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经商之道悟财富人生
7330100000009

第9章 把握机会(1)

故事47

最优秀的人是你自己

当我独享四季的抚慰时,我坚信,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让生活成为我的重负。今天,如甘露般的小雨点打在我的窗户上,因此,我未能出门。小雨不但不使我感到烦闷、忧郁,反而让我感到恬然、惬意。

据说,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应该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么?”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了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那位助手非常难过,甚至后悔、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智慧启迪

自大与自信之间的尺的确很难把握,但总应该给自己一次机会吧?

故事48

舍去才能得到

我踏着差不多两英尺的积雪,爬到最高的山顶,每一步都在我自己头顶上摇下一阵翩翩雪花;有时候手脚并用,爬者、挣扎者向那儿前进,那时猎人都躲在家里过冬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时,以美英法为首的战胜国几经磋商,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协调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家才蓦然发现,这个全球至高无上、最权威的世界性组织,竟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买一块地皮吧,刚刚成立的联合国机构还身无分文。让世界各国筹资吧,牌子刚刚挂起,就要向世界各国搞经济摊派,负面影响太大。况且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各国政府都财库空虚,甚至许多国家都是财政赤字居髙不下,在寸土寸金的纽约筹资买下一块地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联合国对此一筹莫展。

听到这一消息后,美国著名的家族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经商议,便马上果断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将这块地皮无条件地赠予了这个刚刚挂牌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同时,洛克菲勒家族还将毗连这块地皮的大面积地皮全部买下。

对洛克菲勒家族的这一出人意料之举,当时许多美国大财团都吃惊不已,870万美元,对于战后经济萎靡的美国和全世界,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呀,而洛克菲勒家族却将它拱手赠出了,并且什么条件也没有。

这条消息传出后,美国许多财团主和地产商都纷纷嘲笑说:“这简直是蠢人之举!”并纷纷断言:“这样经营不要10年,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财团,便会沦落为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贫民集团!”

但出人意料的是,联合国大楼刚刚建成完工,毗邻它四周的地价便立刻飙升起来,相当于捐赠款数十倍、近百倍的巨额财富源源不尽地涌进了洛克菲勒家族财团。

这种结局,令那些曾经讥讽和嘲笑过洛克菲勒家族捐赠之举的财团和商人们目瞪口呆。

智慧启迪

有舍有得,只有舍去,才能得到。“赠予”别人,其实就是赠”给自己。

故事49

生命的链条

我过得最愉快的一段时光,乃是在暴风雨下个不停、使我不得不在室内度过上午和下午的春秋时节。只有那下个不停的大雨和咆哮之声在安抚我的心灵,从早起的黎明到漫漫黄昏,其间我的缕缕思绪扎下了根,并得到开发和扩展。

有个老铁匠,他打的铁链很是牢固,可是他木讷不善言,卖出的铁链很少,所得的钱只够勉强糊口。人家说他太老实,但他不管这些,仍旧一丝不苟地把铁链打得又结实又好。

有一次,老铁匠打好了一条巨链,装在一艘大海轮的甲板上做了主锚链。有一天晚上,海上风暴骤起,风急浪高,随时都有可能把船冲到礁石上。船上其他的锚链都放下了,但一点也不管用。那些铁链就像纸做的一样,根本经受不住风浪,全都被拉断了。最后,大家想起那条老铁匠打的主销链,就把它抛下海去。

全船一千多名游客和许多货物的安全现在就系在这条铁链上了。铁链坚如磐石,它像只巨手紧紧拉住船,在狂虐的暴风雨中经受住了考验,保住了全船一千多人的生命。当风浪过去,黎明到来,全船的人都为成功脱险而热泪盈眶,欢腾不已……

老铁匠从此闻名。

智慧启迪

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是否成功就要看我们之前努力了没有。

故事50

诚信的故事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

但店主拒绝了他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壤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

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智慧启迪

企业管理中经常会浮现一个词——诚信危机。导致诚信危机的因素总是脱离不了物质的诱惑。

故事51

从细处开始精明

哈同是旧中国闻名于上海滩的“大班”,控制着大上海一半以上的房地产,财富难以计数。但是,这个闻名一时、富甲、一方的犹太大亨,刚到中国时却——文不名。

当时,年仅24岁的犹太人哈同尾随嘴咬雪茄的洋商与身带枪炮的洋鬼子,流浪到了旧中国的大上海。当时,他独自一人、一贫如洗,靠他父亲在上海的老朋友介绍,才勉强到沙逊洋行混了个看门的差事,住在又脏又臭的勤杂工宿舍。

看门本是一个不能发财的下等差事,可哈同一千上就不一样了。虽说只干了几天,他就对洋行上下了如指掌,特别是他还悉知:那些来洋行办事的,大多是来谈烟土等黑货生意的,于是他脑袋一晃,就想出了一个发财的鬼点子。

这之前,前来办事的只需和门卫打个招呼就被放进去,这回哈同的工作方法改变了。他在门口放了一本登记簿,来客一律要先登记,然后坐在门口的长凳上等候,按顺序进门。这下可把那些烟土商急坏了,因为他们急于将黑货出手。有些机灵的商人,猜透了哈同的用意,便拿出1元钱,轻轻塞人哈同手中,恳求道:“我有急事,能不能通融一下?”哈同马上到里面跑一趟,出来说:“请进吧。”

当排在前面的人提出质问时,他就会用刚学的中国话说:“他的生意比你们的紧急。”

久而久之,其他的商人也看出窍门来了,于是也在登记时塞给他1元钱。有个别的生意较大,需“货”较急的,还多加两元钱,要求“插号”。

这一看门方式的改变,不仅使哈同一天能多收入二三十元的外快,而且还给营业部管事留下一个聪明能干的好印象。因为,以前这位管事的办公室里,从早到晚总是挤满了客户,他们争先恐后地谈生意,吵得管事头晕目眩。忽然从某一天起,客商们秩序井然地有进有出,而且几乎所有大买卖都排在前头。管事起初颇感纳闷,特意抽空去门口侦察了一番,才知“原来如此”,不觉对哈同另眼相看:“这个犹太青年聪明能干,让他做看门人,岂不是大材小用!”

不久,营业部管事就找哈同谈话,表扬他工作认真、聪明能干,并问哈同对洋行业务有何高见。哈同怎肯放过这个在上司面前表现的机会,忙说:“我看,用抵押的办法可以扩大营业额。”这话一下就说到了管事的心坎上。用抵押、用期票,不仅可以增大营业额,而且大有发挥的余地。

就这样,哈同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并像坐直升飞机般被提拔为业务管事、领班及行务员,直到最后成为旧上海滩上首屈一指的富豪。

智慧启迪

把握一个蕴藏在商机中的细节,就赢得了向前发展的资本。

故事52

扛着驴的父子

从前有个父亲带着儿子去市场卖驴。驴走在前头,父子俩随行在后。村里的姑娘看了都觉得很可笑。“真傻啊!骑着驴去多好,却在这沙尘滚滚的路上漫步。”

“对啊!说得对啊!”父亲觉得很有道理。

“孩子,骑上驴吧!我会跟在旁边,不会让你掉下来的!”

父亲让孩子骑在驴背上,自己则跟在旁边走着。

这时,对面走来两个父亲的朋友。

“喂!喂!让孩子骑驴,自己却徒步,算什么!现在就这么宠孩子将来还得了!为了孩子的健康,应该叫他走路才对。让他走路,让他走路!”

“噢!对呀!是有道理。”于是父亲让孩子下来,自己则骑上驴背。孩子跟在驴的后面走。走着走着,碰见一个挤牛奶的女孩。女孩用责备的口吻说:“哎哟!世间竟有这么残忍的父亲,自己轻轻松松地骑在驴背上,却让那么小的孩子走路,真可怜。瞧,那孩子多痛苦,东倒西歪地跟在后头,实在可怜啊!”

“是啊!说得有理!”父亲点头赞同。于是,父亲叫孩子也骑到驴背上,朝着市场的方向前进。驴背同时要载两个人,渐渐地举步非常吃力,呼吸急促,身体摇摇晃晃地发抖。

可是父亲并没有发觉,还一边轻松地哼着歌曲,一边在驴背上摇晃呢!

驴好不容易走到教堂前,喘了一大口气,休息休息。

教堂前面站了一位牧师,叫住了他们。“喂!喂!请等一下,让那么弱小的动物载两个人,它太可怜了。你们要去哪里呢?”“我们正要带这头驴去市场卖呀!”“哦!这更有问题。我看你们还没走进市场,驴就先累死了,恐怕还卖不出去呢!信不信由你。”

“那么,该怎么办呢?”

“扛着驴去吧!”

“好!有道理。”

父子俩立刻从驴背上跳下来,然后把驴的脚绑起来,再用棍子扛着驴子。这样扛着,当然非常重,所以父子俩涨红了脸,摇摇晃晃地喊着:“怎么这么重呢!”

看见这情景的人都呆住了。“真是奇怪的人啊!”

扛着驴的父子不久走到一座桥上。“孩子,市场快到了,再忍耐一会儿吧!”父亲虽然这么说,可是自己和孩子都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了。

驴毕竟是驴,被倒吊着反而痛苦得不得了,不但口吐白沫,还粗暴地扭动起来。

“嘿!乖一点啊!”父亲严厉地斥骂着。可是驴不听,扭动得更厉害。结果,棍子啪的一声折断了。绳子也弄断了,驴倒栽葱似地掉进河里。很不凑巧,雨后河水暴涨,驴就在那一瞬间,被急流吞没,看不见踪影了。

“啊!怎么会这样呢?这都是听别人的意见,自己没有主见而产生的后果啊!”父子俩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回家。

智慧启迪

无论自己在经营一项什么样的事业,成功的人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判断力,而不是凭庸人的意见走上通往财富的道路的。

故事53

阿迪达斯的黯然

阿迪达斯,曾经优秀得无可匹敌的运动鞋,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使另外品牌的鞋子相形见绌,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质量、信誉和款式的别出心裁。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德国足球队非常神奇地击败了原本夺冠呼声极高的匈牙利队,捧走了金杯。这场比赛他们所穿的阿迪达斯运动鞋的鞋底布满鞋钉,那是一种很特殊的钉子,能使穿鞋者非常有效地稳住自己的身体,即使是在那个泥泞的雨天。这是阿迪达斯飞快成名的一个实例。

阿道夫·达勒斯(昵称“艾迪”),这个很敬业的德国人,便是始创于1949年的阿迪达斯制鞋公司的缔造者和长达30年的统帅人物。然而,在1978年达勒斯先生去世时,他的临终憾事却是:如果自己没有犯下那些本该避免的错误,也许,阿迪达斯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或者说,至少耐克公司1/3的市场份额仍是属于自己的,对方的翅膀根本硬不起来。一失足成千古恨,一连串的决策错误直接妨碍了阿迪达斯鞋子向前奔跑的速度。

事情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下半叶,有一个很微妙的现象发生了·厌倦了“性解放”的美国人开始热衷于散步和跑步,运动鞋的销量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