候他节俭的行为方式也会制造出投资机会。

有一次,约翰·内夫研究一家叫做Buellington的大衣仓储公司。他请他的妻子和女儿去采购连锁折扣店之一的衣服样品。她们带回来3件大衣的同时还强烈建议约翰·内夫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约翰·内夫接受了她们的建议,并获得了500万美元的收益。几乎又是同样的方式,当福特公司推出新款汽车TAUTAS时,约翰·内夫又请他的妻子和女儿如法炮制一番,当然,这次他的妻子和女儿就没有买回3辆TAUTAS汽车才回来了。但是,她们的建议与之前并无区别,而约翰·内夫确实也对这款汽车和这家公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后来解释说他之所以投资福特是因为这家公司没有债务问题困扰,实际上福特汽车确实不存在债务,该公司的现金流和资金运作到目前为止也是全球汽车行业中唯一不在乎经济危机的汽车企业。而当时福特公司的90亿美元现金使得约翰·内夫只能得出福特公司的管理和GM(通用汽车公司)的差别根本就是天壤之别。约翰·内夫所得到的资讯显示:当时的通用汽车的管理者是骄傲的,而福特公司的管理者更像家人,福特公司知道如何节约成本和避免管理层有高高在上产生的错觉。正如约翰·内夫所了解到情况一样:福特公司的管理者和流水线员工是在一张餐桌吃饭的,他们所使用的餐厅和厨师都是同一个,饭菜也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福特公司的管理层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员工在想什么。福特公司的生产线员工一年可以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数万美元的奖金,而通用公司的生产线工人则什么也没有。所有的信息都支持了约翰·内夫的购买计划。于是,约翰·内夫在1984年时大量买进福特的股票,而就在那一年,因为日本汽车低价攻入美国汽车市场导致了人们对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失望进而使得美国汽车板快的股价下跌到每股12美元。约翰·内夫在那一年里以低于14美元的平均价格购进了1230万美元的汽车股。3年后,这些股价上升到了50美元,仅此一项就给温莎基金带来5亿美元的收益。

1980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请求约翰·内夫管理该校的捐赠基金。因为该基金的收入状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成为94所高校基金中最差。约翰·内夫接受了这一请求。在约翰·内夫用他一贯的方式重新组建了该基金的投资组合:购买低调的、不受欢迎的但非常便宜的公司股票。并不是每一个委托人都欢迎他的这一方式,其中的一些受托人表示了反对意见同时敦促他买进当时看来非常令人兴奋的公司的股票。而委托人的这种偏好,恰是这一基金过去几十年来表现距离良好甚远的根本原因。约翰·内夫对这些反对和敦促根本不在乎,他坚持按自己的方式管理已经委托给他的基金。事实证明约翰·内夫是对的。在约翰·内夫管理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基金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已步入了美国所有大学基金的前5名。

约翰·内夫每星期工作60到70个小时,包括每个周末工作15个小时。办公室他集中精神不允许任何打扰,而且对他的员工近乎苛刻。当他认为工作没做好时非常严厉甚至有些粗暴。而另一方面,他也给予员工充分的自由对他们喜欢的项目参与他的决策过程。约翰·内夫是一位出色的证券分析师,虽然近年来他很少去公司,但最起码要和公司员工进行交谈。他现在有一个分析团队为他工作,但当出现新股时,他还是很有可能领导这一项目。当他和他的团队完成工作后,他们必须收集所有他需要的信息。在将近35年的工作经历中,约翰·内夫已经买进或研究了大部分他认为值得购买的公司股票。换句话说,他所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更新他的知识而不是从零开始。他紧紧盯住那些股市中不受欢迎的行业集团。他对那些本益比非常低而通常收益率又很高的公司股票很感兴趣。实际上,约翰·内夫经营温莎基金这么多年来,投资组合的平均本益比是整个股市的1/3,而平均收益率为2%或更多。

约翰·内夫把自己描绘成一个“低本益比猎手”。然而,和班杰明·葛兰姆不同的是,他考虑的是公司根本性质。他需要是股价低的好公司。

约翰·内夫非常重视“价值投资”,他喜欢购买某一时刻股价非常低,表现极差的股票。而且他总会在股价过高走势太强时准确无误地抛出股票。在低迷时买进,在过分超出正常价格时卖出。约翰·内夫是一个典型的逆向行动者。他和同类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他能始终处于收入状态。约翰·内夫宣称股市的价格往往过分超出真正的增长。但成长股有两大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它的死亡率过高,即人们认识到它的增长后决不会维持太久;另一个是一些收益较高但股价增长较缓的公司股票可以让你获得更好的总回报。

约翰·内夫管理温莎基金(WinsdorFund)34年,1998年该基金的年复合收益率为14.3%,而标普只有9.4%。在过去的30多年中,他同时也是格迷尼基金(GeminiFund)的管理人,该基金的增长率几乎也是股市价格增长率的两倍。温莎基金本身在数年内达到数十亿美元,到1988年上升到59亿美元,是为当时最大的收益型股票基金。1995年,约翰·内夫卸下基金经理人之时,该基金管理资产达110亿美元。

约翰·内夫准的选股标准:

1.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2.另人满意的现金流

3.高于平均水平的股票收益

4.优秀的管理者

5.持续增长的美好前景

6.颇具吸引力的产品或服务

7.一个具有经营余地的强劲市场最后一条是最为有趣的一点。内夫宣称投资者往往倾向于把钱花在高增长的公司,但公司股票并没有继续增长并不是公司本身经营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公司股价已没有了增长的余地。因此内夫买进的股票增长率一般为8%。

约翰.奈夫(JohnNeff)低本益比投资法

JohnNeff的投资哲学,偏重价值投资法,他形容自己是“低本益比的射手”选股方式坚持以下的基本条件:

1.良好的资产负债表

2.令人满意的现金流量

3.股东权益报酬率高出市场平均值

4.有能力的管理阶层

5.要有满意的长期成长远景

6.有一项以上极具吸引力的产品或服务

7.有强大的市场活动空间以基本条件选出股票之后,则以投资报酬率的一半为买进时本益比的标准。

由于JohnNeff的选股程序中只有1—3项是由客观的统计数字组成,4—6项则依投资者个人的了解主观判断,本系统提供以下程序:

1.选股标准:

负债比例小于样本平均值

速动比例大于市场平均值

每股现金流量大于市场平均值

股东权益报酬率大于市场平均值

2.买进标准:本益比

约翰·内夫低知名度成长股选股法则

约翰·内夫在管理先锋温莎基金时,独创衡量式参与(MeasuredParticipation)的投资思考程序,因此,在选股方法上,不同类型的股票,有不同的筛选标准,本模型是针对“低知名度成长股”的标准。

1.预估成长率为12到20%。

2.本益比为个位数,达盈余的6至9倍。

3.在明确的成长领域中,居主宰或举足轻重的地位。

4.容易了解的行业。

5.历史盈余成长记录完美,达两位数。

6.股东权益报酬率突出

7.资本雄厚、纯益高、机构投资人会考虑投资。

8.大部分情况中,收益率为2至3.5%。

9.华尔街上有人注意,但此点不见得必要。

由于约翰·内夫的选股标准,其中一部份牵涉主观判断,本系统只选取可以数量化比较的部份做为选股标准。

1.选股标准:

过去5年平均盈余成长率>10%。

最近四季股东权益报酬率>市场平均值。

最近四季纯益率>市场平均值。

预估盈余成长率在12%至50%之间。

最近一期股息收益率低于3.5%。

预估本益比小于10倍。

2.数据使用限制:

因JohnNeff部份选股标准在使用时可能有所限制,因此,本系统将部分标准的常数项改为可变量,会员可更改变量之值,以利选股作业之进行。

本选股条件极为严格,原选股标准中预估盈余成长率介于12%至20%;经本系统观察长期以来之资料,将此预估值修改为12%至50%,以符合国内股特性。

约翰·内夫分析上市公司

美国价值派投资大师约翰·内夫,就曾有过这样一个投资经历。他在分析一家名为“布林顿外套”的折扣连锁公司的股票时,让妻子和女儿作实地调查,意外的是母女俩竟然一次买回了三件外套,并称赞那家公司的商品物美价廉。听了她们的讲述后,约翰·内夫果断地买下了50万股该公司的股票,日后这些股票大涨,让他狠狠地赚了一笔。

像这种通过身边小事而发现投资机会的案例,在大师们的投资生涯中并不鲜见。

约翰·内夫十分注重股市中市盈率的对比分析,他认为要从七个方面看任何一家上市公司:

1.企业规模方面,一般要求公司收入、市值等方面具备较大的规模。因为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公司的行业地位、品牌资源等;此外,大中型的公司在亏损后东山再起的机会较大。如在美国市场上,就有市值至少在50亿以上的要求。

2.企业经营层面,主要有几个方面,如企业安全性方面,要求现金流健康;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要求主营业务利润大于0,并且一般也不要求必须有较高的增长;财务实力方面,如偿债能力有要求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水平等等。

3.价格水平方面,要求有合理的价格,一般用低市盈率标准来选取,如市盈率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的40%左右。

4.股息收益率方面,持续的股息支付水平是体现公司长期价值的一个方面,如果股票价格下跌,高股息率将弥补一部分损失。

5.盈利增长率方面,大多数对此要求不高。有的还对此有一定限制,如未来几年盈利预测负增长或0增长,大于5%即不合格。

6.投资情绪方面,如跟踪分析师的情绪指数,可要求小于0,大于2即不合格,这显示,大多数价值股并非分析师看好的股票。

7.投资预期方面,如要求盈利预测被不断调低,或维持不变;最近一次公布的盈利低于市场预期。

对于价值型股票,我们从两个方面去寻找。一是从我们跟踪的8种价值型选股策略组合中去寻找;二是从具有行业地位、品牌价值、资源优势的公司中寻找前期因盈利下降导致股价大幅下跌的股票,此类股票的典型特征是市净率处于较低水平。

欧文·卡恩:我不借钱投资

如果你有机会向一位拥有84年投资经验的人学习,那可一定不要错过。

这个人就是欧文·卡恩。

1905年12月19日,欧文·卡恩出生在美国纽约市一个德裔犹太移民家庭。他的父亲在照明灯具行业工作,母亲则经营着自己的衬衫生意。

1923年,欧文·卡恩从德威特·克林顿高中毕业,进入纽约城市学院学习。1928年夏天,23岁的欧文·卡恩第一次走进华尔街,开始在纽约证交所(NewYorkStockExchange)里的一家名叫Hammerschlag,Borg&Co.的小公司当跑单者(runner),当时,离著名的“大萧条”——席卷全球的经济衰退开始仅有几个月时间。

在交易大厅只干了一周,欧文·卡恩就觉得自己身边都是一群“疯子”,于是,他申请调到研究部门去工作。

除了吃饭睡觉外,其他的业余时间里欧文·卡恩也没闲着,他在晚上和周末的时候到当时一家大型券商H.Hentz做兼职。另外,他还会在不多的闲暇时间在Hentz公司位于曼哈顿的办公大楼里“闲逛”,你如果觉得他真的是在闲逛,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欧文·卡恩可不是一个想要浪费时间的人,他每次“闲逛”都是有明确的目的的,他通过这样的“闲逛”了解着每一层楼的情况,而后每次“闲逛”的过程中都会敲开那些依然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大门。

在一次“闲逛”中,有个簿记员开门接待了欧文·卡恩。他那里刚好有公司主要的损益分类账目,欧文·卡恩问那个簿记员自己能否看一下。得到许可后,他打开了那些损益分类账目,而其中有一组账目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连串几乎从来没有亏损过的投资交易,那些交易都在“本杰明·格雷厄姆共同账户”的名下。

欧文·卡恩被眼前的数据惊呆了,竟然有如此谨慎而又收益丰厚的交易记录。他想那个簿记员打听谁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簿记员的回答让欧文·卡恩惊喜若狂——本杰明·格雷厄姆竟然就在这栋大楼里工作。

欧文·卡恩随即提出拜访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安排好的时间里,他见到了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欧文·卡恩甚至成功地说服了本杰明·格雷厄姆而成为了这位被称为“价值投资之父”的教授的助手,作为助手的欧文·卡恩的职责是为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University)商学院授课时提供协助。

于是,欧文·卡恩白天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位于棉花交易所的办公室上班,到下午时他又和本杰明·格雷厄姆一起乘地铁到哥伦比亚大学开始他们的工作。

欧文·卡恩从本杰明·格雷厄姆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本杰明·格雷厄姆抵御赚取快钱诱惑的能力。“在大多数时候,本杰明·格雷厄姆对这种快进快出的赚钱方式都不为所动。除非他认为这笔投资的赚钱几率要大大高于亏损几率,否则他不会下手。”欧文·卡恩说。

欧文·卡恩的方法是将一半的个人资产放在股票上。他甚至禁止自己借钱投资。他说:“如果你手头有很多现金,即使在某笔投资上犯了错误,也不用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