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西点执行力的20堂课
7359700000016

第16章 主动性和创造力(2)

每个人都有自己原来所持的角色定位,因此,每个员工在工作中都会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定势。这些定势即如同围绕着每个员工的圈子,在圈子内部,也许很多人都会显得游刃有余,信心十足。然而,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恰恰是带有某种突破性的对原有圈子的跨越和冒险。当一个员工在新的领域中实现了第一次勇敢的冒险而获得成功,就意味着员工的角色定位实现了一次成功的跨越,员工在圈内所存有的对于圈外的恐惧心理会渐渐消失,他会在已拓展的角色空间内适应新的行为要求,以一种主动进取的心态来面对工作,促使员工不断挑战自己原有的角色圈子,尝试不断跨越和提升自已的工作能力。员工会在一次次挑战和丰厚回报中拓展自我,重塑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法。这有利于一个员工在团队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的潜质,实现自身的价值。成功需要创新,创新则需要有一份良好的心态,工作中的主动进取性因素,对于员工探索和追求自我最佳的角色空间,在重塑自我中不断锤炼而走向成熟至关重要。

三、主动进取创造团队活力

提高工作主动进取心有利于创造充满活力的团队氛围,形成对每个员工适度的竞争压力,促其转变慵懒的工作作风,主动求取工作的更高成效。当一个团队中有人以主动进取的工作作风在某一领域取得成绩之时,他往往比其他员工从周围获得更多的肯定和信任,正是这样,员工间的竞争产生了。竞争的效应能在一个团队里很快形成主动创造的工作氛围,这种氛围不仅可以促使其他员工在工作中产生极大的求知欲和不满足感,同时形成一种激励作用,在无形中将工作主动性发挥至极致。

创造力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钢铁大王卡耐基声称:“你可以把我所有的厂房、资金、设备和市场统统拿去,只要保留我的骨干人员,过四年我又是一个钢铁大王。”骨干人员是什么?就是有创造力的人才。卡耐基之所以能成为“钢铁大王”,靠的并不是硬件,而是人才的创造力。企业最大的敌人是昔日成功经验的思维定式,要敢于向成功的模式和经验挑战,在创新中把握正确的方向,超越自我。

法国著名科学家法伯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虫子,这种虫子都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它们外出觅食或者玩耍,都会跟随在另一只同类的后面,而从来不敢另寻出路。法伯做了一个实验,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捉了许多这种虫子,然后把它们一只只首尾相连放在一个花盆周围,在离花盆不远处放置了一些这种虫子很爱吃的食物。一个小时之后,法伯前去观察,发现虫子一只只不知疲倦地围绕着花盆转圈。一天之后,法伯再去观察,发现虫子们仍然在一只紧跟一只地围绕着花盆疲于奔命。七天之后,法伯去看,发现所有的虫子已经一只只首尾相连地累死在了花盆周围。

后来,法伯在他的实验笔记中写道:这些虫子死不足惜,但如果它们中的一只能够越出雷池半步,换一种方式,就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命运也会迥然不同,最起码不会饿死在离食物不远的地方。

其实,该换一种思维方式生存的不仅仅是虫子,还有比他们高级得多的人类。

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司要招聘一名业务经理,丰厚的薪水和各项福利待遇吸引了数百名求职者前来应聘,经过一番初试和复试,剩下了10名求职者。主考官对这10名求职者说:“你们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一个星期之后,本公司的总裁将亲自面试你们。”一个星期之后,10名做了准备的求职者如约而至。结果,一个其貌不扬的求职者被留用下来,总裁问这名求职者:“知道你为什么会被留用吗?”这名求职者老实地回答:“不清楚。”总裁说:“其实,你不是这10名求职者中最优秀的。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时髦的服装、优秀的面试技巧,但都不像你所做的准备这样务实。你用了一种超常规的方式,对本公司产品的市场情况及别家公司同类产品的情况做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并提交了一份市场调查报告。你没被本公司聘用之前,就做了这么多工作,不用你又用谁呢?”

所以,在这世上的事情有时就这么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如果你墨守成规,等待你的只有失败;相反,如果你稍微动一下脑筋,对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一番创新,就能获得成功。比如,那种具有“跟随者”习性的虫子为什么就不能动动脑筋,对自己固有的习性进行一下创新,不跟在别人身后漫无目的地奔跑,而像那个其貌不扬的求职者一样换一种思维方式呢?当然,让虫子摈弃自己固有的习性难免苛求,虫子毕竟是虫子。但是,人呢?

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来说,企业间的竞争表面为商品的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创造力是创造主体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是人的知识、技能、智力及个性、品格的综合。但凡优秀的企业,一定是把员工的创造力当做企业最大的财富。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说,“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造力几乎概括了这个世界的一切,它推动技术进步,它甚至是知识的源泉。”

创造力是企业的最大财富与第一资源,而企业创造力的核心是每个员工是否具备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它综合体现了员工的智慧、才干、胆识、事业心和责任感。创造性开展工作就必须有想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勇气,具有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正确执行力与创造性开展工作二者相辅相成。

美国中学生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有一道竞赛题,要求参赛学生设计一种水上运载工具,但要打破常规造型,强调求异思维,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学生绞尽脑汁,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运载工具,可总摆脱不了大家熟知的船的形状和结构,唯独有一位学生构思奇特,他设计的作品像一只硕大的“水蜘蛛”,不像船那样在水上航行,而是像水蜘蛛那样在水面上“爬行”。这件作品在所有参赛作品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虽然这一设计最后在实际操作中失败了,但几乎所有的评委都给他亮了最高分。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实例。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不仅是学校中,在企业更是如此。因为创造活动是人类生存与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人类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两个推销人员到一个岛屿上去推销鞋。一个推销员到了岛屿上之后,气得不得了,就发现这个岛屿上每个人都是赤脚。他气馁了,没有穿鞋的,推销鞋怎么行,这个岛屿上是没有穿鞋的习惯的。马上发电报回去,打手机回去,鞋不要运来了,这个岛上没有销路的,每个人都不穿鞋的,这是第一个推销员。第二个推销员来了,高兴得几乎昏过去了,不得了,这个岛屿上的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一个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不得了。那要销出多少双鞋出去,马上打电报,空运鞋来,赶快空运鞋。

换一个思维,得到的结论可能就不一样了,那么公司领导会更器重哪个推销人员呢,答案肯定是第二个了。像这样拥有创新精神的员工,往往比知识丰富的员工更受欢迎,因为这样的员工带来的不仅仅是这次暂时的利益,更多的是会逆向思维思考问题,这样的员工必定也是潜力无穷的。

在当今社会,拥有高学历,拥有丰富的知识固然很重要,这也是企业在用人前所考虑的因素。可是一个拥有创新精神的人却往往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优秀的企业,从长远来看,往往会聘用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野外生存训练的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在当前的市场中生存,最重要的是需要创造力。

企业内部树立创新观念,让所有的员工动起来,企业不能靠风靠雨,对于企业来说,竞争的残酷要求企业必须创新,用创新意识为企业带来新鲜血液,为企业的前途打下良好基础。

鲁滨逊是个英国人,1632年出生在英国约克市。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但他的父母并不赞成,可年轻的鲁滨逊还是登上了船。

1659年,鲁滨孙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大风大浪,船上的桅杆吹断了,船也翻了,同伴们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卷到了这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冷又饿,流落到这种地方,怎么活下去呢?

第二天,太阳出来了,海面上也平静下来。等到潮水退了,鲁滨逊看到那翻了的船,有一半浮在海面上,离岸并不远。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划到船边。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陆续续地搬到岸上,还带回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现在首先需要一个容身的地方,以避日晒雨淋。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

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他没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他每天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山羊蓄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到围墙里,不久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十六年过去了。有一天,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有人的脚印,刚开始他很乐观地想那是自己留下的脚印,到后来他才发现他根本没有到过这里,他恐惧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他担心这些野人会来吃掉他,于是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杨柳桩子,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养。他在这种不安的心情下又生活了两年。后来,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这使他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鲁滨孙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可能出现的野人。他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六年之后,终于看到三十多个野人乘着小木船上岸了。他们拖出两个倒霉的同伴,杀了其中一个人,另一个则挣扎着逃跑。他逃的方向正是鲁滨孙住所的方向。鲁滨孙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人,于是他开枪打死了追赶的两个野人。鲁滨孙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为“星期五”,因为这一天就是星期五。他开始教导“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忠心的仆人和知心的朋友,并渐渐学会了说话。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增加了几个羊圈,晒了更多的葡萄干。他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去,甚至要忘了自己原来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

有一天清晨,鲁滨逊被“星期五”喊醒,原来有一艘英国船只在附近停泊着。他发现这艘船上发生了叛乱,水手们绑架了船长。鲁滨逊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船长愉快地答应带他们回英国去。鲁滨逊乘这艘船在海上航行半年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面对现实,勇于行动,自己动手创造生存条件。尽管靠十几粒麦种反复收种,经过四年才吃到自己种的粮食。不过,鲁滨逊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改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在企业的发展中,也应该借鉴鲁滨逊的精神,在绝望的时候,在企业生存艰难的时候,是否应该扭转思路,主动创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