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
一
今年的高考,对思齐来说,不是考成绩,而是考胆识。经过了连续一年的下狠劲,思齐的成绩突飞猛进,她决定大胆报考重点大学。
首先反对的是爷爷,因为思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老人们最了解思齐大起大落的品性,他们总给思齐泼冷水,要她以稳为宜。
思齐的母亲刚从国外公干回来,顺便带来了移民海外的朋友一家人。海外朋友住进了思齐家,带来了少有的热闹。吃饭的时候,海外朋友的大儿子和小儿子争夺一只有花的勺子,你推我抢。可父母只顾和客人谈天吃饭,全然不制止,也不训斥并教育。
思齐的奶奶实在看不过眼,向客人小心地建议:“大欺负小,这可不行,你们该教育他们,给他们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谁知道海外朋友却说:“由他们自己解决,他们有办法。”
争夺勺子的战争以哥哥夺得勺子结束,弟弟只能耐心地等哥哥用完那只可爱的勺子后,才无可奈何地拿过勺子吃饭。他知道哭闹是没有用的,没有大人会给他们当裁判。
吃完饭的弟弟突然对盘子感兴趣起来,他拿起盘子当帽子盖在头上,菜汁流了一脸。
海外朋友大笑起来,思齐的爷爷摇摇头:“真没家教!”
可孩子的妈妈说:“等会儿要洗澡,没关系。”
二
海外朋友旅游去了,留下发烧感冒的大儿子在思齐家,由爷爷奶奶照顾。思齐的爷爷自告奋勇带小男孩去医院看病,并谎称带他去公园。爷爷把小男孩带到医生面前看病,小男孩还以为在玩游戏呢。爷爷叫他脱裤子,说看看小屁股有没有长虫子,谁知道一针扎到屁股上,小男孩才知道上当。回家后,小男孩再也不理睬爷爷,只和思齐及奶奶说话,对爷爷他只有一句话:“你骗人。”
海外朋友旅游归来,非常感谢思齐一家人对孩子的照顾,但并没有要求小男孩向爷爷道歉。爷爷心情不畅,向儿子投诉说海外的孩子不懂事,海外的朋友不懂得做人。
思齐的父亲说:“谁叫你骗他,活该。你应该告诉他实情,打针就是打针,有什么了不起?直说就是了。大人骗小孩,还有道理啊?”
爷爷气坏了:“你们小的时候,什么时候给你们平等过?怎么能给孩子讲民主?”
爷爷气得一整天不说话。
三
终于能凑足了全家人坐下来讨论思齐的前途了,发言的首先是思齐本人。她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说非重点大学新闻系不读。父母拍手叫好,鼓励她敢想敢干。奶奶抓紧汇报了思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每天上网到深更半夜,休息日整天看小说,游泳、交友,无心向学。这样的状况怎么可能考上重点大学?
父母的意见一致:“思齐,考试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喜欢什么就学什么,重要的是选择感兴趣的发展方向。假如我们硬逼你放弃,你会恨我们的,你有权决定你自己的事情。”
思齐似乎胜券在握,信心十足。在报志愿的时候,她只报了一个重点大学,而放弃了其他学校。可惜,思齐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虽然超过了普通大学的分数线,但是未达重点大学的标准。今年,思齐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
这回爷爷有话说了:“我最有发言权,你们就是不听我讲,看,毁了孩子的前途了吧。对孩子,怎么能讲民主?”
这时候,海外回来度假的一家人也准备离开了。他们告诉思齐说:“没关系,读大学不过是一种选择,人生的选择还很多。你这么喜欢搞新闻,可以先去报社当临时工,半工半读也不错啊。我们那里,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读书,三分之一的人在工作,三分之一的人拿福利。人人都有很宽的移动地带。”
思齐的母亲根本不急,她说:“人生道路很长,路面也很宽,不给你空间,你就没有机会摔倒,不摔倒就不知道疼,摔疼了就会走了。”
思齐父亲更有高见:“家庭不民主,孩子就不知道民主为何物,将来就不可能建设一个民主的社会。”
思齐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大人,成熟多了。她不怨天不怨地更不怨父母,可能怨自己不够努力吧。只见她一改往常的散漫,非常有计划地设计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学会了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平等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