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华家训4
7129000000057

第57章 江南与英夷议抚,又需二千一百万两

【原文】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四弟六弟考试又不得志,颇难为怀,然大器晚成,堂上不必以此置虑。闻六弟将有梦熊之喜,幸甚。近叔父为婶母之病劳苦忧郁,有怀莫宣,今六第一索得男,则叔父含饴弄孙,瓜瓞日蕃,其乐何如?

唐镜海先生德望为京城第一,其令嗣极孝,亦系兄子承继者。先生今年六十五岁,得生一子,人皆以为盛德之报。

英夷在江南,抚局已定。盖金陵为南北咽喉,逆夷既已扼吭而据要害,不得不权为和戎之策,以安民而息兵。去年逆夷在广东曾经就抚,其费去六百万两。此次之费,外间有言二千一百万者。又有言此项皆劝绅民捐输,不动帑藏者,皆不知的否。现在夷船已全数出海,各处防海之兵陆续撤回,天津亦已撤退。议抚之使系伊里布、耆英及两江总督牛鉴三人。牛鉴有失地之罪,故抚局成后,即革职拿问。伊里布去广东代奕山为将军,耆英为两江总督。自英夷滋扰,已历二年,将不知兵,兵不用命,于国威不无少损。然此次议抚,实出于不得已,但使夷人从此永不犯边,四海宴然安堵,则以大事小,乐天之道,孰不以为上策哉?

今年进学之人,孙见题名录,仅认识彭惠田一人,不知廿三四都进人否?谢宽仁、吴光煦取一等,皆少年可慕。一等第一题名录刻黄生平,不知即黄星平否?

孙每接家信,常嫌其不详,以后务求详明。虽乡间田宅婚嫁之事,不妨写出,使游子如神在里门。各族戚家,尤须一一示知,幸甚。

【译文】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四弟六弟考试又不得志,心里很难过,不过大器可以晚成,希望祖父母不必为此太忧虑。听说六弟将有生子之大喜,太高兴了。近一时期,叔父为婶母的病担忧劳苦,心里难受,无法宣泄,而今六弟若能求得儿子,叔父必是心悦神愉,逗弄爱孙,此后将人丁兴旺,其乐无穷。

唐镜海先生德高望重位居京城第一,他的儿子极其孝顺,也是由他兄长的孩子过继给他的。唐镜海先生今年六十五岁了,又生了一个儿子,人们都认为这是对他有盛德的好报应。

英军在江南已接受当地官府对该地的管理。由于金陵是南北通达的要道,而英逆既已扼制并占据了要害地区,便不得不用权宜之计,向英逆实行和议之计,以达到安民息兵的目的。去年荚逆在广东就曾经接受我国对当地的安抚治理,向英方赔银六百万两。此次赔偿,外边传言是二千一百万两,又传闻说这笔巨款都是劝士绅百姓捐献的,没有动用国库钱,这些传言不知是不是确切。如今英逆船只已全部离开我国海域,我国各地海防官兵已陆续撤回,驻天津的军队也已经撤回来。同英国和议的使者是伊里布、耆英和两江总督牛鉴三人。牛鉴因为有失地之罪,所以和议结束后,立即被撤职捉拿问罪。伊里布被派去广东接替奕山为将军,耆英接任两江总督。自英军侵犯我国,已过两年时间,而在我军,将领不懂兵法,士兵不能为国效命,这不能不有损我国威,然而此次议和,实在是迫不得已,只要外国人从此永不再犯我边疆,四海安居乐业,那么把大事化小,换来个安枕无忧的局面,有谁不认为这是上策呢?

今年考中秀才进入学宫的人,孙儿看到了名录,只知道彭惠田一人,不知二十三都、二十四都有没有人考中?谢宽仁、吴光煦考取一等,都是值得羡慕的有为少年。一等第一,题名录上刻的是黄生平,不知是不是黄星平?

孙儿每次收到家信,常常觉得信写的不详细,今后务必求写得详细明白。即便是乡间田宅中的婚嫁之事,也不妨写出,让我这个在外的游子也像在家里一样什么都知道。各族亲戚家的情况,尤其要一一告诉我,那我就太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