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慈禧全传全3册
7213900000015

第15章 太后治下的中国(15)

自此,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间分歧越来越大。1898年的戊戌政变标志两人的矛盾到达极点。因为慈禧与光绪皇帝间的纷争,宫中势力分为了两大阵营,互相排挤争斗,直到两人相继去世才得以平息。也正是从此时开始,据那些坚称对宫中生活了如指掌之人称,光绪皇帝改革之心日渐成形,皇后?,也就是慈禧的侄女,与光绪皇帝也日渐疏远,关系更加紧张。

从1895年到1896年,光绪对慈禧的态度并未有明显变化,表面上依然毕

注释:① 即隆裕太后。恭毕敬。但是,即便是常人,也能预见到这是纷争的前兆。1896年,光绪的生母,即慈禧的妹妹逝世,光绪和慈禧间仅剩的一丝和睦亲情以及可能的和解希望彻底消失,不复存在。

§§§第12章维新运动

1898年初,军机处由以下官员组成:刚毅?、廖寿恒以及曾任光绪皇帝师傅的翁同龢等。

此时,慈禧太后在颐和园正过着怡然自得、安逸舒适的日子,日日有两位挚友相伴,一为荣禄的妻子,一为其过继来的女儿,即皇家大格格。据称,慈禧太后经常在昆明湖边散步野餐,或欣赏戏剧演出,或散步至四周山上的寺庙膜拜,或吟诗作画,过得甚是自在。然而,她仍命令刚毅和礼亲王及时将紫禁城中一切事务汇报给自己。因此,可以看出,慈禧太后虽然表面上将国家政权交给了皇帝,仍然时不时回紫禁城看上一看,丝毫不放松对权力的掌控。

光绪皇帝,则准时被宣召到颐和园向太后请安,每月约有五六次,以此表示对太后的尊敬。这段期间,两者关系表面上依然和和睦睦,风平浪静。每次光绪帝颁发任何重要圣谕前,必定会先到颐和园征询慈禧太后意见,而太后此时对光绪皇帝也是和蔼可亲。注释:①刚毅乃是一个极其固执的保守派。也是京城义和拳运动的主要煽动者。当时他的一段言论被历史记载了下来,他说道:“建立学校和大学只会令汉人强大,而满人将面临危险。这些学生应该立即处决。汉人强,满人亡。”

不可否认,太后确实不止一次听信太监打的小报告,责备光绪皇帝脾气暴躁,对下人态度过于恶劣。大多时候,都是太监李莲英从中作祟,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编造谣言,或夸大事实。但是,正如后来事实证明,光绪帝完全清楚慈禧太后温和的外表下,实则手段强硬,心狠手辣。因此,每次太后回驾紫禁城,光绪总会严格遵照礼节,在皇宫门口跪着迎接她。

前往颐和园请安,他不能亲自宣布驾临,必须跪在内门,等候大太监前来传见。大太监李莲英内心痛恨光绪帝,总是乐于让他跪在那里等候,有时候甚至会拖上半个小时,才去向太后禀报皇上驾临。每次觐见太后,光绪也不得不像其他朝臣那样买通太后的侍奉太监才可以开道。

实际上,这些奴才根本不把光绪皇帝看在眼里,甚至对待其他满族官员时,他们还稍微更加客气尊重些。这宫闱间,天子根本无足轻重,所以,1898年夏季,光绪百日维新期间展现出来的决心、采取的坚决行动让宫廷中人大吃一惊。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光绪皇帝只要得到机会,一样能够办得起大事,能够配得上浑身上下流淌着的皇族的血液。

这一时期,对皇帝影响最深远的大臣为翁同龢,即皇帝的师傅。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国难当头,很多军机大臣都因此被撤了职,为补职缺,翁同龢得以再次进入军机处任职。作为皇帝的师傅,翁同龢在皇帝还是五岁的孩童时,就已经获允进出皇宫。他是江苏?本地人,是京城南方党派的领袖。他痛恨满族狭隘的保守主义,也痛恨京城中的汉人,认为他们的政治观点和意见与满族人并无差异。这南北之争早在光绪皇帝统治伊始,便已硝烟弥漫了。北方党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徐桐,一个学识渊博的汉军旗人,身为汉人,内心却早已同化为满人,曾经担任过同治皇帝的师傅。李鸿藻也是北方党派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是直隶本地人,和翁同龢同一时间进入军机处任职。南党则由翁同龢和潘祖荫领导,潘祖荫祖籍为苏州,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散文家。关注这两党之争及其进展极为必要,两党之争是1898年戊戌

注释:①江苏是当时许多卓越学者的出生地,是当时国家的文化中心。变法的首要原因,也是后来慈禧政变夺权及最终义和拳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二十多年来,这四位高官同在京城任职,不论是私事抑或公事,难免经常碰面。一碰面,他们就免不了唇枪舌战。一般情况下,精明机智的南党人士常常大获全胜,这些唇枪舌战成为京城中人的街谈巷论。

人人皆知,四人为人皆正直,那些刚刚进入官场的后辈文人都愿意投在他们门下。但就当时情形来看,追随南党的人数要稍多一筹,这引起了李鸿藻和徐桐的嫉妒。这嫉妒之心越来越强烈,直到1899年进士与博士殿试时,他们才找到了发泄的出口。

这次科考中,李鸿藻担任主考官,潘祖荫则为副主考。潘祖荫的职责是选出最好的文章,因此他推荐了一个来自江苏的考生为第一名,但是,李鸿藻却不买他的帐,将第一名给了一个来自直隶的考生。潘祖荫心中不平,公开指责李鸿藻心存偏见,对南方人不公,并称李鸿藻学识只能算得上二流水平。

1880年,俄国侵略并占领了伊犁,徐桐和翁同龢当时分别担任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在一次宫廷高级官员会议上,翁同龢站出来,称支持向俄国宣战。此前,徐桐已经承诺将在会议上支持他的意见,但是在最后一刻他却背信弃义,留翁同龢一人左右为难,尴尬至极,丢了颜面。自此之后,两人间的敌意与日俱增,分别成为了对立党派的领袖人物,矛盾更是加深了许多。翁同龢和荣禄的关系也一直不好,荣禄从来没有忘记过1880年,翁同龢向慈禧报告自己与一位妃子私通一事,正是那通报告,致使自己被撤了职。但是,不考虑个人恩怨,客观来说,荣禄本人乃是一个忠诚的满族人,自然倾向于支持北党势力,私人恩怨仅仅与之不谋而合。

19世纪90年代,两党间矛盾与摩擦愈演愈烈。李鸿藻和翁同龢在1894年双双进入军机处任职,整个宫廷都卷入到两党争斗的腥风血雨之中。慈禧太后支持北派,而光绪皇帝则支持南派。当时,人们习惯于称他们为李党和翁党,后被称作后党和帝党,人们还给他们起了不雅的诨号,分别为“老母班”和“小孩班”。

1897年,潘祖荫和李鸿藻先后逝世。李鸿藻死后,徐桐便开始阴谋对付皇帝,称光绪皇帝汉奸。徐桐曾经担任过同治先帝的师傅,对慈禧太后颇有影响。但是,光绪皇帝非常讨厌徐桐这个老家伙,断然拒绝他进入军机处。

1887年至1898年十余年间,光绪仅在朝堂上接受过一次徐桐的觐见。徐同与刚毅则是关系甚好的同盟。刚毅这个人痛恨所有的汉人,不管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他有效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慈禧与皇帝之间播种不和的种子。1887年,刚毅敦促皇帝下令,更加有效率地训练满族军队,为他们配备更好的装备。光绪皇帝回复说道:“你似乎坚持认为,满族士兵英勇善战,我告诉你吧,他们都是废物。” 这席话激怒了刚毅,他立即将此事告知老佛爷,称皇帝视满人为敌,密谋将所有的高级官职全部由汉人担任。他的这些说辞致使朝廷上下对光绪帝颇为不满。

帝国的外交政策也受到了京城中两党相争的影响。慈禧、满人以及汉军旗人支持与俄国修好,而皇帝、翁同龢及南方汉人则倾向于联合日本,希望能够借鉴日本变法成功的经验。李鸿章的意见,在当时已经无足轻重,自从承认与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一事有关后,他的意见在朝中的影响力便大打折扣。即便如此,他反对帝党而支持联俄这一事实还是被后党利当成打击帝党的理由。恭亲王乃是皇族老前辈,判断成熟、思维老练,就连慈禧有时也不得不折服于他的睿智,听从他的建议。除此之外,他还是唯一和汉人交好的满族高官,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极其敬重翁同龢,欣赏翁的渊博才识。后来,在家闲居十四年后,再次入职军机处,同时应诏的还有翁同龢。

不为人知的是,翁同龢此时迫切希望自己被委任为特使,到俄国参加沙皇的加冕仪式。因为,他已经意识到,慈禧太后对自己的敌意与日俱增,希望能够赶在危机来临前脱身,免受其害。1895年,朝廷下诏,不准翁同龢继续在毓庆宫教授皇帝功课。此后,他便无法像之前那样,随时影响皇帝,而他的敌手却能够在皇帝面前恶意中伤他。

恭亲王居军机大臣之首, 1898年初,因病在家休假。他染上了无法治愈的心肺疾病,整日饱受病痛的折磨。皇帝曾经三度陪同慈禧太后前往他的住处看望,还命御医为其治病。但是,这些都没能保住恭亲王的生命,4月10日,恭亲王逝世。慈禧随即颁发了下面这道圣谕:

恭亲王奕,谊笃亲贤,久襄密勿。溯当同治初元,予与孝贞显皇后垂帘听政,其时东南未靖,国事多艰,恭亲王翊赞谟猷,削平大难,论功行赏,特命以亲王世袭罔替。三十余年,恪恭奉职,殚竭忠忱,其间养疾家居,旋复起膺机要,朝夕从事,力任其难。二月之杪,旧疾举发,予率皇帝节次亲临看视,方冀安心调理,可即就痊。不意本月初十日,遽尔长逝。时事方殷,失此良弼,予怀震悼,曷可胜言?本日临邸奠醊,追维畴昔,眷念成劳。恭亲王著赐谥曰“忠”,入祀贤良祠。守卫园寝,添设丁户,四时祭祀,官为经理,伊孙溥伟著即日承袭亲王,用示笃念宗亲,怆怀贤辅至意。

这道圣谕明显表明,当时宫中党派纷争对慈禧有直接影响,尽管名义上,慈禧太后已经将政权交给了光绪皇帝,但是,只要她愿意,她依然是大清王朝的唯一独裁者,可以时刻发挥自己的权威。光绪皇帝接着,以自己的名义下发了一道圣谕,一看便知,完全是慈禧之前那封的附属品而已。紧接着,慈禧又下一诏,呼吁朝中大臣要像恭亲王一样恪职尽守。谕旨的结尾,称恭亲王的遗折建议皇帝不论何事都要听从慈禧太后的意思,要组建一支有效率的军队,整饬吏治。

恭亲王之死影响极深刻。他的聪明才智曾经引导满族统治者作出正确决定,他去世后,满族就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恭亲王用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压制住了满人过分排汉反外的倾向,如今,这种倾向很有可能会泛滥成灾。

恭亲王是道光皇帝的儿子中唯一仍然在世的,所以拥有可以与慈禧相抗衡的地位和实力,这是其他亲王不能比拟的。假设他依然在世,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义和拳运动。另一方面,光绪皇帝也经常参考、听取恭亲王的建议。恭亲王逝世后,光绪皇帝才开始轻率地听取康有为及其同党的意见,实施改革。恭亲王并非执迷不悟的保守主义者,但是针对改革中的许多措施,也定会反对并加以指责。对翁同龢而言,恭亲王之死,是很大的损失。他深知,恭亲王是他难得的挚友。

恭亲王死后不久,翁同龢向光绪皇帝引荐康有为,称康有为的才能远在自己之上。同时他希望康有为受到光绪皇帝的赏识和重用,这样自己便可以利用康有为增强南党势力,对抗满族,最重要的是对付他的宿敌刚毅和徐桐。但他万万没有料到,康有为会建议皇帝与慈禧太后对抗,甚至计划谋害太后。他仅仅希望能够巩固自身的地位和党派的势力而已。光绪帝接受了他对康有为的引荐,于1898年6月14日,即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召见了康有为。

翁同龢对朋友兼同僚廖寿恒说,等觐见结果出来之后,再做定夺。如果康有为给皇帝留下了好印象,他就继续留任,否则,他会请辞。他又说,如果端午节皇帝给自己送来寻常赏赐,那就意味着自己还没有危险。他希望能够逃脱慈禧太后对自己的敌意,不要像广东的副职张荫桓那样随时都可能被罢免。后来的百日维新中,张荫桓成为光绪帝的左膀右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月20日,翁同龢请了一周的病假,想避避风头,他深知数日之内,朝廷将发生巨大变故。23日,光绪皇帝颁发了第一道变法圣旨。此前,皇帝已经就圣旨一事到颐和园征求过慈禧太后的意见,还特地召见了荣禄。慈禧向他保证,只要改革措施不侵犯到满族人的特权,她不会对政策加以阻挠。同时,她称翁同龢正在煽动一项排满运动,如若进展成功,大清的统治将岌岌可危,因此要求皇帝即刻将翁同龢撤职。荣禄极力向皇帝推荐一个有名的进步人士,即湖北总督陈宝琛的儿子。这很有趣,因为在欧洲,荣禄反对变革这一观念极为盛行。之后的一系列事情,迫使他转而反对这个自己一手推荐上来的官员,这并不是因为他的观念有变,而是因为改革者的政策正朝着意想不到、越来越危险的方向发展。

光绪皇帝颁发的第一道变革的圣旨内容如下: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妥议施行。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狃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国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各学着切于时务者。宝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竟腾其口说,务求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员、各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各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入学肄业,以期人材辈出,共济时艰,不得敷衍因循,徇私援引,致负朝廷谆谆告诫之至意。

第二天,殿试成绩揭晓,光绪皇帝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在旧制度下举办科考。原定的第一名是一个江苏考生,但是慈禧太后改变了名单顺序,将那令人垂涎的第一名给了一个贵州考生,以此表现她对翁同龢出生地江苏的不满。同时,朝廷下旨,建议皇族成员到欧洲留学,即使是血族亲王也被鼓励出国,调查国外的政治状况。这些改革圣旨,在众满族官员间引起了轩然大波,有史以来第一次,他们感觉到大清统治受到了威胁,王朝特权的古老壁垒处于危险中。孟子本人曾经说过:“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