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西点执行力的20堂课
7359700000018

第18章 高效率(2)

总结不但要总结成功的地方和原因,更要总结失败之处和原因,还要总结预待完善的地方,一份总结,承载着对过去的回顾,对现在的把控,对未来的预测。

分析优秀的地方,适用于过去,是否还适用于将来,分析不足的地方,是否可以完善,可以完善到什么地步。无论我们使用调查分析法还是比较分析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细致地寻找着解决问题的主线,完成一个行动目标。

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是做市场分析还是客户服务,不管你的职务高低,是经理还是基层员工,拥有超强的行动力,一定会得到更多的赞许和尊重,更会有你意料之外的好结果。

从现在开始,提高你的行动力,提升你的战斗力!

惰性与低效

在工作中经常会有不想工作,想要找借口拖延自己的任务,想要偷懒的情况。这是很典型的懒惰,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消磨人的意志,对工作失去信心,渐渐怀疑自己的毅力和目标,甚至自己的性格也变得懒散、犹豫不决。

深夜,一个危重病人走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分钟,死神如期来到了他的身边。他对死神说:“再给我一分钟好吗?”死神问他:“你要一分钟干什么?”他说:“我想利用这一分钟看一看天,看一看地;我想利用这一分钟想一想我的朋友和亲人。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还可以看到一朵绽开的花。”

死神说:“你的想法不错,但我不能答应。以前这一切都留了足够的时间让你去欣赏,你却没有像现在这样去珍惜,你看一下这份账单:在60年的生命中,你有二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剩下的30多年里,你经常拖延时间;曾经感叹时间太慢的次数达到了10000次,平均每天一次。上学时,你拖延完成家庭作业;成人后,你抽烟、喝酒、看电视、虚掷光阴……”

说到这里,这个危重的病人就断了气。死神叹了口气说:“如果你活着的时候能节约一分钟的话,你就能听完我给你记下的账单了。哎,真可惜,世人怎么都是这样,还等不到我动手,就后悔死了。”

你的懒惰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生命。

暂时的懒惰,拖拉不会让你有明显的感觉,可是长久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你的工作也不会很好的执行。

用一位成功学家的话来说:“你的借口如果能换成美元的话,相信你的财富会超过比尔·盖茨。”拖拖拉拉,办事效率低效,使我们变成懒惰的白日梦者。当天的事总要留给明天,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

克里·乔尼是一位火车后厢的刹车员,他聪明、和善,常常面带微笑,非常受乘客们欢迎。一天晚上,一场暴风雪突然降临,造成了火车晚点。克里抱怨起来:“这鬼天气!害得我要加班了。”

就在他考虑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逃掉夜间的加班时,暴风雪已经造成另外一辆快速列车不得不拐道,几分钟后也要拐到克里所在的这条铁轨上来。列车长赶紧跑过来,命令克里拿着红灯到后面去。克里心里想,后车厢还有一名工程师和助理刹车员在那儿守着,便笑着对列车长说:“老兄,不必那么着急,后面有人在守着,等我拿上外套就去了。”列车长一脸严肃地说:“人命关天,一分钟也不能等,那列火车马上就要来了。”

“好的!”克里微笑着说。列车长听完了他的答复后,又匆匆忙忙向发动机房跑去了。但是,克里没有立刻就走,他认为后车厢里有一位工程师和一名助理刹车员在那儿替他扛着这项工作,自己又何必冒着严寒和危险,那么快地跑到后车厢去呢?他停下来喝了几口酒,驱了驱寒气,这才吹着口哨慢悠悠地向后车厢走去。

他刚走到离后车厢十几米的地方,就发现工程师和那位助理刹车员根本不在里面,他们已经被列车长调到前面的车厢去处理另一个问题了。当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而快速向前跑去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在这可怕的时刻,那辆快速列车的车头撞到了他所在的这列火车上,受伤乘客的嘶喊声与蒸汽泄漏的咝咝声混杂在了一起。

后来,当人们去找克里时,他已经消失了。第二天,人们在一个谷仓中发现了他。他不停地叫喊着:“啊,我本应该……”

他被送回了家,随后又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懒惰是人类最具破坏性、也最危险的恶习。它会使人丧失主动性和进取心。做事拖拖拉拉、效率低下的员工,绝不可能成为称职的员工。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就能找出成打的借口来为自己辩解。因为,把“事情太困难、太昂贵、太花时间”的种种借口合理化,要比相信“只要我们够努力、够聪明、衷心期盼,就能完成任何事”容易得多。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为了没完成某些工作而制造借口,或是想出千百个理由来为没能如期实现计划而辩解,那么现在正是该面对现实好好检讨的时候了。

拖延也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它来自于软弱、自私自利和犹豫不决。而消极的心态,往往会使问题的难度增加一百倍。有一些针锋相对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拖延的恶习:

西点军校的第一个观念就是:没有任何借口!不要拖延,立即行动!古罗马皇帝在临终时,给罗马人留下这样一句的遗言:“懒惰是一种借口,勤奋工作吧!”富兰克林说:“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从现在就动手做吧!养成负责、守时的好习惯,你会受用终生!

有压力才有动力

“不承受压力的人生,往往在庸庸碌碌中沦为失败的人生。”在一个人有限的职业生命中,能够专注于一个专业,朝着一个目标做精、做深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更容易做出成绩。一个人的成就动机与压力是成正比的,压力转为动力就能使人努力上进,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起到推动提高的作用,也就是说一个人有压力了才会有动力!将压力转换为动力,才能很好地完成你感到害怕的工作。

小陈大学毕业后被某公司录取。小陈觉得特别幸运,并希望自己能在职场上大有作为。

刚进公司,小陈被分到了行政部,主要工作是给销售主任做助理。工作没多久,主任就交给他一本文稿,并告诉他这份文稿很重要,也很紧急,要在一周内录入电脑。

小陈粗略地看了一下,这本文稿超过了十万字,这对打字不熟练的小陈来说实在是一件庞大的工程,而且这又是公司内部文件,不能到外面打印。小陈只好自己做了。

虽然任务艰难,不过小陈也没有害怕,并把这次工作看成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为了完成任务,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加班加点打字,饿了就吃碗泡面,困了就在沙发上休息下,就这样连续工作了六天,小陈终于完成了任务。

主任也对小陈的工作完成表示很满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工作任务,小陈的打字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过了一段时间,公司福利待遇更好的统计部门职位有空缺,主任便推荐小陈去了统计部。来到统计部门后,小陈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工作干劲,认真做事,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在工作中成长。

进入统计部门不久,小陈又接到了一个工作任务:核对、调整公司的统计数据。公司统计数据库十分庞大,核对它是一件工作量很大的工作。其他的同事都不想做,小陈却主动承担起了这项工作。

有了上次的经验,小陈对做好工作充满了信心,他觉得在自己在工作压力中成长更快,与其对工作压力不停抱怨,不如化压力为动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为了了解数据情况,小陈先从资料室找来业务书籍,还虚心向公司前辈们请教。经过学习,他发现那一连串枯燥数据,全是本公司经营情况的具体反映!在渐渐意识到,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接触到了公司的核心业务!

虽然花费了很大力气才做完工作,但小陈的收获也很大。通过这次统计数据,他统计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熟悉了公司的运转情况。

之后,小陈越发愿意面对工作压力。别人对压力避之不及,小陈却选择直面迎接,寻求解决压力的办法。这样的工作态度,让小陈的工作能力迅速提高。工作一年后,小陈被调到了公司待遇最好的业务部。

业务部门的工资最高、福利最好、压力也最大,因为有之前的积累,小陈很快就适应了业务部的工作。来业务部没多久,公司接待了一个要求很苛刻的客户。这名客户是一家资金雄厚的大公司代表,对公司很重要。但是这个客户脾气不好,要求严格,业务部的同事们都怕承担风险,不愿意接待。

面对这样的情况,小陈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他认为,有压力就有动力,有风险就有机会。

小陈开始加班加点准备签约资料,并详细了解客户的要求。最终,通过小陈的努力,客户跟公司签订了一笔大合同。

合同签订后不久,小陈也被升任为了销售主管。

人真的很奇怪,就像弹簧一样的,压得越低,反弹力也越大,会弹得很高很高的。

工作中的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会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反而出现了一系列的负面心理反应,如: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易发脾气,情绪低落、思维敏捷程度和清晰度下降,记忆力下降,感到头脑里像一盆浆糊,有时还对工作产生了畏惧感。

其实,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并不难。

首先是要保持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这一点是管理好压力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心态和生活态度,才能有足够的好心情去处理工作和生活中各种纷扰人心的事情。“先理心情,再理事情就是这个道理。”

要学会做好计划、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很多时候,我们工作中存在压力是因为没有做好时间管理,对各项工作事务没有做到“轻重缓急”的区分,顾此失彼,自乱阵脚,徒增烦恼和压力。

要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关系。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家庭成员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后院”安宁,才有事业的成功,家和万事兴。

要学会沟通,会倾诉,更要会倾听。人际关系压力是职场压力的重要内容,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力,消除人际关系中的误会,压力定会减少很多。

要有主动、健康的缓解压力的渠道和方法。听音乐、看电影、锻炼身体等方式都是有效的方式,如果这些方式是和家人、朋友或者同事一起进行的话,效果会更好。

最后,你应该让自己的生活简单化,多接近大自然,向儿童和动物学习,都是非常简单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