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7132400000007

第7章 感官心理常识(6)

据实验,多种感官协同学习的优劣次序是:视觉最优,听觉最差。所以,光上课听讲,遗忘最快。有效的学习,与其用耳听,不如用眼看,更不如眼看口读,最好还是亲身去做。比如,学习游泳,我们自然可以通过听讲、读书、看图、看电影、看电视等途径获得游泳知识,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最好还是下水实践,才能真正学会、学好。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应用这个心理定律,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要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理解得更快,记忆得更牢,可以运用感官协同定律。

例如,小学生对多位数除法的算理很难理解,老师可以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边看边想边说。在几何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尝试动手操作,让学生摸、折、围、剪、拼、搭用纸做的几何图形,然后再用语言表达,在脑中想象,就容易培养空间想象力。

总之,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把无形化为有形,提高感知效果。所以学习时用的感官越多,记忆的效果就越好。

陌生时长定律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当我们到一个新地方、新街道,找一个目标时,会觉得这段路程很远,所需的时间也很长;可是当我们在回来的路上时,我们又会觉得比来时的路程要近些,走的时间似乎也缩短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现象,心理学家把它叫做“陌生时长定律”。它的内涵是:人在陌生、新奇的地方,会产生时间长、时光慢的错觉。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心理学家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是我们在去陌生地方的时候,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陌生事物和新的困难,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因此能留意到许多信息,印象也比较深刻。这样使人感觉好像经历很多事,因此有时间长的错觉。而一旦在回去的路上,因为这个路已经走过了、熟悉了,不用再提高注意力了,精神就放松下来,不再留意到很多事物。就感到经历简单,时间过的快而短。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在去的时候,在路上我们始终不知道目的地还有多远,因为它对我们来说是未可知的,心理上就会觉得远;而回来的时候,目的地是已知的,是可见的,不会有渺茫的感觉,而可见的目标则让人觉得比较容易达到,因此显得近。

人到外地出差也会有类似的现象,出差才几天,感觉似乎已出来了几个月。

从人的一生来讲,也符合陌生时长定律。同样活80岁,如果在与世隔绝的山村,每日生活单调、信息量小,80年的时光会给人一种时光匆匆而过的感觉。而对于四海为家、四处游动的人来说,要经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情和风俗,80年的光阴会显得格外绚丽,丰富多彩,也就觉得生命挺长的。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为了战胜“生命苦短”的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我们的生命丰富起来,因为丰富的生命才会显得长一些。怎样能丰富生活呢,那就是尽量多接触新事物。新的事物,就像陌生的旅程,感到很长。而旧的事物就像熟悉的回程,当然感到短和快了。

有的人具备一定经济条件后,就去从事许多业余爱好,从来没有无聊的时候。他们或旅游,或摄影,或听音乐,或探险,或学习新知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似的。这样的人,到了晚年回首一生,会觉得生命过得很“值”,因为他们没有浪费一分一秒,把生命过到最丰富的程度。而有的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一样”,会觉得一生如白驹过隙,太短暂了。

想一想,我们更愿意选择哪一种生活呢!

心理暗示的作用

李小姐是一家杂志社的打字员,一天到晚她的工作都很忙,也因此对这份工作不太满意。

有一天副经理让她打一封长信,她不耐烦地说改一改就行了,不一定要重打。哪知经理沉着脸说:“如果你不爱干,我可以找到爱干的人!”

这时,李小姐明白经理是在威胁她,感到很生气。但转念一想,人家说得也对。自己拿人家的工资,就应该好好地做事。

本来她很讨厌这个工作,但是从现在开始,她决定开始喜欢这个工作,就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是喜欢这个工作的!”她不断地这样说,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自己真的喜欢这个工作了,效率也得到了提高。这就是因为她对自己说的话,对自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改变了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由此可见,语言的暗示作用实在不可低估,因此我们要尽量说些积极的话来激励自己,比如“我能行,我有能力,我一定会把它做好”等等。有一本书叫做《告诉孩子,你真棒!》,就是要用积极的暗示来激励孩子。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也是许多成功励志学的精髓所在。

我们要尽量避免说“丧气话”,比如“事情弄糟了,完蛋了,我太笨了,干什么都干不好,什么用也没有……”等等,因为这些话会使你真的成为那个样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在一个战俘身上做了一个残酷的实验:将战俘四肢捆绑,蒙上双眼,搬动器械,告诉战俘:现在对你进行抽血!被蒙上双眼的战俘只听到血滴进器皿的嗒嗒声。战俘哀号一阵之后气绝而终。其实,纳粹并没有抽该战俘的血,滴血之声乃是模拟的自来水声。

导致战俘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他自己的心理作怪。在他的意识里只有死的念头:耳听血滴之声,想着血液行将流尽——死亡的恐惧,瞬时导致肾上腺素急剧分泌,心血管发生障碍,心功能衰竭。从心理学上说,杀死这个战俘的不是抽血,而是抽血的声音,或者说是一种心理的暗示。

所谓心理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方式活动。

暗示只要求受暗示者接受一些现成的信息,并以无批判地接受为基础。暗示不需要讲道理,而靠直接的提示。美国有一种戒烟电话,当一个人烟瘾上来难以抑制时,就可以拨打一个特定的号码,接通后话筒里就会传来叫人难以忍受的气喘声和咳嗽声。这便是使用暗示方法帮助人打消烟瘾,最后得以戒烟的例子。

暗示可以是语言的、行动的、表情的,也可以是某些符号。如商场的橱窗里经常摆放一些穿着时令服装的塑料模特,我们看到了,这就是对我们的符号暗示,暗示“这件衣服多漂亮呀,快来买吧”;当我们看到一些人在商场里选购这些衣服,我们又获得了行为暗示,某人买完衣服后喜形于色,对我们又形成了表情暗示;而有人买完衣服后还赞不绝口,说是物美价廉,这又给我们传递了语言暗示。这些符号、行动、表情和语言,虽然没有直接地“号召”我们去买衣服,但是通过含蓄的间接的暗示方法可能会达到这种目的。

心理暗示现象在人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比如:一道新菜上来,初品还没有什么特殊滋味,待主人细细介绍之后,似乎才能体会到菜的新奇和特殊来。或者,有一天突然有人说:“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是不是病了?”这句不经意的话你起初还不太注意,但是不知不觉地,你真的会觉得头重脚轻,浑身不舒服。如果上医院检查,可能什么毛病都检查不出来。

在我们熟知的小品《卖拐》中,赵本山反复对范伟说他的腿一长一短,让范伟受到心理暗示,真的觉得自己的腿有问题。这种心理暗示正是骗子常用的伎俩。而医学领域则可以利用暗示为病人治病。某人到医院,说身体难受,日渐消瘦,什么药也没用。医生经过检查,发现他患的是“疑病症”,也就是一种心病,而不是身体的病。医生就对他说:“你患的是某某综合征,刚巧有一种新药,专治你这种病,注射一支,三天就痊愈。”打针三天后,“病人”果然痊愈出院了,其实医生为他打的只是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