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洁
周教授打开媒体课件,似乎很随意地问道:“今天这节是什么课?”
“《心理学》。”
“是不是第一次听《心理学》课?”
“是。”
“好,”周教授用深邃睿智的目光看着我们,“那么,我们下面来做一个测试:请每人拿出一个本子,我说几个词,你们如实地记录下自己的第一反应。待会儿,根据你们的第一反应,我来预测你们将来的前途和命运。”
周教授是认真的吗?同学们都被“镇”住了,头一回听到老师这样上课,大家很是惊讶,当然也很兴奋。
周教授丝毫不以为意:“准备好了吗?第一反应,你想的什么就说什么,说的什么就记录什么,一犹豫就不准了……好了,我们现在开始,同学们,夏天来了,什么感觉?夏天怎么样?”
“热。”
“夏天热,感觉如何?”
“难受。”
“碰到一群狼,怎么办?”
“跑!”
“打!”
“好,说跑的,记下:‘碰到一群狼’,我‘跑’;说打的,也记下:‘碰到一群狼’,我‘打’。继续:杀人偿命,对不对?”
“对!”
“不对!”
“谁说的‘不对’?”
周教授停了下来,等待这个似乎有些意外的声音,“来来来,谁说的‘不对’,你到讲台上说说看,‘杀人偿命’为什么不对?”
在众人的目光中,一个女孩儿走上讲台。周教授将麦克风递给她:“你来解释一下,‘杀人偿命’为什么‘不对’。”
女孩儿说:“我觉得‘正当防卫’可以不‘偿命’。”
“是杀人偿命,不是正当防卫。”
“那也有轻重之分啊。”
“哈哈哈……”大家被逗乐了,周教授说:“杀人还有轻重之分?怎么分法呢?一刀杀死了,就是‘轻’;好多刀毙命才是‘重’?”
女孩儿脸红了,周教授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当众宣布这位叫“周末”的女孩儿本学期《心理学》课过关了。下面窃窃私语,这可又是从未有过的课堂奇闻。
“知道我为什么让周末过关吗?”周教授看着迷惑不解的我们问道,“她是凭什么让我叫她过关的呢?”
“勇气。”有人回答。
“因为她第一个站起来回答了我的问题,在我的课上,周末同学抓住了机会。每一届学生,我都会给算一笔账,今天也给你们算一算:你们上大学要花多少钱?”
“四五万吧——”
“至少五万,还有四年最宝贵的青春时光——在大学里,你们不把握机会,以后走入社会也是如此。来了一个房子,你不敢伸手;来了一笔钱,你不敢伸手……这样,你会丢掉很多机会。请你们在课本的第一页记上‘周末’的名字。”看到有人动笔,周教授稍做停顿,然后建议大家为周末同学鼓掌。
掌声平息,周教授道:“凡是鼓掌的,都是心理健康的人。”又有人不解。
“同学们想一想,周末同学课堂回答问题过关了,她是不是一个成功的人?”
“是。”
“周末同学水平高不高呢?”
“不高。”
“水平不高,还能课堂过关,说明水平更高了。”周教授笑着,“《孙子兵法》讲:‘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之上。’‘兵不血刃为之上。’同学们,我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翻开你们的课本,把第一页的第一句话,大声念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人类生活的成功、健康、幸福。”
“周末同学高声回答问题过关了,她成功了吗?”
“成功了。”
“一个人要成功,是多接触成功的人,还是多接触失败的人?举例而言吧,今天第一天开学,你来报到,不小心把学费丢了,好几千啊!正沮丧呢,饭卡又丢了,饭也没的吃了;女朋友一听,你钱没了,饭卡也没了,和你吹了。这时候,你心灰意冷,独自一人走出校门,却看见一对情侣正亲热着,你一看就烦:‘我这么倒霉,他们还有兴致亲热,气死我了!’这时你看什么不烦呢?一扭脸,看到墙角蹲着个男生,黑糊糊的,你走上前问他:‘你咋了,一个人蹲这儿?’‘我学费丢了,正郁闷着呢,饭卡又丢了。’‘是吗?我也丢了学费、丢了饭卡啊!’‘可我女朋友知道我钱丢了,跟人家走了……你说说,现在的女孩子咋都这么见利忘义啊!’‘就是!’哎呀,你可找到知己了……”
没等周教授说完,男孩子们有些起哄似的鼓起掌来。
周教授不动声色道:“鼓掌的都有失败倾向。”
听到这话,下面已经笑成一片,换做全体鼓掌了。
“和倒霉的人在一起,会相互强化。美国华尔街有句名言:碰上一个失败者——知不知道该怎么办?”
“离他五十米。”有人回答。
“哦?这位同学,你从哪里知道这句话?”
“我听学长们说的,他们都非常喜欢您的《心理学》课,听说您在课堂上讲过许多这样经典的语言,我就记下了。”
大家笑,原来不是“托儿”。
“好,你也可以过关,上来登记一下你的名字。”周教授很满意,“请大家再为周末同学鼓一次掌,她给你们上了很有意义的一课。”
待大家的掌声平息下来,周教授认真地说:“掌声不是很热烈,有很多同学到现在还不愿意为成功者鼓掌,这是过去十几年你们受到的教育,养成习惯了。今天你们上我的《心理学》课,应该知道我们的目的是‘成功、健康、幸福’,应该开始逐渐学习靠近成功的人。当然,我希望我所有的学生将来都是成功、健康、幸福的人。下课。”
掌声如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