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1
7306800000006

第6章 中国古代的“纳妾”之谜

汉朝有一个颇受汉武帝信赖的官吏,名叫东方朔,此人才思敏捷,能言善辩,被汉武帝倚为重臣,不久便由侍中郎疾升为博士、侍中大夫等要职,而且经常领到汉武帝的赐银。有一天,汉武帝命东方朔陪自己吃饭,并当宴赐给他美食佳肴,东方朔谢过皇恩之后,并没有食用,而是揣在怀中,要携带食物告退回家。汉武帝颇为不悦,其他陪着皇帝吃饭的大臣们也纷纷谴责东方朔有失礼仪,而东方朔却坦然一笑,道:“陛下,臣是想用这些美味再去娶几个侍妾回来。”汉武帝素知东方朔诙谐有趣,便笑问:“你一共有多少妻妾呀?”东方朔摇摇头:“妻仅一个,妾却无法计算。”汉武帝纳闷地问:“莫非你也要当皇帝不成?”东方朔道:“臣不敢,臣只是每个妾娶回家只留一年,而后再寻新人,如此而已。”汉武帝大笑不止,挥手命东方朔退下了。

“正常”的纳妾现象

纳妾现象在中国古代是颇为常见的,就像人们要吃饭睡觉一样,生活在那个时期的男人,只要有能力和足够的财产,便可以随心所欲地把无数个女人娶进家门。如果日子久了,看不上她们了,还可以用一纸休书把这些女人赶出家门,再娶新欢。而生活在那个时期的女人,却必须要恪守“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古训,唯丈夫是从,不许违逆丈夫一丝一毫。

中国古代的纳妾制度,就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多妾制。《释名》中可见对妾的解释:“妾,接也,以贱见接幸也。”妾也被称为“次妻”、“旁妻”、“副妻”、“侧室”、“外室”、“小妻”、“小妇”等,在民间还将妾称为“小老婆”、“姨太太”等。

纳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的纳妾制度起源很早。它是随着原始社会夫权制的产生而出现的。如我国的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公元前2500年)晚期就出现了丈夫与妻妾合葬的现象。

古代帝王的三宫六院

中国有句古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说的就是中国皇帝的纳妾现象。传说周文王就有后妃24人。秦始皇灭六国后,曾将原六国宫中和从各地挑选出来的佳丽上千人,全部收入阿房宫中。到了汉朝,汉元帝宠幸3000人,东汉桓帝蓄美5000人。难怪一代美女王昭君进宫3年还无人识得。到了晋武帝司马炎时,后宫美女竟然超过了10000人。隋炀帝的后宫虽然只有5000人,但加上各地的行宫,人数也超过10000人。最高纪录的保持者还要数唐明皇李隆基,当时从皇宫到各地行宫的宫女人数竟达40000之众。

三宫六院自宋代以后,帝王们的后宫妃妾开始减少,再也没有一个帝王挑战“万人”的纪录。这并不能说明帝王们不再好色,而是他们较以前的帝王们更“务实”了。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只有50人被封为妃嫔,能得到皇帝的宠幸。

到了袁世凯称帝时期,纳妾之风仍在继续,袁世凯拥有妻妾10人,个人生活极其糜烂。

古代民间纳妾成风

除了帝王广纳天下美色之外,中国古代的民间也是纳妾成风。如《红楼梦》中的平儿、香菱都属于小妾。就连以刚正不阿著称的海瑞,也在年过花甲之时,买了两个年轻的小妾,以致妻妾争宠,最终两妾同时自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佳句我们耳熟能详,唐代大诗人李白作为这首诗的作者也是一位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的“执行”者。李白性情豪放,风流倜傥,洒脱不羁,对酒色尤为钟情。据考证,李白不仅娶妻4次,而且小妾多得难以计算。李白也在自己的诗句中充分表现过,如“余亦如流萍,随波乐休明。自有两少妾,双骑骏马行”。

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更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妻妾成群。

明代的法律明文规定:凡男子年满40而无后嗣者,得纳妾。这是因为中国有所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娶妻纳妾,是为了给祖宗延续香火。这也给中国古代男子纳妾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使纳妾变成了一种堂而皇之的行为。难怪当大清军队兵临扬州城下时,扬州督师史可法的夫人还极力劝说丈夫临阵纳妾,以免因膝下无子,断了史家的香火。在史夫人的贤良淑德被天下传为美谈的同时,也进一步承认了男人们纳妾的合理性。

纳妾——富人的制度

当然,纳妾现象只是出现在富裕人家及官宦人家,贫苦百姓一日三餐尚无着落,又何谈三妻四妾、“双骑骏马行”呢?在封建时代,一边是“朱门酒肉臭”,妻妾成群;另一边却是“路有冻死骨”,一生无力娶妻,孤独而终。说到底,纳妾制度只是君主专制制度的附庸品而已。

在现代观念中,纳妾制度是极不公平的,对女性极为残酷,是不人道的,是用无数女性的血泪写就的。但是,纳妾制度自形成以来,已盛行了数千年,根深蒂固,绵延不绝,这又是为什么呢?从根本上说,纳妾制度反映了一种原始的社会形态。在很久很久以前,男人出门狩猎,女人在家操持家务,猎到食物后,要先让男人吃饱,剩下的女人才可以吃。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生则令纳妾现象更为制度化、普通化,皇帝可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百姓也可以三妻四妾。直至新中国成立,纳敦皇石窟塑像妾制度才彻底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