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慈禧全传全3册
7213900000085

第85章 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20)

另一项改革措施即:全面禁止吸食鸦片,受到了大多数西方观察者以及所有在华西方传教士的热烈欢迎。1906年9月,慈禧太后宣布“在十年之内,彻底清除这些致命的污秽。”1908年3月,又发布了一份极其重要的补充诏书。在前面的诏书中说道,要在十年内彻底清除鸦片,并禁止各地种植罂粟,各地长官要严加监管。但此道诏书中没有将随之而来的巨额税收损失考虑其中。为表改革决心,慈禧在1908年发布的诏注释:① 慈禧太后对袁世凯的信任程度从1906年初袁世凯所担任的各种职务便可看出。他不仅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还是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练兵处会办大臣、京张铁路总办、电政大臣,以及一些内阁长官等。他说,在这段日子里,他相当焦虑不安,担心丢掉官职,因为职务太多,任务太重,他实在是分身乏力,没有时间和精力同时应付那么多工作(《北华捷报》,1906年1月24日)。1907年,在慈禧太后73岁大寿之时,袁世凯被赐予三眼孔雀翎。而早在1902年时,他就已经被赐予黄马褂。除了李鸿章,整个大清朝再也没人享受过这样的殊荣。书中指出:“禁止吸食鸦片所带来的税收损失,我们将想方设法在其他方面补上,并派出户部尚书专门管理此事”。诏书还补充说:“不管形势多困难,多严峻,我们定会在诏书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面禁止吸食鸦片的任务。”

一个月之后,慈禧太后召来特别委员会,委派其提出一些关于能够有效禁止吸食鸦片的措施。他们呈交提议后,慈禧太后发现鸦片对于大清而言犹如一颗定时炸弹,时刻都有可能引爆,因此,全面禁止鸦片已刻不容缓。她告诉特别委员会要加大对吸食鸦片行为的惩罚力度,并仔细考量禁烟举措是否还存在遗漏之处。慈禧太后首先禁止宫中所有太监吸食鸦片,违者打一百大板,并逐出宫去,永远不得回宫,如果是朝中官员有吸食鸦片的行为,那么则官位不保。

自慈禧太后推行新政以来,从关于女性的传统习俗(早在1902年2月,慈禧太后就下达了“禁缠足令”)、男性的嗜好(如吸食鸦片),到各个衙门的设置(在北京和各省中,慈禧太后在一片反对声中裁撤了一些多余的衙门),无一不受新政的影响。在1907年时,她还酝酿进行货币改革,但直到她去世,这项改革方案也没有成型。

新政在很多方面与1898年光绪帝推行的戊戌变法一脉相承,但有一些方面,新政却远胜于戊戌变法。例如:慈禧太后首先打破了满汉不能通婚的传统习俗,这项措施促进了满汉的大融合、大团结。此外慈禧太后还解散了驻守在各大城市的满族军队, 1908年她指派满族旗人去学习商务,让他们学会在没有朝廷俸禄的情况下也能够生存。令人惊奇的是,慈禧太后企图剥夺满族人在朝中特权的措施与1898年光绪帝推行的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实施的情况却不甚理想。

慈禧太后在推行新政时,相对光绪帝而言,在某些方面更为明智。与光绪帝不同,慈禧太后并未要求在短短几个月中完成变革。光绪帝如此急躁的改革引发了一片批评,人们认为他的改革并不是循序渐进的改革,而是一种强迫式、命令式的改革。他过多地依赖于改良派,而改良派却低估了顽固派的影响力。同时,对西方思想的借鉴和模仿又漏洞百出。

慈禧太后新政在推行之初是小心谨慎,她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除了保守派的政治家们,还有各界民众和外国人。尽管如此,慈禧太后还是遇到了强烈的抵抗和无数的困难,但她坚强地面对。1906年6月,她发布了一道法令,其中说道:“由于要向西方国家偿还巨款,再加上此次新政急需大量银两,大清财政无疑负担沉重,但是不管怎样新政依然要继续,巨大的财政缺口只能通过向人们征税来填补。”当慈禧太后下定决心要开始维新时,她定然不会轻易放弃。

§§§第19章最后的时光

也许有人会猜测,慈禧太后回京之后,光绪帝会重登皇位。当外国人听闻溥儁被废除皇储之位后,也十分期待光绪帝的回归。但不管是在慈禧太后回京前还是回京之后,这些都没有发生。这时,慈禧太后已从幕后走到台前。

虽然一直活在太后的阴影下,光绪帝仍然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回到皇帝的宝座上。实际上,光绪帝被慈禧太后罢黜不仅仅是在名义上。如此看来,光绪帝只是慈禧太后的一个傀儡、一件摆设。

在历朝历代中,除了光绪帝,没有几位皇帝受到如此待遇,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一直以来,慈禧太后没打算将权力归还光绪帝。相反,她还想方设法占据他的位置,篡夺他的权力,以满足她在男权主义国家进行统治的野心。光绪帝却因此被排挤到皇权之外。

在接受群臣朝拜时,光绪帝总是坐在慈禧太后身边,但永远都是低她一级;在接受外国公使觐见时,致辞和文件都是交给慈禧太后,而不是光绪帝。赫兰夫人将在宫中的见闻分享给其他外国人时,说道:“每次我们进入皇宫时都看到光绪帝站在慈禧太后身边,但并不是比肩而站而是在慈禧太后身后几步。当慈禧太后坐下时,光绪帝依然还会站在她身后,从来不敢主动坐下,除非是慈禧太后叫他坐下……当光绪帝用颤抖而低沉的声音说话时,没有一个外国使臣跪下聆听。太监们遇到光绪帝时,也没有主动下跪请安;我曾经一次又一次看到慈禧太后的随从在墙边训斥光绪帝……我还听说,有时候慈禧太后会邀请光绪帝共进午餐,在这样的场合,光绪帝仍然要在慈禧太后所坐的桌前下跪请安,他只能吃慈禧太后给他的东西。”因此当新政稳定推行时,曾经的改革者光绪帝难以从中分到一杯羹。

在1898至1900年间,光绪帝与囚徒没有两样。慈禧太后回京之后,他被换到另一处地点幽禁,但他仍然是一个傀儡,没有实权。

为了防止光绪帝伺机夺回大权,参与政事,在与慈禧太后在一起时,慈禧太后犹如猫抓耗子一样紧密注意着光绪帝的一举一动,在她视线范围之外,她还指派一些太监时刻监视着他。光绪帝就如一只笼中之鸟,不管怎样也飞离不出慈禧太后的手掌心。尽管如此,光绪帝还是被怀疑正酝酿着复仇夺位大计。但光绪帝表面上并未显示出要夺位的迹象。

也许正如谣言所传,此时的光绪帝在如此残暴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之下,出现了精神衰弱和短暂的失忆症状。据说,有好几周的时间,光绪帝的寝宫都被厚厚的帘子围得密不透风,而他也未曾离开寝宫一步。大部分时间里,他神情空洞而迷茫,有时候还会突然嚎啕大哭,泪流满面。最严重的是他还会突然大声尖叫,引得太监纷纷跑到他跟前。他愤怒地把宫中价值连城的花瓶和其他宝贝摔得满地都是,甚至还用水浇,弄得宫中一片狼藉。

慈禧太后将太医召集到宫中为光绪帝诊治,但除了食疗他们再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太医们并不会因此而遭受责备,因为在慈禧心中,光绪帝早已无药可医。也许自从光绪帝决心在大清实施不成熟的变法那天开始,他就已经被慈禧太后置于死地了。

尽管慈禧太后后来也开始着手实施意义深远的新政,但她始终无法忘记1898年那些想谋害她的维新志士。1904年6月,慈禧太后发布了一道诏书,诏书中说为庆祝她的七十大寿,显示她的仁爱之心,她将赦免那些违背大清律例的罪犯,包括受到1898年戊戌变法牵连的相关人士,但“康有为、梁启超和孙文”不在赦免名单中。

1902年夏天,慈禧太后假装以光绪帝的名义向身在大吉岭(印度东北部)的康有为发了一封电报,企图诱使其回京。康有为收到电报后,急忙赶回北京,但是当他抵达香港的时候,当地改良派首领劝说他回到印度。

也许关于慈禧太后假装光绪帝向康有为发电报的事情还有待证实。然而,在两年之后慈禧太后发布的诏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内心的真实写照。

慈禧太后对各地报纸自由评论国事的做法颇为不满,她通过一次改革对其进行报复打击。一位北京记者被残暴打死?——这必然会招致外国评论家对慈禧太后的不满。显而易见的是,虽然慈禧太后凶残至极,但是她回京后开始新政这件事让反对她的人少了一个攻击她的理由。

虽然慈禧太后推行新政的真实目的令人怀疑,但人们不能再把她称为顽固的守旧派。慈禧太后发布诏书向各省总督和巡抚说明与西方列强签订注释:①据说在七月底的时候“他正着手准备发行北京第一份晚报,晚报抬头为红色,代表着幸福。”而在慈禧太后统治的大清,红色却是困难与苦难的体现。的关于外国传教士的条款,并声称信教者和不信教者都是大清的子民,都应该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因此,对于慈禧太后对待外国传教士态度的转变,人们再无抱怨。

虽然慈禧太后对待敌人铁石心肠,冷酷无情,但我们必须承认,她是一位位高权重,能够对大清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女人。京城中盛传的那些对她的品性进行攻击、讽刺的谣言,其实是十分粗劣无礼的。

在慈禧太后的政治生涯中,“皮硝李”李莲英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他不仅仅是一个太监而已。关于李莲英和慈禧太后还有一件趣事。北京的某国公使团在一次觐见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时候,每人都身着西装。慈禧太后也准备穿上连衣裙接见他们,但李莲英突然跪在慈禧太后跟前,拼命叩头。慈禧太后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么穿是对慈禧太后的侮辱。慈禧太后听完便笑了,说他太婆婆妈妈,小题大做,这事没那么严重。但李莲英仍然继续叩头,他说如果慈禧太后坚持这么做,他将一直这么叩下去直到脑袋开花。最后,慈禧太后放弃了,并让侍从将连衣裙放回到衣柜里。一个太监的生死对于慈禧太后而言并不重要,但李莲英却能够影响慈禧太后的决定,说明这个太监并不简单。

这只是能够表明李莲英和慈禧太后之间非同寻常关系的一个例子。李莲英仰仗慈禧太后对他的厚爱,干涉朝中事务,并且还借机大肆敛财。在他的一生中,通过收受贿赂而得到的财富数额巨大,大约有四到五百万两白银左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还是京城中大多数当铺的掌柜。似乎他与义和团首领的关系也不一般,当然他一定也能从中获利不少。

政治对李莲英而言最大的魅力在于有利可图。俄国外交家因为满洲之事,在1902年时与李莲英接触过。在与李鸿章谈判失败后,俄国外交家转向李莲英求助,并向他承诺,如果他能够促使慈禧太后答应《满洲公约》,那么他将得到每年一百万两的酬劳。在慈禧太后回京之后的4月,签订《满洲公约》,6月,《满洲公约》生效。

从1906年春天开始,李莲英在朝中的地位渐渐发生了改变。就在这一年开年的时候,有一天宫中发现了炸弹,人们认为这是一场政治阴谋并对此议论纷纷。盛怒的慈禧太后召来李莲英,严厉地责骂他的失职,并告诉他,只有永远忠诚地为朝廷效力,才能够让他免于一死。慈禧太后责令他认真调查此事,早日揪出罪魁祸首。李莲英四处搜罗,找到了四个“有嫌疑”的年轻人,最后将他们打死。

李莲英回到宫中并将此事向慈禧太后汇报。慈禧太后听完后一直缄默不语,可以看出她对李莲英的处理方法极为不满。李莲英见状,惶恐不已,最后彻底招架不住了。他告诉慈禧太后,自己年事已高,不再适合从事这份工作。所以,他请求慈禧太后恩准他告老还乡。慈禧太后同意了,但在一刻钟之前她正准备发布一道诏书,命李莲英为颐和园总管,但如今,这个荣耀落到了另一名太监身上。

李莲英黯然退休,但是他仍拥有万贯财富。1900年庚子事变时李莲英失去了不少财富,但他手中仍拥有大量钱财。在慈禧太后去世时,我们将会再次听闻李莲英的消息。

据说在《满洲公约》签订初期,李莲英在朝中仍能发挥一定作用。但在此时,我们讨论的重点并不在于慈禧太后统治末期的外交事务。现在我们将《满洲公约》对中国的影响暂且搁置,重点来看一下日俄战争。这是日本和沙皇俄国为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而在中国东北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这场战争使得中国东北满洲地区被日本抢占多年。

《满洲公约》的签订导致大清麻烦不断,慈禧太后决定在1903年11月时提前举办七十大寿庆典,希望用喜庆的气氛驱逐厄运。除此之外,在北方满洲地区遭受俄国威胁,南方的广州地区饱受叛乱困扰的情况之下,为了表示她对国事的关心,慈禧太后宣布在大寿时,拒绝接受贺礼,即使这些贺礼能够让她获得无尽财富。

然而,官员们并未遵旨,仍然按照惯例为慈禧太后准备礼物。光是为慈禧太后准备的珍珠和宝石就价值两万四千英镑?,所以,慈禧太后的七十大寿依然收获颇丰。

1903年,慈禧太后还遭受了一个重大损失,这使得她异常悲伤,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他处。她最为宠爱的亲信荣禄去世了。在她的亲戚中,荣禄也是她最信赖的。注释:① 据说,户部的一个官员,赠与慈禧太后一颗精美绝伦的宝石,最后才发现,居然是玻璃!

§§§第20章王朝覆灭

慈禧太后去世前,面对困难重重的境况,她对统治大清有没有产生厌烦的情绪,亦或在耄耋之年时遭遇立宪的失败会不会使得她心生退休之念?1907年夏天,在京城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即慈禧太后将要退位,将九年前夺走的政权归还光绪帝。据说,在1908年2月2日,农历新年到来之时,光绪帝复政,同时,将要挑选一位新的皇位继承人。

自从1900年溥儁被废以来,皇储的位置已空缺多时。1906年初,慈禧太后挑选了几位年轻的皇子在宫中生活和学习,以便挑选出最为合适的皇位继承人。据传言,有望夺得皇储之位的有三位皇子——溥仪,醇亲王载沣和荣禄之女的儿子;溥伟,载滢长子,后来过继给载澄,1898年承袭爵,谥号贤;溥伦,“道光帝重孙”、“咸丰帝大皇兄之孙。”在这三人中,虽然溥伟为恭亲王奕后代且朝中仍有较多奕支持者,但还是溥仪和溥伦最有希望成为皇位继承人。

在这一年农历新年时,什么也没发生。慈禧太后退位的传闻不攻自破。1908年1月初,慈禧太后以自己的名义发布了一道关于举行国宴的诏书。在这份诏书中,并没有提及光绪帝和满朝文武向其谒拜,祝贺新年之事。这是因为光绪帝身体抱恙的缘故。

新年过后不久,有传闻称慈禧太后突然召集了几位太医为光绪帝诊治。此时,并没有人担心慈禧太后的身体状况。但是在3月的第二个星期,慈禧太后突然身体不适。据说是因为中日之间危机不断,使得慈禧太后日夜操劳,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二辰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