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武术大师,应邀出席一个大型的武术交流会。当他和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武术高手坐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却很少听到他发言。
在会场上,大师总是微笑着坐在一旁,聆听别人娓娓地讲述他们的习武心得。在会场前方,有一个简易的“演武台”。那是主办方为了方便到会的武术高手们切磋功夫而临时搭建的。其实,那也就是一块10平方米左右的红毡毯。
有些武术高手,在谈论之余,纷纷登台演练上一番拳脚。凡是登台的,大都是一些武术派系的代表人物,因而他们一个个都身怀绝技。每一招、每一式都颇显功力,博得到会的观众们、记者们和其他武术高手们的喝彩声不断。大师也被他们的功夫给深深吸引住了,不时地为他们送上掌声。
临近中午的时候,一名非常年轻的武术家,走到大师的面前。他双手抱拳,恳切地说:“从一开始习武的时候,我就有个心愿,那就是能够有个机会跟大师过上几招。今日,大师可否赐教一番?”
大师赶紧起身回礼,然后带着歉意说:“非常抱歉,老朽习武的唯一目的就是强身健体,从不以功夫高低论高下,敬请小师傅海涵。”
那名年轻的武术家倍感失望地从大师面前走开了。其实,他已经是当天第16个欲邀请大师比试功夫,却被大师婉拒的人。
但是,现场的人们都不肯放弃这个一睹大师身手的机会,纷纷鼓掌,请求大师能够登台一展身手。大师自知盛情难却,便整理了一下衣衫,走上演武台。他练了一套大洪拳。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大师的身形矫健、拳脚生风,博得观众们的喝彩声此起彼伏。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在座的那些武术行家们,从大师的拳脚之风中,隐隐地感到有两股深厚的内力传来。他们惊叹不已,有的甚至忘记了喝彩。
大师演练完毕,对现场的观众深施一礼。随后,在人们的掌声中,他面带微笑、步态轻盈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午宴的时候,一些武术爱好者与各派别的武术高手们,纷纷走上前去,虚心跟大师请教:“您是通过什么秘诀,将自己的功力修炼到至高的境界的呢?”
大师仍然面带微笑,摇了摇头说:“武术是没有至高境界的,没有一个人一定比哪一个人高。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当然,非要说个秘诀,也有一个,那就是我从开始练武的时候,每天都比别人多练两遍。”
众人听了之后,都朝大师投去无限敬佩的目光。
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限的。一个大智的人,从来不会因为自己一时达到的高度而自傲。古语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也许,你在今天还是某一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但是明天就有可能被人超越了,更何况数年或数十年后呢但是,人品却有一个至高的境界,那就是拥有一颗仁爱的心和一个谦逊博大的胸怀。一个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无论他走到哪儿,都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无论过去多少年,在他的身上,仍然闪耀着魅力《易经·谦》有语:“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谦虚是不可战胜的”。正所谓:“博大以精深,谦逊以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