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7058600000009

第9章 萧绰:谁道英才轻华仪(3)

萧绰掌握实际政权后,不分契丹、汉族,也不分贵贱,重用了很多贤人能臣,其中不仅有契丹部族的耶律休哥、耶律斜轸,还有奴隶出身的汉人韩德让。为了减少众人的误会,萧太后尽量对几位大臣做到一视同仁,然而韩德让被重用还是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很快,萧太后曾与韩德让有过婚约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谈资,心怀不轨之人听了去,添油加醋,便成了“萧太后与韩德让私通”。身为一朝太后,又执掌着一国大权,萧绰本不愿理会这些流言蜚语。当时,辽与宋正处于交战时期,萧太后的“丑闻”很快被带到大宋境内。在现有的宋人记录中,萧太后甚至被塑造成了按捺不住内心寂寞,主动向韩德让提出“重修旧好”、“甘愿下嫁”的形象,萧绰有心维护自己和韩德让的形象,怎奈如今进退两难:解释也解释不得,不解释又显得心虚!

人到中年,表达感情的方式就会发生改变。少年时期,爱一个人就要占有他,而到了中年时期,爱一个人,就是尽自己所能地呵护他,不让他受到一丝伤害。萧绰一边在政务上重用韩德让和他的同族,让他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成为辽朝权力最大的汉人,一边又在个人生活上时刻保持着和韩德让的联系。不过,再理性的人,在面对心爱的人时,都会变得不理智。随着萧绰权力的集中,她对韩德让的恩宠也日渐深厚。辽统和十九年(1001年),韩德让被萧绰赐名“德昌”,八年之后,辽在澶渊之盟当中获得了不少利益,萧太后以韩德让功勋卓著的名义,赐其国姓耶律,从此以后,韩德让先祖曾为辽太祖奴隶的耻辱被彻底抹去,韩氏一家也成为朝中地位显贵的家族。

萧太后重用韩氏家族时,并没有完全失去理智。事实上,在韩家的几个兄弟中,除了韩德源生性愚钝贪婪之外,其他几人均有出众的才能。韩德让本人的才能自不必说,他通古博今,深谙朝纲治理的学问,又能随机应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帮助萧太后稳固契丹统治;他的三弟韩德威英勇善战,曾在与宋兵交战中击败其将领杨业,因多次战功卓著,担任过许多朝中要职;四弟韩德崇,医术精湛,只通过观察人的状态、脸色,就能判断其所患病症,是契丹医师所不能及的;五弟韩德凝,为人清廉,办事公正,深得将士拥戴。可以说,韩氏一家人才辈出,这样的人才如果不加以重用,也将是辽国的一大损失。如果说萧太后重用韩家人是因为一己私心的话,那么她的这点私心恰恰给辽帝国的统治带来了好处。

在治理朝政方面,韩德让经常为萧太后出谋划策,萧绰下令全国统一采用汉法,就是在韩德让的帮助下完成的。统和四年,宋军攻打辽国,韩德让又随萧绰出征,打退了宋兵的进攻。班师回朝之后,萧太后选贤用能,实行官吏考核制,清理前朝遗留的冤假错案,确立辽国科举制度,这一切都离不开韩德让的帮助和支持。在萧绰和韩德让的努力下,辽国终于摆脱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中兴。

从女人的角度来讲,不能嫁给自己心仪的男人,萧绰无疑是不幸的;但是,尽管无法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却能天天相见,并互相配合完成政务,从这个角度来看,萧绰又是幸运的。既然有缘无分,不如把自己许身给江山社稷,大概因为全身心投入到国家社稷中,萧绰的政治、军事才华才得以发挥得淋漓尽致吧!

◆生性好华仪,性情无检束

萧绰一生中执掌朝政长达二十七年,耶律隆绪成年之后,萧绰仍旧把持朝政,迟迟不肯把权力交还给隆绪。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身心俱疲的萧绰终于把朝政归还给隆绪,这年冬天,异常寒冷的天气侵袭了她的身体,也许是因为不再摄政,一下子丢掉了所有的负担,使得五十七岁的萧绰精神松弛、抵抗力下降,在这次寒冷来袭中,她卧病不起。御医韩德崇回天无术,这位曾经政坛的风云人物终于离开了人世。

关于萧绰迟迟不肯归政的原因,后人有颇多说法。有人认为,在经历过无数磨难之后,眼下的大辽帝国,都是她和韩德让等贤臣一手打造的,出于对儿子执政能力的不信任,她不希望看到自己创造的江山被人破坏;也有人说,萧绰对儿子疼爱有加,她深知儿子资质平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儿子打下一片太平盛世,让自己的子孙永享太平;也有人说,在享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带来的快感之后,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开始贪恋至高无上的权位,根本不想把权力交还给儿子。无论原因究竟是什么,萧绰迟迟不肯归政都成了她无数丰功伟绩中最遭人诟病的过失。

作为政治家,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心狠手辣之人。在萧绰的一生中,也做过骨肉相残之事。

萧绰的大姐伊勒兰一生命运凄苦,虽然经历了三次婚姻,但没有一次让她得到长久的安宁。她的第一个夫婿,是应天太后的侄孙,这个人脾气暴虐,经常对伊勒兰拳脚相向,伊勒兰在丈夫家度日如年,但碍于应天皇太后的懿旨,一直不敢提出离婚。后来,辽世宗登上皇位,为了削弱应天太后述律平的外戚势力,终于答应伊勒兰解除婚约,让伊勒兰嫁给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弟弟许王耶律寅底石。第二个夫婿性情正常,两人的生活相安无事,没有太大的波澜,然而,伊勒兰好不容易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丈夫却不幸卷入了宫廷政变,被世宗流放,后死于流放地。伊勒兰最后嫁给的,是宋王耶律喜隐。这个人性情喜怒无常,更可怕的是,他曾经因意图谋反而入狱。伊勒兰嫁给他之后生得一子,皇帝把他从狱中释放,但他不知悔改,再次教唆一群年轻人参与谋反,皇帝捆绑住他的手脚,把他囚禁在祖州。这时,从宋投降而来的两百余人打算到狱中劫走耶律喜隐,但祖州城坚不可摧无法进入,于是这些人改了主意,打算立伊勒兰十岁的儿子耶律留礼寿为王。后来,此事被告发,萧绰怒不可遏,尽管是自己亲姐姐的唯一一个儿子,她还是下狠心命人将其千刀万剐,并将耶律喜隐赐死。

和罕是萧绰的二姐,后人在整理史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辽太妃”,史上记载,这位辽太妃是被萧太后赐死的,据考证,这个所谓的“辽太妃”就是萧绰的亲姐姐和罕。和罕被幽禁并处死是在辽宋结盟之后,人们猜测她实际上是死于萧氏姐妹之间的猜忌。随着年纪的增长,萧绰的两个姐姐越来越感到生而为人的孤独,因此互相之间的来往走动也频繁了起来,而由于萧太后平日政务繁忙,加上位高权重,两位身份普通的姐姐觉得她越来越高不可攀,照常理,大姐二姐关系变得亲密也实属正常。然而,晚年的萧绰猜忌心理越来越重,竟然怀疑起两个姐姐密谋造反。一直以来,二姐和罕就对萧绰的幸运感到嫉妒,这也成为萧绰怀疑二姐的主要原因。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萧绰幽禁了两位姐姐,最后把二姐和罕赐死(一说二姐欲毒死萧太后)。也许因为事后有所后悔,也许是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在辽史记载中,萧绰的这位姐姐便成了历史上并不存在的“辽太妃”。

萧太后一生中有三儿三女,算得上一位有福气的母亲了。在她的儿子中,除了继承王位的耶律隆绪,还有次儿子耶律隆庆、三儿子耶律隆祐。她的这两个儿子,一个英明果断,一个处事冷静,都是非常难得的贤王。萧太后的大女儿小名叫观音,身为燕国大公主的大女儿,后来嫁给了萧太后伯父胡鲁古的小儿子萧继先;二女儿魏国公主小字叫长寿,嫁给了胡鲁古的长孙萧排押。在三个女儿当中,萧太后最喜欢的,还当属三女儿延寿。小女儿出生后,萧绰封她为赵国公主。延寿在很小的时候,就乖巧懂事,知书达理,每每看到延寿的样子,萧绰总能想起自己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生活。为了给小女儿挑选夫婿,萧太后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最后,她看中了萧挞凛的三儿子萧恒德。萧恒德身为契丹人,虽然也具备契丹骁勇善战的本领,但在他身上更加可贵的,是他的博览群书、举止儒雅。如果说小女儿像极了萧太后的小时候,那么萧恒德无疑就是她一生都无法忘怀的韩德让的写照了。对于这个女婿,萧太后也是宠爱有加。有一次,在辽圣宗与宋对战时,萧恒德不慎受伤,萧太后亲自前去探望并赐药,可见三女儿在她心目中的地位。辽统和十五年,小公主生了一场病,太后本是派一名宫女带些药草前去探望,没想到这名宫女却和小公主的驸马私通,正巧被小公主撞见。本来有病在身的小公主怒火中烧,一气之下竟然撒手人寰。听闻此事,萧太后勃然大怒。那毕竟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在小女儿的身上,她看到自己当年的青春活力,然而,这样一个惹人疼爱的小公主就这样命丧黄泉,如果不让萧恒德偿命,怎么对得起延寿公主的在天之灵呢?一怒之下,萧太后下令处死萧恒德和这名宫女,以解心头之气。

萧太后对待亲人毫不手软,在对待外人时,更是“杀人不眨眼”。

一次,萧太后和韩德让一起去观看击鞠比赛,这是一种类似马球的游戏,参赛者要骑在马上完成击球的比赛。忽然,瑚哩的马受到惊吓,狂奔乱跳,把坐在马背上的韩德让撞到地上。看到这个画面,萧太后怒由心生,立刻下令处死了瑚哩。

耶律国留是被萧太后枉杀的一名才子。他才华出众,在契丹境内非常有名。耶律国留的弟媳叫阿古,她和家中的一名奴隶私通被人发现,情急之下只能私奔逃亡。在契丹,女子如果对丈夫不满意,是完全可以解除婚约的,但对于刚从奴隶制脱离出来的契丹来说,女子和家奴私通,则成了不可原谅的事。为了惩罚这名家奴,耶律国留带上众人追上了他并把他当场处死。正当众人劝说阿古回家的时候,心有所属的阿古情急之下选择了自杀。

这件事很快便传到了阿古母亲的耳中。阿古的母亲受到萧太后恩宠,经常有机会出入萧太后的宫闱。在听说阿古的死讯后,她一心认定是耶律国留逼死了自己的女儿,便添油加醋在太后面前哭诉。听了阿古母亲的一面之词,萧太后不去查明真相,便下令处死耶律国留。

正是因为萧太后杀人太过随意,对自己的亲人也毫不留情,辽史上才会有后“天性忮忍,阴毒嗜杀”的一笔。至于其迟迟不肯归权,相信也和辽太祖的皇后述律平的影响有关。

到景宗为止,辽朝共有五位皇帝,这五位皇帝的后妃中,真正对朝政产生较大影响的只有两人,一个是辽太祖的皇后应天太后述律平,一个就是辽景宗的皇后萧绰。在契丹民族中,女人的地位并不像汉族女人那么低,大辽帝国建立以后,契丹族正处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母系权威尚没有完全消除,因此,皇帝登基后,身为皇后参与国家的治理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甚至是天经地义的。因此,作为大辽开国皇帝的妻子,述律平便理所应当地承担了陪丈夫一起开拓基业的责任。她不仅参与大辽内部朝政的治理,也参与辽对外征战的军事决策。辽太祖死后,她为了拥立自己的二儿子为帝,不惜一切代价消灭了那些觊觎皇位的势力。

权力的增长往往会导致人内心的膨胀。在实际掌握政权之后,述律平便不再愿意归还政权。公元947年,辽太宗忽然离世,希望继续掌权的述律平本打算让耶律李胡登基,不想却遭到朝臣的反对。契丹众臣一致拥立耶律贤的父亲耶律阮为王,至此,应天太后述律平才不得不归还政权。

结合述律平的经历看来,萧绰很有效仿应天太后长期执政的念头。她知道自己善于笼络人心,“善驭左右”,群臣也对她忠心耿耿,便以为可以就此永远当这个实权上的“女皇帝”,而不用步述律平的后尘。不过,她显然打错了如意算盘,群臣们虽然对她忠心,却仍旧无法接受女人长期当权的事实,何况她晚年的行为还为“贤明皇后”的称号抹了黑。

除了记录萧太后“天性忮忍,阴毒嗜杀”之外,《契丹国志·景宗萧皇后传》还记录着这位皇后“好华仪而性无检束”的性格。这似乎提醒了我们,在是一个手腕强硬、残害亲人的政治家之外,萧绰还曾经是一个喜欢花朵,喜欢华美衣冠,喜欢说笑奔跑的姑娘。

萧绰的父亲萧思温虽然很不得长公主耶律吕不古的喜欢,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受到中原文化熏陶的儒雅之人。萧燕燕出生以后,她的两个姐姐已经相继出嫁,父母的关爱就全部落到了她的身上。燕燕不仅长得可爱,而且比两个姐姐更懂事。在父亲的熏陶下,萧燕燕很快对中原的儒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给燕燕的取名上,萧氏夫妇着实下了一番功夫。长公主希望燕燕能像一只凤凰一样飞到皇室中去,萧思温则希望燕燕能够像辽阔的草原一样拥有柔软的性情和宽广的胸怀。“曾经绰立侍丹墀,绽药宫花拂面枝”,这是元稹的一句诗,丹墀指宫殿内红色的台阶,这恰与长公主的愿景相契合,而“绰”字又符合萧思温对女儿的期许,就这样,燕燕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绰”。

燕燕小的时候很喜欢打扮自己,人到中年,虽然日理万机,却仍然对华美的服饰钟爱不已。历史不能假设,不过,我们也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耶律阮的遭人刺杀,假如继承王位的不是耶律贤而是其他人,那么原本乖巧机灵、爱好打扮的燕燕,会不会真的嫁给韩德让?这个被推向历史舞台的女枭雄,会不会成为一个温柔贤淑的妻子、善良可亲的母亲?