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唐僧凭啥领导孙悟空
7362200000020

第20章 注重凝聚力形成战斗力(3)

每个员工都是团队组织的一员,如果他们能像管理者一样操心尽力,时刻关心着公司成长,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管理主客体目标协调,他们的企业肯定会成为优良的团队。全员参与式管理这种形式,吸引着员工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贡献智慧,直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则会形成更强大的向心力。

7.开发人的潜能,促进每一成员的成长

管理者必须考虑如何使员工与企业共生共长,如何帮助他们规划人生的道路,发挥他们的才干,开发每个人的潜能,使他们明确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引导他们去创造辉煌,实现人生的价值。当每个人的成长与公司命运紧紧相连时,当每个人都可以从公司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创造自己亮丽的一生时,这个团队将坚不可摧,团队精神将得到最大发挥。为此,需要认真研究每一个员工的才能、专长、潜力、志向,帮助他们规划设计人生之路,并用其所长,用尽其才,同时为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做出积极努力。

8.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会与许多人交往,打交道,必然有人际关系问题,而且一个人每天八小时甚至更多时间是在工作单位度过的,因而是企业内的人际关系更为重要。同事之间友好、融洽地相处,创造一种和谐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精神焕发,使企业融合为一个友好、和睦的大家庭式的团队。

9.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

一个团队、一个部门最终追求的是整体的合力,凝聚力和最佳的整体效益,所以必须树立以大局为重的全局观念,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自觉地为增强团队整体效益做出贡献。

一个好的领导者应避免发生的事

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有着优秀的工作能力,还应该有良好的领导艺术。

与下属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促进领导者取得好的工作业绩。所以,应在与下属的接触过程中,避免出现下列情况:

1.断然下令

领导者不顾员工的工作需要而仅仅想显示自己的身份,在这样的行为下打乱了员工的时间安排,也引起了员工的不满和厌烦。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菩萨幻化而成的美妇人试探几人求经的真心。

那妇人闻言大怒道:“这泼和尚无礼!我若不看你东土远来,就该叱出。我倒是个真心实意,要把家缘招赘汝等,你倒反将言语伤我。你就是受了戒,发了愿,永不还俗,好道你手下人,我家也招得一个。你怎么这般执法?”

三藏见他发怒,只得者者谦谦叫道:“悟空,你在这里罢。”行者道:“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八戒道:“哥啊,不要栽人么。大家从长计较。”三藏道:“你两个不肯,便教悟净在这里罢。”

沙僧道:“你看师父说的话。弟子蒙菩萨劝化,受了戒行,等候师父。自蒙师父收了我,又承教诲,跟着师父还不上两月,更不曾进得半分功果,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

即便是这个时候,唐僧也不曾断然下令。唐僧是成功的领导者,在对待自己的员工徒弟时,从未有一次做过不合理的要求,更未有断然下令不顾及他人的行为,但在没有命令口吻的取经路上却能使得每一个徒弟都竭尽所能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时让徒弟们获得工作的快乐。

2.不易接近

常以太忙为由和下属不见面、不交谈。这样的行为会严重地影响员工对于领导者该有的亲切感,久而久之会使公司失去凝聚力。我们知道,取经之行之所以会圆满完成,其中离不开唐僧的存在。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身为团队领导者的唐僧总是搞神秘,不和徒弟交谈,甚至是不见面,结果将会是怎样?

3.不恰当的称呼

用“嗨”等称呼别人,这不是针对别人的示意姿态,而是显示他在集体中的地位低下。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名字代表着什么,据调查,当对方称呼自己的名字时,被称呼者会有一种被需要被尊重的情绪,反之,就会有反感情绪。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作为领导者的唐僧,如果在命令孙悟空去化斋的时候说:“嗨!你过来,为师的腹中饥饿,你速去化些斋饭来与我。”那么,孙悟空会怎样的作答?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顿斋饭永远都等不到。以此我们可知一个称呼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作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定要避免“嗨”的称呼。

4.自己出错却责备别人

让下属承担错误,而实际恰恰是自己的责任。在有些管理者看来,在下属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进行自我批评,是件很没面子的事,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和领导形象。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主动承认错误、承担罪责所表现出来的大度正直、责任心以及爱护下属的行为,正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必须具备的素质。它在某种意义上会使已缺失的威信得到恢复,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得到巩固。

如果管理者将过失推脱给自己的下属,从不反省自己的错误。那么,他就会失去下属的信任和支持,并为他们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以后当他们犯同样的错误,管理者批评时,下属心中就会产生逆反心理:领导犯了这样的错误都没自我批评,为什么我犯就不行呢?长此以往,管理者与下属之间就会离心离德,一盘散沙,并最终导致企业的破败。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和修养对企业的整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下属员工主要是看管理者的行为表率。如果管理者有错就自我批评,并用这种行为去感召下属,那么下属就会由衷地产生一种敬畏心理,愿意服从管理,这就会对员工的行为起到一种良好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反之,则会刺激员工情绪中的消极面,并最终导致无法管理下级,军心涣散。

5.拖拉

对下属提出的要求和重大事情迟迟不予以解决和答复,还暗示造成拖延是下属准备不足。这样的领导者将会在下属心中失去应有的尊重,更会造成公司执行力的缺乏。

6.急躁

粗鲁打断下属的谈话只反映你对下属缺乏关心。

7.漫不经心

一旦让下属了解领导者不是一个可信任的人,他们就不会把可能得到的重要情报告知领导,因为在他们的心中领导者可有可无。

8.当众指责

在同事和员工面前批评下属,让下属没面子,这样只会使士气低落。身为一个管理者,除去时刻反省自己之外,还要虚心听取下属的意见,不能因为自己大权在握就肆意而为。同时,在接受批评时也要注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当接受下属的批评意见时,主要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接受批评时,要心平气和,不要有气恼和对立情绪。要认真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对方的陈述,有不同意见也等对方讲完再说。要保持涵养,即使对方的言词很激烈,也要注意避免针锋相对的争论。保持自己目光的稳定性,不要东张西望,表示你在认真听取,这是对对方的尊重。态度要端正,不随便开玩笑,不歪曲员工的批评。在员工的话讲完之前,不要转变话题,否则,会被认为是你不想把批评听完。对刚刚批评过自己的人,最好避免立刻反过来批评他,否则有可能被视为不接受批评,甚至有意报复。

谁都难免会犯错误,重要的是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这对企业管理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勇于进行自我批评和接受批评,就会很好地显示出一个领导者的风范和胸怀,不仅可以为员工树立好的榜样,而且能够与员工之间产生一种亲切感,增加团体的凝聚力。

提升团队凝聚力量

对于多数管理专家而言,《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组合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团队,他们认为团队成员要么个性鲜明,优点或缺点过于突出,代表人物就是孙悟空和猪八戒,实在难以管理;要么缺乏主见,默默无闻,代表人物沙僧和白龙马,实在过于平庸。但就是这么一群对团队精神一窍不通的“乌合之众”,“个性”突出的典型人物组合在一起,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最终却完成任务取回了真经,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个性”也许并不是那么可怕。

作为团队领导人和协调者的唐僧,虽然处事缺乏果断和精明,但对于团队目标抱有坚定信念,以博爱和仁慈之心在取经途中不断地教诲和感化着众位徒弟。

队中明星员工孙悟空是一个不稳定因素。虽然能力高超,交际广阔,嫉恶如仇,但桀骜不逊,喜欢单打独斗。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对团队成员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同时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为达成取经的目标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也许很少有人会意识到,猪八戒对于团队内部承上启下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他的个性随和健谈,是唐僧和孙悟空这对固执师徒之间最好的“润滑剂”和沟通桥梁,虽然好吃懒做的性格经常使他成为挨骂的对象,但他从不会因此心怀怨恨。

至于沙僧,每个团队都不能缺少这类员工,脏活累活全包,并且任劳任怨,还从不争功,是领导的忠实追随者,起着保持团队稳定的基石作用。

每个团队成员都会有个性,这是无法也无需改变的,而团队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发掘组织成员的优缺点,根据其个性和特长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使其达到互补的效果。

杰克窑韦尔奇曾经提出过一个“运动团队”的概念,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干着与别的成员不同的事情,团队要区别对待每一个成员,通过精心设计和相应的培训使每一个成员的个性特长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并发挥出来。高效的团队是由一群有能力的成员所组成的,他们具备实现理想目标所必须的技术和能力,而且有相互之间能够良好合作的个性品质,从而出色地完成任务。

但遗憾的是,多数团队的管理者并不乐于鼓励其成员彰显个性;相反的,他们会要求属下削弱自我意识,尽量与团队达成一致,在个体适应团队的过程中所丧失的不仅仅是个体的独立性,同时也失去了创造力。许多天才和有创意的想法就这样被抹煞,而这恰恰是企业是否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如果仔细研究那些成功的创业团队,我们会发现这些团队的个体无一例外都具有非常鲜明的人格个性,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才华,相互结合,从而有力地推动着创业进程。

团队合作的四大基础

1.建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