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国男人书
7309200000010

第10章 胖墩儿容易消失的"蛋蛋"

在过去的临床上,隐睾症是一种先天易发的疾病,中医里归为"天宦"的范畴,就是天生的宦官,由于先天因素,可能会造成没有性能力和生育能力。简单理解,可以说先天发育不良的孩子容易得隐睾症。

王琦教授:

说到天宦,应该说在《黄帝内经》中,已经给了这类疾病一个发病原因:"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我们知道古时候有美髯公,比如关羽。说的是一个人的胡子长得特别漂亮。但是男人为什么会生胡子,是因为男人"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者澹渗皮肤,生毫毛"。男人的气血比女人充盛,所以才会生出比女人重的毛发,这其中包括胡子。气血是哪儿来的呢?是因为任脉和冲脉的壮盛。

很多隐睾症的孩子,长大以后,很明显的一个表现是不长胡子,或者胡须稀少。包括现在很多性早熟的胖孩子,乳房过大,胡子稀薄……身体看上去很壮观,其实他内在并不充实,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关于隐睾症,国际上有一个统计数字:足月生产的婴儿,体重大于5斤的是成熟儿,隐睾症的发病率是3.4%;不足月就出生,或者是足月生产但体重不足5斤的孩子,是未成熟儿,隐睾症的发病率达30.3%,更容易出现隐睾。

但是,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有很多调查显示:越胖的男孩子,生殖器官可能就越小,发育越缓慢。展望他的未来,极可能会出现不育、性功能障碍等男性病。而像隐睾症这种病,除了双侧隐睾可能会丧失生育能力之外,睾丸是喜凉恶热的,长期隐在腹腔或腹股沟等地方,温度过高就有癌变的可能,有统计数字,认为隐睾症患者的癌变几率比正常人高出30~50倍。

有人在对北京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平均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小胖子";上海青少年的肥胖率也已经超过了国家均值近3倍,城区男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将近三分之一,正在向英美等肥胖率高的发达国家逼近。伴随着小胖子人数的增多,孩子们的视力也出现了问题,有人笑称,现在的孩子是"学历越高,眼镜越厚"。还有许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测试显示,已经很难找到全面合格的学生了。

我们说生活越来越现代化,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却越来越退化,在不远的未来,当这些"非主流"的孩子们成长为社会主流,承担起传承的责任时,他们能担起这份重任吗?

客观地讲,胖孩子很少是健康的。尤其是男孩子,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胖就是健康。如果说好女人的标准要看子宫是否健康,那么男孩子、男人的质地全在身体下方这块"弹丸"之地。

1.脂肪占了"蛋蛋"的路

小飞今年9岁,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因为父亲是独子,注定了这个宝贝孙子,将被父母、祖父母当成稀世的宝贝来疼爱。

像许多"2000后"的孩子们一样,小飞从小就吃着进口奶粉,益智的、增加免疫力、增加营养的食品和保健品。他也像许多孩子一样,对甜食不可自拔,喜欢冰激凌和巧克力,喜欢汉堡和薯条,最常喝的饮用水是可乐。9岁的时候,小飞的体重已经增长到90斤。

在一次给儿子洗澡时,妈妈发现儿子体重长了,生殖器却没有随着身体发育。"小乖的小鸡鸡太小,睾丸的位置瘪瘪的,摸上去像水泡一样空。蛋蛋摸不到,阴囊也小小的。"她感到异常,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阴茎发育不良和隐睾症。医生说:你的孩子是双侧隐睾症,建议做手术,但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手术年龄,这个最佳时间是两岁以内,所以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王琦教授:

这个小飞是早产儿,产下后不足三斤。后来又发展为肥胖孩子。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小飞的双侧睾丸,在发育的过程中停留在腹部,而没有降至阴囊内。隐睾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病,与肥胖之间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

所谓隐睾症,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男孩子的睾丸被隐藏起来了。藏在哪里呢?可能是腹腔,可能是腹股沟,也可能停在了阴囊的上方。这三个地方,三点一线,也是胎儿时期,睾丸在腹腔里形成之后,向阴囊移动,并最终落入阴囊的"路线"。而患有隐睾症的人,可以说睾丸被"卡"住了,这条路没能走到终点。隐睾症患儿的睾丸有25%的部分停于腹腔内,70%停留在腹股沟,约5%停留于阴囊上方或其它部位。是什么原因"卡"住了呢?对于小胖墩儿来说,睾丸就是被他肚子上多余的脂肪卡住的。

刚才我们说了,隐睾的癌变几率比正常人要高30~50倍,约10%的隐睾(包括异位隐睾)有恶变的危险。西医一般会建议做睾丸固定术,把睾丸人为地引到阴囊内,固定。但是这个办法也不能保证完全有效,最坏的结果,是将睾丸切除,预防癌变。

有家长希望采用中医治疗,客观说中医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这是个遗憾。但是,也没有绝对的事情。预防隐睾,应该考虑先解决孩子的肥胖问题,恢复孩子的正气机能。因为很简单,中年人的发胖因为脾胃虚弱,孩子的肥胖也是脾胃"受伤"的一种表现。只要能够恢复孩子的脾胃功能,体重正常,一些疾病才有希望退出"舞台"。

2.孩子的"富贵病"更可怕

"富贵病"这个词,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大多认为这个词仅仅和成年人有关,和糖尿病、高血压、痛风有关。而实际上,孩子们也没有幸免,那些原本轻盈如禾苗一般的孩子,被动地接受着家长的溺爱,进口奶粉、精制肉松,再大一点儿天天吃炸鸡腿儿、大鱼大肉……家长们甚至想把嘴里的都拿出来献给孩子。一个个本来正常健康的孩子,吃得胖胖的,最终进入了富贵病的行列。

隐睾症和睾丸回缩,就是现代孩子的富贵病。

王琦教授:

在我的门诊里,很多孩子出生的时候并没有出现异常,用手一摸,小鸡鸡挺好的,小蛋蛋里也有两个花生米大小的睾丸。但是往往到了五六岁,孩子被养得白白胖胖的,肉很厚实,身高也长了,就是睾丸没有长。这时候再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的睾丸没在阴囊里,可能是回缩了。做家长的很纳闷,刚生出来的时候挺好的,怎么突然就得了这么一种病?

其实一点儿都不突然。睾丸最初是长在胎儿肚子里的,像"蛋卵"一样一点点成形、成熟,然后慢慢地,沿着我前面说到三点一线的方向,从腹腔向阴囊移动。

正常来说,胎儿7~9个月的时候,睾丸就差不多降到阴囊内了。新生儿一摸就能摸到。有些孩子因为胚胎期发育得比较缓慢,刚出生的时候有可能摸不到,但是只要在1年内降下来,也算是正常。超过1年还是摸不到睾丸,就要考虑隐睾症的可能性。

在我治疗过的小病人里,不少孩子出生时都是正常的,但是新生儿的睾丸,即使成功落入阴囊,也并不是就完全固定不动了,遇到刺激,比如寒冷、恐惧、紧张等因素,就可能缩回到它的"巢"里去,等到觉得温暖、安全了,顺着原路又回来了。所以也有很多父母有的时候摸不到孩子的睾丸了,有时候一摸又能摸到了,其实它可能来来回回好几趟了。

所以说睾丸不仅仅是一个物质体,它是有自己的生命的,并且极其敏感和脆弱。特别是1~10岁的男孩子,还不特别成熟的睾丸尤其敏感,过于肥胖,或者受到外刺激,包括气温降低都有可能出现睾丸回缩现象。只有在青春期之后,才不太容易出现这种睾丸缩回阴囊上方、腹股沟甚至腹腔的现象。

知道了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做个推想,正常小男孩儿的睾丸受到刺激缩回腹腔,或者缩回到腹股沟,过一段时间自己就又回来了。可是胖孩子,有可能因为腹部脂肪过多,俩层腹壁过厚,把睾丸下降的路给"堵"上了,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3.孩子受惊吓,"蛋蛋"也要受惊吓一篇小说里有句话:"冷风可以直接吹透,……冻僵他胯下最温暖的地方,让睾丸都冷得缩回到骨盆内腔里。"没有过这类经验的人,可能都会把这句话当成文学效果。

事实是,睾丸确实有它自己的保护机制。在遇到过度的寒冷或者其他刺激,睾丸就会像受惊的小动物一样缩回腹股沟。

一个男孩子发帖子说,他4岁的时候曾经被检查出了单侧隐睾,但是他的婆婆每天用手给他抚摸,一段时间就恢复了正常。上小学时,一次觉得小腹冷痛,而且阴囊有移动感,上医院发现睾丸又隐了起来,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上大学,喜欢上一个女孩子,却不敢告诉女孩子实话。

王琦教授:

分析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在男孩儿四岁的时候,有不明原因的刺激使睾丸缩回到腹腔。而婆婆的双手带着温暖和爱,让男孩儿从心里感觉到安全,使睾丸重新降了下来。这是很值得庆幸的,这位婆婆的细致关怀也很值得学习。但是不少家长对男性特有的这种生理现象并不了解,或者对孩子物质的片面满足,多过了对身体细微变化的观察,导致孩子长大之后成为真正的隐睾症病人。

真正的隐睾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与孩子在母亲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受到母亲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有关,或者是睾丸系带发育不良,不能有力地将睾丸推降至阴囊内。

其实每个男孩儿都有得隐睾症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又是可以避免的,并且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逆转。关键在于及早发现,争取在孩子两岁以前调整回来,以免影响到将来的正常发育。

胖孩子,脂肪过多,有可能会在睾丸下降的路径上造成"堵塞",加大睾丸下降的难度,要有所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尽量避免惊吓和对生殖器官的刺激,比如洗凉水澡、着凉等,杜绝出现隐睾的可能。当然,减肥才是最重要的,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睾丸被"藏"在肚子里的几率。

有的孩子有睾丸"来来回回"回缩-下降的毛病,大哭之后,睾丸也会缩回去,这样的孩子家长就要多加小心了,密切观察。

4.温水坐浴,辨别真假隐睾症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有多少家庭真正"会"爱孩子?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八九岁才被发现睾丸跟正常孩子不一样?甚至有的人30多岁了,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一直到结了婚,要不到孩子,才到医院检查,发现是隐睾症!

王琦教授:

这跟整个社会对男孩子们的关注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其实很多隐睾症在幼儿时期可以早发现、早避免、早治疗。一般妇产科在婴儿出生后,都会有此类检查,但是,在医院检查时正常了,并不表示以后就没有变化。

我到台湾去讲课的时候,看到很多婴儿离开医院之后,还是会定期回到医院做健康检查,他们把这个叫"健诊"。做健诊时,医生会特别留意男婴的睾丸是不是落到阴囊中了,有没有固定。孩子上学后,幼儿园和小学也会针对男孩儿特设此类健康检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很多家庭留下一生的遗憾。

但是我们国内,很少医院在孩子生产出院后,还定期对婴儿做跟踪式的健康检查。其实,这种检查未必一定要上医院,关键在于家长都偏颇地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性别上,和对孩子在物质需求的满足上。

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没有多少家庭真正"会"爱孩子!家有男孩儿,一定要定期查看孩子的生殖器官,是不是随着年龄逐渐成熟了?洗澡的时候特别关注一下,孩子的"蛋蛋"在不在阴囊里,有没有什么异常?这种检查,尽量持续到孩子10岁之后。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当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没有关注意识的时候,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保健医生。

如果偶然发现睾丸不在阴囊里,也不是说就得了隐睾症,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家长识别"真假"隐睾:准备一盆热水,不要太烫,让孩子在里面坐上五六分钟,给他拿个玩具,或者让他在水里做些能放松心情,感到高兴的事儿。过一会儿再看,睾丸就回到阴囊中了。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摸不到,就需要到儿科去进一步诊断。也有一些情况,孩子会经常出现一过性的睾丸回缩,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特别留意: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情况?找到以后,要尽量避免会导致孩子的"蛋蛋"隐藏的因素,以免将来睾丸上去下不来,成了隐睾症。

这种隐睾症的最佳治疗时间很短,仅仅在两岁以内。如果未经治疗,成人后的他,极有可能出现精子质量的下降,如果是双侧隐睾,甚至会出现无精现象。而且,此时再做睾丸固定手术,也会很大程度影响精子的质量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