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西点执行力的20堂课
7359700000039

第39章 只有结果没有过程(1)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胜利这个结果很重要的。尤其在职场中,上司给你任务,你只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达到他想要的结果。

战场上只有胜者

西点人崇尚第一,并要求每个人都努力争取第一。战场上除了胜利就是失败,没有平局可言。西点不需要弱者,唯有胜利能证明一切。

西点人注重胜利,并且在学员中间不断强化胜利意识,他们在认识到获得球赛的胜利和获得战争的胜利有许多相似之处时,就把体育运动广泛地引进学员生活之中。体育和战争的本质都是双方的对抗,最后决出胜负,而其关键就是“获胜”。

西点文化是一种残忍而又公正的文化,学员们非常了解自己在组织中所处的等级。军官们就像一个会行走的个人成功标志牌,他们的袖口佩戴有袖条,每一杠表明四年的服役期;他们的肩上佩戴有肩章,表明他们在那一时期晋升到的级别。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西点学员应该力求晋升。

西点曾经向新学员提出挑战:“你们具备少数令人骄傲的军官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吗?”西点不存在平级调动,他们要么晋升,要么出局,留下来的全都是成功的、积极进取的学员。

有了获胜的念头,才有可能获胜,一个没有胜利欲望的军队,又怎么可能获得胜利呢?“只有第一”的信念激发了西点人胜利的欲望,培养西点人在任何困境中都充满勇气和信心,促使西点人敢于竞争,并通过实际的努力来获得最终的胜利。西点人明白,胜利是最好的说明。胜利说明力量,说明人格,说明成就,说明一切。所以西点的教官十分注重向学员灌输胜利意识,让所有的学员明白只有胜利,只有竞争,只有夺得第一才能带来荣誉。

但是尽管注重胜利,要求所有的学员都努力争取第一,但是西点并不提倡“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观念。追求胜利,重视胜利,同时也关心胜利中的道德因素,或失败中的道德评价,这表现了西点人的豁达和宽容。

无论做什么事情,速度问题不解决,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尤其在战争中,形势的转变往往在几分钟之内发生。在西点军校,每个学员都知道,速度是作战的关键因素,也是各种战略战术成功实现的根本保证。历史一次次地证明,在许多战争中,能够获胜的真正原因,或许往往就是比敌人仅仅早到达目的地几分钟而已。但是这几分钟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因此,抓住最有力的时机,在第一时间将事情办好,是西点人交给我们的战斗法则。

一位西点教员曾经说过:“我们不需比敌人快很多,也许只需一分钟。但是,早一分钟,我们就具有了优势。”这就是西点所倡导的速度法则。速度法则不仅仅强调效率,更强调机遇。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是最宝贵的资源。抓住了机遇,就能取得胜利;错过了机遇,失败就在所难免。要抓住机遇,就要保证速度;机遇也是在速度中产生的。

西点人重视荣誉,渴望通过胜利来获得荣誉,但是也重视胜利背后的道德,正是这样的道德支持着西点人追求胜利的信念。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或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第一,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第一的梦想。只有第一,争取第一,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它为西点人甚至所有人创造了一个奋斗的目标,一种前进的动力。

不管你目前是从事哪一种工作,每天你一定要使自己获得一个机会,使你能在平常的工作范围之外从事一些对其他人有价值的服务。在你自动提供这些服务时,你当然要明白,你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金钱上的报酬。你之所以提供这种服务,因为它是你练习、发展及培养更强烈的进取心的一种方式。你必须先拥有这种精神,然后才能在你所选择的终身事业中,成为一名杰出的人物。

职场不同情眼泪

有这样一句职场名言“在职场中,眼泪并不能代表什么。这个世界之所以灿烂,不是因为阳光,是因为你的笑。”

工作中少不了委屈,可是日子总是要过的,工作总是要做的,委屈、抱怨除了摧残自己,没有半点用处,墙拿脑袋也是撞不坏的

其实换一个思维,你大可不必活得这么痛苦,相反,工作本身是要“快乐起来的”。想想看,一天工作8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工作就是你生活的全部。如果你不能快乐地工作,每天一上班就像被煎熬一样,那么你的生活也就充满了痛苦。

上个月杰西跟肖娜一起做的那份报表出了纰漏,为此老板整个上午也没给她们好脸色看。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杰西立即变身成了祥林嫂,哭天抹泪地抱怨。原以为同事们见此情景会伸出援手,但没料到的是,大家似乎根本没注意她的存在。

杰西实在无趣,只好拉上一直低头改报表的肖娜来做同盟军,没想到肖娜抬起头笑笑说:“算啦,杰西,已经这样了,抱怨也没用。我们还是赶快把它改完,免得老板又骂。”说完,将她推回了座位。后来,杰西发现同事们特别偏心,自己诉了半天苦,大家都无动于衷,而肖娜什么也没说,却有很多人在给她讲解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改。

事实上,不是同事们偏心,恰恰是杰西自己的诉苦阻挡了别人对她伸出援手。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我们痛恨一个人,往往是因为他身上的缺点我们也有。很多时候,当杰西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向大家诉苦时,她让同事们看到了一个懦弱胆小的人,也可能诱发大家想到自己心底怯懦的一面,因此,非但没有激发大家的同情心,因为职场不会同情弱者,眼泪只会让他人心生厌恶。其实,杰西在心灵深处有一种“受害者意识”在作祟,也就是她希望自己能够扮作弱者,获得别人的帮助,从而使自己逃脱责任和压力。但是,成人世界里的理性原则却使她难以达成心愿。

而肖娜则不同,她独立自强,积极向上,她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人物形象。在职场中,这正是大家对自我的期许,因为大家都希望达到这样的标准,所以同事都会尽全力去维护她。另外,因为肖娜的这种敢于承担责任、勇于解决问题的态度符合了大家的做事规范。她所承载的压力,周围人都能感同身受。而她为解决问题所做出的努力,同事们也都能体会到,故而容易引起共鸣,获得帮助。

职场如战场,没有人会去同情一个胆小鬼,人们只会敬重那些不畏困难的勇士。所以,如果你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那么收起眼泪,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他们知道帮助你是值得的。

工作中遇到挫折和困难在所难免。有些人会选择承受和坚持,但也有人,尤其是刚刚步入职场的人或者是一些年轻女性,却选择不停诉苦、示弱甚至是流眼泪,以此来博得别人的同情,达到推卸责任的目的。客观地说,职场里没有人会同情弱者,不管你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应届生还是柔弱的女生,在激烈的职场中,只有不断摔打磨砺,才能越来越强硬。

消除你的逆反情绪,并不是说让你压抑自己,你应该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成为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一脸哭丧相的“怨妇”。

上司非但没给你加薪,你会怎么想?“干嘛啊,还让不让人活了?本来就危机了,还给加码?加码就不说了,工资也不涨?”

于是你开始抱怨、怠工、辞职、找工作、失业……找到了,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这里的任务比原来还重,于是大骂:“还让不让人活了?”刚好经理进来听到了,被炒,失业,再找,找不到,吐血而亡……

还能怎么想呢?

“经济危机了,我还没被开,真幸运;上司更依赖我了,更不能开我了!噢耶!”但这种心态绝对比上一种强,至少你很快乐。

如果你的眼光再高一点儿,或许还可以发现——你的上司也很难,他的业务组如果不能逆市飘红,他以及他所在的业务组就有可能下马,到时候你们整个团队都要走人。

你还可能发现,他觉得你是个可造之才,于是他把宝押在了你的身上……

如果你知道了这些你会怎么想?或许是这样——噢,原来上司很看重我,我是临危受命,我一定要想办法完成,不辱使命;公司现在有难处,不给我涨工资也很正常,但只要我做好了,来日一定会有回报。

每天哼着小调去上班,无人扬鞭自奋蹄;跑啊跑啊,其实咬咬牙也挺过来了;于是你一鼓作气,四蹄撒开,一路冲出。

两种想法,两种态度,两种行为,两种结果,两种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